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23|回复: 7

每周诗探讨第十五期《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汇总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30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文/ 杜涯

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拍打山梁,也拍打我们的双肩
    一整天,我们侧着耳倾听
    心中充满不安,和莫名的神圣
    山脚下,一顶旧绿帐篷
    鼓了起来,那里的风似乎
    更大一些
    山坡上,所有树木一律向
    南方倾斜。春天,我们眼看着它
    离去了。我们一言不发

    第三天,我们沿着斜长的道路走下山去
    我们的爱情像一只黑鸟
    站在树枝上,在风中
    受伤

作者:杜涯
女,1968年生子河南省许昌县的乡村。毕业于卫校护士专业,曾在医院工作10年,现定居北京。1988年开始写诗,有诗作散见于国内外诗报刊,诗作入选某些选本。曾参加《诗歌报月刊》第一届“金秋诗会”、《诗刊》杂志社第18届青春诗会。出版有诗集《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每周诗探讨》栏目介绍:
方式:在红颜版块开辟《每周诗探讨》栏目。
目的:学习好诗,分析好诗,一首,胜过读万首不好的诗歌。
参与者:全体诗歌爱好者
内容:1、诗歌的选择:每周推出一首,尽量选名诗(当然也可以是论坛中你所认为的优秀诗作,因是红颜版块,诗歌以女诗人为主)。
                          推荐者将诗歌的资料先推荐给迷雾以供筛选。
                          诗歌可以是古代也可是是现代,可以是中国也可以是外国,当然中国的尽量选择现当代诗歌。诗歌以短篇抒情诗为主。
            2、讨论方式: 探讨、分析、评论皆可,对诗歌可攻击批评,也可防守赞赏,诗歌推荐者当尽量以防守为主。攻方、中立方、防守方,读者可自由选择加入。
                         或批评,或赞赏,或分析优缺点,允许惊世骇俗的批评,但不允许谩骂和翻脸。
                         对于翻译的诗歌如果不满意,批评者可拿出原诗以及自己的翻译来让大家对比(此方式严重推荐)。
            3、总结: 一周的最后一天公布诗歌的作者,国籍以及鉴赏评论。并对读者的一些有益的评论进行汇总。
赏析《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文/低处的迷雾

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拍打山梁,也拍打我们的双肩
一整天,我们侧着耳倾听
心中充满不安,和莫名的神圣

开篇诗人就设下玄虚,调动读者联想为何是第三天。第一天、第二天为何要避开?全篇被“风”这个主意象带动行走。用诗意的情愫与大自然倾心交流,祈望与自然心心相印的物我相融中灵魂与身心获得更神圣的引领,以便忘掉一些难以忘怀的第一天、第二天发生的那些痛苦往事。

山脚下,一顶旧绿帐篷
鼓了起来,那里的风似乎
更大一些
山坡上,所有树木一律向
南方倾斜。春天,我们眼看着它
离去了。我们一言不发

为了忘记第一天、第二天所经历的那些痛,诗人的情思极力地回避,在回避中意识在强化,与自然的感知感应在不断的转换和升华为:“山脚下,一顶旧绿帐篷\鼓了起来,那里的风似乎\更大一些\山坡上,所有树木一律向\南方倾斜。”而看着树木向南方倾斜的恍惚迷离中,终是被第一天、第二天的事物所伤太深。所以似乎在与自然的亲近中心境也易被自然的凄惶所感染,使忧伤更为深沉雍容起来,并因内心的疼痛而看见春天也在离去。透过春天的离去,忧伤的情感在深折、在延伸。那麽“眼看着春天离去了”,这一意象的建构也是对下一节提到的爱情的一种过度和关照,是递进上的软着陆。

第三天,我们沿着斜长的道路走下山去
我们的爱情像一只黑鸟
站在树枝上,在风中
受伤

这节又提到第三天,可感诗人对第三天给予着多麽强烈的厚望。但是毕竟要面对现实,面对生活。并且在与大自然互相洗礼,互相回望与回归中心灵似乎获得了净化与宁静的启示。所以“我们沿着斜长的道路走下山去。”而我们的爱情却无法像当初一样有着用之不尽的美丽与梦幻的色彩和飞翔的欲望。这还不够,我们的爱情已经退化得像一只黑鸟,无声无息无未来可言地站在树枝上,在风中受伤。结笔隐伏着弦外之音,那就是人与自然也有着各自都无能为力、无法互为帮助、互为关怀、互为解救的忧郁和沧桑。那麽结笔之妙也消解了开篇的玄虚之玄。

浮的是白云:真正的白云,我喜欢。

囫囵食神:

