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817|回复: 1

秦岭赤子王若冰与商洛的不解之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岭赤子王若冰与商洛的不解之缘
                                                                         文/红尘匆匆过客

      新年伊始,央视10套首播了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1府新闻办公室、陕西电视台联合出品的8集纪录片《大秦岭》,通过以人文精神审视秦岭,用文化积淀解读秦岭,用光影画面展示秦岭,向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幅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的秦岭画卷。该片播出后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并被包括央视在内的多家电视台重播,一时好评如潮,引发了开年国内势头强劲的“秦岭热”文化热潮,成为中国纪录片历史上最为火爆、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片之一。其优美、诗意和充满文化历史内涵的解说词与视角独特的光影画面相映成辉,为电视片增添了更多的魅力。作为受陈忠实推荐应邀担纲一至四集解说词撰稿人的甘肃作家王若冰,也因此再一次受到文化界的瞩目,并于2月6日至7日受邀赴西安主讲秦岭文化。
    在2004年到2005年间,王若冰曾先后两次来到秦岭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洛,深入秦岭腹地的商洛七县区部分乡镇进行文化考察,并与商洛结下了不解之缘。

                                                          秦岭情结

    王若冰,甘肃天水人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文学院特邀评论家,著名诗人,现供职于《天水日报》社。2004年7-9月,这位生于秦岭脚下,长于秦岭脚下的作家怀着对秦岭的赤子之情,像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以苦行僧式的精神信仰,孤身一人先后六次南北穿越秦岭主脊绕秦岭东西穿行,总行程6000多公里,足迹遍及秦岭沿线的甘肃、陕西、四川、湖北、河南五省50余县,走访考察了100多个乡镇,翻阅了沿途各县县志,搜集了几十公斤的资料,完成了对秦岭的文化考察。其后又历时两年,写作出版了逾40万字的长篇文化散文《走进大秦岭——中华民族父亲山》,并在书中首次提出“秦岭是中华民族父亲山”和“秦岭文化”概念,随着系列片《大秦岭》热播,秦岭文化已成为陕西提升本省人文海拔的重大文化工程,引起了全国关注。《走进大秦岭》于2007年10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后,成为第一部全面反映秦岭的文学专著,引起了文学界和学术界的较大关注,获得了第三届黄河文学奖。就其对秦岭研究范畴而言,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作家写作的范畴,而是成为带有学者风范的作家,被称为全程考察研究秦岭文化第一人。
    应该说,秦岭之行,使王若冰将自己的后半生与秦岭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正如他在后记中写的那样:“秦岭的高大雄矗,秦岭的丰富渊博,秦岭的深沉神秘,已经征服了我……在与这座沉默的山岭耳鬓厮磨的六十个昼夜,我不仅深深地爱上了秦岭的山山水水,而且确信我已经触摸到了秦岭神秘的灵魂。”

                                                         
商洛之旅

    2004年8月4日,王若冰在第三次自南向北穿越秦岭主脊后,由时任宁陕县委宣传部长的诗人刘云派车送到宁陕县江口回族自治镇,经广货街到达柞水,进入商洛。
    第二天早上,王若冰在柞水县委宣传部查阅复印县志,了解柞水历史文化之后,坐长途汽车,经柞水蔡玉窑镇、红岩寺镇进入商州。
    一踏上商州的土地,王若冰立即被商州独特的山水风情和人文地理吸引了。他联系上了曾经有过一次通信的商洛诗人慧玮,由其陪同考察了商州城区以及杨峪河的巴人洞等地。随后,二人一同抵达丹凤,由丹凤诗人远洲陪同考察了贾平凹旧居、商鞅封地战国城邑遗址、龙驹寨、船帮会馆,拜谒了四皓墓等。12日,王若冰与慧玮、远洲前往洛南,与从西安赶来的安康女诗人洪晓晴在洛南汇合,受到洛南文友的热情接待,随即在洛南文友陪同下到达与潼关一岭之隔的巡检,借其他人登老君山的机会,王若冰独自一人沿着山下的河谷逆河北行,进入巡检河畔的村子与村民攀谈。13日早,洛南的一帮文友簇拥着将王若冰一行送上洛南开往山阳的客车。到了山阳,他们与诗人管上、作家周知、程玉宇等会聚,登上位于山阳县城西北隅的苍龙山,拜谒了建于唐朝的丰阳古塔并俯瞰山阳城区。14日,在完成了对山阳的考察后,与商洛文友分手,经漫川镇进入湖北郧西。其后,王若冰又从湖北境内进入商南与河南、湖北交界的被称为“一脚踏三省”的白浪镇,从白浪途经商南辗转来到丹凤武关,后从武关返回商南进入河南西峡。时隔一年后的2005年秋,这位“独行侠”再次从西安经蓝田踏着当年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足迹进入商洛,这次他没有惊动任何人,而是孑然一身在麻街岭头的绵绵秋雨中,久久地审视着雨雾迷蒙的商洛山脉和仙娥湖,完成了对商洛的最后考察。
    两次对商洛的考察,王若冰深深地为商洛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山水风光和朴实热情的商洛人所打动,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在《走进大秦岭》一书中,王若冰涉笔商洛的文字和图片近五十处,他不吝笔墨地用独立篇章对商洛进行阐述的文字达6篇之多。《不朽的汉字》通过从汉字的起源等进行多方面引经据典的考证,确定了仓颉在洛南的更多的可信性和可靠性;在《宁静的山谷》中,详细描绘了他在洛南巡检镇一个小山谷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介绍了秦岭腹地的山村风情;《落难英雄》对李自成、白莲教、太平天国在商洛的活动进行了专门阐述;《忧郁的龙驹寨》凭吊了龙驹寨昔日的辉煌与繁荣和多次遭受的兵患的伤痛;而《怀想商鞅》和《君子风度》两篇则分别对“商鞅”和“商山四皓”这5个与商洛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进行了专门介绍。在《行走在水上的神》、《四女和她们的梦》、《落魄之后》等篇章中,王若冰用近乎半数的文字对镇安的黑龙潭以及洛神甄妃与洛河做了重点介绍,对历朝历代遭贬文人士大夫所经的商洛这条流放之路发出了韩愈诗句一般的浩叹!同时,书中还采用洛南页山古柏、丹凤船帮会馆、巴人洞、山阳漫川双戏楼等多幅照片。可以说,在洋洋洒洒的《走进大秦岭》一书中,商洛风光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遗憾与感动

