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45|回复: 0

《诗之承受》(1—12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0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在上甘岭,那片小小的土地曾经承受了每秒六发的美式炮弹的轰击,但是我们胜利了;现在,我们可不能这么去对待诗歌,不能这么去摧毁它对于大众人生的默默的担当。
    2、诗歌是一种对现实的容量,以及服膺于现实的能量。
    3、诗歌庸俗创作中的反人文的世俗主义以及暴力隐喻,无疑会损害到诗歌本身。
    4、语言本质上是我们自己卸去了的生活的外壳和累赘之物。除了生存我们并不需要语言,除了生活的精纯有益我们并不需要诗歌。
    5、现代诗歌在挣脱诗歌传统的辉煌历史之后,已堕落到连反判世俗的道德力量都丧失殆尽的地步。绝大多数尚不成熟的诗人还停留在对他自身的模仿,也即个人幻想的阶段,还没有一个外向和独立创作的视野,还无法将个体的感性经验与时代的共性联结起来,这是真正危险的东西;如果最终他们发现失去了对世俗的表现力和人性理想的优势,一切努力只是把自己和一个普遍的大时代切割了开来,那么这就不是诗歌的思想问题了。
    6、经验生活之诗的承受,我想这是我能以一己之力为之的。经验生活之诗的承受,这是我们阔别于旧时代,也是我们回归到历史传统而进入一个新时代的可见的门径。这是我们告别红色里程,从政治和革命语汇回归,并经有效的尝试而成全为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具备历史延续的能动性的个体实例。
    7、诗是一种度量,诗人用它来度量世俗的长廊,它的远近、秀丽宜人的景色。这种度量是经验有效的,又不同于哲思对人世的提炼。
    8、现代汉语诗多少让我想起那是抓在诗人们手里,并且为他们自己剥食的一筐白梨。
    9、轻笔法犹如蜻蜓点水之轻,重笔法犹如艳装浓抹、黄钟大吕,它们是手法的分野吗?——轻笔法又如一支小提琴的独奏,重笔法又如一支乐队的协奏。
    10、布罗茨基说,“语言比国家更久远”,这句话在他所有关于语言的论述中,无疑是最精当的。
    11、尽管诗人们的现实观念已落实到了一砖一瓦,他们更倾向于建设词语的春天。但我还是能感觉到他们象医生摸索病人的脉搏那样摸索上帝的存在,以及他能给予尘世的全部恩典。这几乎成为深蕴于我们时代诗歌中的隐秘主题和一个宣泄于语词的肉身上的沉重秘密。这不同于传统中的深刻的自然主义与情境主义。现在,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曾对我们所说:“上帝深不可测,但他并无恶意。”
    12、当对称的美学成为时代的滥觞之后,我要告诉你们非对称的美。正如我在一首《非对称的美》中所歌咏的那样。非对称的美来自我们生活世界的不对称,来自与我们自己相对应的世俗力量的不对称。这是它最原始和最真实地在诗歌艺术中展现开来的。若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现,对称的美是a=a',或a=-b,而非对称的美它的公式是a=-a,或a=b'。
    13、一条鱼的存在是与我们自己不对称的,但诗性与世界的审美则是与我们自己相对称的。
    14、一段时间以来,诗歌实际在非理性、迷茫、和反抗现实的不满情绪的宣泄中而为渠道。现在,那过度与转折的一刻已成立,和平的建设重新回到诗歌界。谁有理由拒绝它呢?!
    15、很多人仅仅写出他们内心所想写的,然而这往往是语言中最拘束和精神上最僵化的部分。因为词语在我们内心的意义和它表露于外时所呈现的并不全然是一样。在内心里它有时是取悦我们自己的,诉诸于外它必须能够取悦于现实的精神需要,取悦于读者。我们应当尝试写出我们所能写的,将我们的能写发挥至极至,这就是写作。我所说的能就和我们饮食、旅游和捕猎那样。于此,精神的活动与体能的活动具有了某种必要的统一性。这是开放的写作超脱于政治语言的唯一门径,也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健康写作。
    16、我看到,他们自己的抒情为他们自己的嘈杂所埋没。
    17、真理与真相之外,有更强大的现实世界吗?!真理与真相之外,有更强大的诗歌吗?!
