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96|回复: 14

光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6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出去,太阳就在他的正前方
他用手挡了一下
随即站定
露出苍白的脸和黝黑的眼睛
身后门砰地关上
他理了理头发
向前走
柏油路一片金黄
他越走越远越走越小越走越黑
后来天真的黑了
人们点起了蜡烛
每个院子都亮

黑了
发表于 2011-2-6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把自己深埋了的人,一个囿于自己的人。。这是我读出来的感觉,不知可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7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明

        诗歌以象会意的时候,要理解象的喻指必须重构文学形象。我们去重构事物目的是要获得一个类似作者创作当下的身份,即“准自我”。在那里,我们以文字为媒介,进入作者的知觉和认识状态,共通彼此。

他出去,太阳就在他的正前方
他用手挡了一下
随即站定
露出苍白的脸和黝黑的眼睛


        这是一幅光明的画面。 “他出去”,也是他走出,从哪里走出就需要思维的推理。“太阳就在他的正前方”是太阳的猛烈,一个人习惯黑暗了,当进入阳光的地界就要去适应。为此,“他用手挡了一下”。
        我们可以设想两种人生状态的对比性,黑暗和光明。
        任何艺术场景都和作者的认知相关,知觉和思想都在人生的经验下展开。诗人可以以外在为认识体,也可以以自我为认识体,“他用手挡了一下/随即站定”这种从容的语句中,暗藏了作者对审美对象“他”,有着新生一般的体悟。
        为此他也克服了这体悟给心灵带来的兴奋。
        “站定”就是为“光明”呈上,也呈上作者自己。现在我们目睹了“他”的面目——苍白的脸、黝黑的眼睛。这些意义的自显性动作,需要去理解脸谱所寄寓的事物。所有“新生”都有着苍白,因为“他”有过对黑暗长期的跋涉,“他”通过眼睛和思想穿透人生的迷雾,朝着那前方的太阳走出。
        不仅仅是一幅图景,这是诗意的人生舞台,是作者的艺术舞台。他向我们呈现太阳、前方、突现的人物,以及其他线条简约而内涵丰富的形象构成。

身后门砰地关上
他理了理头发
向前走
柏油路一片金黄
他越走越远越走越小越走越黑


        “身后门砰地关上”首先是一种决断的动作,暗示了出走的勇气。任何一种出走,都需要我们对过去的果敢,为此当“他理了理头发”,就意味着已具备的所有远走的心理。也许伤痛已经掩埋,所有的抉择都已经义无返顾。
         这分明是一种命运,“门”的关上也是命运的推拒,光明已经是“他”不多的选择。命运指挥着我们,为此光明的奔赴才能是一直“向前走”的。朝着光明走去的路途,阳光自洒,花朵自开,风吹动万物,这是一条宽阔的大道。
         这条通向远方的道路孤独而美好,所有孤独的美好都是孤独的自得,为此我们从来不计较自我的消失,还有什么能把我们带走,唯这向往真谛和远方的人生羁旅。

后来天真的黑了
人们点起了蜡烛
每个院子都亮

黑了


        当艺术的太阳落下,前方的道路隐去,人们回到自己,把孤独点亮在温暖的内心。所有艺术精神的家园都是心灵把自己呈上,不管它处在慷慨的大道上,抑或身边是广袤的黑夜,家园都需要光明。
        这人间的家园又成为诗人的合唱,我们都在把彼此的蜡烛点亮,凝视和相互照应,像海岸一样围堰。因为“天黑了”。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1-2-7 12: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蝴蝶临风 于 2011-2-6 22:00 发表
一个把自己深埋了的人,一个囿于自己的人。。这是我读出来的感觉,不知可否:((

这首主要表达一种光明和黑暗的关系,这是一种矛盾而又融合,同时还具有人赋予其上的特性。
问好蝴蝶。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7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2-7 12:22 发表
光明

        诗歌以象会意的时候,要理解象的喻指必须重构文学形象。我们去重构事物目的是要获得一个类似作者创作当下的身份,即“准自我”。在那里,我们以文字为媒介,进入作者的知觉和认识状态,共通彼此。
...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2-7 12:22 发表
光明

        诗歌以象会意的时候,要理解象的喻指必须重构文学形象。我们去重构事物目的是要获得一个类似作者创作当下的身份,即“准自我”。在那里,我们以文字为媒介,进入作者的知觉和认识状态,共通彼此。
...

兄之分析将我朦胧中意识到的更推进了一步。问好并收藏。

诗歌以象会意的时候,要理解象的喻指必须重构文学形象。我们去重构事物目的是要获得一个类似作者创作当下的身份,即“准自我”。在那里,我们以文字为媒介,进入作者的知觉和认识状态,共通彼此。

这个很有指导意义!

[ 本帖最后由 石菩提 于 2011-2-7 13: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2-7 13:35 发表

学习.........

面面的头像好漂亮,偶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8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从固执走向固执,义无反顾的前进,最后从黑暗走向黑暗,一种所谓不听邪的后果。孤独!可恶的孤独!好诗欣赏了,你作诗很有哲理性,你应该是一位很成熟的哲学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伊万诺夫 于 2011-2-8 14:21 发表
他从固执走向固执,义无反顾的前进,最后从黑暗走向黑暗,一种所谓不听邪的后果。孤独!可恶的孤独!好诗欣赏了,你作诗很有哲理性,你应该是一位很成熟的哲学家了

说到哲学,石侃在哲学上的认知已经达到了一种很高的程度,而我只是浑浑噩噩中感知到但却无法清晰地表达出来。许多时候我写东西都是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不到表达上的清晰。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是个深藏不露的家伙, 在我的心里, 我把他当成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2-9 03:18 发表
菩提-------是个深藏不露的家伙, 在我的心里, 我把他当成老师...........

这个被别人看到我要被扔砖头的,我很嫉妒面面的天赋,这是学不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诗歌和诗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是天,真的黑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洛阳寒雪 于 2011-2-9 11:08 发表
欣赏诗歌和诗评!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七月七 于 2011-2-9 18:43 发表
那么是天,真的黑了吗??

光明和黑暗是不以我们主观为转移的,所以我写自然的天黑和自然的光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19: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