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杨望远

温州民俗《拦街福》风情画(图配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仔 于 2010-4-5 02:39 发表
江心屿上有一颗榕树,人在身边就跟蚂蚁一样

这一棵比桂林的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5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残疾人,也不能将这类乞讨者都划为那种范围吧?毕竟人家也是谋生,你爱给不给,也不能那样说的。事实有时候需要一定的亲见。听说怎么样,那不就和我们身边人一样,也是良莠不齐的?总归一句话,事无绝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5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作品有些匠心独运,让人耳目一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5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拦街福》的意思好懂,只是有什么典故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4-5 23:30 发表
说到残疾人,也不能将这类乞讨者都划为那种范围吧?毕竟人家也是谋生,你爱给不给,也不能那样说的。事实有时候需要一定的亲见。听说怎么样,那不就和我们身边人一样,也是良莠不齐的?总归一句话,事无绝对。

静仔提意见了,亇别是职业乞丐,但我们也不能剝夺别人乞讨的杈利,我的原则是老人残疾人和卖艺的多给一点,年轻壮汉不给,观点与你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驰故里 于 2010-4-5 23:07 发表

没有,是那个狗在忧伤。它比我会忧伤的多。

云驰故里的诗文值得我研读学习启发灵感.另,不懂的忧伤的诗人画家不是好诗人画家,梵高自杀前的作品都是警世之作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0-4-6 03: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10-4-5 23:56 发表
这个作品有些匠心独运,让人耳目一新!

这些东西搞得轻松些,就像你写诗,很爱听杨头的鼓励之词,你的评和无哲的评我很佩服,诗更不用说,谢谢一贯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10-4-5 23:57 发表
《拦街福》的意思好懂,只是有什么典故吗?

有典故的,有几百年历史了,解放后停了,前几年恢复,在市中心旧街搞主要是灯,吃,玩,戏,第一次很热闹,但晚上挤死了一亇老太太,后来搬到新城区宽阔地带,那些蜘珠是贵卅的,南方人不敢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0-4-4 23:53 发表

温卅的市花是山茶花,市树是榕树,全市保护的总数达三百多株,一般都超过百年,有的树龄有五,六佰年,我觉得桂林那棵最大,我去年照了相,估计树冠园周,有六十米,下次写点文字发上来

谢谢。我对树木比较感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6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是民俗的,往往越是世界的。

--这话,不用查了,借用了别的形式,但是是我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10-4-6 12:56 发表
越是民俗的,往往越是世界的。

--这话,不用查了,借用了别的形式,但是是我说的。

你那里的"跑马溜溜的山上"再过一千年也是世界名曲呢,兴昌的知识面真是浩如瀚海啊,连无哲的即兴歌词ABC都了解,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6: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