    18、诗歌以自我为媒质,或以言词为媒质,或以他物为媒质。
    19、汉语诗歌体现在词性的灵敏上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它太小了,小到连它自己都看不清楚,它基本上啃不动这块古老而又新鲜、广褒的土地上丰富而复杂的存在蕴涵。
    20、开始,我想把一切写成诗,后来我把诗写成了一切。
    21、语言先是回归到现实生活,然后才回到诗歌,并通过诗歌回到文艺、政治思想和学术的灵魂中。
    22、诗歌是块伤心地,死亡夺走了我们最好的诗人。
    23、自己走路的,就不用再回头。
    24、诗,字悠着。
    25、诗在本质上是正义的,这一点确切无疑。
    26、使值得被表现的东西,以及被表现得值得的东西,来得多一些。
    27、以作品的成败得失说话的,都是好诗人。
    28、诗在窒息处呼吸,在断裂处延伸。
    29、麦酒醉了,而麦子醒着;诗心碎了,而诗歌醒着。
    30、每个城市都有排泄系统,但任何时候不要让诗歌成为大众生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所以你必须自己对诗歌进行赋值,哪怕这种价值是诗人预先设置的,但只要是精神的、时间的与社会性的投入,就不能说没有得到回报的一天。
    31、诗歌想对人们所说的是,“那王所奉的是血的灾性,逻辑和道义就未必分明。”
    32、大多数诗人的立意都还在一个框子里。
    33、何不婉转些呢,何不以吟咏的姿态呢,使阅读的人感受到亲切和交融的活力,使硬质的碰撞变作灵魂的磁吸力。
    34、如果诗歌有顶王冠,——那是要被摘取的,难道它不是应该在我们的视野内嘛?
    35、即使在一个道德完整的社会里,透过诗歌对人自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处置和完满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与诗建构灵魂的本性不同。
    36、上帝不会在意对人群的“生活评论”,诗歌会在意嘛?
    37、没有一种唯美的温文尔雅的情操,能够战胜人类审美的超强功利性、目的性和超越性的意志。后者才是每个时代诞生天才和天才作品的基准。没有多少人真正为美学的法则冲锋在前,许多人在美学上的涣散和保守令人不堪启齿。
    38、语言的新鲜感并不能最后消除读者的审美疲劳,他们对创新和打破条条框框的要求应得尊重。
    39、一切对语言的玩味都被语言本身撞个正着,这是创作者的尴尬。
    40、夸张乖巧的艺术修辞和压缩成了某个面具的事实,损坏着诗对世界应有的承接和快意。
    41、谁能阻止我们以诗歌去回答现实呢?如果我们在此与诸多世众挣脱得干干净净,是否因此就丧失了力量,失去了表达、呈现、反调、批判、建构、呼唤、抒情、沉思、隐匿、重逢和再现的机遇了呢?
