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35|回复: 11

纪实文本:一路逶迤仰诗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30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充与重庆,不过两小时左右光景,而嘉陵江却在这一段旅程中把生命推向极致,与长江握手并落成大海之根完成了它的使命。山伯,这不正是您的生命写意吗?“逶迤飞尘唱,宛转绕梁声”,您建在银河星座的诗歌圣殿,正是诗歌海洋不可或缺的部分。



                        纪实文本:一路逶迤仰诗山



事发突然,文章偶然,一切皆由诗人曹雷引起,我只好从他起笔。
  
与曹雷相交,算来也有十多个年头了,自然,我说的是能茶聊酒叙的那种关系;追溯更早一些,在我学诗的八十年代后期,他已以散文诗扬名了,所以至今我是习惯称他为曹老师的。直呼其名也有时日,比如大街上他自顾沉溺于街景美色,儿童好奇般伸着细长的脖子,无视我的招呼了;比如酒桌上为了一些酣热的话题,我忍不住大笑起来,并不惜委屈自己的大腿……每每这时,他却是一本正经的,面色严肃不苟言笑,只是那厚厚的镜片会不经意出卖他,贼亮亮的光,明显徜徉着某种收获快意。
  
就这样,时间,诗歌,以及趋同的性情,慢慢把我俩的关系调和至亦师亦友、亦兄亦弟的另类范畴。所以这天午饭的时间,他打来电话告诉我南充籍诗人杨山享年87岁了,想邀我一同去重庆告别,我没有想一想的停顿,便应承了。于是24日下午2时许,由曹雷领衔,一行三人代表市文联与作协,由高坪直上了南渝高速,直赴重庆。
  
另一人是《南充日报》的老编辑萧红涛老师,又一个诗歌的耕耘者与园丁。途中他们告诉我,杨山生于南充二府街,自小在南充长大,后教书,再后来考入国立歌剧院才离开了南充。杨山在主编《红岩》的时候,已是国内著名诗人,就给予他们不少帮助与提携,是他俩的诗学老师。我深知这份感情。一个业余作者,在那个投稿常如石沉大海的纸质年代,遇到一个有发现睿眼且胸襟开阔的大家,并受其教诲是多么的不易。在这方面,我也是幸运的,当年我遇到的是著名诗人、诗评家阿红老师,其时是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当代诗歌》主编,我的第一个组诗,就是他编发的,并多次来信指点鼓励,特别是帮助我走出海子死亡的困顿与迷惘,让我永生心怀感激,直到现在,我依然坚持着他“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合流”的诗歌艺术主张。对于杨山,我也是知道的,他退休后主编的诗歌季刊《银河系》,我还曾订阅过两年呢,我订阅的原因便是阿红老师的提示,他与杨山是好友,且都是华人诗人笔会的核心成员。他们的弟子这样聚在一起,除了诗缘,我相信还有习性相近的深层原因。

从诗中窥人,大抵也算阅读的快乐之一。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发认为,一个有成就的诗人,其品性必然也是会高人一筹的。曾读到一首诗《雨中的信》:“你也许等了又等/一夜秋雨伴一个昔日的梦/而我不愿前来/拾梦中遍地的落红//我们见也匆匆/离也匆匆//微微的一笑,最好/免得不堪回首烟雨中/……而我只画一对少年的眼睛/寄你,再画一只骆驼,…… ”乍一读,我便深为诗间流露出来的坦荡情怀感染,更钦佩于自喻骆驼的境界与智慧。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杨山,他的一部诗集,便以此诗为名,这也足见他对此诗的偏爱。
  
这些陈年记忆,不过如冬日河岸的杨枊,枝节粗略,待在重庆《红岩》杂志主编室客坐及到杨山的灵堂祭拜之后,诗人杨山便渐渐鲜活了,早年照片凸显的形象仿佛走了过来,真切地听见了他的呼吸。
  
