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70|回复: 7

湘渝道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30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车在诗情画意间
       游凤凰的最大收获,是在书店买到一本湖南及周边地区的最新地图。坚定了我们不走回头路的决心,尽管从凤凰不开到重庆境内的班车这一点上,我们也就知道了这一段山路的艰难,但想到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古训,想到退回去从贵州绕,至少也是一、二天的路程,我们今天锁定的目标,是武隆。五百余公里,计划以十至十二小时完成。再难也要坚决的啃了。哪怕只是省区道,甚至于县内的土路,也走定了,权当观风望景吧。
      汽车开出凤凰,路况较好。顺209国道前行,到吉首只有52公里。一路上有不少岔路,都有很诱人的广告牌和景点名在召唤。我们无心恋战,趁早趁饱,一路急驰。这一带的地形地貌和自贡周边很相似,特别像出龙骨的桫椤谷那一带,都是外来游客感到惊奇的红土地。在我们这个以抽象的龙为图腾的国度里,传说也差不多,都说是被龙血染红的土壤。当然各地说法不同,自贡流传的是恐龙犯了天条,被天神诛杀时的鲜血;更有女娲娘娘慈悲普渡,收留幼龙至今留下的四方井,乳龙泉。而这里的传说则是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做了个梦,有神仙给他说湘西是龙脉所在地,又要出真龙天子。为了维护他朱家的江山,便断山截河,斩断龙脉,巨龙哀哀长呜,鲜血喷涌,染红了一方的土地。新龙虽被剿杀,但也因此违背了天意,罚他朱家出孽龙,要以他自家的血来偿债,终至同室操戈,血流成河,给莽莽神州带来一场浩劫。多少忠臣义士,不明不白的死在他自家人的残害中,前些年过济南,在大明湖畔的铁公祠内抚今追昔,甚为伤痛。曾留句曰:“铁公忠烈至今吟,正气千秋后世钦。鼎镬当前知本色,大明碧水映丹心。”吟后也曾自问,这真值得?有这必要吗?真像是一笔糊涂帐。
      思绪还沉浸在漫无边际的遐想中,吉首已经到了,仅仅耗时一小时另五分钟。这儿是自治州的首府,虽然没到城里去看,但那宽大的城区道路,啥都说明了。往张家界走的路也很好,从我喜欢用的那本十年前印的中国汽车司机地图册上看,以前去张家界也得走花垣、永顺,要走到花垣才和我们今天的预定行程分道扬镖的,现在看来未等进吉首城,就已一东一西分了路,各走各的了。足见近十年因旅游业的发展,给这一带贫困的土地,带来了翻天覆地大变化!老大说:“最多再有五年,从长沙经张家界过凤凰、麻阳接怀化的高速公路环线必然建成,那时走一圈就不费力了”。
      我们不敢懈怠,打马直奔花垣。从地图让看,这老湘川路也是国道,大方向是北上中有几段西行。小的转折无数;大的转折却只有三个,有如一个大的三级跳!第一处是上到花垣后转向秀山;第二步是上到黔江后转向武隆;第三截最轻松,上到涪陵后转向重庆,那已经是高速了。吉首到矮寨是一个小拐,应该是一段相对平缓的路段。感觉正随着山沟在往大山的腹心里面钻。路虽然好像有些降了档次,但实话实说也还算不错,一路穿场过店的行进在苗乡的青山绿水间,沿途随处点缀着一幢幢灰瓦石基吊脚楼,一条条平整蜿蜒的青石路,一座座简易古朴的小石桥,一个个装红着绿的苗家女。加上那河沟边偶或一见的古老的磨房、碾盘和筒车,在慢悠悠的转动着,咿咿呀呀不知疲倦地的哼着苗家的情歌,别是一番诗情画意哩。


[ 本帖最后由 秋歌 于 2010-1-30 22:2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外的惊喜
      公路两边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穿着也特别的鲜艳。而且有一组很威武的狮灯夹杂其中!我正在说:“遇倒赶苗场了,这狮子是去拜年的吧!”!孙儿已挤到窗边,大声嚷:“又一个!前面还有个!”早已拖出他的3D相机,伸出窗外一阵猛拍,先前经常随他父亲去参加我市摄影协会的活动,不少美女阿姨和帅哥叔叔都被小色郎收入镜头,去年就以“九岁皮卡丘”之名,发了些作品在我市的橡树摄影网上。遇这样的机会,他哪里还肯错过呵!