    42、当你籍着他人及他人的身体到达时,你就遭遇着语言的躯体了。
        你若以语言为目的,就咬着了它的壳。
        你若是咀嚼它充饥,就吃着了它的肉。
        你若以它解人生的渴,就喝着了它的血。
        但当你以自己充当语言的肉躯时,你就成为一台抗拒言辞的机器了。
        所以一个真正的诗人,往往就没有了语言、肉体和思想的份量——它们同时消失了。
    43、有错称王的,没有错写诗的。
    44、把诗歌弄成宗教或宗教的替代品时,生活之刀刃就将神性解剖了。
    45、当诗人遇着刀刃时,就宣称刀刃没有耀眼的光芒;这是因为,他以诗的锋利警醒着刀刃。
    46、诗之思三种:默认现实、拘泥于事实、在真实与虚幻之间的摆荡。
    47、诗歌是为不同阶层的读者服务的,抑或是期冀不同阶层的读者的膜拜,这是我称为诗歌态度的东西。诗人应是一种精英、英雄人格抑或是现代商业性格,或者把两者合而为一。
        现代商业性格昭示我们,应当在他们中,表达他们的当下情境,凸现为读者的审美服务,而不是简单地把我们自己的审美强加给他们。
    48、 表现在诗中的不变的时间性的存在,是诗的价值的载体,而不是变幻多样的语汇、形式、技艺与风格想要把握诗歌是相对容易的,想要通过诗歌把握人生的信念则艰难得多。
    49、 表达先于技巧,表现先于灵感。
    50、我的日常阅读以发现最佳诗人、最佳诗作、最佳诗歌刊物与出版物为目的。
    51、最容易理解的是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最不容易理解的是风格和形式。
    52、具体的形象化表达和抽象的象征化表达是等价的,抑或不同的?如但丁与艾略特?
    53、如果我们能够说,我们没有剥夺后来者,也没有阻碍他们的视界,而是打通了他们开创未来的道路,我们就认为自己是时间的胜利者。
    54、 现代诗的形式本质上是西方的,我们必须以自身的创作确立中西两大传统的边界,此任非关诗歌评论。
    55、大白大俗与小家碧玉若是风格差异,灵感与愚顿也就难解难分了。
    56、语言的原初的表现力犹如箭矢,无所不及。
    57、情绪的饥渴与发泄构不成表达。
    58、一个完美的人与完美的诗歌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完整的人生和诗的创作之间是正相关的。
    59、一个还没有褪尽的魔幻幻想以及还没有驱除的魔幻力量仍然统治着我们,那么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纯洁、再纯洁些。
    60、诗歌是由肌肤朝着灵魂爬升的道路。穿过世俗的表皮层,点燃起它的脂肪层,你就到了诗歌的居所。
    61、由理解上的自由,故而产生创作上的自由,这是诗歌之不同于政治语言。
    62、用时间进行推敲,是使诗歌作品经得起时间推敲的不二法门。
    63、经世不经时的,与经时不经世的,这两者乃是美学的脱节。
    64、谁不在过失中创造?
    65、在诗歌中倾注强烈的个人偏好并不一定构成冲击力。
    66、诗情与言词的配对,相对于诗意与诗质的配对;我以诗质和诗意为自己的趣向,称为诗气。
    67、一个人在一首诗中展现的世态情怀,往往需要作者与读者以毕生的时间来彼此验证。
    68、很多人在紧张地描绘他自己,很少人真正地在写诗。
    69、发掘题材和发掘生活是同一回事,风格的发挥与创作是同时完成的。小制作的风格是发挥时间间隙的形式。
    70、假如我们不能选择生活,我们还能选择诗歌:凡人以此为幸福与否的分界。
    71、敞开的情怀,是诗之于生活的内核。
    72、不是在每首诗中总是一个恒定不变的我,而是在每首诗中都有我不同的一点。
    73、一部分诗人成了标新立异的急先锋,另一部分成为人类扎实的情感生活的见证人。
    74、通过诗歌进行的人格的自我捍卫,以及语言表现力的创新,是入世的。
    75、忠实于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比之于对心境和创作姿态的笃守,是更基本的素养。
    76、诗和其他的艺术形式具有同样的一个功效,就是让我们生活的主题回到自己的语言上,而不是让我们的生活依赖于他人与他者的语言,或者依附于语言之外的存在。
    77、吟咏者对写诗者说:请站起来吧,诗人!
