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90|回复: 2

女山•女山湖•女山湖镇(散文) (贡发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山•女山湖•女山湖镇
                    贡发芹

      我的故乡女山湖镇是一个千年古镇。镇以湖得名,湖因山得名。女山位于安徽省明光市北面偏东32公里处,女山湖自明光城西向北偏东方向流去,至女山西面山脚下环绕半周,折向东偏南方向流至12公里处,与七里湖汇合,注入中国第三大河流——淮河,在两湖一河交汇处形成一个巨邑,就是闻名遐迩的皖东古镇女山湖。
      女山又叫女儿山,原名玉环山,坐落于女山湖镇境内。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淮河下游一带渺无人烟,只是神仙世界,属于东来鳌州,为东海龙王鳌广辖区。龙王有个女儿身材苗条,相貌出众,俊美胜仙子,玲珑如碧玉。作为龙王掌上明珠,她来去自由,无拘无束,天生好动,耐不住寂寞,竟背着父王悄悄爱上了龙宫的守门将领——一只力大无穷的龟神,而龟神也对龙女心仪已久。于是他们私定终身,决心一道私奔,去寻求幸福美好的生活。一天,他们俩终于瞅准涨潮机会,顺利脱身,逃出龙宫,来到一个花红柳绿的地方。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望无际的湖水,上面长满碧绿耀眼的荷叶,那荷叶展绿叠翠,浑圆宽阔,光滑的叶面上闪动着晶莹透明的小水珠。绿叶丛中,一朵朵粉色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女郎,满脸绯红,微微含笑;而那花骨朵儿正半开半收,娇蕊盈盈,鲜嫩欲滴,煞是好看。岸旁草青柳翠,莺飞蝶舞,令人耳目一新。微风过处,清香扑鼻,醉人心脾。他俩完全被眼前的自然景致陶醉了,觉得这里环境闲静幽雅,风光旖旎,景色迷人,再美好不过了,遂定居下来生活。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秋天来临,潮水退却。龙王这才发现女儿和龟神不见了,这让他面颜丢尽,威风扫地,气恼万分,认为龙女和龟神已触犯天条,不可饶恕,不严惩他们不足以平息自己心头愤怒。于是龙王立即派虾兵蟹将分头寻找,终于在淮水东南岸“淤泥河”畔的荷花池里找到了他俩。此时,他们正在一边采莲,一边对歌,欢欢喜喜,恩恩爱爱,幸福得无与伦比。突然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他们还没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龟神即被响雷劈昏在地。龙女见势不妙,正待挣扎,却被狠心的父王一刀砍倒。为了不使他们再回到一起,龙王遂用定海针把龙女钉在“淤泥河”南岸,龙女从此失去了自由。龙王又命令属下将龟神拖到江苏盱眙,也用定海针钉在那儿。几天后,龟神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心爱的人——龙女已不在身边,遂决定前去寻找,但他的身体已牢牢钉住动弹不得,几经挣扎,只能将头伸到龙女跟前,但依然相距二三公里,再也回不到龙女的身边。从此,龟神在盱眙化作了一座山,名叫龟山;而龙女则盘成环状,也化作一座山,名叫女儿山,渐渐的人们省去了“儿”字,就叫女山了。在女山正东面二三公里处,龟头也化作了一座山,名叫龟头山。女山身后的“淤泥河”就是今天的女山湖,女山至女山湖镇之间的湖面就是当年的荷花池,现在名称依旧。物换星移,寒来暑往,风风雨雨已无数个世纪过去了,他们俩虽然饱经了人世沧桑,但依旧相互遥望,互致情意,可见他们俩对爱情是何等的忠贞!这也正是女山令游人无限向往的原因之一。
     其实,女山位于郯庐断裂带之上,150万年前由岩浆喷发而成,为世界保存最完好的古火山口之一(另一处在中国吉林),呈圆盘状。远远望去,女山像一个刚出浴的的少女侧卧在女山湖东岸,曲线优柔,容貌清丽,丰润俊秀,美丽动人。山上植被茂盛,绿树成行,碧草如茵,鸟语花香。远远望去,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素有“三村环抱一份水,四月葱茏万亩田”之美誉。山中有“世界第一侠笔”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浓墨重彩、热情赞美的蝴蝶谷和仙人洞、龙躺沟、玉环池、珍珠泉等女山十二景。女山浮石、彩石,珍贵稀有。可以说,女山以独特的火山地貌孕育了绮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女山的地形地貌保存完好,火山结构齐全、特征典型,喷发物种类丰富,构造组合完整,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依据。2004年被批准为安徽省AA级地质公园,成为世人探索地球内部知识、普及地貌科学知识、增长大众科学知识和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这是女山闻名于世的真正原因所在。
