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20|回复: 2

祝福阿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3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漫山浓密青翠,像铺展着碧绸绿缎。蓝天上朵朵白云在山顶浮游。山脚下,一道清溪犹如一条丝带,弯弯曲曲,沿着山脚,流向浓绿的大山深处。

      广西隆林县德峨乡,有个偏远的小山村叫弄杂村,就座落在这大山深处,村周围群山环抱。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阿雄的家就在这个村子里。

     阿雄,一个姑娘家,二十来岁,眼睛大大的,皮肤比一般的女孩略黑,也许是过多的日照原因吧。整个村子没有通向外界的公路,有的只是一条弯弯不平的小路。因为地属偏远且山高绵绵,在村子里手机是没有信号的。唯一的一部电话还是村委会的。说起村委会,其实就一间小破房,俩人,村长,副村长。平时村长办公室是没有人的,因为各自的农活都要忙。电话所起的作用,无非是听取乡里传达的各项指示。各村的情况都与此村状况差不多,村民们也就无所谓电话联系了,联系的方式,主要是靠逢年过节时的相互走动。

      每天,天蒙蒙亮,阿雄就得起床,为一家人做好早饭,(早饭也就是一锅糊,里面有土豆片,碾碎的玉米粉,白菜叶,再加一点少量的大米),然后就上山打猪草,等猪草打完时,太阳已从对面的山头高高升起。阿雄回家喂完猪圈里的猪,就赶忙到田里做农活,中午回家做饭,再把简单的饭菜,送给在田里干活的父母吃,晚饭还是阿雄做。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阿雄生活了二十多年。村里的很多年轻人,都已经到外地去打工了,唯独阿雄不肯离开,我带着疑惑走进了阿雄。

      七岁时,阿雄过麻疹,持续高烧不退,当时村里没有诊所,到乡里医院求治,需走几十公里的山路,山高路远,阿雄的父母急得没办法,找村长,村长义不容辞,忙招呼村里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四个人用担架抬着阿雄,轮番上阵,一路小跑,硬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病中的阿雄送到了医院,当时医生还说,如再迟来一步,阿雄的命就保不住了,吓得阿雄的父母及村里的人,浑身直冒冷汗,事后,阿雄的父母时常告诫阿雄,是村里的人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叫阿雄长大后,要好好报答村里人。

      阿雄告诉我说;“我想过好日子,也想拥有好日子,我更希望村里的人,都能过上开心日子,可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才行。外面的世界很美好,也很精彩,但那块天地不属于我,我只属于我的家乡——大山里”。

      我还听阿雄开心地说;“前几天,县里乡里来了好多的人,到我们这里来考察,听村长说好像要修一条通往外面的公路。要是能修一条公路那该有多好呀,外面的人可以进来,我们山里人也可以自由地出去了,那样可真好。要是修路的人不够,我也可以参加修路,我有的是力气”。看着阿雄开心且泛红的笑脸,我真的为之感动。

      民族的昌盛与伟大,正是来自于这一颗颗朴实且坚定的信念,有这些坚强的基石为后盾,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很美好。祝福阿雄。
发表于 2010-5-14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作得四平八稳,然而它的中心“阿雄”丝毫没有从文中浮起,平淡得如介绍村里一般,甚至没有作者与阿雄邂逅的一笔铺垫。只是平述的语气,没有深入的描写,最后的祝福也显得有些空泛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没有浸润在山村里,对主人公阿雄也没有动感形象的描述,这就使全文平凡无奇,毫无起伏。
是篇介绍乡村和人的字,仅此而已。
问好!

[ 本帖最后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5-14 05: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4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楼主,祝福阿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0: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