    78、对于人们想要千方百计挣脱的某些人生束缚和苦思,我们通过双手把它活生生地表现出来。我们自己对时间说,“瞧,这就是我的所得。”
    79、独立的评判力、国际视野的美学体系,以及语范建构,这是诗歌批评所能带来的。
    80、有些人以诗歌为某种开端,另一些人以诗歌为某种结束:两者同样在理。
    81、诗人以必然的感官之开放,面对世界。这也诗歌的最朴素真理。感官释放在诗歌里,比之于暴露在现实对面,是无限奇妙的。通过诗歌释放的感官,就是我们所称的情操。
    82、惠特曼在评论爱默生主义时说,“它哺育了伟人来消灭自己。”——诗歌能摆脱这样嘛?
    83、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的用语一体化的努力,与中国的诗歌传统及传统诗歌的成就是相一致的。这一努力与融合现代诗艺的传统成就也是一致的。诗的语用若只有新颖和震撼给读者,那对于他们是真正的损失。诗歌要给他们带来与现代生活和未来的生活相称的绵绵情话。
    84、当代诗对于内在感性世界的敏感把握是充满机巧的。词汇和单字表现的悟性与活力也相当地可观。但是对外在世界,特别是时空的把握方面它是弱小的。与西方经过史诗磨练的诗歌传统相比,中国即情即景、即人即事的表现在力量和外观的对比上尤其有大的差异。我们没有《荒原》中可以融入的弘大气魄,也没有可援引的《神曲》、《圣经》语范。因此,我们显得灵巧、有活性,与生活更为贴近些,在可塑性与诗艺的变革方面亦甚可作为。
    85、当诗的语言让你觉得惊恐时,这就好象冬天里失去了阳光。
    86、当你业已抓住离你眼皮最近的,你就当抓住离得更远的。泉源只在此时才喷涌而出。
    87、放一颗心在你的诗中。
    88、诗歌不行拯救之道,那是因为它是顺时间之河漂流而下的,它在视域之内不存在终结。
    89、就诗歌的一般定义而言,它就是泰戈尔在《吉檀伽利》所称颂的“脆薄的杯儿”,——你永远不能期望将它填满。
    90、诗是唯一以非合理性为诉求的文字艺术,以非合理性为存在之基本主张,并且直接地表现着非合理性的合理性。
    91、诗歌是不倦的,因为它永在此身与神色之外。
    92、当你精致地写时,你不属于盛大的庆典,你仍属于沉默的多数,但胜利的一刻已在你的脑海中。
    93、诗离成为隐秘的个人情绪,及超常体验的替代品还有多远呢。
    94、以诗的羽翼飞翔于时间之海与空吧!这是诗对于人间万象的穿越。
    95、奢华大气,细小精微,这是诗呈现的不同品位。邻居家有对小儿女,女儿读伊沙的《唐》,花不到一个小时就看完了,而且看得眉飞色舞。儿子读臧棣的诗,薄薄的一本《风吹草动》他足足读了三周时间。这是诗歌品位之不同使然吗?
    96、诗歌面对人的灵魂,面对群体中一些不信神、不信人,也不信世的人物。他们崇尚的是拜物教。我所谓不信世,是指那些失去社会效用的人格畸形。诗歌体认到这类人的阅读困难。诗人海子在《秋》中写到:“动物般的恐惧充塞我们的诗歌”,指的就是这类人。
    97、把对情感和人世的颂歌还给诗,把对感性与理性的抒怀还给诗,把诗和审美从被味觉和视觉所占据的整体的人中解救出来,以与史诗俱来的壮阔胸襟和对现实杂务的冲击力量来完成。诗和生命力的同一个指向、诗和神性融合的壮美,都是如此来临的。
    98、诗歌是精神美学的基座。
    99、诗歌是和现实相对等的甜蜜主义。
    100、构成诗歌的,不是语言的组合,而是想象力。
    101、温柔敦厚,诗之本教。
    102、一个洞悉诗歌的所有奥秘的人,就轻易地走进生活的诗。
    103、在世界开始的地方,诗歌开始它自己。
    104、诗歌铸就了这种差异:是为他人奠定精神的基准,还是攫取他人心灵中的精华。
    105、在我看来,诗之发生是乃是一个道德、哲学、社会和科学事件;我们正是经由诗歌,从这些领域归返我们自身的,使我们回到自身与世界的同一之中。