读完百合提供的这首抒情诗,心里有一种不能言说的伤感,并且我的心里也随着诗人的这种字里行间充满的忧伤而感到不安。
别的不说,光从题目上看,就很吸引人——第三天,风用明亮的翅膀。为什么是第三天而不是第二天或第一天呢?为什么风用明亮的翅膀而不是忧伤的翅膀呢?按理说,明亮的翅膀
该建立在比较欢快的情感基调上的,诗人却有悖常理地不用忧伤而用明亮呢?我先往下读

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拍打山梁,也拍打我们的双肩

这两句暗示文中的“我们”在山梁上等待一种期盼已久的美好事物(也许是一个物质、也许是一个好的政策等,就跟山区的孩子们听到他们将能坐在宽敞明的教室里读书一样。)到来所呈现的焦虑和忍耐。也就是说,我们早都听说这个美好事物将要在这几天到来,于是我们就提前来到了这里耐心地盼望着,可是,在我们等待的第三天,我们等来的只是一个安慰的消息:别着急,孩子们,马上就到了(说明还需要等待),这也就是为什么诗人用了明亮而没用忧伤的原因吧?这里的风,我想有两个意思:第一,的确是山梁吹起的风;二是所传递的让人心里为之一亮的消息(安慰)。但就这个消息与我们来说就已经让我们兴奋不已了——

一整天,我们侧着耳倾听
心中充满不安,和莫名的神圣

我们得到这个安慰后,心中充满了激动和焦急,我们伸长了脖子等待着,并且在心中不有自主地为之祈祷(莫名的神圣),这里就冥冥中有了一种不安的忧伤感了。可是,还是没来——

山脚下,一顶旧绿帐篷
鼓了起来,那里的风似乎
更大一些

“一顶旧绿帐篷”,说明这个物象已经在山脚下是有了历史了,一个“旧”字,就会让人联想到一种破落。正是由于这种破落,才让我们迫切渴望着美好的“新”的事物到来;“鼓了起来”,暗示失望带来的怨气;而这里的似乎更大一些的风,暗示一种抱怨后更加忧伤的悲凉。

山坡上,所有树木一律向
南方倾斜。春天,我们眼看着它
离去了。我们一言不发

“所有树木一律向南倾斜”,明着是一种自然现象,却暗示着我们所有人的那种急切的渴盼心理,“向南”,一个方位的概念,不言而喻。“春天,我们眼看着它离去了”,那个美好的事物尽管让我们望穿双眼,我们所等到的仅仅是一个“风用它明亮的翅膀”拍打了我们的双肩。我们到底是感谢呢,还是抱怨?极度地忧伤让我们实在无话可说

第三天,我们沿着斜长的道路走下山去
我们的爱情像一只黑鸟
站在树枝上,在风中
受伤

“我们沿着斜长的道路走下山去”,“斜长”暗示着我们像这样的等待不知道还要持续多长的时间,我们还要走多长的路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美好事物?!如果我们得不到这种美好的事物,不说别的,就连我们各自的爱情也会在这种伤感中等待……

这就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希望得到更多不同的探讨,谢谢大家!

《莫名》
文/石菩提

读这首诗,让我想起一首歌。莫名我就喜欢你。这种“莫名”是一种纯粹的非理性。
在诗歌中存在着这一种纯粹的情感上的莫名,莫名的伤感,莫名的喜欢,莫名地在一起,融化在风里

第三天同样让我想起一首歌,名字我忘记了,只记得里面有个句子:在你出现后的第三天,我就改变了行车的路线。但这首诗歌中第三天可能代表着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结束。这可能是相识,相爱,分开。三也可能是一而二,二而三,三是无穷的意思。同样的,还有一种叫做四不过三。这个第三天很有趣。

风是自由的,大,空,无形,不可捉摸但又可以感知,风只能被实体捕捉,例如树,例如飘舞的波涛。在诗歌中,风就是彼此的爱,它登上山顶,它又下来。个中体味,大家可以读诗

这首诗歌通过外在的浮光掠影来捕捉复杂的内心,是一种非常好的写法,含而不露。我很是喜欢。不过最后的点题让我觉得有些过了,不是太好。

空气:

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拍打山梁,也拍打我们的双肩
一整天,我们侧着耳倾听
心中充满不安,和莫名的神圣
山脚下,一顶旧绿帐篷
鼓了起来,那里的风似乎
更大一些
山坡上,所有树木一律向
南方倾斜。春天,我们眼看着它
离去了。我们一言不发

