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81|回复: 3

中国新诗的重建与繁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新诗的重建与繁荣
文/童岩

        或许有人会认为,现在谈论新诗的繁荣可能太早。新诗的重建努力却一直都在继续,新诗发展已近百年,新的诗学问题不断涌现,诸如诗本体建设的语言、形式、具象、意境、神韵等问题,诗的技艺特别是现代性技巧隐喻、象征、通感、视角切入、叙述主体的置换、时空秩序的突变等,新诗的诗伦理、诗承担、诗责任、诗使命、诗与现实等诸多问题,都有讨论。当然,提及新诗的繁荣趋势,并不是忽视目前诗歌的“混乱”“无序”“边缘化”等尴尬处境的现实实际。
       
一 新诗的现实处境
    中国新诗的“边缘化”是和脱离社会现实、政治生活的中心同步进行的。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诗人一方面强调个体写作、鼓吹个人化的写作状态,“我们只代表自己”(于坚语)。另一方面又希望诗歌能重返社会中心,至少是文体中心地位,却并没有认真处理好个人经验与公共经验的关系。新诗发展到今天这个现状,一味归咎于市场经济、娱乐化社会心态、快节奏的生活状态等外界因素似乎是说不过去的。
    目前诗人的现实处境是,在公众场合称其为诗人,就快要演变为一种侮辱了,承认自己写诗的人要需要多大的勇气。诗者正在努力将诗人的身份隐性化,对于普通关系的陌生人,他们首先是政府官员、教授、商人、 企业家、公司职员、报刊编辑、打工者、农民……然后才是诗人,诗人的头衔只是少数关系特别亲密的人士和圈子所知道的秘密而已。这种“兼职诗人”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朦胧诗的代表人物北岛就曾说过:“写诗写久了总被人斜眼,后来开始写散文似乎才得到宽恕。”[ 北岛:《失败之书·自序》。]
    诗作的处境似乎也并不怎么乐观,尽管网络等现代传媒方式将诗歌这一行业的门槛降低成了零限制,读诗的人还是少之又少,“写诗的人比读诗的多”,“这个现象的进一步说明,是诗歌失去广泛感召力和影响力。一个相当夸张的说法是,诗歌不仅被“公众”所遗忘,而且也被文学界所忽略。”[ 洪子诚:《当代诗歌的“边缘化”问题》,《文艺研究》2007年5期。  ]给人以表面“繁荣”的网络诗歌,无不是依靠敏感的字眼来吸引人的眼球。新诗的命运关键还是于诗自身,平庸的诗作太多,精品太少。读者的耐性是有限的,这是许多读者不再读诗的重要原因。
    诗歌的大赛、研讨会、诗歌节、诗歌朗诵会等形形色色的活动,无论是参与的广泛度、还是事后的影响,都给人以自我需要、自娱自乐的“走过场”。
        尽管中国新诗发展到今天,面前着各式各样的尴尬。但众多诗人和诗评家一直在探索、尝试中不断努力建设着新诗。新诗的现状或许还有诸多的不确定性,但不远的将来,新诗的“繁荣局面”一定会出现。那么,我们将如何认识未来新诗的“繁荣”?
       
二 新诗“繁荣”的限定
        说到新诗的“繁荣”,这里决不是以指“大跃进诗歌”时期全民皆读诗、写诗的疯狂,亦不是指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的热闹场面。这里的新诗“繁荣”,指的是中国新诗应该回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上去,回到诗本身,就是在新诗建设基本成熟的前提下,出现一大批伟大的诗人,出现一大批经典的诗歌文本。
        简而言之,中国新诗的繁荣,就是一大批伟大的诗人写就一大批经典的诗作。
        每个诗者都渴望自己的诗作被社会广泛接纳,即使一再宣称“我只写给我自己”的作者那里。人们有交流的需要,诗作为文学,是心灵的沟通,是表达人们的情感经验的。诗歌是表现自我、寻找知音、完成交流沟通、分享精神愉悦的一种途径,那种企图以诗歌所要达到非诗的目的,渴求轰动的想法已经不太合时宜了。毕竟“历史已经转型,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获得公众的集体认同、文学家能够成为文化明星在今天几乎不大可能,即使你的写作采用了集体出场的方式。”[ 荣光启:《一代人的诗歌"演义"——1996-2006:"70后"诗歌写作十年》,《南方文坛》2007年第3期。]
       