    106、传统的自然诗是与宗教的神性二分的,佛教的推动产生了与禅相结合的诗,可以称为诗的禅性,诗的神性基本上是基督教进入中国之后的新动向。
    107、诗歌语言的发生,是由其语义单位为其展现整体的风格、节奏、表现形式的。这些语义单位依其长短分别是:字、词、短语、句子,诗的哲理和修辞是经由它们表现出变幻性、多样性的;并经过这些语言单位,实现表音和表意诸功能之间的多项性、多元次的转换。
    108、诗人在人间的诗歌道路,成就着许多心灵的寓居者、旅行者、迁徙者,他们内心秘而不宣的声音。      
    109、若没有诗歌的声音,我也就认为没有了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最原本的声音。
    110、让我们的未来知道我们的过去,让我们的现在通达于道途:此诗也。
    111、若要建构新时代的诗歌语范,必须能淡出一段红色的历史时期,建筑起雄壮的绿色长城,这作为诗歌发展的一个次序,理应为人们所知晓。这是我们在挣脱整体的语言综合症:失忆症、视觉疲劳、失语症和精神亢奋。
    112、减少表达中的不必要和不必然,相对地增加它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而不是随意性,这是表达的规则。
    113、创作的欲望也激发人们去发现现实对于内在灵魂的触发点。
    114、对语词的贪婪和对意义的冷淡形成对比,对心境的贴近和对精神的疏远形成对比。
    115、诗歌建构个体语言与公共语言之间的桥梁。
    116、站在世界的此岸观摩诗歌,与站在诗歌的此岸观摩世界:是两种旨趣。
    117、连续视觉的感应。诗人对一个感性空间的能动。一个意象可以表现为一个三维的感性空间,诗人以诗表达三者间最纯粹的联结。诗,同时是诗人之传达、平面的空间载体和被表现的物的多元合一。诗人是一个活动的点,表达是空间活动,加上连续视觉的四维关系,诗的表现就成为一项博大、无往而不能的活动。
    118、在时间之河中,动态与瞬间的存在,是诗永恒的眼睛。
    119、诗人是作为时代及外在之物与人自身关联的最敏感、最完整的部分而存在的。因此,他最先发掘到适应于时代的表现式似乎也就不足为奇。
    120、诗人在诗歌中表述了人与世界的最原始的关联。
    121、当文化为血腥的暴力征服所侵犯,这时就发生语言之受获性的问题。原生的文化和语言,它寓意的内存接纳外在的、原本与文化无关的力量的冲击,因而它面临自身的嬗变,这在我就称它为文化和语言的受获性过程。诗歌这种形式,因其简洁有效、及时即事,是对语言受获性灾难的一种快速检测与修复。因此,诗歌也是语言之桥,以及人们通过此桥所作的跨越。人们可以回想二战后保罗.策尔的《死亡赋格》,或者毛主席的《雪》等作品,就不难看到诗歌在这方面的独特的构造力量。
    哲人阿多诺说,“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然而,凯尔泰斯则说,“奥斯威辛之后,只能写奥斯威辛的诗。”这就是受获性的一个证明。
  122、诗歌是避免改写历史的唯一一种文法。
  123、诗歌是作为其他一切艺术之媒介的艺术。
  124、诗歌的逻辑是历史和现实的辩证,是遵循人性发展的律则的。它不是复述、细节或趣味性,而是特殊性的肇始、集体性的纪年、某些时代价值的彰显与终结,是作为这些重要的标记对人物和事件的贬抑和颂扬,与其说它可能是零碎的,不如说它总是整体的。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说,它也可能是一颗心灵用以洞察世界的哈哈镜。与其说它是颗明珠,不如说它们总体构成了一顶王冠。

[ 本帖最后由 笔城 于 2010-4-3 08:2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7 10: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