      转过一个大弯果然前面是个场镇,场后是险峻的大山,特别是左手方的山形奇特像三支尖笋,直插碧空,孙儿问“什么山呵”?我说:“你看那不像福、禄、寿三星吗?就叫“三仙岭”吧”。谁知车还未进场口,早已被堵住。原来这就是湘西有名的矮寨。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百狮盛会,有赞助商推波助澜,红包高悬,苗家儿女自是亢奋无比,据说湘西花垣、保靖、吉首等地的一百零八个苗寨都派了狮灯代表队来参赛。每个队大多由年轻男女组成,规模不小。我当即的一首即兴诗曾如实写道:“百狮争霸遇逢场,苗寨风情也异常。迎面打来开路棍,队员都是美娇娘”。光是开路的两排棒棒队,多的就达二十多人呢!加之随同的后勤和方圆百里内来看热闹的各族山民,及闻风赶来的一些外地游客,都不约而同的涌来聚会。来去的车流只能像蚂蚁一样时停时动的缓缓爬行。
      这种情况,我们到觉得是一种意外的收获,真有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的运气。大家都开了眼界,这真是难得一见的民族风情盛会!更是苗族服饰,美艳盛妆的荟萃!说老实话,不遇这样的节日和恰逢百狮会,就是专业舞台上,也不可能有这样多姿多彩的表演。这里汇集的不但是有各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更有不同经济地位和文化层次档次差别,有专业的表演服饰,更多的是民间家常打扮和节日靓妆。真才叫式样繁多,色彩艳丽。虽然早就从典籍上知道,苗族“好五色衣裳” 苗族妇女的服装有上百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特别是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高近尺,重几斤。诗圣杜甫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就是特别称道苗家服装的。今天的矮寨正值逢集,恰逢苗族盛会,又在春节假期之中。真是花团锦簇、游人如织, 极尽绚丽斑斓之能事,姑娘、小伙们身着艳装,头戴花环,载歌载舞尽情释放着青春的能量。来往过客无不受其感染,人人脸上洋溢着欢笑,心儿融入快乐的海洋。
      约莫一个把小时,我们终于享受完了这场视觉的盛宴,特别是经过镇中央赛狮舞台时,大多车还有意磨蹭着不动,看一会儿才走呢。出场是一个急弯,过桥、要开始登山了。但车到桥头,我们停下了。原来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夯苗寨,因其距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不到三十公里的优势,自然成了各大旅行社青睐的目标。传说把这也是说得很神奇的,“德夯”一词是苗语,意为美丽的峡谷。这里群峰竞秀,盘古峰海拔700多米,峰顶呈葫芦状,分大小两峰,绝壁千仞,是常人难攀的天险。若是雨季来,到处溪流纵横,峡谷深壑,瀑布飞泻,有最大的落差达216米的流纱瀑布,如白练凌空,似银纱悬壁。这就是令很多游客魂牵梦绕的“德夯”。进门一段,顺沟有小车道,有些供观赏的苗家老式吊脚楼。这类房屋多为木结构,一般只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可惜,现值冬季,不是游览时节。据说要每年的四月八的挑花节来苗寨,才最有看头。据说这农历的四月初八这天本来是牛的生日,是纪念苗家农耕始祖不屈不饶驯服“大业”即耕牛的节日,后演化为宏扬苗祖精神,繁衍后代,振兴族群的自由择婚日,约定每年这一天,作为苗族年轻人聚会社交,以物寄情、以歌作媒,最终结成百年连理的吉日,有点类似彝族的“火把节”。那时所有苗寨的青年男女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在山林间漫游,或挑野葱、野菜;或摘樱桃、山果;或吃山野苞,野葛根。互相追逐的欢笑声;相伴吹奏的木叶声;特别是激情勃发时那热辣辣,火爆爆的苗家情歌,燎人心弦,悠扬动听,那才浪漫得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0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别是一番诗情画意。问好秋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行走在边城