    商洛之行,王若冰收获的不单单是对商洛文化的了解,同时收获的还有与商洛文化人结成的深厚友谊,这从之后王若冰与商洛文人的后续交往以及同我的几次电话与一次面晤中即可见一斑。返回天水后,王若冰将自己的诗集《巨大的冬天》与文艺评论集《聆听与呈现》分别签名寄赠给了在商洛交往的朋友。其后又向供职《书法导报》的同乡推荐了洛南书法家张乾翰,促成了对张乾翰的整版报道。在与笔者的几次通电中,王若冰表示商洛人的质朴、热情与厚道为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6年,王若冰要我帮忙提供页山古柏的照片,并说明要尊重知识产权,会将照片提供者的名字留在书中,对此我淡淡一笑,表示不用,随后以为只是客套话并没有往心里去,但当收到他寄来的书时,才发现他真的将包括我在内的17位提供照片者的名字在书后专门作了说明,让我心头一热,为一位作家的真诚而感动。由于当时《走进大秦岭》一书由出版社出版发行,王若冰仅仅得到了20册赠书,但为了回报路途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朋友,王若冰用出版社支付的版税又自费购买了250本书寄赠沿途结识的朋友。受其感召,山阳作家周知先后以《一位行者的背影》和《王若冰:大秦岭的精神圣徒》为题两次撰文抒写王若冰。
    遗憾的是,当年我在策划王若冰的洛南行程时,由于未能充分了解清楚其意图,没有安排他考察仓颉造字处、洛南猿人遗址和河洛文化的发祥地洛河源头。加上当时安排陪同人员多应接不暇,王若冰忙于复印抄誊资料,亦没有給王若冰留下洛南之行的照片资料,借来的摄像机又恰好电不足,仅仅留下了一小段视频。但欣慰的是,后来我们又有了一次见面的机会。
    2009年元月22日(农历2008年腊月27日),我在同陕西世龙装饰公司老板黄世明等人参与的一次关于秦岭植被方面的公益调研中,当我们沿着秦岭北线一路西行到达天水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正在应酬一个活动的王若冰接到我的电话后匆忙打车来到我们下榻的酒店,就这次与秦岭有关的公益调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说自己的今生今世已经把生命与秦岭融为一体,并在我们携带的地图上欣然题词:“关注秦岭,就是关注中华民族的童年!”又一再表示第二天要专程接待,因为临近年关,次日一大早我们就驱车返回西安,在天水与宝鸡交界处接到王若冰的邀请短*信,我回复说已经返回,他又回复邀请我们以后再次到天水做客,那一瞬间,我再次感受到了这位知名作家的赤诚与坦荡,而这,已不仅仅是友谊和感动了。
(本文已经由王若冰先生审定,山阳部分照片为诗人管上提供)


王若冰在山阳丰阳塔下


四位诗人合影:管上、慧玮、王若冰、远洲


王若冰在苍龙山

王若冰与过客在天水

[ 本帖最后由 红尘匆匆过客 于 2010-4-1 10:54 编辑 ]
发表于 2010-4-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看不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6: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