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18|回复: 5

岁月如歌:在简单的日子里用草包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5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吱呀”一声,老屋的木门挤出一丝昏黄的灯光,母亲把头小心的伸出门外,用惺忪的睡眼看了看远山的天色,只见一团厚重的雾还笼罩着静静的小村。于是她用一只手遮在油灯的前面,挡住从山口吹过来的风,在摇曳的灯火中慢慢的走进煮饭的偏房。
      父亲是一个烟瘾极大的人,一年四季那装旱烟的袋子就一直揣在贴身的衣袋里。自然,烟瘾大是离不开火的,所以在我小时候,家里就从来没有缺过打火机,火柴之类的,我记得打火机是“广州101”,在那时候可能就属乡村里的名牌了,火柴呢,被称做“洋火”,是木梗的,通常是一盒火柴只够父亲点二,三支烟,就完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就在火塘或灶里时时刻刻都壅着一块木质密集的木块,像青杠之类的,往往在一天或一夜后,拔开表面那层灰,那红通通的火炭还保持得正旺。有了这个条件,再加上母亲是一个天亮就闭不住眼睛的人,所以那时候我家在整个村子里,都是炊烟第一个挤出黑瓦的人家。
     当村子周围的雾气慢慢的淡薄,鸡鸣与狗叫在村子里一阵起起伏伏后,先是小村的女人们相继起床并打开屋门,继而便要计划好今天早上的早饭该怎么弄了?在经济极端困窘的年代,女人们最头痛的就是当天的生活该以红薯还是洋芋搭配那锅油茶呢,还是去石磨上磨点苞谷来应付当天的日子?同时还要想好在哪里去借一点火来把这些东西弄熟?在那个时候,火柴虽才几分钱一盒,但也并非是每家都有的。
     于是“包火”就成了那段岁月一段真挚的记忆。包火,就是女人们取一小撮干透的稻草,通常是自己的手掌一把捏着感觉合适那么多,从中间扭折两下后再转折过来,这样稻草的中间就会有一个疏密有致的草窝,我记得离我家最近的三娘就是这样,她到我家后,用火钳夹几颗明亮的火炭在草窝中后,再盖上一层滚烫的火灰,她把这“火”包回去后,对着它吹几下,于是那把稻草就很认真的燃了起来,这样不一会后,她家的屋顶上也袅袅的升起了一绺绺炊烟。
     在那个年头,包火是村子里的一道风景。女人们只要看到离得近的那家屋顶上冒出了炊烟,于是就扭一把稻草出门了。进得屋来,免不了一阵短短长长的絮叨:昨夜孩子平白无故的哭了好久,谁家的男人又发了脾气,今天弄点什么东西来下油茶,吃过饭后去把茶腊湾的苞谷掰了,或者昨天晚上你家那位有没有对你动脚动手。。。。。。在一阵嘻嘻哈哈的说笑声中,包火的女人随意的走出了屋门。
     你看整个村子在一会功夫就被炊烟浸透了。这在那生活并不丰腴的年头,一把火,煮熟了简单日子的那把火,竟成了维系一个村子烟火的纽带。女人们在一把稻草几颗明亮的火炭中让一个村子朴实而安祥,让简单的日子真挚而从容,这也让我在成长的历程中,总是回忆那绺忽高忽低的炊烟,明明暗暗的充实着我一颗因岁月而沧桑的情怀。
      现在“包火”已完全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忘而消逝了。就是炊烟也难得看见从哪家屋顶像模像样的飘忽过,即使偶尔在乡下的某家看见袅袅的有那么一缕,也就真还如同过眼的云烟,瞬即而逝。因为现在的日子都被电取代了,煮饭电饭煲,炒菜电磁炉,冷,热水有饮水机。。。。。。那记忆中的几颗明亮的火炭和灶膛里燃得正旺的柴火,也只有在记忆的角落里孤独的燃烧。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捷方便的同时,我依然不时对那些旧日子生发一丝感慨和怀念!
发表于 2010-8-5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流畅、朴实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在经济极端困窘的年代,女人们最头痛的就是当天的生活该以红薯还是洋芋搭配那锅油茶呢,还是去石磨上磨点苞谷来应付当天的日子?同时还要想好在哪里去借一点火来把这些东西弄熟?在那个时候,火柴虽才几分钱一盒,但也并非是每家都有的。
柴米油盐,生活都是点点滴滴的细节串连起的风景画。民以食为天,就是现代社会这样发达了主妇们也没有被完全解放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生活方法,只是记忆里的炊烟早已飘成了童年的灰烬,我们怀恋、感慨,放不下的依然是曾经温暖的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5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包火"民俗,欣赏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朴实的文字,记录着老家的烟火,是生生不息的怀念。
包火,我还是见过的。又见炊烟。。。的确是年代的恩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在那生活并不丰腴的年头,一把火,煮熟了简单日子的那把火,竟成了维系一个村子烟火的纽带。女人们在一把稻草几颗明亮的火炭中让一个村子朴实而安祥,让简单的日子真挚而从容,这也让我在成长的历程中,总是回忆那绺忽高忽低的炊烟,明明暗暗的充实着我一颗因岁月而沧桑的情怀。
——————祝愿村子依然安详!问好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7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那个年头的风景,
怀念那个年头的乡情。
欣赏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16: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