三 新诗“繁荣”的现实迹象
        无论是从人类发展史、还是社会发展史来看,人类的追求都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物质享受到精神愉悦的过程。现代人的愉悦方式有很多,网络的普及,使电脑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闲暇时间,现代社会物质的发达,使人们可以享受的东西越来越多,但这并不能取代诗歌给读者带来的精神愉悦和审美感受。在物质享受层次来说,人们不可能在“物质和肉体”上得到长久满足,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势必要向精神愉悦等高级的审美享受过渡;在精神愉悦层面上,诗作为一种心灵的艺术,使诗所以成为诗的“普遍性”东西如情感共鸣、心灵交流沟通等功能是人们所需要的。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艺术形式诸如音乐等达到同样的效果,但诗歌毕竟是众多选择中的一种。
        目前无论是诗坛的知名诗人,还是边缘、潜在的诗者,都在按照自己的诗学追求和诗学审美标准不断努力,进行各种实验、不停探索、尝试,“艰苦寂寞而执著的诗艺探索”。大批的诗人和诗评家在新诗建设的诸多方面积极探索:诗本体建设的语言、形式、具象、意境、神韵等;诗的技艺特别是现代性技巧隐喻、象征、通感、视角切入、叙述主体的置换、时空秩序的突变等,新诗的诗伦理、诗承担、诗责任、诗使命、诗与现实等。为中国新诗的“繁荣”,为大批伟大诗人和经典作品的出现奠定基础。
        网络、电子书等新兴的传播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诗歌的交流空间。网络对诗歌的交流传播的影响有以下几个积极的方面:一是参与诗歌的人数远比传统的文本诗歌人数要多得多,为下一步新诗的繁荣昌盛奠定出民间基础。同“大跃进诗歌”普及了全民的诗歌素质,为80年代的全民诗歌狂热打下了基础的道理是一致的。现在网络诗歌正在为下一次新诗的繁荣培养群众基础;二是及时快速的互动交流,发帖、回帖带来的即时争鸣,缩短诗者艺术探索与读者审美距离的鸿沟;三是增加了新诗的生存空间。
        “眼下大多数纸刊上的诗歌是首先在网络媒体上发表出来,然后才作为印刷品流通的,在网上还活跃着数以万计的写手,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任何名利企图,而只是兴之所至、随意涂抹的过客而已,但这些都构成了今天史无前例的众多写作者的行列。没有哪一个时代的诗歌写作者能够比现在更众多、更自由。”[ 张清华:《持续狂欢·伦理震荡·中产趣味——对新世纪诗歌状况的一个简略考察》,《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下半身”写作现象就是极好的例证:向通俗读物要读者,扩大诗的读者范围和层次。我们无法要求喜欢看地下通俗读物的人群来读诗,如果诗可以有他们所需要的、或是所感兴趣的元素呢?从《一把好乳》、《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来看,这些敏感的字眼等“色情话语”只不过是诗者用于阐释其背后意义的物质基础而已,但为什么要借助这一敏感的工具呢,这就是耍噱头、嫌眼球的把戏,将诗的读者扩展到了通俗层。只不过相当于地下书摊上的黄色刊物,吸引读者的东西决不是作者所强调的肉体刺激之外背后的现象或意义,这恰恰是作者要努力标榜的。这或许就是下半身写作者的高明之处吧,将“乳房”、“把柄”、“漏洞”、“作爱”等词语刺激给通俗读物的大众,将其背后的现象和意义交给学院派。
        当代诗人的当下艺术探索、实验、尝试的有效性这一问题,会在各种诗选本和诗歌史版本中得以弥补。诗人的艺术探索与尝试失败的多,成功的少,这就造成平庸的诗太多,精品诗、经典诗作太少。各种诗选本和诗歌史、以及诗歌年鉴的出现,都显示了诗歌“朝向经典化的努力”。
        当然,从“无序”“混乱”“边缘化”的现状中找出中国新诗“繁荣”的例证远不止这些,诗歌理论建设、诗歌批评等众多领域,都有许多大家在致力研究,中国新诗研究丛书一直在陆续出版中,中国现代新诗的解诗学实践已经初步建立,这一切都是中国新诗趋向未来“繁荣”的重要基础。
       
