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沽湖畔---走婚的人们
摩梭人,许多人关注的话题,我选择了沉默,泸沽湖一个美丽的地方,是最后一个维持女权的地方,是带着东方情调的神秘“女儿国”。泸沽湖畔,摩梭女子站立船头,婉转轻柔的歌声飘向远方。
摩梭是我国丽江境内古老的少数民族纳西族的一个支系,多居住在丽江宁蒗县泸沽湖镇。摩梭是最后的母系氏族社会,是华夏大地闻名的传承。勤劳勇敢的摩梭人世世代代依山傍水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泸沽湖畔续写着母系家庭的篇章。
走婚是摩梭人传宗接代繁衍后代的途径,是重女不轻男的母系摩梭,走婚是他们维系感情的方式。走婚有阿注婚,阿注同居(对偶像婚)和一夫一妻制,其中的阿注婚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摩梭少男少女长到 13 岁时,母系家庭就要为他们举行“成人礼”仪式,这与其他许多民族大体一致,小孩自生下来,直到13岁,男女都不穿裤子,一律以一件麻布长衫遮身,这一点无性别之差,成年后,男女衣服有别,女孩穿裙子,男孩穿裤子,并经过一定的仪式。这个典礼对摩梭人极为重要。在过去,摩梭少年只有到成人礼当天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一般来说,仪式前一天晚上就做好准备,高兴地等待着黎明,成人礼在农历大年初一这天举行,雄鸡一鸣,仪式就开始了,母亲把孩子叫起来洗脸梳头,把火塘的火烧得很旺,舅舅们搬出猪膘肉和一袋粮食,祖母或母亲给孩子穿上新裤子或新裙子,在锅桩前祷告后给男孩女孩穿上新衣。成人礼后,摩梭少女就不睡在木摞大平房的大火塘边了,她们会拥有一间自己的花房。
花房里的摩梭少女一天天长大,渐渐亭亭玉立。这时就会有小伙子成天盯着她们看,对着她们唱情歌,给她们送小礼物。如果少女也喜欢这个小伙子,认定他是自己的阿夏,那么就会暗示小伙子到她家去求亲,举行走婚仪式。
摩梭人成亲虽然不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有自己的一套规矩。这个古老的仪式被称为“藏巴拉”,意思是敬灶神菩萨和拜祖宗。通常在女方家举行这个仪式,时间一般是傍晚,不请客,不送礼,朋友也不参加。由男方家请一个证人把求婚者领到女方家,并根据自家的经济状况把带来的礼品按规矩放在火塘上方锅桩的平台上及经堂里。向祖宗、锅桩行礼,再向长辈及妈妈、舅舅、姐姐行礼,然后接受长辈及姐姐们的祝福。
举行过走婚仪式的摩梭男女便是夫妻了。男人们常常在日暮时从田间山野归来,赶到女方家和自己的妻子相会,第二天再回到自己家里。感情是摩梭人走婚的基础,所以当下摩梭人也是实行一夫一妻制。那种“天下男子到处有,东方‘女儿国'女子任我求”的言论已被时代抛弃。
随着汉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一部分摩梭人接受汉人的生活方式,开始居住在了一起。当然,走婚仍是摩梭男女结合的主要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