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07|回复: 14

真实的达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2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菩提达摩
        从历史资料来考察,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之源头。现在很多小说、影视剧都提到了菩提达摩。在金庸的小说中,菩提达摩是传说中的武林高手,精通所有的少林七十二绝技,还有《易筋经》、《洗髓经》传世。有个《达摩》的电视剧,吕良伟主演的,扮相还不错,里面的菩提达摩有种种神通。
        菩提达摩从哪里来?有南天竺(主流)和波斯(非主流)两种说法。据说,菩提达摩本名叫菩提多罗,出身婆罗门种姓,是南天竺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后来遇到般若多罗尊者,为尊者所器重,而度化出家,改名菩提达摩。
        有一次,般若多罗尊者指著一堆珠宝问菩提多罗三兄弟,“世上还有比这些珠宝更真贵的东西吗?”大哥月净多罗答,“没有,这些珠宝乃是我们王者之家最珍贵的。”二哥功德多罗也答,“我没有见过世上还有比这些宝物更珍贵的东西。”唯有菩提多罗,“这些珠宝其实没有什麼价值。”两位兄长齐声责备,“那麼你所谓最有价值的宝物究竟是什麼?”菩提多罗,“因为这些珠宝自身不能认知自己的价值,必须假人们的智慧去分辨,否则只不过是一些没有知觉的东西而已。人如果有了智慧,不仅能自照,而且还能够区分各种形形色色的珠宝,更能分辨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善恶诸法。所以,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智慧啊!”后面菩提多罗就被般若多罗尊者收为徒了。这个是不是史实?没有史料可以证明,我们姑且可以先看作是一则寓言类的小故事。(安盛感悟:能断一切烦恼,到清净彼岸的般若智慧,才是人生最珍贵的东西啊!)
        在刘宋末年,菩提达摩到了南朝,后来和梁武帝曾见过面,后来到了北朝的嵩洛地区。(今人对于菩提达摩是否真正见到了梁武帝存有疑虑)
        有个很流行的传说,在很多武侠小说中也都有出现过的,菩提达摩“一苇渡江”,这个,当然不是史实。
        隐居深山是菩提达摩的生活方式,他的修行以苦行为主,有个九年面壁的传说。菩提达摩没有自己的固定道场,所以小说、影视剧中的菩提达摩住持在少林寺传功授徒是不符合史实的。菩提达摩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师徒授受的形式传法于二祖慧可。菩提达摩认为一切众生同一真性,为客尘烦恼所障,不能显了。这也是《楞伽经》所反复阐明的主旨。
        东坡居士《楞伽经后记》中有言,“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菩提达摩来华,以四卷《楞伽经》传二祖慧可,开始了中国禅宗的传承。
        有一则公案是足以说明菩提达摩的思想的,梁武帝问,“究竟什么是圣谛第一义?”菩提达摩答,“根本就没有圣。”梁武帝又问,“朕建造了那么多的寺庙、养活了那么多的僧侣,该是何等功德?”菩提达摩答,“这不算功德。”梁武帝再问,“那朕面前的这个你是谁?”菩提达摩答“不认识。”菩提达摩与梁武帝话不投机,于是渡江离开南梁,去了北魏。(安盛感悟:梁武帝执著于圣谛、功德、我相、人相,没有得到正信,所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可惜啊!)
        达摩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536)在禹门(今属洛阳龙门)端坐而逝,这里有个只履西归的传说,三昧这里就不详述了。
……
附:与菩提达摩同时代的二祖慧可、传翕大士简要介绍
……
二祖慧可
        有个神光和尚想拜菩提达摩为师,来到菩提达摩面壁的地方。朝夕承侍。开始,菩提达摩只顾面壁打坐,根本不鸟神光。但是,神光并不气馁,内心反而愈发恭敬和虔诚,他每天从早到晚,一直呆在洞外,丝毫不敢懈怠。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年腊月初九的晚上,天气陡然变冷,寒风刺骨,并下起了鹅毛大雪。神光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天快亮的时候,积雪居然没过了他的膝盖。这时,菩提达摩才慢慢地回过头来,看了他一眼,心生怜悯,问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神光答道,“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菩提达摩仍然是不太想鸟神光。这时神光拿起刀,砍断了自己的左臂,并把它放在菩提达摩的面前。顿时鲜血染红了雪地。菩提达摩于是知道神光是个法器,将神光的名字改为慧可。(这个就是二祖慧可断臂立雪的公案,安盛并不认同,佛陀留下的法是不纵欲、不苦行的中道,这种自残身体的搞法过于残忍。也许是安盛修为不够吧,仍然有执于我相)慧可问,“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菩提达摩道,“诸佛法印,非从人得。”慧可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菩提达摩回答道,“将心来,与汝安。”慧可又说了句“觅心了不可得。”随即豁然大悟。(安盛感悟:没有一个“不安”可以安,安是空,不安也是空)
        二祖慧可,俗姓姬,虎牢(即三英战吕布的那个虎牢关,今属河南成皋)人,自幼志气不凡,为人旷达,博闻强记,广涉儒书,尤精《诗》、《易》,喜好游山玩水,而对持家立业不感兴趣。后来接触了佛典,深感“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于是便栖心佛理,超然物外,怡然自得,并产生了出家的念头。父母见其志气不可改移,便听许他出家。于是他来到洛阳龙门香山,跟随宝静禅师学佛,不久又到永穆寺受具足戒。后来又从了菩提达摩,这个前面已经说了。
        二祖慧可“本无烦恼,元是菩提”已得达摩之法的精髓。据史料记载,二祖慧可随宜说法,或入诸酒肆,或过于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一音演畅,四众皈依。时人包括很多其他僧人都很不理解,视为“魔法”,但二祖慧可意志坚定,仍然坚持自己的修行方式。二祖慧可的思想,在体认万法一如,众生与佛不二。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二祖慧可圆寂,年一零七岁。……传翕大士
        传翕大士是梁武帝时代二大士之一。有一偈大大的有名,“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即是出自传翕大士。(这一偈玄而又玄,三昧一直弄不太懂,大体是把色身喻为锄头和水牛吧。后面则把流水看作不动,本来不动的桥就成为流动的了。水不流指的是色身不断轮回,佛性也不会有变化)
        梁武帝大通二年(528)传翕大士把妻、子卖给人家,得钱五万,设大法会救济信众。(最早三昧看到这一段的时间被深深的震撼了,一代宗师的传翕大士怎么能够这样?三昧根性钝劣,对于这种修行的做法完全不理解,也无法认同。可能还有受儒家思想所影响的缘故吧)
        梁武帝大同十年(544)传翕大士又将房产、田园、杂宝都捐给寺院做大法会。(安盛糊涂了,怎么都卖妻鬻子了,还有房产、田园、杂宝?一代宗师非三昧等俗人所能搞得懂的)  太清二年(548)传翕大士告诉四众,表示要烧身作大明灯,供养三宝、普度一切,以此祈祷,普度梁末受兵火之祸的冤魂。弟子们深受感动,请求以自己性命代替的有十九人,烧臂、燃指、馘耳、劓鼻的有二十八人,三天不食的十五人,卖身供奉的二十多人。(安盛怎么感觉大士有点像大忽悠啊)
        梁末大饥荒,传翕大士日日与其徒拾野果野菜充饥,救度饥民。(直到读到这里,安盛始有愧感,思悟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传翕大士是大慈悲!非安盛凡庸之材可以测知)  传翕大士虽然学无师承,但他的思想,从“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知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这里来看和菩提达摩及六祖惠能之说却是相通的。
        陈宣帝太建元年(569)传翕大士卒,年七十三岁。
发表于 2010-8-12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盛感悟:能断一切烦恼,到清净彼岸的般若智慧,才是人生最珍贵的东西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盛感悟:梁武帝执著于圣谛、功德、我相、人相,没有得到正信,所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可惜啊!)——不管达摩是否见到了梁武帝,这个感悟是是真的传世慧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木芙蓉姐,安盛居士是小弟的法号。
谢谢姐姐关注我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达摩和二祖慧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0-8-12 10:50 发表