四  中国新诗的重建
        中国新诗建设一直都在继续,何谈重建?这里的重建是指新诗要重新回到诗本身的内在规定性,重新建设诗只所以为诗的根本特质。中国新诗自从诞生一起,就被称为自由诗,自由是自由了,却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在第一代诗人那里,自由主要是针对建立而言,是对旧诗束缚的破除,是要建立新诗。不要束缚,只要自由。新诗刚刚诞生之时,一切的着眼点在破旧立新,还无暇顾及新诗的前途,或者说对新诗的发展道路认识还十分朦胧,众人都在尝试,在探索。
        既然本章第三部分从诗的外部环境论述了中国新诗趋向“繁荣”的现实迹象,本部分就从诗本身前进的坎坷中总结经验,探讨新诗发展中的偏离与歧途。
        目前中国新诗的问题层出不穷,热闹非凡。近来年中国新诗的每一场热闹,在我看个人看来,一直存在这样的现象:应该重视的方面总是一点而过,偶尔回望也还是擦肩,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应该避免或适度的地方总是意犹未尽,非一条路走到黑、钻进死胡同不可。新月派注重音韵和形式的试验与探索,虽说道路有点窄,但还是新诗发展的正确走向;象征派和现代派重视象征、暗示等现代诗技诗艺的丰富发展,总是对的。一直到缔造“新的美学原则”[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诗刊》1981年第3期。]朦胧诗(抛开反右倾、大跃进、文革时期政治对诗歌的标识号要求)对抒情的热烈推崇,虽然各有发展和局限,但其试验探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朦胧诗以后,没有充分发展、没有完全成熟的关于中国新诗的语言、形式、现代意象、现代技法等等方面被后来的“诗热闹”所中断。
        对于现代艺术的倡导和实践朦胧诗虽然以较快的速度引起声势浩大的场面,但其致力革新诗的形式,对隐喻、象征、通感,改变视角和透视关系、打破时空秩序等手法丰富甚至是颠覆陈旧的诗表现手法的优良传统,在后朦胧诗人那里,似乎已经过时了。“他们以不容置疑的方式急迅地‘否定’了他们的前辈。”[ 谢冕:《一个世纪的背影——中国新诗1977—2000》,见《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在新诗发展中对个人经验与公共经验的关系处理还没有得到重视、没有经历完全的成熟的环境下,第三代诗人就提出了“但是在我们,似乎只代表自己。我们不想也无力代表一个时代”的写作方式,让大批的跟随者在自己个人情感和经验的小天地里抒情,拒绝了时代,为中国新诗的边缘化埋下了伏笔。第三代诗人在新诗的语言上确实纠正了朦胧诗的“晦涩”弊端,而有所发展。但其所坚持的“口语写作”却过度的浪费了新诗语言发展的潜力空间,为新诗语言向下发展定下了趋势,从而造成了“下半身写作”的热闹局面。语言是新诗整体重建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第三代诗人所创的消解一切模式,导致后来的大量复制与模仿的“口语写作”,还是下半身写作依靠“敏感”词语所开拓的新诗领域的“下半身写作”,都只是在诗的语言这一个方面热闹而已,然而却在这一个自认为突出的方面所取得的发展成就确并不理想。中国新诗的重建并非一日一人之功,限于篇幅,将会在其它论文中探讨。
       
       
五 提出新诗重建与“繁荣”的意义
        现阶段新诗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各种说法和争论都太容易走向极端,时代充斥着急躁与肤浅。希望与绝望并存。可能现在提出新诗“繁荣”前景为时尚早,但这个前景一定会到来。通过上述分析,坚定新诗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真正地了解自己的价值,从而避免可笑的妄自尊大或可悲的自暴自弃。”[ 同上。]
发表于 2010-8-2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人的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鸥飞海上 于 2010-8-2 14:08 发表
这是一个人的声音。



深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象很值得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1 11: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