|
|
所谓写诗,涂了一些句子,走了很多死胡同。也就是自己常说的啦——撞了N次南墙。
某日点开自己的这个博客的草稿箱,被一边的友人狂笑——怎么这么多草稿,几十篇!当即自己也笑倒。是的,灵光闪过的瞬间,信手涂写,写了又觉得不好,即留在草稿里,不拿出来见光。原因?自然是功力不够啦。
有时也跟爱写诗的友人讨论,问及,什么叫好?心想,这些堆在草稿里的不好如何提炼到好?自己也没有理论总结。不过,倒是获一心得,就是看到好的诗要好好读,看到好的诗评,也要好好读。学习鉴赏,对于整体和细节,欣赏学习用词,修辞,结构,体会好诗里面的想象力。对于自己写作的提高,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有时也去一些诗歌论坛,看那些诗歌比赛的作品,读风对那些作品给出的点评。而平时自己写的,也让风点评过不少,从中体会到一些有用的写作方法,并由此深刻体会到——读诗,是要方法的。
于是,也学着评析一下,就从风的诗下手。从风随手写的诗里面,取两首短的来,率性一说。
《火,是站起来的水滴》/ 风
是会跳高的海
是把思念暖着的胸怀
是染色的月光
是被窗子扇动的呼唤
是不愿留在枝头的红豆
是有时想睡
就百年
等一轻轻的吻而柔婉着的醒
【我的体会】
这一首很短,但张力十足。
题目本身就让人眼睛一亮。
有型。呵呵,其实是有形——水滴向下柔柔坠落,那么倒过来,就是火,向上飘然上升。两者的外形,的确是在旋转180度之后,合一的。
有色——水的晶亮,火的艳红,怎么样丰富的色!
有动感—— 一个站字,拟人化中,火真就“篷”的一声闪到读诗的我眼前。
有深意——互为两极、一热一冷的水与火,到这里笔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再看下面的诗句呢。问自己,这凝练和生动形象里,启发着,想到什么?
是会跳高的海——想到海涛,跳起来的朵朵浪花,是的,是跳,浪花难道不是吗?澎湃着,立起来,上蹿的,激情的火苗。
是把思念暖着的胸怀——想到火的暖,想到珍惜着呵护着薫暖着思念的胸膛, 交织着急切, 渴望, 向往的火苗, 带着一点暖,一点甜蜜,一点痛楚,舔着心房。
是染色的月光——想到月光,不再冷冷的白,髹上了暖暖的红色,红色洇开,笼一个温暖温情的世界。
是被窗子扇动的呼唤——想到一点烛光映着的西窗,随着那温馨无限的烛火而悸动着,像扇动的翅膀,殷殷地挥动,叫那个外边的人回来,你不来我就不灭,一烛等你共剪。
是不愿留在枝头的红豆——想到相思与火一样红,从枝头蹦下来,一粒一粒尽是南国的熟透了的呼唤。
是有时想睡,就百年,等一轻轻的吻而柔婉着的醒——
想到吻,火一样的,只轻轻的一个触碰,点燃,百年的等待,那百年沉睡的灵魂便醒来,花一样打开,几许柔情温婉。这一吻一醒,让人想到童话《睡美人》的那份纯洁。
短短几行,即从形,从温度(体温如胸怀),从触觉(凉如月光),从声音(呼唤),从色(红豆),最后落到心灵,是那满心的喜悦,那吻里升起的火焰(激情)对火进行多丰富的注释。
不着一字写情,仅仅是把物细了又细地写,而情,浓着滚烫着,热力从字的背后散发出来,感动了每一个细心阅读的人。
《聊》/ 风
天涯作为主题
作为一条破在云里,命名月亮的船
作为横行竖长的枝头拦截的黄昏
作为中毒而上瘾的那嚣着的寂静
作为窗子要张开双手抱
只抓回欲望
只熄灭灯
只用咆哮的泡沫腌制梦
用唏嘘大嚼的不堪
就此,不得不多次逃避
我俩提及的天涯
长满杂草----这唇间的胡须
【我的体会】
这一首,也依然是用“加法”写到入神。细致罗列,为天涯作画,用文字替天涯下定义。
天涯,远在天边,是一只漂泊了千万年,披满沧桑找不到归航的船,在云里在天际在黑暗中,孤独地漂。
天涯,是枯藤老树横七竖八支起来黄昏,单调的鸦鸣呼唤着的那个夕阳西下的地方。
天涯,是静寂的夜,喧闹不宁的内心,一个人封锁沦陷咀嚼吞噬撕扯着的漂泊的孤独。
天涯,是那些搁浅的梦,似远似近,曾经的热情和渴望搁置其中,在幻灭和点燃之间,让人唏嘘不止,甚至刻意跳过的不堪回首。
是的,天涯,是不能触摸,不能触及的,热过又冷,近过又远,希望过又失望,我们稍一提及立即避开的,那些丰富过、绚烂过、在内心拥挤喧闹过的,泡沫般的梦幻。
是的,天涯,是那些芳草蓬勃过的地方,像曾经的青春和希望,如今是凄凄的,草依然在,却杂乱稀疏,不复为旧时葱茏模样。而我们,意气风发的我们也是须发冉冉的沧桑满怀的中年啦。
以上是意。意已经是够深 ,而唤起读者心里无尽唏嘘。
体会内蕴情志之后,欣赏遣词谋篇。
最佩服的是诗的结构,即便是这样短小的诗,依然是前后呼应,“跳跃”与“粘合”结合,结构完满——
1. 以聊而为题目,诗句皆是聊的内容。上来即交代,聊的主题是天涯。
2. 话匣子打开,展示给读者一幅幅天涯画卷。
3. 结尾,妙笔一收,回到聊上来。天涯长满杂草,如同此时我们的一边聊天一边频频捻动的胡须。
结尾是值得很好一赞叹的。如果前边是张开嘴来聊,那么这收的一笔,让人看到唇闭上。而闭上,不是诗的完结,表达的最后一笔,还归结到唇上的须,天涯、芳草、胡须、聊,全部关联起来,“形”和“意”都照顾得十分妥帖。
于是此时的感叹是双重的感叹了——梦想,人生,抵达,消失。
空间的天涯,时间的天涯,在最后一句上交接,诗的沧桑感到达顶点。
然而,意犹未尽呢。到此,一回头,把整首诗从头至尾再读一遍,其实,内心升起的,是这首诗所包含的另一层更深的感叹——天涯远矣,而聊,可以把天涯拉到多近!当一切都在生动自然交流,情意流转的时候,一千里和一米,是不是没有区别呢?真就是的。聊,天涯与咫尺相融,念及此,是不是对诗里淡淡的沧桑和惆怅有了一点欣慰的补偿呢?捻着胡须,会心一笑吧。
喜欢这两首,情致趣旨与形式章法俱佳,深获我心,所以拿来做例子,由我放开一说。
说得好是我评得好,说得不好那是诗本身不好。我写的?肯定好,那是当然的。
敲到这里,才发觉标题都没写,于是补上,最简单而真实的几个字——边看边写。得意而忘言,得诗意而忘记了标题,也是一乐。
[ 本帖最后由 风浩荡 于 2011-8-5 09:5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