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空气

《红颜诗国<每周诗探讨>第十七期》《篱笆那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1-3-13 20:28 发表
这首是真的名诗。

“如果,他能爬过”这一句最能道出本质。
虽然是翻译过来的,但节奏和韵律还是可以的。这首诗歌具有无限可能性。这是概括力的胜利

问好菩提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3-13 20:30 发表
这首诗歌在立意的抵达上似乎存在一些问题。

问好阳光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1-3-13 20:45 发表
是不是觉得“上帝”出现有问题?个人觉得“上帝”拯救了整首诗歌,使得诗歌立意不再平常而具有更高的高度

同意,的确是上帝拯救了诗歌。再次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1-3-13 20:49 发表
读过这首名篇,也读过很多的赏析文字。太熟悉了~~

问好剑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1-3-13 22:01 发表
空气辛苦了,支持!

问好雾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五小皮 于 2011-3-14 12:07 发表
也可理解为蛇与果。

问好皮皮!你的理解很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3-14 16:18 发表

说对了, 无语我又想节选了, 费事被人家揭露我抄袭

问好面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1-3-14 17:33 发表
读完此诗,我看到了诗人在其潜意识里有一种对上帝(宗教)的反叛思想,甚至在最后“如果,他能爬过”这句中,已经体现了诗人对上帝的存在产生质疑了。从而暗示,上帝只是个心理障碍,只要你勇于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当 ...

问好食神兄!你的解析很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鸥飞海上 于 2011-3-15 09:18 发表
谈谈我的读后感想:
1)第一眼看见她,就会有这样的感觉——这首诗一定是国外的。为何呢?国人的单纯不是没有,象冰心等;但是空气不会把她的诗拿来让大家解读和议论的。至于为何,也许是一个不说便能明白的道理。
...

问好海上!谢谢你的深度解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翩然落梅 于 2011-3-15 11:44 发表
支持学习各家精评。

问好落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6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虽短小,却比较耐读。
        多义性,是诗歌的魅力之一。诗人从自我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出发,文字到达读者那里却折射出多彩的光波,一座沟通与互动的彩虹便出现了,这样的表达至少是完整的。
        对“草莓”的甜的渴望促使我想爬过那道篱笆,那似乎是并不难跨越的。然而,这并非普通的篱笆,这是存在我们意识中的墙。所以,“上帝”出现了。“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 /如果/他能爬过”,但,他不是孩子,我们也不是孩子,永远也不是了。“脏了围裙”-暗示着某种亵渎。“草莓”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将永远存在于我们无法跨越的另一端。

[ 本帖最后由 下午百合 于 2011-3-16 22: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下午百合 于 2011-3-16 22:22 发表
这首诗虽短小,却比较耐读。
        多义性,是诗歌的魅力之一。诗人从自我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出发,文字到达读者那里却折射出多彩的光波,一座沟通与互动的彩虹便出现了,这样的表达至少是完整的。
        对“草 ...

谢谢百合的解读,你的解读很有新意。问候春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能够踊跃发言,不要因为这是一首名诗就不敢提出质疑。有时候,我们可以设想自己站在反方的立场上,就如同大学辩论赛,用反方的立场进行质疑和辩论,会让一些问题越来越明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8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洁,却有无限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1-3-13 20:45 发表
是不是觉得“上帝”出现有问题?个人觉得“上帝”拯救了整首诗歌,使得诗歌立意不再平常而具有更高的高度



这是狄金斯的名作,我只是觉得,在他那个年代应该没有这些阻力,所以我认为抵达上应该有另外的理解,但是什么读不出来。

[ 本帖最后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3-18 15: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17: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