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68|回复: 9

《七月同题》马拉多纳的微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8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拉多纳的微笑
文/陈才锋

1986年的太阳站在西山坡  如

马拉多纳的微笑

2010年南非的天空   热
几滴羞涩的泪
         写于2010.7.8深夜
发表于 2010-7-9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才锋 于 2010-7-8 23:51 发表
马拉多纳的微笑
文/陈才锋

1986年的太阳站在西山坡  如

马拉多纳的微笑

2010年南非的天空   热
几滴羞涩的泪
         写于2010.7.8深夜

哇~才锋兄
这几句真的很精练啊
但对读诗的人--如千朔可就辛苦了
因为对这位球员还真是不太认识呢~

1986年,是这位英雄球员成名的时间点吗?

千朔读诗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9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阐释一下: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Diego Armando Maradona,1960年10月30日——)是前阿根廷足球运动员,被认为足球史上最优秀亦是最具争议的球员。马拉多纳是足球场上的“上帝”,他注定是足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1986年马拉多纳凭借自己的杰出表现率领阿根廷队第二次获得世界杯冠军。2008年成为阿根廷队主教练。 2010年,马拉多纳带领阿根廷国家男子足球队出征2010年南非世界杯。

欢迎才锋!作品凝练,颇有蕴含!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千朔 的帖子

问候千朔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最后一剑 的帖子

大哥关于这首诗的写法请看下面:::
       《新诗的分行,跨行,空行与空格》

                                    文/大刀李征

  笔者自接触网络诗歌以来,发现有不少人随意所欲地把一些小说



散文类句子分行排列,并冠之以诗的名字。甚至认为诗就是分行排列



的句子罢了。鉴于此,本人有必要再此略谈一谈“新诗的分行,跨行



,空行与空格”艺术,进而让大家明白,“新诗的分行,跨行,空行



与空格”是一种艺术化行为,不可草率。



  新诗分两类:自由体与格律体。如今的自由体新诗,单单从字面



上已读不出古诗的平仄乐感。其分行艺术,该也是从西方引进而来,



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加强节奏感与旋律感,进而弥补音乐效果的不足



。即通过分行,跨行与空格等,把视觉上间隔化为听觉间隔,显示节



奏,引起审美注意,让人用诗的心理来欣赏。让人于吟诵的间歇中留



下了畅想的大空白。这是在阅读中产生的效果,连在一起读就无法显



示节奏。
  试以笔者在《中国微型诗萃》(第二卷)156页刊用的<<月亮>>为例: 



<<月亮>>
是天下目光 在夜的心口
一刀 一刀 挖出的

  
  若不要空格与断行,只一句“月亮是天下目光在夜的心口一刀一



刀挖出的洞”,诗的节奏失去了控制,艺术性自然打了折扣。



  再以笔者在《中国微型诗》16期22页刊用的<<倒春寒>>为例



: 
<<倒春寒>>
回马一枪
春尖叫




咬住冬的耳朵




   此诗运用“A/B//C”句式,于第二,第三行之间空出一



行,看似多出一空白行,但这一“留白”就很有必要,春与冬争斗这



一畅想的大空白就潜伏于这一空行之中,颇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空而不白。具体赏读见微型诗网站副站长唐淑婷女士的赏评文字:



【唐淑婷赏评】
    这真是一场激烈的季节之战!你看:几个回合之后,春渐渐战了



优势,而冬看似败逃,却突然掉转头来,“回马一枪”,给追击而来



的春以突然袭击,此时,春自是促不及防,一声“尖叫”,局势猝然



发生变化,颇有战术的冬开始处于上风了。
       但诗中没有交代接下来的战况,却意外地空了一行,而正是这一



空行,给读者留出了空间,让读者大可畅想交战的过程。
       最后一行“咬住冬的耳朵”,更是叫人大感意外,让人不禁联想



到1997年拳王泰森在与老对手霍力菲尔德的比赛中,因对手与他纠缠



以至他气急将对方耳朵咬下一块,从而制造了一场世人皆知的闹剧。



春这一咬,虽说蛮不讲理,但相信季节的战场没有不准咬耳朵这样的



规定吧,所以这场战争的结局是——冬捂住疼痛的耳朵,落荒而逃了




      用一场精彩的战争来比喻“倒春寒”这一常见的自然现象,难道



不精彩吗?