“难忘吉首走花垣,矮寨登山尽急旋。最是三仙岭下路,欲行先退拜岩前”。
      登上峰顶,在稍宽阔处让车停下,站立崖头,方圆景色尽收眼底。我直白的吟出了上面这首诗,蹦得紧紧的心弦也终于放松。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公路奇观之一:矮寨天险!湘川公路上最险的关卡,可能是设计年代较久远,那里我们的公路建设还很落后,采用的是我们西部地区常见的顺坡绕的笨办法。从山麓到山顶全长只有六、七公里,转了13道急弯,公路如带盘旋于青山之上,车行路上,窗外云缭雾绕。马达、喇叭与风声兼鸣。这样的形势,本来我们经历得太多,再险能险过川藏路?就是老川黔不也有九十九道拐吗?关键是这路的坡度偏大;转弯角度偏小;路面较窄。当然也有一定的心里因素,有经验的汽车司机都知道,最怕在上陡坡的路上堵车,而由于百狮争霸赛的关系,从花垣来凑热闹的车被堵了几十辆在下山路上,靠岩壁停着。路被占去了一半,特别是在那三个尖峰下的几个拐弯,几乎每个车都要停下来,倒一下车,校正方向后,才加大油门往上轰!其难度真让所有的人都心悬悬的,特别怕有不争气的车,在这关键部位拉稀摆带!总算是有苗家的山神在暗地保佑吧,难固难,一路大家都还顺畅。
      有了这样的周折,到中午十二点才翻过大山,进入花垣境内。一看地图,走过的路尚不足计划中的四分之一,大家都有些沮丧,我只好说“快进重庆了,直辖后的十年,变化非我们能想象,尽力吧”!到花垣我们依然没进城,擦城边转上往秀山的国道。一路食店都关着门的,我们又跑了一个小站,到达团结镇才准备打尖午餐。为此车一进镇我们就注意搜索,但摊点店铺不少,就是没有开门营业的饭馆。从东到西,已经走到场口,才见一个小店是开着门的,虽然没有食客,究毕还是摆出了一付经营模样的。老板很坦诚也热情说:“初几头,没啥人来吃钣,自己中午才弄了吃的还没熄火,看太阳好,打开来晒晒”。随即拉了一块老山腊肉丢在锅里煮起,端了一个装了桔子、花生、核桃、水果糖的大藤盘来放在桌上请随便吃,一看就知道这是过年自家吃的东西,我们知道这是山里过年的风俗,已经超越简单的经营之道,而是待客礼仪了,我破例的在中午喝了点酒,菜肴虽然简单,但吃得心里是暖暖的。
      这时已经是下午一点,老板说转过山弯,就是重庆地界。果然仅十余分钟,就进入了边城地界,行政上是属重庆秀山土家苗家自治县的。其实,是在原湘、川;黔、川的边界上走,一边是秀山,一边是沈从文笔下的茶峒。时移事易,边城早是一段消失了的历史,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那溪河边回龙潭挂着红色灯笼的吊脚楼还在不在?站在渡口的翠翠和叫做阿黄的大狗怕已经成为艺术家得意的塑像了吧?那个坍塌了又重新修好的白塔,现在不知是那一级政府保护的文物了?沈氏是聪明人,知道悲剧更好写,更容易流传。纵不能流芳百世,也可赚回许多老太太的眼泪。究管他刻画的是一种近乎处于桃花源内的原生态状况,人们在顺乎习俗的生存环境中生活,但作者却用这样那样的阴差阳错与偶然事件,仿佛一切都是天意,是命运。最终让这枝没有沾染世俗尘埃的清新纯真的蓓蕾;这株沐浴着自然的雨露和节奏生长的爱苗,难成正果,难结善缘,成为一部催人泪下的悲剧,当然也成了一部人们交口赞誉的名作。
     其实,我想真实的结尾是:那个在月下唱歌,唤醒翠翠香甜梦魂的傩送,还不到三年就回到了茶峒来。那时黄家的女儿已经出嫁,他自甘平庸的当了渡工和翠翠生了一大堆孩子,最大的男孩按当地风俗,从小过继给天保承接香火,后来接掌了爷爷的码头。现在小傩送和小翠翠们都活得很好,也知道珍惜祖上留下的这块招牌,你走到湘西看到那些翠翠茶楼,傩送客店,就是他们的子孙在经营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欢迎你到这方来