     因山得名的女山湖,系淮河下游一大重要支流,为省级著名自然湿地保护区,仅次于巢湖,名列皖东淡水湖之首,是镶嵌在淮河南岸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融灌溉、航运、养殖、观光于一体,湖面全部属于女山湖镇辖区。它上溯池河,下连淮水,流经明光市北部,水域18万亩,流域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灌溉农田近40万亩,年航运能力超过1000万吨。湖面原生态保护完好,水质纯净,晶亮透明,含有多种矿物质,基本未被工业污染,实属难得。女山湖风光旖旎,景致优美,湖面碧水荡漾,烟波浩淼,千帆竞发,鸥鹭翔集,网箱密布,渔舟纵横,水草茂盛,荷花飘香,呈现出一派迷人景象。
      春末夏初,自明光城西登上游船,顺流而下,游览整个女山湖风景,时机最佳,你将观赏到一幅幅绚丽多彩的自然山水画卷:九道湾回环往复,曲径通幽;大湖面碧波万顷,辽阔无际;王摆渡千古传奇,任人评说;荷花池百媚千娇,风情无限。湖上薄雾盈盈,白帆点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水禽自由飞翔,自在栖息,水草郁郁葱葱,摇曳生姿。湖水清澈明净,远山近树,倒映其中,仿佛那么遥远,又感觉就在眼前;浅滩之处游鱼细石,清晰可见。岸边油菜花金黄灿烂,小麦苗翠色袭人,柳林婆娑起舞,幽谷清泉淙淙,空气中清香缕缕,水面上凉风习习。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诞生地抹山让人浮想联翩,神奇秀美的女山令人魂牵梦绕。果如盛唐著名诗人崔颢所言:“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身临其境,心静神宁,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无城市之喧嚣,有自然之野趣,你会觉得赏心悦目,飘飘欲仙,恍若置身江南水乡,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山水一体,水天合一,水声悠扬,心境悠然,怡情养性,乐在其中。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游览的终点——女山湖镇老街,55公里游程,你会始终兴致勃勃,情绪饱满,精神亢奋,意趣盎然,不会有一丝倦意。
     当然,其它季节游览女山湖也同样会有许多特别惊喜和意外收获,需要实地观览感受,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真意。若是三五之夜,偕同知己,漂游湖中,抚琴横笛,畅舒胸臆;月色融融,朦胧飘渺,波光粼粼,如烟似雾;水天相接,物我不分,空灵梦幻,犹如隔世,则更具诗情画意。说不定灵感涌动,文思如潮,因而诞生世间绝妙华章,成就文坛千古佳话。
     女山湖以水生资源丰富著称,盛产鱼虾鳖蟹、银鱼白鳗、芡实菱角、青莲嫩藕等60多种水生动植物,全部是天然绿色无公害食品。各种活鱼肉质鲜嫩,价廉物美;龙虾晶莹透明,品质独特供不应求,是盱眙国际龙虾节的首选产品;国家A级绿色食品 “女山湖”牌清水大闸蟹,体大肉肥,膏丰黄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中国名牌农产品,已成功进入钓鱼台国宾馆,畅销海内外,深受顾客青睐;野生甲鱼十分名贵,堪称稀世珍馔;天然芡实、野生菱角等水生植物更是别具特色,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风味天然,清香醇厚,补津益体,人人喜爱。
     游完女山湖,千万别忘了品尝当地绝好名菜全鱼宴,一饱口福,终身难忘。二三十道丰盛佳肴,盛在各种形状不一的象形盘碟之中,摆在大型餐桌之上,鲜美明艳,琳琅满目,全是用流动的女山湖水和各种新鲜的女山湖活鱼现场烹制而成,尤以传统方法在湖面上烹饪出来最为纯正,丝、片、丁、条、圆,各式各样;红烧、煎炒、水煮、清蒸、煲汤,应有尽有,色香味俱全,有时一种鱼能烹饪出好几道佳肴,每道佳肴风味独特,口感迥异,无一雷同,为此处仅有,实在是难得的享受。所以人们常说“不食全鱼宴,白游女山湖”,千真万确。如是九月重阳,菊黄蟹肥,邀朋呼友,泛舟湖上,把酒临风,吟诗作画,品味“女山湖”牌清水大闸蟹,那更是人生一桩乐事。
不过,享受之后别忘了游览女山湖镇。
     女山湖镇原名旧县镇,位于明光市东北部,距离市区32公里。她东临淮河,南滨七里湖,西、北依女山湖;四面环水,三桥出入,女山湖、七里湖像两条金龙口含岛镇,酷似二龙戏珠,因此获得水上明珠美名。
女山湖镇历史悠久。远古时代属于淮夷之地,夏商周分属扬州、徐州、青州,春秋战国分属吴国、楚国,居于“吴头楚尾”。汉初置县淮陵,南北朝时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在女山湖镇侨置睢陵县,为女山湖镇建县之始。曾先后更名睢阳、池南、招义县、化明、化州、招信等,元代初期废治,后人称这里为“旧县”。招信县治系方城,径3里,亦说7里,规模宏大。明正德年间,黄河决堤,淮水泛滥,吞没泗州城,招信古城同时遭殃,仅存半平方公里小岛。清代,旧县城内仍有居民3000多户,居盱眙县西乡四大市镇之首。解放后成立旧县镇人民政府,后更名女山湖乡。1986年撤乡设立建制镇,2007年区划调整后,全镇现有人口4.3万人,面积278.7平方公里,其中淡水面积26万亩,集镇面积4平方公里,集镇人口2万余人,工农业产值超10亿元,位居安徽省渔业10强、综合实力50强之列。改革开放以来,古镇焕发生机,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飞跃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水产品集散地,富庶繁华的鱼米之乡,省级水产科技示范强镇,安徽省旅游乡镇,并被批准为“中国螃蟹之乡”。
