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135|回复: 1

《鹰城之恋》(组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3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柳歌

一只鹰,飞越了青铜时代
从历史的天空中
穿云破雾而来。低垂的羽翼
削去了一座山的整个山顶
让一个城市,从此
飞得比鹰还高、还疾

与唐宋时的元结、东坡相比
我显得羽毛未丰,嗓音稚嫩
虽然多次与你擦肩
却始终未敢进入你的内心
我实在是有些踌躇,能不能推开
你那扇极为厚重的大门

但一种热爱,还是
与满眼的绿意一起,油然而生
我慕名而来,却又不敢
以鹰的姿态凌空翱翔
那么,就让我以燕子的姿势
紧贴地面,低徊着向你靠近

与你相约千年。无论是                                            
苏坟夜雨、石人红叶,还是

叶墓紫烟、香山塔影,都足以

让我与翘首凝望的白龟一起

失眠于一泓粼粼的月光之中
而一支古老的应水渔歌
也会使我醉成湛河岸边——
一介青襟霑泪的书生

今生尚未相逢。因此
这一次我要格外的留心
看一看,那纵横交错的大道无形
是如何丰满了你冲天的羽翼
听一听,在钟灵毓秀的落凫山下
一只雏鹰,是怎样的啼出
更加婉转、清越的新声

作为煤都,你的内心
并不缺乏火一样的激情
像一位娇羞的鹰城女郎
你面色沉静,而心潮暗涌
面对你,我怜爱顿生
却又很快地,将视线转向别处
我害怕再一次迷失于湛河的波光
——你脉脉含情的眼神

01.04.26


《郟县三苏园》

——三苏园位于郏县茨芭乡小峨嵋山,因埋葬着宋代大文豪苏轼、苏辙兄弟及其父苏洵(衣冠冢)而得名。

文/柳歌

并不清楚,是诗人的青睐
还是青山绿水的幸运
唐宋八大家中,有三颗夺目的巨星
竟然一起选择郟县
——进入白云

一定是巍峨雄立的嵩山
足以安抚他们漂泊不定的惊魂
或者是小峨嵋,那两道
微微颦蹙的眉峰之下,暗藏着
故乡脉脉的眼神
再不然,就是那寥廓的汝水旷川
可以任意的铺展,他们生前
挥洒未尽的才情

即便是那条滚滚东去的大江
也不会一路的惊涛拍岸、雪拥长空
就是那面对赤壁豪情万丈的诗人
也不会永远的羽扇纶巾、谈笑风生
而今,像一路狂奔的激流,终觉疲惫
方在这深水厚土之中,流连驻足
重归宁静

竹杖、芒鞋以及遮蔽一生风雨的蓑衣
都已经遗落在江山之外
只有那匹白色的轻胜马
一定还载着衣袂飘飘的东坡
头顶明月,吟啸徐行……

值此良辰美景,我的心,不由的
萌生退意;幻想着借一小段时光,暂别红尘
就在这嵩山之怀,小峨嵋之间
面对滔滔汝水,放一张竹榻静卧;与那位
不幸入凡的诗仙对床,听潇潇雨声

《思乡柏》

——三苏园内遍植柏树,参天蔽日,一共有588棵。树干均向西南方倾斜,传说是三苏品德感动草木,草木皆随其心意所向,遥望其家乡四川眉山县……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可面对这片倾斜的柏林
我若有所思,心有所动

我没有东坡居士的潇洒
更没有一代诗魂万丈的才情
他说过,此心安处是吾乡
也说过,一蓑烟雨任平生

可是,当园中的这一片柏树
齐刷刷地向着西南倾斜的时候
我似乎隐隐约约的听见了
他生前未曾说出过的心声

10.04.18
发表于 2010-6-3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没有猜错,这应该是参加“三苏杯”的作品吧
比较喜欢《思乡柏》的这首清逸。
问好柳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0 0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