第三天,我们沿着斜长的道路走下山去
我们的爱情像一只黑鸟
站在树枝上,在风中
受伤
=====================================================
整首诗语言优美,特别是对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可以说,这是一首唯美的、忧伤的爱情诗。说它唯美,不仅仅指诗歌的语言是优美的,“我们”的爱情曾经也是优美的;说它忧伤,是因为现在,“我们”的爱情肯定是出了问题,因为“心中充满了不安”。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是分手吗?是闹别扭吗?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如果说分手也是充满了“莫名的神圣”,至少说明“我们”曾经的确深爱过;而如今,“春天我们眼看着它离去了”,“爱情像一只黑鸟在风中受伤”。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闹别扭,或者将要分手呢?是“我们”性格的不合,是“我们”家庭的原因,是“我们”的爱情过了保鲜期,还是其它原因?等等,这都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下午百合:

她的诗我零零散散读过一些。我不知道如何给这些诗歌一个学术的定位。如何贴上一些诸如“流派”、“风格”“、”女性写作”之类的标签。但每一次,她是如此轻易地把我带入了她的世界,借由诗歌的阶梯,进入到充满了爱与忧伤、失落、轻愁的美妙世界。那时滋养着、守护着我们敏感心灵的世界,因敏感而受伤,因敏感而高贵。
     那里有她,有你,有我们。
     诗歌是心灵的歌唱,有的时候,她只是一个音符的哼唱,“咿咿呀呀”的,仿佛是天地间游荡的魂灵,落在了一片叶上,一阵风里。
     如果说得玄妙一些,她是一股气息,从活着的热腔子里涌出,她调动了自然中的风、树、山川、水流,她借用了春、夏、秋、冬,南方、北方。她在动与静之间自在转换。而最终,她是无言的,是缄默的。
     全诗只有两节。
     “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诗人的情绪从这里进入了。
     “我们侧着耳倾听
      心中充满不安,和莫名的神圣”是情绪的累积和初见明朗。
      “山脚下,一顶旧绿帐篷
       鼓了起来,那里的风似乎
       更大一些”
      “旧绿帐篷”是一个鲜明的意象,它似乎是等待在那里的盛放诗人情绪的容器。
     它“鼓了起来”我们跟随着的情绪也饱满到极点了。
      “山坡上,所有树木一律向
        南方倾斜。春天,我们眼看着它
        离去了。我们一言不发”
       这里是一个转折,“山坡”、“树木”、“南方”、“倾斜”、“离去”,原来,心灵的依托在此。
       第二节实写。
       “第三天,我们沿着斜长的道路走下山去
        我们的爱情像一只黑鸟
        站在树枝上,在风中
        受伤”
        第一节铺垫得很足。这里的实写便不觉得平淡、落俗。
       描写“爱情”、“受伤”这一类的诗歌多矣,在这首诗里我们读到的却如此高贵、优美、忧伤。
        不足为评,是为评。

囫囵食神:

学习百合的评论。
我说过,作者在没有公开发出他的诗作之前只是他的思想,当他一旦发了出来,就成了大家的思想。不同的人读同一首诗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想象的。
也许我的个人经历有点特殊吧,我在读一首诗时总是按照自己的逻辑去分析。就拿这首诗来说吧,当我读完这首诗之后,我首先想到的是殷彩霞——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能为其一个伟大的妓女的死而降国旗的民办女教师。
抑或原诗作者并没有想到过此,而我却真的想到了。想到了国家每年都给贫困山区所拨下的扶贫资金——可资金到底流动到了什么地方就卡壳了?
修路的资金拨下来了,百姓盼了很久,仍是坑洼不平的泥泞,可那些领导们呢?国产车换成了进口车!
助学的资金拨下来了,可学校的围墙倒塌了,压死了几个孩子……
没有爱情的人生是悲哀的,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仍然不会太长远!——这也许是我的偏见吧。

翩然落梅:清透流动忧伤

李显:这首诗是从长诗中节选的吧,感觉这风象人造的

除此以外,很好的,整个透着明亮的忧伤,现在的社会太需要这样的情怀了。谢谢楼主选的好诗

[ 本帖最后由 下午百合 于 2011-1-30 22:05 编辑 ]
发表于 2011-1-30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是好诗歌,可惜参与讨论的人不是很多,但诗歌的味道大都被我们咀嚼出来了,杜涯的诗歌我是第一次读,记得花城版“忍冬花诗丛”里有她的诗选,但因为不熟悉,我一直没有买她和郑小琼的,也许可以买来读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合辛苦。 祝福百合新年吉祥。感谢所有对本次探讨给予支持和评论的斑竹和会员。给大家拜个早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支持,百合祝愿大家新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大家的评。百合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4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一次,感觉这首诗是恍惚派的,很契合我喜欢的诗歌主张

好的诗歌就是给读者一截树干便能延伸出枝条的诗歌,是恍惚得毫无意义却又能让人突然想起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4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百合,近来事物繁忙,没得闲上来参与,勿怪,问候新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2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