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囫囵食神

一组小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伊万诺夫 于 2010-12-27 05:08 发表
笔锋犀利,婉转不失力度,幽默带有铿锵有力的呼唤,实乃大家之作,令人叹惋有余,着实让人叹服,欣赏学习爱不释手哇!

真这么严重啊?哪我就顶出来再“爱不释手”一次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0-12-27 07:10 发表
两个推荐了, 我赶上了,我来操作吧

面面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公主如花 于 2010-12-27 07:34 发表
灵动的诗句!学习欣赏中!新年快乐!元旦快乐!~

多谢如花捧场。
看到如花,老想起周星驰演的电影里的那个如花姑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8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向老师学习,提前祝: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食神对现代社会的认识和思索好不粉饰的写入诗歌,读来让人深思,且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特别是每段的结尾,干净利落,画龙点睛。
如:《回音》

我站在中国诗歌节主办会场的大门口
隔着坚固的铁栏杆
面向门内大声喊道——
我热爱诗歌、我没钱买票
让我进去……

等了很久很久
终于从脑后传来一个清晰的
回音——
雪糕,谁买……
.
我没钱买票换成了雪糕谁买,
一:脑后的人即是隐在的自我。
二:或是希望与现实形成的一个鲜明的对比。
三:有一个群体都有,但是喜欢诗歌。却说不出口。

这是我读到的意味,跟食神的意思可能有出入,不过也说明了食神诗歌给人的想象空间和无限思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扁舟一叶 于 2010-12-28 15:20 发表
来向老师学习,提前祝: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果果儿 于 2011-1-13 19:09 发表
收藏了,食神对现代社会的认识和思索好不粉饰的写入诗歌,读来让人深思,且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特别是每段的结尾,干净利落,画龙点睛。
如:《回音》

我站在中国诗歌节主办会场的大门口
隔着坚固的铁栏杆
面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为食神,挺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论》

城市,踏着推土机履带的足迹
压扁了田园的身躯

在一阵苦苦的哀求下
城市不屑地
抬起了一只脚

强忍着疼痛的呻吟
田园落荒而逃

从此
诗,越来越让人难以读懂

        很容易读懂这首诗歌吗,完全地占领它,解答为什么“诗,越来越让人难以读懂”。不要停留在诗歌的形式层,表层的语言有多少难度呢,而底下的深渊却在时代的阵痛中。
       我们活着的时代,对于美的意义如果还是很懵懂,那不妨去一下乡村。当看到易拉罐、电线杆、塑料袋充斥着视野———“现实美”被工业解构了。
        过去尽管人们住泥砖屋,割茅草取暖做饭,但是家园的炊烟和自然,是和谐而完整地融合在一起的。人的幸福感不仅仅是图个实在和便利,人的精神和自然环境,是相互同构的关系,他在自然美中“共鸣”于自然。
         人活在自然美中广阔,还是活在现实的大都市开阔?大都市的人是很难获得美感的,因为城市的天空被高楼阻挡和割断了,这意味着“人和世界”的审美距离被消解掉。失去自然的精神庇护,多少诗人像困兽一样,在城市的铁笼里发出物欲刺耳的尖叫。
        这种审美距离的消解,还在于工业生产是一种追求效率的“复制”,按海得格尔的话就是技术制品。当万千商品以同一种形态,相同的材质出现,没有多少自由和创造性的美了。发达的交通瓦解了人和自然的距离,我们不需要跋涉,不需要身体的付出和对困难的克服,在一种便利中,人的崇高感也在蜕化,人的精神神圣性不断矮化。
        如果你坐直升机在珠穆朗玛峰打电话,你也无法进入世界瞠目、沉默和浩瀚的心中。这世界的顶峰就是一场廉价的游戏。世界之难,就是世界情感的无限性,这是钱买不到的。如今我们只能把眼光伸向宇宙,才能获得震撼。太空时代还没有到来,我们这代人必定被美放逐。
         工业化从优美和崇高两个方面,不断挤占人的美感获得。然而任何一个诗人,一个思想者,面对这历史的潮流都是无力的。农业社会必定被工业社会取代,工业意味着科学,科学意味着秘密的无法躲藏,地球还有多少秘密可以召唤人去探究。
         我们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速度中,它向着全球“人化世界”的阶段急进。地球过去每一个人迹罕见的落足,都布满了人的气味。人口爆炸,人和人的距离也消解了,邻居不再是邻居,人和人之间也充斥着冷漠和对视。
         在人和自然的审美距离被消解后,这是回答西方“存在主义”兴起的根本原因。人只能通过进入想像,来重塑审美距离和回到美的家园。只有想像的对象世界,才能提供和满足人对新颖性的渴求。人只能渴求自己了。
         这内视的世界是现代人剩余的家园,它保留了人的初源性,在那里诗人还能回答生命提出的问题。如果你要读懂现代诗歌,得知道那些事物已经没多少是我们日常看到的现实了。因为现实不提供美感,诗人不喜欢它,对于审美它已经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事物。
        为此诗人进入自己的想像,去重塑他渴求的精神自然和自由。别再说正义的现实了,现实在当代几乎就是默认荒诞、黑暗和不断受到破坏的环境和心灵。除非你去鞭打它,当要提供一个你倡导的事物,必然又必须通过想像,把心灵远远驾离现实。
        如果阅读不懂得什么叫想像,不懂得想像和生命建立起的特殊符号系统,你无法进入绝大多数诗歌。这高空的空气需要锻炼。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1-1-30 05: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19: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