木芙蓉姐,安盛居士是小弟的法号。
谢谢姐姐关注我的作品。

我还得慢慢读。你都有法号,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2008年在厦门南普陀皈依了佛教,皈依师是南普陀方丈则悟大和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0-8-12 11:12 发表
我2008年在厦门南普陀皈依了佛教,皈依师是南普陀方丈则悟大和尚。

这个头像一直吸引着我,原来这盏灯的确有佛的旨意。恭喜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的佛教是选择性的信仰,有的信,有的不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断一切烦恼,到清净彼岸的般若智慧。

呵呵我之领悟,此是不可能的事情。呵呵所谓神佛,就是做一切人所不可能做的事情!!

出家修行,或入世修为,同等!都是努力接近于此境界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也无台!

若有选择、分辨之心,哪来信与不信之佛性??


呵呵~~~还需继续修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呵呵我之领悟,此是不可能的事情。呵呵所谓神佛,就是做一切人所不可能做的事情


我和紫穗穗姐的看法不一样。
你认为不可能,是因为你还没有到开悟的境界。
完美的心理状态,普通人是可以做到的。这是禅宗所说的人人都可以成佛的道理。
有超能力的神、佛,我认为并不存在。我所理解的佛,也是人,只不过思想境界要比常人高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0-8-12 14:55

发表明镜也无台!

若有选择、分辨之心,哪来信与不信之佛性??


呵呵,姐姐,尽信书,不如无书。
佛教对于我,只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体系,一种可以实践的生活方式。
我不认为,世界上有大神通的佛、菩萨。那是俗谛。
是历史的产物,佛教在历史上要发展,就必须发展一般的劳苦大众。
而佛教的哲学又太深奥,不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很难理解,所以就有了俗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读深奥佛学,省悟人生真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杨兄关注我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16: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