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805|回复: 10

大美青海(散文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向天笑


酥油花


    在塔尔寺,透过美丽的酥油花,我看到的是一只只冰冷的手掌、一张张冰凉的嘴唇,一颗颗火热的心隐藏这些花朵的背后。
    透过美丽的酥油花,我隐约闻到了牛奶的芳香,啊,不,分明是听到了牛的歌唱,成群结队的牛在草原上最后的歌唱。
    我把远道背负而来的情感包袱放下,搁置生长菩提树的塔里,然后匍匐叩拜,当我站起来,心空像天空一样纯净、开阔。
    只是我的心从此像酥油花一样冰凉,也善良。也许你还来不及看它一眼,它就融化、消失了。化作佛前的一柱柱光,点亮我为你的祈祷。


青海湖


    再度走进青海湖,在道路的两边,一边阴云密布,一边阳光明媚,真是道是无晴却有晴。一会儿穿着单衣,一会穿着夹衣,一天就走过春夏秋冬,仿佛一生也就这么短暂。
    站青海湖的祭台上,我的心终于像青海湖一样平静了,尽管风浪还没有完全停止。一遍遍地倾听祭湖的号子,我的泪水一次次涌出眼眶,唉叹心爱的湖神为什么也喜欢兴风作浪。
    青海湖就像一块蓝天掉在草原的深处,她平静地躺在那里。只要有风吹过,定会浪涛掀起,连飞鸟、白云,都随波荡漾,我再爱她也带不走一根水草。
多想做青海湖里的一条小鱼,可以在她的怀抱里悠闲自在,似乎不怕有人惊动我的美梦。小小的翅,小小的尾,轻轻地滑行,仿佛在等待日月山那边的光芒,永远也不被人察觉。
    来一次青海湖真的很不容易,我一直迟迟不肯离去,回过头来,羊群像云朵一样铺在湖边,我的思念也化作满湖的水在慢慢进入冰冻。

                                                                    
黄河石


    在贵德的黄河边,我看到黄河的水像溪水一样透明、清澈。谁说跳进黄河洗不清?洗不清的是自己的的灵与肉。
    沙滩上,遍布着细小的黄河石,这些海水的尸骨,经年之后如此的光滑、圆润,红的、黄的、白的、青的,偶尔还发现有绿的。
    多少年前它们从海底升起,现在它们铺满奔赴大海的路上,也许一辈子到达不了大海,可它们像眼睛一样朝着大海的方向张望。
    我捡起一颗黄河石像托起一座江南的丘陵,一颗颗黄河石躺在我的掌心里,可一座座江南丘陵却永远站在我的心房里,中间流淌不是湖水,也不是黄河水,而是我的泪水,离开了,不带走一片尘土,不带走一点声音。
    没有人听得见这无声的哭泣,在黄河边。

                     
                                                                  
青海草原

    漫步在青海的草原上,我感觉离天很近,抬头就是天堂。
    低下头来,我看见草叶与草叶之间表面独立,但在看不见的底下,永远纠缠在一起。草根与草根赤裸地拥抱,比伸展的草叶更加舒坦,它们从不声张,互相牵连,也牵挂着对方,彼此之间的思念铺天盖地,一望无际,连天空也为之低矮,仿佛翻过山岗就是自己的家乡。
    一匹白骏马,在铺开的绿毯上张开四蹄,快乐地飞扬,骑在她的身上,信马由缰,她的方向就是我的方向。
    在这青青的远方,思念永远也不会苍老、枯黄,我的爱人生就天使的翅膀,隔山隔水,总在我的身边飞翔。无论走到哪里,她都是最迷人的风景区,她的关爱装满我的行囊。
    在远方,不再天远,不再地隔,日出月落,日落月出,多么和谐。可惜夜短昼长,片刻的欢娱,带来长久的思念。像青青的小草,覆盖着渴望已久的沙土。
    有的人想持久深入,有的人想连根拨掉,哪知野火岂能烧尽呢?一阵风、一场雨,思念就会长得遍布原野。



拉脊山


    海拔三千八百二十米,那些昆仑石垒起的傲包,经幅招展,难怪拉脊山下看不到一块石头,石头都跑到山顶上的傲包来相会了。
    我一个人站在拉脊山上,远离人群,朝傲包走去,有一个小伙子在比划着手势,他是一个哑吧,同堆砌在傲包的石头一样,从来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多少年后,他会成为拉脊山的一块石头,风风吹雨打,还是不会说一句话。
    这么多年了,我在诗中与情人相会,若干年后,会成为石头、成为傲包吗?


