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43|回复: 3

中国出了毛主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9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韶山毛**同志纪念馆,现有很多展厅和遗物馆、图书馆等一系列庞大的展馆群组成。真要参观,没一、两天的时间,走一趟也艰难。当然这种国家一级的博物馆,早已充分利用了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来突出陈列东方红,太阳升的主题。加之独有的馆藏文物资料和先进的科技展示手段结合,创造出充满历史氛围、有艺术品位、又有时代气息的直观效果。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应用虚拟场景、幻影及三维动态成像等展示技术。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如身临其境,互动感强。远非一般图片加文字的陈列模式的传统博物馆,所能比拟的。加上内外环境庄严肃穆、幽雅别致的庭院设计。天井林木中腊梅正盛,在一些名贵的古木和花草里独具姿色,显示出主人生前对其特有的宠爱。
我们这一代人,对这一切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忘不了在早请示,晚汇报,天天唱语录歌,跳忠字舞的时代。强背老三篇,赞颂光辉圣迹。说实在话,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就这记得最多了。到这里来想看的,是与中国近代革命关系不大的,他小时候在这里生活的记录,果然还真有新发现。一个是他的同姓同学吧?回忆的他早在南岸私塾时代写的“赞井诗”
天井四四方,
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
小鱼囿中央。
只渴井里水,
永远长不长。
这是我目前见到的他的最早期作品吧!的确是毛氏风格,以其天纵之聪明,私塾中能写出这诗是完全可能,而且应该不止这一首。果然细细搜寻下去,又找到一首,已经要离开这里出去求学时的作品。这诗标明了是一九一零年,十七岁时所作。但没有标题:是临行留言,有注:去湘乡求学,临行改日人月性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暂不还。
埋骨何须桑榇地,
人生远处不青山。
等我抄录完成,孙儿早跑远了。我随意照了几张照片,感觉真是不虚此行。同时也已经了解到,此地离故居老屋还有一公里之遥,而且是湖南拨款1000万元,对故居周围的环境进行整治,在故居、南岸、毛**父母墓等景点所构成的韶山一级保护区内,一切影响原貌的建筑与设施都已拆除,单是故居对面的原毛家饭店等就投入了100万元进行补偿和安置。现在已经按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时的原样进行恢复。原来的住户全部搬迁,从上屋场到南岸私塾之间的土地实行了退耕还林。故居前的荷叶塘、南岸塘已进行了清淤治漏。他少年时代畅游过的清澈的池塘已经恢复原貌云云。当然这一切又都是建国后才修复的,原来的早在1929年被国民政府没收后,就彻底破坏,连山形都变了。
我想再走下去,已经没太大的意义。反正早已是沧海桑田,还有什么风不风水可看呢?这里已经成为韶山公园。
发表于 2009-12-20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诗,第一次读到。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0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发现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1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注意到,毛翰早已经把这两首诗点评过了.不信,你搜索一下<<王者之气与大同之梦>>,毛翰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1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