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下着细雨,因为空闲,我一个人去了浙江来看望一个朋友,静而又期待。
朋友住在一个小镇上,这是个美丽的小镇,周围十分平静。河里停者几只渔船;三俩个人打着伞经过;潇潇烟雾扬起;细雨哒哒地打在树叶上…… 看到这里,我想起江南美景。
提起江南,有说不完情道不尽味啊!千百年来多少人迷恋于此,朦胧,柔媚是它的代名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更是写出了对江南的依恋。眼前的江南,是诗?是画?是曲?还是闺中小姐?也许都是吧。江南之美,美在创作,美在描绘,美在动听,美在优雅。
对于传统文化,我一直心驰神往,而江南的古镇正好给了我感情的依托。窄窄长长的街,窄窄长长的河,江南的流水,如树上的枝,枝上的杈,杈上的叶,叶上的脉,那么静谧、多情、缠绵,与那千年的古镇不离不弃。真想坐在摇荡的小船上,看着那绿得如丝绸般的河水,穿行于小桥、流水、人家之中,永远也不要醒 来! 江南烟雨凄迷的三月是最美的,而林俊杰的一曲《江南》,犹如藏匿千年而后显现的精灵,在静谧的月光下微微扇动柔弱的双翅,向我们娓娓道出那久远的江南三月:风到了这里就是粘,粘住了过客的思念;雨到了这里缠成线,缠住了我们留恋人世间。
江南是多情的,它的多情更多是带着浓浓的忧伤,宛如多愁的女子。“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皇甫松·《梦江南》)写的是梦境中的江南故乡,词中勾画了一幅江南夜雨图,图中有江南水乡的夜船,蓬背的雨声,窗外的笛声以及驿桥边依依话别的浓情。“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频满汀洲人未归。”(寇凖·《江南春》)碧波浩渺,垂柳依依,芳草边绵的远处斜横着几间茅屋,斜日余辉的映照中又飞舞着片片杏花。而天边始终没有出现她所盼望的丈夫之归舟。如此多情的江南,无论何时,无论哪一个角落,都会有人们的欢笑和眼泪。也许,那笑声便是水面上吹了千年的风,而那眼泪呢?也许便是那汪汪一片的西湖水。
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下来了,雨还是细细的下着。在路上走走停停,常常会带着淡淡的忧伤。细雨透风,柔情万种,能不伤感吗?
远远的桥上站着一个人影,隐约中发现那是个熟悉的身影—柔细的身躯,长长的黑发,举着雨伞默默在等待。那是我的朋友,看见她我十分欣喜,淡淡的忧伤已不在了。
细雨中我们一起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