  再以笔者在宋长江先生主编的《中国微型诗300首》一书中所



收录的一首《影子》为例:



                     《影子》



      多年来 我穿尽所有
      颜色 始终不能改变
      影子的 黑




  这首涉及了“跨行”与“空格”两种艺术,跨行就是一句话占两



行以上之意。
  诗中“颜色”既是上句宾语,又是下句主语,在这里通过“跨行



”与上句断开。又通过“空格”与下句断开,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停顿



,集中注意力去欣赏下一行--强调最有价值、最光彩的语言--“



颜色”。(衣服的颜色?影子的颜色?心里的颜色?),进而让“颜



色”富有诗意化。
  而将“影子的 黑”单设为一行,这一“跨行”,目的该是为了



集中注意力去欣赏此四字。(是像影子般的黑?还是就是影子的黑?



),而“黑”前空格的运用,也是为了进一步为强调“颜色”服务。



  目前为止,在自由体新诗里,“分行,跨行,空行与空格”之艺



术运用的最经典的一首,当推核物理学家非马先生的《鸟笼》:
                   《鸟笼》
              打开
             鸟笼的
             门
            让鸟飞




             走





            把自由
            还给
            鸟
            笼



        这首诗在台湾曾引起过轰动,并入选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编注的《国



文选》。诗尾“鸟”和“笼”各占一行,引发思考:到底是“把自由



还给鸟”?还是“把自由还给笼”?
  而将“走”字独成一段,其意义已超出“让鸟飞走”的断行,该



是诗人跳出诗句的个人独白了。颇有玩味空间。
  正是在这样的断行、空行与跨行中,创造了一种“出实入虚,大



实大虚”之境。




  自由体新诗的分行适应诗情而长短、疏密、参差。诗行遵从诗歌



内在律--情绪节奏,其外形是将内心情绪视觉化展示出来的结构形



式。而“内在律”又是一种难于把握的旋律,正因如此,导致了如今



的只要能认3000汉字,就敢大谈“内在律”写自由体的新诗泛滥




  也正因如此,古体诗开始了死灰复燃。如何让“内在律”变得更



易于把握?如何让“新诗的分行,跨行,空行与空格”变得更有据可



依,有章可循,通过闻一多等无数前辈的努力,格律体新诗正以不可



阻挡势头发展壮大着,并很好地解决了新诗的分行与分段问题。新诗



走格律化道路,必将成为历史发展的一大趋势。下面,笔者再以此网



的一贴分行散文为例,谈谈格律体新诗的分行与分段。
《儿呀,娘想做你家的一条狗》
儿呀,娘想做你家的一条狗
儿呀,娘昨天去菜市场,
想拣起菜贩卖剩的菜叶,
和一个空空的水果箱。
不小心碰脏了一个姑娘的花衣裳,
那个姑娘回过头,
狠狠地说:
“狗东西,慌什么慌?”。
听到这句话,娘好高兴。
因为,儿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条狗。





儿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条狗。
你找到了好工作,
还住上了大楼房。
你找了个娇媳妇,
还买了汽车,彩电,电冰箱。
娘还住在老屋里呀,
下雨的时候,
和你爹望着房顶
——心里直发慌。





儿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条狗。
你很少打电话,
你说,电话费贵呦!
你还要省钱为你家的狗狗买狗粮。
你爹变得爱唠叨了,
你娘什么事也都健忘。
天天看着你的照片想:
儿呀,娘什么时候也能吃上那香喷喷的狗粮。



儿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条狗。
天冷了,
你为狗铺个温暖的窝,
不忘记给它补充营养
还给它买了一件漂亮的花衣裳。
你爹糊涂了,
炖白菜时,
总是放了盐来又放糖。
还总唠叨着,
说我老忘记了给他补补
——他那件旧衣裳。