     作为古代濠泗天堑、淮防重地、商旅要津,千年古镇留下许多古迹遗址,人文景观。昔有红杏村春昼、碧崖坡垂钓等古招信旧十景;今有西桥头新姿、古旧县闹市等女山湖新十景。既然到女山湖,就绝对不能错过。那就到女山湖老街走一趟吧。女山湖镇老街系清代中晚期在距离原县城西面1公里外的高地上重建的,现存古建筑全是清代风格,但仍延用原有名称。镇上有嘉祐院、火神庙、古戏台、城隍庙和周、何、吕、范四大宗祠等古迹。历经兵匪水火、风雨沧桑之后,只有嘉祐院、火神庙、古戏台、城隍庙尚在,其中嘉祐院、火神庙、古戏台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奉祖先周敦颐、何侵、吕祖谦、范仲淹等名儒贤士画像或偶像的旧县四大宗祠仅遗下范氏祠堂一处,其余古迹均已荡然无存。古民居大多倒塌,幸存下来者,分布零散,已不成气候。
     嘉祐院,原名大寺,据传为南朝梁武帝萧衍敕建。南宋仁宗年间,淮河两岸长期为宋、金争夺之地,招信一带战争频仍,死伤惨重,亡魂不散。嘉祐元年据守淮南大臣上疏朝廷,请旨超度为国捐躯将士亡灵。仁宗皇帝赵祯好佛,当即准旨,御驾亲临,携带唐代画圣吴道子真迹古画《水陆》108轴和全套宋本藏经抵招信县城,驻跸于大寺,将《水陆》悬挂于大寺周围,做七七四十九天水陆道场,慰藉阵亡将士亡灵。后因盛夏酷热,仁宗就在寺内避暑,与方丈谈经论佛,投机合缘,乐而忘返。入秋之后,大臣苦谏,方才启銮回京。临别特将《水陆》古画和藏经赐予大寺,并在寺院门额上御书“嘉祐禅院”四个大字,大寺因此改称嘉祐院。宋代嘉祐院位于镇东500米旧招信城内,早已沉入湖中,清代重建的嘉祐院位于女山湖粮站内,是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建筑风格特殊,为本地区仅有。2004年移建于古镇中心招信寺内。它的存在是对女山湖千年风雨的最好见证。
      火神庙,位于古镇西角,始建于宋代,清乾隆年间重建,同治年间重修。传说为祈福求安灵验之处,香火旺盛。庙南布置一个大院,正面就是古戏台,传为太平军叛徒、清军江南提督李昭寿于咸丰末年同治初年据守旧县镇时所建。八百里长淮,行船人皆知:上有花戏楼,下有古戏台。可见相当闻名。古戏台保存完好,皖东唯一,是研究宗教文化和地方戏曲史的可贵实物资料。   
      范公祠即范文正公祠,供奉的是女山湖范姓始祖享有宋代第一人品美誉的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谥文正)遗像。明洪武三年,范仲淹八世孙范宗旺遵旨自苏州吴江县迁至“泗州盱眙招信县”即今女山湖镇落户,开始繁衍子孙。为春秋家祭、纪念祖先,范宗旺后人集资修建了范文正公祠。
     此外,体现清代建筑风格的古镇老街、李昭寿故居、女山湖水利枢纽工程、古镇新貌、移民新区等景点也值得一看。
      古人曾赞誉古镇女山湖:“水陆通衢扼咽喉,狮龙桥下锁清流。一轮明月随波漾,诗情画意眼底收。”真乃恰如其分,没有丝毫夸饰成分。水乡古镇女山湖有山有水有古迹,得山之灵,水之秀,风之优,情之美,古之色,古之香,即将成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名镇。皖东明珠,魅力四射;千年古镇,名副其实。
                               2010年6月8日修改稿

附:
贡发芹(1965年—),明光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兼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明代历史人物朱元璋、近代历史人物吴棠、中国近现代史。大学文化,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三级律师。滁州市地情人文研究会理事,滁州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安徽省历史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捻军研究学会特聘理事。
通讯地址:皖明光市广场路38号明光市政协办公室   邮编 239400
电话:0550-8022467(办)手机13956291883  邮箱:gongfaqin@126.com
发表于 2010-6-2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样写家乡的山水风光是可取的,可以介绍得清楚到位,有种想去看看的念头。
问候先生,把你写作的构思与大家谈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2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