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64|回复: 10

清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5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明

四月的麦田青青,大地上春姑娘的碎步或急切或是缓慢,清明于冥想中悄然来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首古诗穿越时空,让清明的雨滴和泪水润在潮湿的春日。

我们的怀念从杜牧的这一首古诗里起身。怀念是坟茔上的新绿,是故土的一片情;而我的情则是深埋的根,根是不能遗忘的,它犹如血管,让我倾听它汩汩的流动——或是在清明如牵引的紫藤,嫁接着一年一次的思念。

回故乡,魂牵梦萦,多少回,游子常常是一根断肠。离别久了,我们回到故乡的庭院,看到的只是一个空空的等待,人生的一种留白,命运的一根曲线。亲人们一个个被时间劫持,他们在耋耄之年,就开始到村边的土地里去,在那里歇息,在那里和庄稼守着,看护着庄稼,并和庄稼一起生长,仿佛回到土地并不痛苦;回到土地是和土地厮守着、幸福着。而死亡只是一个句号,是一种圆。

我常常想:为什么有的游子回到故乡探亲,临别时要捎走一捧泥土?因为,那是对土地的一种虔诚,那是一捧可以生长根系的土壤。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这是一个诗人生命的诗歌。游子之所以亲吻故乡的泥土,想必一捧泥土是可以收藏流浪和沧桑,想必一捧泥土是可以亲。

清明是伤感的,我们在麦田和坟头间磕头、燃响鞭炮,和亲人低语。这个早晨,对于我们来说,亲人们都会从泥土中醒来,也都是在一一复活。我们来看望他们,他们也起身看看我们,他们好像已经被鞭炮声和脚步声惊醒。可是,两个世界,我们只能冥想,想他们是可以望着我们来,又目送着我们在麦田里离去的背影。

清明临近,我们预感到另一个世界的寂静。这份寂静像麦苗一样向上窜动、拔节,然后又像油菜花一样绽放。

春天是一个苏醒的季节,在这个时候,我们走向麦田的每一个脚印延伸着、也苏醒着。

哦,清明,我从这一个日子开始,把一腔的思念寄出去,故乡的炊烟是一条熟悉的邮路,故乡的麦田是一枚绿色的邮票,而我的夜梦啊,则像是一个邮戳。

清明时节,我携带着一份雨意,来去匆匆!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10-3-26 11:47 编辑 ]
发表于 2010-3-25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问好麦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5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围绕麦田和土地寄托哀思和怀念,成熟的语言,已经超越许多诗意的抒情。在每一节里都融入生命的感叹,一路读来,接近于散文诗那种节奏感和香浓味道。喜欢这几句“回故乡,魂牵梦萦,多少回,游子常常是一根断肠。离别久了,我们回到故乡的庭院,看到的只是一个空空的等待,人生的一种留白,命运的一根曲线。亲人们一个个被时间劫持,他们在耋耄之年,就开始到村边的土地里去,在那里歇息,在那里和庄稼守着,看护着庄稼,并和庄稼一起生长,仿佛回到土地并不痛苦。回到土地是和土地守着、幸福着。而死亡只是一个句号,是一种圆。”
拜读佳作,清明将临,先缅怀英灵吧!

[ 本帖最后由 木芙蓉 于 2010-3-25 11: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3-25 11:39 发表
围绕麦田和土地寄托哀思和怀念,成熟的语言,已经超越许多诗意的抒情。在每一节里都融入生命的感叹,一路读来,接近于散文诗那种节奏感和香浓味道。喜欢这几句“回故乡,魂牵梦萦,多少回,游子常常是一根断肠。离别 ...

谢芙蓉版主批点!一起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6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一个多雨的日子,一个多思的日子。。
一丘土,隔开两岸。愿生死两岸,都有春天的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6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思乡的清明,来读麦莎。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健如风 于 2010-3-26 12:47 发表
清明,一个多雨的日子,一个多思的日子。。
一丘土,隔开两岸。愿生死两岸,都有春天的暖。。。

问好!春天的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下午百合 于 2010-3-26 14:21 发表
思乡的清明,来读麦莎。问候!

百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到清明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干净,一些并不太沉重的思索。
如今上哪找坟头去,不过是个盒子装满亲人的余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6: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