儿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条狗。
晚上,你牵着狗去散步。
它摇着尾巴,你晃着脑袋
——真是好风光!
儿呀,什么时候带你爹娘去散步呀?
你爹的腿脚不方便,
你娘的风湿病呀,好多年了
——和你的年龄一个样。





儿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条狗。
那一天,狗病了呀。
你和你的媳妇慌里又慌张。
你们带它去看病,
买了:白金、肾宝、葡萄糖。
还有一天,你爹的哮喘病犯了!
娘背不动他,
三更半夜,
幸亏邻居把他抬上床。
听说,有个女人踩死一条狗,
还把一只猫踩出了肚肠。
你愤怒了,
骂她是禽兽,骂她全家都死光。
你说,
狗也是生命呀,你说狗比人强。
儿呀!
你说得对,
娘也觉得,养狗要比养儿强。



儿呀,记住!
狗也会生子呀,
娘有一个愿望:
但愿来世,
娘做你的狗宝宝!




      这帖文字前不久一直流行在网络间,可是为什么有人要如此分段与分



行?这样分究竟有什么理论依据?充其量不过是一篇没有旋律的散文



,就是再分行,它仍是散文。若要写成诗,控制音步与音韵的格律就



将成为一种有效手段。例如笔者就尝试修改如下:




《儿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条狗》




那天去菜市场
想拣些剩菜梆
不小心碰脏了
那姑娘花衣裳
“狗东西,慌什么慌?”
听这话,娘不心伤




你找了娇媳妇
住上了大楼房  
娘住在老屋呀
和你爹房顶望
逢着天阴下雨时
心窝里呀直发慌。
  



你很少电话了
为省钱买狗粮
狗粮呀喷喷香
娘何时能吃上
爹娘如今爱唠叨
天天看你照片想




天冷了,
你知道为狗铺个温暖窝,
买一件漂亮花衣裳。
不像你那娘
炖一锅白菜,
放盐又放糖。
老忘记补那件旧衣裳。




晚上了,
你知道牵着狗儿散散步。
摇尾巴晃脑真风光
不像你那爹
腿脚不灵便,
风湿多少年
提桶水回家要歇三晌




那天小狗生病了  
你们
带着狗儿去看病,
白金肾宝葡萄糖
不像
你爹犯了哮喘病
独自硬挺到天亮
不像
你娘夜半没主张,
幸亏邻居来帮忙




听说狗被踩死了
你们
骂踩狗人是禽兽,
骂她全家都死光。
你说,
狗狗也是生命呀,
狗狗有时比人强。
是呀!  
娘有时候也觉得
养狗要比养儿强



  好了,同志们,真心希望你们能读完此贴,更希望你们读完此贴



后再写诗,更更希望你们在写诗分行与分段时,多问问自己:为什么



你要那样分?若只是我想那样分,如果不那样分也无所谓,那我就请



求你不要再去分行与分段,做个明白人,就写成散文得了。



                                摘于楚林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0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学习,看看空间跨越很大的诗歌应该怎样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0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才锋 于 2010-7-10 11:20 发表
问候千朔师!!!!


才鋒兄您客氣了
千朔算是小輩啦~^^

另,您貼的那篇詩的分行節奏
真是好文
希望大家有空都可以讀讀~^^

現代詩,節奏是詩隱形的骨頭
沒有它
詩就七零八落了

問候中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5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千朔 的帖子

我不懂诗
但我写诗
只因我爱她
爱她呀!是假哟
就是放飞一下心情
而已

问好千朔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6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才锋兄弟辛苦了,阅读了你的转载文字,受益匪浅。新诗歌的内在韵律(也就是节奏)问题的确是个很深厚的问题,值得每个写诗歌(特别是新诗歌)的人思考。我今年写的很多诗歌也在不断的尝试崭新的断句、分行,试图获得最佳的诗歌内在韵律(节奏)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最后一剑 的帖子

大哥才辛苦呢!诗人们之间现在缺少的就是这个!我多么希望能与大家交流!!是有话直说的那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07: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