这是一种经由时间淘洗、积淀下来的鲜活,亮如蚌珠。虽说诗人无退休之说,但不是什么人都能把退休之年全部交付给诗歌之业的——家中的客厅,便是《银河系》编辑部兼来访接待室;书房,通常会是来访作者的下榻之地,曹雷当年就经常在那留宿;退休金与家中的积蓄,自然也是向着诗的方向流了——这些,我并不意外,我意外的是,他身边一应人,都随性地称他“山伯”。“山伯走得很安详……”接待我们一行的是曹雷的鲁院二期同学、《红岩》主编刘阳,“山伯”二字不时挂在嘴边,仿佛故人并未远去;晚上,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王明凯专门设宴招待我们,席间也以“山伯”称呼杨山;“山伯知道你们家乡的人来看他,会很高兴的。”在灵堂忙碌的《重庆文学》、《银河系》诗刊副主编黄兴邦老先生,也是这样称叫的。我有些新奇,当夜餐后,我特意询问在办公室请我们喝功夫茶的刘阳,她的回答透着幸福的味道:“是啊,我们一直这样叫他呢。”相陪在场的诗评家、《红岩》副主编欧阳斌(波佩),边为我们续茶,边说:“我们都这样叫他,感觉很亲切。”
  
为了这般感觉亲切的人,许多诗人来了,在2010年11月25日上午10时汇集。远处来的是唁电,如诗坛宿老贺敬之、柯岩夫妇,以及屠岸,李发模,周良沛等等,这些都是我早年时常仰望的诗歌高山,也正是他们,才使得新中国现代诗的最初岁月灿若星河;近处如我们,百余人众,在长江浪涌的山城一隅,低垂着头,一一深深鞠躬与诗人杨山告别,表达无尽的怀念与祝愿:诗山不老,银河星灿!
  
返回南充,幸得诗评家蒋登科先生指点出城路线,穿城,上高速,一路安顺回到家里,耳边还不是响亮着呼叫“山伯”的有着感恩意味的音韵。我想,南充与重庆,不过两小时左右光景,而嘉陵江却在这一段旅程中把生命推向极致,与长江握手并落成大海之根完成了它的使命。山伯,这不正是您的生命写意吗?“逶迤飞尘唱,宛转绕梁声”,您建在银河星座的诗歌圣殿,正是诗歌海洋不可或缺的部分。
  
山伯走好!山伯,我得感谢您,让我向诗又靠近一步。
山伯,请允许我,从此也这样喊您!

《南充日报》今日首表网址http://www.scncrb.com/html/channel_8/2010/1130/59208.html

[ 本帖最后由 麋鹿居士 于 2010-12-21 11:31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作品记忆深刻,很现实很现代,有着现场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方面,我也是幸运的,当年我遇到的是著名诗人、诗评家阿红老师,其时是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当代诗歌》主编,我的第一个组诗,就是他编发的,并多次来信指点鼓励,特别是帮助我走出海子死亡的困顿与迷惘,让我永生心怀感激,直到现在,我依然坚持着他“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合流”的诗歌艺术主张。

走向迷惑是好事,恭喜居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诗中窥人,大抵也算阅读的快乐之一。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发认为,一个有成就的诗人,其品性必然也是会高人一筹的。




说的好,欣赏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实文章不好写,只有注入情感文章就有了灵动性,诗人的灵性让这一纪念性的文章很丰满很深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0-12-2 20:05 发表
在这方面,我也是幸运的,当年我遇到的是著名诗人、诗评家阿红老师,其时是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当代诗歌》主编,我的第一个组诗,就是他编发的,并多次来信指点鼓励,特别是帮助我走出海子死亡的困顿与迷惘,让我永 ...


呵呵,走进去,关键在于要能走出来。谢谢评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10-12-1 10:14 发表
你的作品记忆深刻,很现实很现代,有着现场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谢谢。来的少,但我一直没忘记这儿这个家。

现实与现代,是我一直坚持的创作主题,即用现代的手法与视角深入现实的景像。而“现场感”则来自于自身的融入/介入。这大概需要真实的感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0-12-2 23:53 发表
从诗中窥人,大抵也算阅读的快乐之一。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发认为,一个有成就的诗人,其品性必然也是会高人一筹的。




说的好,欣赏美文


谢谢评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10-12-3 11:32 发表
纪实文章不好写,只有注入情感文章就有了灵动性,诗人的灵性让这一纪念性的文章很丰满很深情


再次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1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情人那,写出了真挚,写出了诗人的那种情怀。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伯走好!山伯,我得感谢您,让我向诗又靠近一步。
——深情的诗人。爱诗如命,让我想起紫穗穗了,今夜很特别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12-21 21:44 发表
山伯走好!山伯,我得感谢您,让我向诗又靠近一步。
——深情的诗人。爱诗如命,让我想起紫穗穗了,今夜很特别哦~~


情是艺术的原在。我认为是这样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0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