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91|回复: 6

江南烟雨洇润的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5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南烟雨洇润的诗
                              ——读青年诗人陆华军诗集《水岸》

                               张作梗

   多年来,陆华军像一只江南的鹧鸪,栖息并守护在属于他的那片月色水域,或曼妙或深沉地歌唱着。然而,无论曼妙,还是深沉,我们都能心有所动地感知到他的挚爱和深情。江南古老的文化像水一样濡染着他的心怀,古老的江南风物更像是他生长的必读书,无一日不被他饥渴而好奇的眼睛阅读并吸收——积之年久,窖藏日深,一旦发而为诗,文字和意境自然都会像被水洗过似的,散发出浓郁的江南烟雨的味道。
   一册《水岸》,便是一册江南烟雨洇润的诗。

   然而,陆华军并不在江南的一些表象的物事上作浅尝辄止的寻常咏。对于沿袭、沉淀已久而又变化不居的烟雨江南,华军总是以心、以身触摸、感知着它的内在涌动的脉息,而且,因着他时常用一双经过现代工业文明洗礼的眼睛观察、审视这些涌动的脉息,他的选材和运笔就无不带上了他自个的审美倾向和意趣。然而,他的作品中没有传统士大夫那种精致把玩的闲情和颓气,恰恰相反,他作品中的人间烟火味、底层味(亦即草根味)更透亮、更醇厚、更多一些。他写《绣娘》:“用一根绣花针/磨亮绣娘的眼睛/绣娘的眼睛/最隐秘的烟雨”;他写《浅草与浮云低语里的江南》:“船 飘过来是船/飘过去则是一片/匆匆的烟雨”;他写《烟雨周庄》:“木橹声很旧了/江南依旧新鲜/雨,像一种烟”、“杏花熄了/灯笼亮起来”;他写古老而簇新的《乌衣巷》——

        江南细雨 轻巧地
        拦住了一首诗的意境

        ……

        野草和花
        都葬在了诗里
        一泓古井
        能打出闲淡的日子来

这些诗,清新、纯净又隽永,真像是一首首水洗的歌谣。然而,你若单凭这些诗,说华军是一个纯粹的江南味儿的抒情诗人,你就错了。在这些烟雨迷离的诗作之外,华军也写出了一批沉郁、厚重的咏人咏物之作。《古桥初雪》中,他劈头这样写道——

        橹
        水乡的骨头
        配上力气
        水乡便动了起来

如若不是对江南水乡有着透入骨髓的了解,很难写出这样瓷实、动感十足的句子。而就在这同一首诗里,华军这样恣情肆意地写到雪花:“也许喝下一些酒的雪花/才叫雪花/坐在船上看雪/站在雪里看船/都可以看到一个/摇摇晃晃的水乡”。什么叫观察细微?什么叫生命体验?我看这就是。他把水乡写得如此活泛、真实,如此身临其境、触手可探,这岂是那些隔靴搔痒、斗室冥想者所能虚构出来的?因为“就诗歌或者其他任何艺术而言,可以说它具有一个隐蔽的目的,那就是,以讲述真实来使人摆脱幻想,解除毒素。”(奥登)而华军,在我看来,无论是在作品里,还是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追寻着这种“真实”。这也正是他期冀实现他自我艺术人生的价值所在。
   而在另外一首写郑板桥的诗中,华军饱蘸深沉的情感之笔,先如此写竹子:“墨/最深沉的水/用墨滋养的竹子/有了节气”;继而,笔锋一转,写画竹的人郑板桥——

        研墨画竹
        配上清朝的温度
        融进你的一袭青衣
        浅深不一的竹子  一根根
        插入   当年正疼痛的历史
            (陆华军:《郑板桥的竹子》

这样的感触似曾相识,但绝无有人写出。这就是华军的出人意外之处了。然而,华军并不过多地在此勾连,他似乎有着另外的想法,他写板桥画竹,但着眼点更在这个竹外的世界——“民间疾苦/风吹不动/萧萧的竹声却移进了画卷/关进了画卷的竹声/流传得更为久远”。诗中流溢出的沉郁之气,仿佛晨钟暮鼓,敲打着我们的心扉。

   大凡一个诗人的成熟和风格的形成,都需经过其自身漫长的摸索、研习以及修道般的察悟。在艺术的道路上,绝少一蹴而就的范例。诗人陆华军也不例外。他甚至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因为有关“江南”的诗文多矣,要想写出别一个“江南”,注定了他必得走一条荆棘丛生的路。从其早期的《雪从天外偷运的时光》,到晚近写出的《船自家中过》,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他写作的追求和轨迹。他在《西塘》一诗中所写的这一节诗——

        酒喝完了,喝酒的人
        就喝西塘的夜
        和灯笼女儿一样只能意会不能
        说出的西塘的夜

最可代表他的风格。虚实之间的嵌合、映照,心、物之间的对接和融汇,无不使其诗作有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摇曳生姿而又顾盼生辉。

   在几年前的一次小型酒宴上,我曾对几个朋友这样评说过华军以及他的诗,“江南并非他的专属,但江南一粘上烟雨,就拢归在他的五指之间了”;“他有意用笔执著地在纸上裁一幅烟雨江南,以抗衡这个日益物化的世界。这需要心灵的去物质化”。现在,当我重新读过《水岸》里的这些诗,我看到他正朝这个方向沉稳地走着。他数年来的坚持和践行,已在诗坛留下一串清晰的脚印。可以说,现今他已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歌唱的方式——白描处留下隐线,清澈处种下漩涡。他最近写出的《齐云山的鸟》,即是一首成熟之作——

        用这么白的雾擦脸
        这些鸟多么爱干净

        鸟鸣
        叫得像下山的路
        有点陡

        层层的新绿压过来
        鸟在绿中却飞得轻巧

        崖壁上的字迹模糊了
        鸟在齐云山飞得
        还那么清新

诗句自然、清新又诡谲,比之早年那些刻意摹写的作品,其含容量更大,其张力也更富有弹性空间。虽说诗行里无一字见“江南”,但我们依然会读出烟雨洇润的味道。这表明——“烟雨江南”——作为一个超越时空的地理标签,已融入他的血液之中了。

   有时,因着乡村以及乡村生活的日益城市化,我偶或会滋生江南“繁华不再”的遗恨。所幸有华军这些江南烟雨洇润的诗,我们才可能在读乏了那些所谓探索、先锋、实验的劳什子东西后,呼吸到清新、温润、一洗肺腑的空气。这是保留在纸上的江南,也是可能让我们灵魂借居的圣洁水乡。

                                      2011-7-4
发表于 2011-7-6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华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鱼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9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陆华军 的帖子

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华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明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发江都《芦柴花》杂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4 04: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