      这一段鸡鸣三省天的路途并不短,等我在二浑二浑的边城梦中醒来,已经是下午三点,从一个很精致的“边城”牌坊下穿过,进入了秀山县城。虽然儿媳有同学分配在这里的医院工作,也是因为没带电话,不便联系,便马不停蹄的继续前进。气温已经升到了十六度,大家心里都很畅快,这是我们出游以来遇着的第一个晴好天气。相应把计划作了点调整,决定今日只完成北上到黔江的任务,不再作第二段的西行了,压力一轻,气氛更为活跃,四点三刻,轻车已过酉阳县城,这是一个山窝窝中的县城,车必须穿城而过的。但你切不可轻视这酉阳!从史料记载看,酉阳是古代巴国一隅,主要是土家族人,这土家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伏羲之后裔的一支。自称必吃哈,汉语就是“本地人”的意思,主要聚居于渝东南、湘西、鄂西一带。现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花垣等县最多。目前酉阳是土家族来自古代巴人之后的主要依据,是传说中华夏民族的始祖,三皇之首伏羲的出生处(桃花源大酉洞内“伏羲洞”),也是中国“象形”文字的起源地,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这里就叫“酉钟(钟灵山)、酉盐(阳)”。根本出处是大酉洞、二酉洞这两个石穴洞宫”。 现在是重庆直辖市属下,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地处渝东南边陲的武陵山区,渝、鄂、湘、黔四省(市)接壤处,为渝东南重镇。
     有较长一段路,是伴酉水河而行,其清幽、静谧、秀丽真像未出深闺的美丽姑娘,难怪有渝东南小桂林之美誉。车过桃花源时,我们看了门口的宣传,才知道这一块地方是集古迹、古镇、神秘的原始森林和世外桃源、有深山幽峡阿蓬江、有可供闯滩飘流的酉水河等极待旅游开发的宝地。在这里我们还见识了一种叫‘西兰卡普’的颜色鲜艳,图案古朴的土家织锦和土家摆手舞。这以摆手为特征的舞蹈,土家语称“舍巴日”,或叫“舍巴”。是土家先民的祭祀性娱神舞蹈演绎来的。因原总理李鹏来酉阳时,在这桃花源广场与大众同跳摆手舞,并题词“酉阳:土家摆手舞之乡”现国家文化部便授予了该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重庆也把这里定为土家民歌之乡。
      我们很想歇下来。但现在并非适合的旅游季节,时间也不允许我们这一群尘缘未断的人就此遁入桃源。兼之这里离自贡不太远,决定以后专程来。说实话,走这一圈纵横一万多里,真正让我动心的地方并不多,这是唯一的一处,我愿意向大家推荐的旅游目的地。在这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县和明、清以来八百多年州府治所的古巴国辖地,因长期被被统治者视为蛮夷之地,加之交通困难的阻隔,保留下了很多古朴的民间民族文化。特别是土家先民经历了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到土王崇拜的历史过程,这三种崇拜形式构成了土家文化的基本脉络,是足以和其他民族文化区分的土家精髓。而这种近乎原生态的环境和原始的习俗,是最能让人宠辱偕忘,返朴归真的。
     这一带人烟略显稀少,有时很长的路段,公路两边也不见房屋和行人。转过一道道荒芜寂静的山涧和山梁,回望那一个个闭锁的山谷,真像在进入一个个梦中的桃源。六时四十分穿过一个长长的隧道,眼前豁然开朗,黔江到了。
借用路边的一句广告为这一段旅程作结:“欢迎你到这方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0-1-30 22:26 发表
确实别是一番诗情画意。问好秋歌!

谢谢赏读!我很少向人推荐线路,这一段算真正值得介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0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无缘那一方山水,跟随这篇好文字欣赏诗情画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6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健如风 于 2010-1-30 23:21 发表
可惜无缘那一方山水,跟随这篇好文字欣赏诗情画意。

那里的高速路正在修建中,很快就方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15: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