梨花篝火

     刚才狂歌乱舞的男女,都已离去,只留下一堆残余的篝火,像风烛残年的老人蹲在操场上,轻轻地诉说地什么。
    几点微弱的星光,几片飘扬的旗幡,偌大的青藏高原早已沉睡,只有我一个人漫无目的行走。
    我抬起头,看夜空的月亮如你的脸蛋,远远地望着我,我听得见你轻微的喘息,像那堆温热的篝火,伸出红红的火舌吻舔着无边的孤寂。

  

拉西瓦


    巨大的落差是能够产生奇迹的!
    从小我就喜欢站在屋檐下看滴水穿石,总是抬头看水,抬头看彩虹。可在拉西瓦,在渴望太阳照耀的地方,清亮的黄河水飞泄出来的彩虹,好像就被踩在我的脚下一样。
    从仰视到俯瞰,我从水中看到了光明,水是可以洗涤黑暗的。
    只是想不到那么纯净的水也充满了欲望,只要为她的生命打开缺口,就可以看到她让人意想不到的奔放。那种一往无前的冲击动荡山川,仿佛她的生命力永不枯竭,她的怀抱是不喜欢让人沉睡的。
    当我从水中爬上岸边,全身的湿透与内心的失落早已被风吹干;当泪水变成火焰,站在青藏高原,我的内心满是光亮。
    原来奇迹是在巨大的落差中产生的!



千姿湖

    不深入你的腹地,我哪知还有如此让人迷醉的风景。
    像绸缎一样光滑,像春风一样温暖。你随意地躺在河床上,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众多鸟儿都迟迟不肯离去。
    我无法抗拒你的诱惑,冰肌玉骨,一尘不染,纯净得让人不敢动弹半步,多想长出飞鸟的翅膀,轻轻飞翔在这片天地里,轻轻停落在每处风景里。
    仿佛时光能倒流一样,在这里,你走回了少女时代。
    轻轻的一声呼唤,像冰山下的火焰;缓缓的一次抚摸,像雷雨中的闪电。
    通体透亮,柔若甘泉,有谁知道你一路奔波而来的艰辛?
    如今跋山涉水也很难见到你了,千姿湖,只能在梦里想象你玉体横陈的模样,你无限的风情将日夜展现在别人的面前。
    只有我把你当作高贵的天使,你就是为我开放了全部的身心,我也不敢践踏你的每一处柔软。


               
倒淌河

    倒淌河,像流淌的泪水一样悄无声息地流入青海湖,满腹似水的柔情,清冽纯真,晶莹透明,蜿蜒绵长。
    本是一心扑向黄河的怀抱,本是抱定决心与她一起今生今世奔流到海不复回,哪知仿佛一夜暴富般隆起的日月山阻隔了他的去向,他只得折头悄然向西,寻找一条与众不同的去向。
    他细小而坚韧,背转身抹去满脸的泪水,一步一回头,隔着他无法穿越的山峰,他眼中的企盼全是带泪的目光……
    他把无法抹去的思念化作两岸的向日葵,金灿灿地一路向东开放,只是无人看见这片苍黄的隐痛。
    其实,黄河一直向他张开宽容的怀抱,原谅他一时赌气般的背离,隔着高山日夜倾听他汩汩的低语,黄河的咆哮就是声声的呼唤!

【向天笑】男,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了湖北大冶,现供职于湖北黄石日报传媒集团东楚网,出版散文诗集《时光倒流》等八部,作品在《诗刊》、《星星诗刊》、《飞天》等刊多次获奖,部分作品还被收入诗刊社等单位编辑的多种选集。

