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85|回复: 3

世界之五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5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之五十

      ——最终章


1. 童年的农村

雾水弥漫,笼罩门前的稻田
小河里的鱼在水面上成簇漂流
父亲偶尔会举起鱼叉躲在杨树下伺机下手
杨树的叶由绿变黄,漫天飞舞,落满庭院的黄泥地
最后只剩粗糙,漆黑,扭曲的树干斜倚在岸边
这就是童年,年复一年百无聊赖的时光

2. 童年的农村

北厢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猪圈
南厢房一间是羊圈,一间是鸡窝
在厨房帮曾祖母烧火,顺便往灶膛里丢一个红薯
看母亲切红薯藤喂猪,看猪在食槽里狼吞虎咽
割一割羊草,或者直接将羊牵到屋后
那里的野苋菜长得又高又壮
小心翼翼地到鸡窝里掏鸡蛋
看老母鸡啄米的动作又快又准,又不厌其烦

3. 童年的农村

爆竹爆炸,烟花盛开
除夕夜的雪景幸福而漫长
曾祖母的红烧肉,红烧鸡肉
仅此两样就已胜过世间任何美食
“明天,所有的炮仗都是为你放的
正月初一,你的生日最大”
曾祖母的话是我所知的最早的浪漫

4. 童年的农村

正月是属于我们的节日,全新的棉袄
泡沫底的棉鞋在霜冻的泥地上有一些硌脚
捡大人的烟头引燃散落的鞭炮
有一种更安全的叫做“粒粒响”
甩手一扬,象发射飞镖,带来一声恶作剧的脆响
白昼总是很短,累了,就趁着肃杀的暮色回家
炊烟之后是热腾腾的粥和萝卜馅的馒头
我们和叫花子们一样,热爱松软的馒头
母亲说他们那里遭了大水
我知道他们那里是黄梅戏的故乡

5. 少年的城镇

黄昏,黄色光芒让水泥路面愈显干燥
菜市场的水泥墩摊上方,苍蝇缭绕
这是附近钢厂的外乡人最喜欢的午后时光
到熟食店切半斤酱牛肉或者称一斤盐水凤爪
再到水果摊上称一两斤当地的绿皮水梨
然后细心地咀嚼,一路散漫
一路逍遥地走进高热的厂区

6. 少年的城镇

“整个天空都是红的”
“附近人家的窗玻璃全给震碎了”
“连屋顶上的水塔都给震倒了”
“围墙都被震塌了”
“两个锅炉工都给炸没了”
“停产两年,锅炉里面都锈烂了”
“要是在白天,死的人不得了”
高热的厂区终于忍不住一声叹息
一声巨大危险的叹息之后是一片持续六年的废墟
是孤儿寡母,是一摊烂账

7. 少年的城镇

造一间瓦房要多久?肯定不用一个月
还一间被政府侵占的瓦房要多久?二十年!
二十年前,镇政府说她家是地主
而事实不过是因为:早已死去的男主人也姓“唐”
曾祖母说现在的城镇以前是一片坟茔滩,叫“唐家圩”
因为当地唯一的西医叫“唐逸仙”,有钱有势
又生了四个儿子,取名“东,南,西,北”
他才是真正的大地主,死得也早
她男人不过是“唐逸仙”的叔伯兄弟,因而受此连累
女主人生性刚烈,从未屈服
二十年!在北京!背着锅,乞讨为生
只有最小的儿子陪着她苦苦上访,苦苦申述
二十年!从一个中年妇女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妇
二十年!从一个青年变成五十多岁的孤僻老人
二十年!只求一个公道!
二十年!卑微终于得到了彰显,得到了昭示!
二十年!大儿子已是知名教授!
二十年!大女儿已当了奶奶和外婆!
二十年!他们终于开着轿车来到母亲的“新居”
端着红烧肉,跪在母亲面前嚎啕大哭,母亲无言
将红烧肉连碗带筷扔出了门外!
二十年!竟已众叛亲离!
从此,他们在故乡的小镇过了五年安静,孤傲的田园生活
不接受任何人的馈赠,屋前种青菜,屋后植黄豆
享受镇政府一个人八块钱的生活费,没有医疗保险
我记得那是两千年,我考上了大学的夏天
漫长的孤独终于将母亲击垮,中风之后
木讷的儿子只能摘门口的向日葵叶熬汤给母亲喝
他说医书上说向日葵叶子能舒经活络
终于,没过多久,母亲沉默地离去了
不久,我的曾祖母也离去了
不久的一个冬天,木讷的儿子也在那间昏暗的瓦房里离去了
二十年!上苍到底赋予了他们什么?
不过是残忍的孤独!残忍的孤独!残忍的孤独!
现在,他们的瓦房早已被改成了装着蓝色卷帘门的库房
用来堆放一个老板的铝合金建材
记得曾祖母说“唐逸仙”是个文化人
给自己的儿子都起的好名字,“东,南,西,北”
给别人的孩子都起的坏名字,木讷的儿子叫“唐金光”
金光,精光!

8. 青年的都市

最初是一个蛹,蛹破了,会有美丽的蝴蝶飞出
最终是一个茧,茧的宿命就是等待枯萎
《左传》云: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想不到这也适用于“爱情”
始于幻想,终于幻灭
七年,沉迷于执着的单恋
自编自导自演,自己黑色幽默自己

9. 青年的都市

夜晚,抱着棉被陪你招摇过市的女孩是真心爱你的人
我们一起欣赏漫长的雪景,躲在被窝里
听晨曦的汽车碾过湿滑路面的细碎
正月,在阳台上晒太阳,阳光蓬乱了她的头发
让她象只小猴,一笑就露出可爱的飘牙齿
写的字歪歪扭扭,别扭却毫无半点矫饰
偶尔,我们一起放逐乡野,温热的米酒让我们血脉相连
让我们体会到雾水轻笼的乡野史诗般的旷远

10. 青年的都市

从长发凌乱的迷惘到绑马尾辫的叛逆
再到小平头的隐忍和干练
十年!两千年的夏天我来到了这里
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象个过客
内心漂流的火焰始终未灭
为什么漂流?为什么漂流?为什么漂流?
以前写漂流也是一种拓荒,那是为背井离乡打工的人而写
我为什么渴望漂流?
因为我渴望尊严和自由!!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此世界系列告一段落!

《世界》写了三年,一共五十首诗,倾注了我全部的诗歌热情!

写完了,若有所失,茫然又茫然!

此刻感觉很糟,犹如壮士断臂,文人折笔。

[ 本帖最后由 小艾 于 2009-12-15 13: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5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革开放对中国二元户口的体制有很大的冲击,这个冲击农村人和城里人都支付了很大的代价,这其中包括经济的、文化的、伦理的等等。这种冲击也产生一些新的文化特征,你的诗歌里表达了这些,支持一下。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04: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