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55|回复: 12

山野即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6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野即景
那么,请让我站在这山野之中
我兀然感到自己是多么狭小
多么需要停留
多么需要空气的穿越
那么,请让我的目光顺着山坡走下去

我看见柔软的黄土在晨光里起伏
粗糙的石头布散在黄土中
一陇接一陇的山地
张大嘴巴,等待种子的进入

我看见深山里最后一幢茅草房
那里住着一位老人
他的门前,堆满了从山里砍伐的茅草
我的目光将在那新鲜的茅草上停留

然后,再继续溜下山谷
从另外一座山峦爬上来
我看见隐隐约约的雾霭
正穿过灰色的小树林
蹑手蹑脚走过来

这温暖的早晨,黄色的山地
散发着茅草气息的房子
因为没有风,他们集体失语
而现在,我看见蒲苇草伫立在荒地边缘
春天在一蔸蔸白菜里安静地趴着

[ 本帖最后由 空气 于 2011-2-18 08:49 编辑 ]
发表于 2011-2-6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野即景
那么,请让我站在这山野之中
我兀然感到自己是多么狭小
多么需要停留
多么需要空气的穿越
那么,请让我的目光顺着山坡走下去

它们将通过深山里最后一幢茅草房
那里住着一位孤寡老人
他的门前,堆满了从山里砍伐的木柴
我的目光将在那新鲜的柴火上停留

然后再继续溜下山坡
从另外一座山峦爬上来
我看见隐隐约约的雾霭
正蹑手蹑脚地走过来

这温暖的早晨,灰色的小树林
散发着木材气息的茅草房子
因为没有风,他们集体失语
而现在,我看见蒲苇草伫立在荒地边缘
春天在一蔸蔸白菜里安静地趴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6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有质感..以后的思绪可在多一些质变换,和走向..使主题获得更出彩的提升.问候新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新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种缓慢而有节奏的叙事风格,让人跟随着文字进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1-2-6 13:45 发表
第二节有质感..以后的思绪可在多一些质变换,和走向..使主题获得更出彩的提升.问候新春

问好雾版!新春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岭南笔客 于 2011-2-6 16:38 发表
欣赏,新春快乐~~!

谢谢欣赏!新春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蝴蝶临风 于 2011-2-6 22:05 发表
喜欢这种缓慢而有节奏的叙事风格,让人跟随着文字进入。。

问好蝴蝶!新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8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的典型性是指文学的创造性,现实生活的美总是分散和原始的。把现实美从不同的地方筛选、集合和拼接到艺术品中,是因为艺术家的审美需要总大于现实的供给。艺术家强调新颖性,强调美感对自我的感动,因此艺术强调生存环境的体验。
        模仿神的创造,人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人也创造和实现了他自己,人化世界的过程是人奔赴理想的过程。审美需要反映了人的生存理想,为此诗人在精神中缔造了属于他需要的万物。

山野即景

那么,请让我站在这山野之中
我兀然感到自己是多么狭小
多么需要停留
多么需要空气的穿越
那么,请让我的目光顺着山坡走下去


        诗意很多时候实现在审美者出世的观念中,对此谁也不能乱加指责。除非彻底放弃了理想的权力,处在理想中的我们就处在出世中。当把出世理解为审美理想,那么本质上出世和入世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只不过通达理想的途径不一样。
        作者愿意看到自己站在“山野”中,山野就是自然和世界的代名,为此作者和自然比较了一下。自我的拨开是自我的呈现,人起立在自然的家园时空中,我们都会看到自己的狭小,“存在”就是以我在大地的呈现,成“我”为一个超越者。我们在“存在”中回答自己,回到自己,呈上自己,我们自己就是最大的陌生化。
        为此一种冒险的喜悦,总伴随艺术目光的探究和延展过程,把我们自己牵引出来。那就“顺着山坡走下去”,看看作者为我们提供怎样的生命内涵和环境体验。

它们将通过深山里最后一幢茅草房
那里住着一位孤寡老人
他的门前,堆满了从山里砍伐的木柴
我的目光将在那新鲜的柴火上停留


        “深山里最后一幢茅草房”是一块秘密的处所,它为什么是“深山里的最后”。这“茅草房”是现代人最后的精神家园吗?现代世界被工业文明覆盖,工业文明伸展到那里,原始美就在那里分崩离析。
        我们很难像古人那样能进入一片的世外桃源,古人的生存环境对于现代人处处都是世外桃源。那么古人的世外桃源对现代人就更是一出神话,现代人不承认乌托邦,所以现代人很多时候也不承认理想。我们活在一个深刻、迷惘、走失和生命感卑微的时代。
        这不是物质多少问题,而是生活样式和形态发生了改变。
        现代诗人对自我的实现只能更多通过想像了,想像意味着创造性,为此将看到一连串物像的构成:孤寡老人、门、木柴和新鲜的火。这些物象寄寓作者怎样的审美信息,“孤寡老人”如果是作者间接的自我对象化,反映了他在现代审美中的孤独,反映了一种原始生活不复存在的挽歌。
        作者取消了现代的痕迹,他呈现的是农耕的生活样式。而当作者的“目光”落在“鲜艳的柴火”上,我们体会到他被温暖的内心。审美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反映了人最真实的审美需要,我们都被物质的理想繁忙地追赶着,因此作者的认同物在“鲜艳的柴火”里,就得到了我们对他价值感的确证。
          “孤寡老人”和作者在心灵上,是同构的关系,一种生命的丢失感。

然后再继续溜下山坡
从另外一座山峦爬上来
我看见隐隐约约的雾霭
正蹑手蹑脚地走过来


        离开了“茅草房”,作者爬上另一处“山峦”,“雾霭正蹑手蹑脚地走过来”。在这些语句中,作者优游于时光。这更像是作者对自己的寻找,没有包袱的攀援,心灵放下了现实的负重,美的有限功利才能让我们感觉到“雾霭”走过来的生动性,才能体会到自然的美。

这温暖的早晨,灰色的小树林
散发着木材气息的茅草房子
因为没有风,他们集体失语
而现在,我看见蒲苇草伫立在荒地边缘
春天在一蔸蔸白菜里安静地趴着


        顺着文本生动的自然气息,以及相伴随的作者创作心态,我们也把自己舒展在“这温暖的早晨,灰色的小树林”里。 “茅草房”被重新提及,心灵的房间堆满了“木材”的芬芳,它停伫在寂静的时光,它就是那寂静的时光。
        只可意会的还不只是“茅草房”,“蒲苇草”、“荒地”还有“一蔸蔸白菜”,这静观的审美把我们带到美妙、惬意和满足时,也把我们带到一片混沌中栖息。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1-2-8 14:2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寓意深刻的在描述中流露出春回大地的幸福喜悦之情而情不自禁,在溢于言表中不断吐露自己的心声。美丽的春天将给自己带来多多的好运,祝贺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2-8 14:16 发表
文学的典型性是指文学的创造性,现实生活的美总是分散和原始的。把现实美从不同的地方筛选、集合和拼接到艺术品中,是因为艺术家的审美需要总大于现实的供给。艺术家强调新颖性,强调美感对自我的感动,因此艺术强调 ...

谢谢石侃评点,本人收藏了。祝新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伊万诺夫 于 2011-2-9 08:35 发表
作者寓意深刻的在描述中流露出春回大地的幸福喜悦之情而情不自禁,在溢于言表中不断吐露自己的心声。美丽的春天将给自己带来多多的好运,祝贺你了!!!

谢谢诺夫评点。祝新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改之后自己再提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2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