散文诗观:散文诗是自然与社会投射到内心深处的光亮,要做到六以六见:以小见大、以短见长、以浅见深、以透见幽、以情见思、以意见境

通联:435002 湖北省黄石日报传媒集团东楚网 向天笑  139865706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意的美学,天堂的牧歌
——读向天笑散文诗《大美青海》
文/戴永成
在向天笑的博客里,我读到了诗人最近创作的一组散文诗《大美青海》,读着这组清新、恬静、鲜活与纯净的散文诗,宛如听着腾格尔《天堂》的歌声,走进诗意的青海,走进和谐的家园,走进美丽的天堂。让我产生如此美感的原因是因为诗人创作的这组散文诗具有三个典型的美学特征:以小见大,牧歌意绪和曲径通幽。
此组散文诗美学特点之一:小巧玲珑,以小见大
中国文学巨匠鲁迅曾说过:“有了小感触,就写点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南腔北调集》),中国散文诗泰斗柯蓝多次强调散文诗的短小,“明确散文诗要在一百来字中(最长不超过三百到五百字),自成一种诗的意境。从形式上说,小巧玲珑,从内容上说,以小见大。牢固地使散文诗保持自己的特色。短小应是散文诗区别于一般散文的重要标志。”(《果园集》中《散文诗杂感》)。小处寻诗,以小入诗,正是散文诗基本美学的特征。
向天笑这组散文诗立意是大气的,从《大美青海》题目就可以一目了然。然而诗人却把歌颂大美大爱的主题,在题材上突出了点滴性,在形式上突出了短小性,通过“小”的题材、“小”的体式抒写人生的多种感受与体验,在净化人的心灵方面有着重要的美学价值。 以小切入,以小入情,以小悟理,以小见大。正是这组散文诗的美学特点之一。比如:《酥油花》中有这样的诗句:“在塔尔寺,透过美丽的酥油花——我看到的是一只只冰冷的手掌、一张张冰凉的嘴唇,一颗颗火热的心隐藏这些花朵的背后。……我把远道背负而来的情感包袱放下,搁置生长菩提的塔里,然后匍匐叩拜,当我站起来,心空像天空一样纯净、开阔。”诗人以一朵小小的酥油花切入,从藏人的手掌、嘴唇与心的背后,昭示出佛祖的圣洁与善良的人性,揭示出让诗人心空纯净开阔的大美。又如下边的诗句:“多少年前它们从海底升起,现在它们铺满奔赴大海的路上,也许一辈子到达不了大海,可它们像眼睛一样朝着大海的方向张望。 我捡起一颗黄河石像托起一座江南的丘陵,一颗颗黄河石躺在我的掌心里,可一座座江南丘陵却永远站在我的心房里,中间流淌不是湖水,也不是黄河水,而是我的泪水,离开了,不带走一片尘土,不带走一点声音。”(《黄河石》)。在这里,诗人以沙滩上光滑、圆润、红的、黄的、白的、青的、小巧玲珑的黄河石入手,以石寓人,阐释出黄河汉子与黄河女人用血与泪书写的黄河人生,其实,宁静也是一种声音。这无声的哭泣,蕴藏着黄河的涛声,蕴含着黄河人一种渴望与呐喊。难道黄河石不让我们沉重吗?难道这不是以小见大的黄河精神吗?
此组散文诗美学特点之二:自然恬静,牧歌意绪
著名诗人艾青说:“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诗论》)知名诗论研究家吕进说:“散文诗常常是一种牧歌意绪,妙维感触,喜宁静不喜跃动,喜静穆不喜喧闹,它是柔风吹过现代人敏感多情的心灵的风铃发出的一串乐音。”(《中国现代诗学》)由此可见,散文诗常常借时代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抒发诗人内心丰富而飘逸的情绪,显示出一种独特的优柔之美,也显示出一种自然、自由之美。因此,自然、恬静与闲适正是牧歌意绪的特点,而散文诗的牧歌意绪就是优美的具体体现。
散文诗作家是用双重眼光看世界,一是肉眼,一是心灵之眼。用肉眼看到的世界是叙述性的,用心灵之眼看到的世界是抒情性的即心灵性、主观性的。诗人向天笑很擅长用双重眼光捕捉采撷素材,然后将来自生活的自然恬静景观,打造成牧歌意绪。比如:“青海湖就像一块蓝天掉在草原的深处,她平静地躺在那里。只要有风吹过,定会浪涛掀起,连飞鸟、白云,都随波荡漾,我再爱她也带不走一根水草。多想做青海湖里的一条小鱼,可以在她的怀抱里悠闲自在,似乎不怕有人惊动我的美梦。小小的翅,小小的尾,轻轻地滑行,仿佛在等待日月山那边的光芒,永远也不被人察觉。”(《青海湖》)蓝天、白云、飞鸟、湖水、水草……构成了青海湖多么野性的蓝,多么和谐的绿,在这如诗如画的家园里生存能不产生诗意吗?诗人自喻成一条小鱼,渴望在蓝色的青海湖里放牧灵魂放牧诗歌,把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意绪自然流泻出来,便成为启迪我们灵魂的诗歌。又比如:“几点微弱的星光,几片飘扬的旗幡,偌大的青藏高原早已沉睡,只有我一个人漫无目的行走。 我抬起头,看夜空的月亮如你的脸蛋,远远地望着我,我听得见你轻微的喘息,像那堆温热的篝火,伸出红红的火舌吻舔着无边的孤寂。”(《梨花篝火》)目睹青藏高原微弱的星光、飘扬的旗幡和温热的篝火,一部西部野性的风景便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此时的诗人面对孤寂,以一种深沉的宁静放牧灵魂,用诗歌向我们释放出无声胜有声的心音。
