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93|回复: 9

建造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砖又一砖
这一地
那一地
座座高楼拔节而起


流淌于酷夏
血红的裂口
徘徊
一个冬季

黄昏接着灯影
告别闪烁霓虹
车轮压在马路
伸向前方

为什么
这亲手点起的灯火
映照了别人的身影
为什么
匆忙的晨起暮落
依然让
岁月怆惶失措
跌撞而行


不去问 不去想
敞着的胸膛
填满豪情的歌
早去晚回
那一处
茅舍边
炊烟正起
发表于 2010-12-8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简. 对一个诗读者来说,诗歌语言的历险性,在于它的从不准备满足任何既定的阅读期待。在被反复击中照亮中返回,并且试图再次进入,如此反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半遮面 的帖子

太复杂了,看不懂何意,尽管批我,不过要直白点,呵呵,我水平真的不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文若溪 于 2010-12-8 08:20 发表
太复杂了,看不懂何意,尽管批我,不过要直白点,呵呵,我水平真的不高的

不是批, 是一点自己的看法, 未必要听
-------在诗的两个维度(敞开或隐匿)之间,我倾向于类似某种透明的隔绝,幽闭的开放,在内于外、打开与关上,左右冲突中寻找平衡。对那种活在眩晕和幻觉之间,活在可能与不可能的悖论之间,游离于公众视野之外,借助自身对痛苦的认知,对个体生命的内省,从而展示人类生存困境的写作葆有浓厚兴趣。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反对向上飞翔式的轻盈唯美,但它尚不能成为写作之主体基石。写作如果缺乏向下沉沦式地挖掘,缺乏对人性复杂性、生存艰险性的洞察剖析,则好比一个貌似竣工的建筑,亭榭楼阁假山流水均已具备,但格局凌乱,章法全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我得消化,呵呵,N年不看书了,谢谢解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意不错,语言一般化了

敞着的胸膛
填满豪情的歌~~这句就过于老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迷雾的意见,问好若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低处的迷雾 的帖子

是的,谢谢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秋若尘 的帖子

这样的点评我懂,呵呵,我思维有,只是书读得太少了,这个得我自己以后注意积累了,谢谢临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喜欢,太精彩了










电脑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21: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