诗人的牧歌意绪在《青海草原》一章中显示得更为突出。比如:“漫步在青海的草原上,我感觉离天很近,抬头就是天堂”,“草根与草根赤裸地拥抱,比伸展的草叶更加舒坦”,“在这青青的远方,思念永远也不会苍老、枯黄,我的爱人生就天使的翅膀,隔山隔水,总在我的身边飞翔。无论走到哪里,她都是最迷人的风景区,她的关爱装满我的行囊”,“在远方,不再天远,不再地隔,日出月落,日落月出,多么和谐。”从这些诗意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清新地倾听到诗人真情地倾吐大美青海,我们可以透明地看到诗人真挚地爱着美丽的天堂与和谐的远方。
此组散文诗美学特点之三:含蓄舒放,曲径通幽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说过:“我相信有裸体的诗,便不借重于音乐的韵语,而直抒情绪中观念之推移,这便是散文诗”(《论节奏》)。其实,这里阐述的就是散文诗本身所体现出来的舒放之美。而散文诗的曲径通幽,就是散文诗一般都要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上展开情绪的表达,流贯全章作品的既有现实的线索又有情绪的线索。因此,诗人对细节、情节的选择是诗美创造的关键所在。
在《拉脊山》、《拉西瓦》二章中,诗人通过细节舒放,精辟地打造了曲径通幽的诗美意境,并以此方式使散文诗能够于细节或情节中的婉曲展开之中洞悉诗人心灵的微妙体验,从而形成含蓄、舒放的诗美格调,这正是散文诗区别于抒情诗、更区别于抒情散文的重要美学特征。比如:“海拔三千八百二十米,那些昆仑石垒起的敖包,经幅招展,难怪拉脊山下看不到一块石头,石头都跑到山顶上的敖包来相会了”,“多少年后,他会成为拉脊山的一块石头”,“这么多年了,我在诗中与情人相会,若干年后,会成为石头、成为敖包吗?”(《拉脊山》)读着这些看似质朴简单的语言,实则为我们含蓄地展示出拉脊山昆仑石去向的细节,接着诗人一转笔锋,以石寓人,让我们感悟到石头也是有灵魂有情感的,而垒在白纸上的石头,正是诗人心系西部青海的倩影与心灵情绪的直白流泻。又如:“从仰视到俯瞰,我从水中看到了光明,水是可以洗涤黑暗的”,“那么纯净的水也充满了欲望,只要为她的生命打开缺口,就可以看到她让人意想不到的奔放。那种一往无前的冲击动荡山川,仿佛她的生命力永不枯竭,她的怀抱是不喜欢让人沉睡的”,“当泪水变成火焰,站在青藏高原,我的内心满是光亮。原来奇迹是在巨大的落差中产生的!”(《拉西瓦》)。诗人通过对黄河水落差的细节描写,歌颂了水的纯净思想、生命欲望和奔放胸怀,让我们感悟到水的力量如此强大——洞穿灵魂、洗涤黑暗,将血液与泪水变成火焰。
    总之,向天笑《大美青海》此组散文诗主题是大美的,语言是秀美的,构思是完美的,美学是精美的。大西北是美的,青海湖是充满诱惑力的,那里是散文诗创作的天堂。我们渴望诗人创作出更多更美的西部散文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组诗写青海大美的作品,读来神清气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新朋友向天笑光临心情文字。
对你的散文诗观的“六以六见”,基本表示赞同。
不过,个人觉得以意见境和以境见意是有些区别的,浅见以为后者为目标和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文,不由对青海心生向往。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欢迎向天笑老师光临心情文字!

(哈,幸会,哑榴离黄石不过两个小时路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想做青海湖里的一条小鱼,可以在她的怀抱里悠闲自在,似乎不怕有人惊动我的美梦。小小的翅,小小的尾,轻轻地滑行,仿佛在等待日月山那边的光芒,永远也不被人察觉。”
行文很美,来得比较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向天笑 于 2010-1-21 08:12 发表
诗意的美学,天堂的牧歌
——读向天笑散文诗《大美青海》
文/戴永成
在向天笑的博客里,我读到了诗人最近创作的一组散文诗《大美青海》,读着这组清新、恬静、鲜活与纯净的散文诗,宛如听着腾格尔《天堂》的歌声, ...

欣赏美文和精彩的评, 明天再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5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5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乘坐“心情散文集结号”贺岁航母--【回家过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5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以如流水,恬淡,雅静的让人对青海那西部心生许多的美丽向往啊,
谢谢天笑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13: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