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87|回复: 9

致茱萸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4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致茱萸的一封信

                                           文/余味

    我离开校园的这两年,回忆却如昨在望。在城镇距离市中心18公里,距离上海58公里,距离福州1000公里,15分钟,三刻钟,半天对应的里程。这些我都无法一一释怀,好如一边是科学的严谨,而弱侧又大张旗鼓的谈论着文学的自由,但我还是太过懒散了,所以我大把花去的青春像是在预言一场灾难。

    除此之外,这些人,80后的一些人。我在广场里所遇见的某种南方人,在南方一起憧憬的故事,若干年后你无疑是美丽的。以你的执着,对诗歌家园纯真的爱恋,是会有更让人惊讶的发现和作品。对于你的广博我是深感佩服的,古典,法学,如今又在苏格拉底的帐篷中听学,肯定还有我不知情的艳遇等等,已经是我所不可攀及的高度。不过这全凭我个人的意愿在形容,大家别指手画脚对我投来不满,当然如果有人如此威胁我,便可直截了当的覆盖我的想法。让人沮丧的是,这样我感到委屈,毕竟我不是持有通行证的评论家,只是模仿了评论家们那些官方的语调而已。罢了,我可不想再节外生枝,还是继续谈论接下来的话题吧。

    近几年,我们举办了几个活动,更有不少的谈论会。可始终没有一点进展,或者是寥寥无几的收获不太让人满意,当然不是指影响力的扩张和知名度传播。这一方面也根本不要我在乎,在乎的是我很久没有在任何作品中清楚的看到能起到指引般的破坏力,没有。还有一个便是如何延续手感的问题,如果一直是断断续续,浮躁不已的心态入世,将会是一个致命的大错(我想这不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了),不记得是哪位文豪评论中国国情下的诗歌:“中国人应当发展自己的精神力量,而不是技术上的完善,一旦精神力量遭到歪曲,技术完善只能起危害作用”。是啊,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但断层太多,想法太多,以至于真正的精神被忽视。我写过这样一首:“透过草房、梦境和大多数的著作/所有的档案,裸露出一些不幸和悲伤/我想寻回已被阅读窃走的/与虚荣有关的联系……”但太难了,我这样果断的用之来表达,你看来会不会觉得不舒服?觉得我一棒打死了某些细腻的被认可的东西?也许你会提起这期间有不少的奖项被我们当中的人射落,文论也接二连三的更新,更有“新绝句”这样的新大陆。但不难看出,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实现肖老师说的这样:“从中国回到中国”在属于我们的“本土上”建设汉语诗歌的“现代性”。

    一个人如果这样喋喋不休的说话,谈论某种领域的尺度。或许有点不假思索,或许只是一味匆匆的就事论事,甚至是无所不知,上帝给他旨意让他预言未来的种种。医学上认为这是典型的精神病征兆,于是我把这些放在你的手术台上,供你解剖参考,所以不管你如何看待我这些文字我都坦然处之。兄弟,其实我们一直都不曾真正的交流文学。大多数的谈论便是生活,当然我知道生活必定是外面写作的全部源泉。但我还是感到了些许的悲伤元素袭来,我哆嗦的想要索取更多,却无人问津。好在我及时的给你寄去了一手诗稿点燃了此文的导火索;好在我还有资本放荡不羁,毕竟青春的篱笆内我们的年龄正是怒放的好时光;好在你一眼就洞穿了我的伎俩,巧妙地触到了我的神经,径直抓住问题的症结并指了出来。

    我早就想写信和你们谈谈。仅仅是书信,而不是QQ,MSN,飞信等等之类太过于虚拟的东西。就像某些事物,一旦摒弃了形容即可让人不那么呼吸难过。其实,我读的书甚少。和你们比起来,我像是最角隅的一株含羞草,蜻蜓点水般的触摸都足于让我围拢起外衣,阻挡来袭。但我还是愿意摊开心扉把这些表情暴露在观众面前,不!应该说是迫切的渴望。我知道,很多时候蜗居在同一个岸台写字,难免过于草率和匆忙,更没有对所写的部分进行充分删减,就急于沾沾自喜。这是通病,谁让网络随手可及,加上媒体太强大,便有大把大把人没有找到本质上的变化就大刀阔斧的吹嘘着。有一回在某书店遇见过一个书友,他外表看过去的第一眼就让我断定,这是一个无性格的人物,当然也可能是我无法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给予定位。后来我与他攀谈起来,果然满腹经文,康德,叔本华,休谟等这些我却都不怎么了解。但除了在哲学印象和观念以外的偏执,我们的话题回到了诗歌,还是能缓慢的继续下来,也许这就是交流和封闭之间的收获。最后对于这种感觉印象的原初性我有了自己的体会,我必定要从生活中淘来各种阶层来自不可知的原初性,对其直接摹写简单印象,或是来自对复合印象的摹写,或是来自对简单和复合观念的排列和组合。反正各种情感、生活、态度我都要极力牵出来溜溜:如欲望、习惯、绝望等。

    书信的目的是建立一种联系,这关系产生后就像吸尘器一样能让思想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得到净化,好如我从信中读了《斜坡》一样。尽管对于长诗我一窍不通,最多也就是读过海子的长诗,不过这种语言的伸缩,调解,跳跃,仿佛水体动物没有骨架一样:想要冗长便冗长,安静便不喧哗,做作也不难;扭曲的线条、段落,斜披刚刚好的界限一览无余,从读来开始我就无比喜欢“斜披“这个意象,恰到好处的一个“斜披”忽而隔断我的思考,忽而攀爬到高处,忽而跌入悬崖……我惊叹着仅是你07年的文稿就如此的有深度。你是对的,诗的领域就像宇宙一样是无限、无规则的,即使你不断的开采,探索也没有一个真正的高度。我可以含糊的说这是诗歌和其他文体的血缘之分,高低之分,甚至达到了宏观上的内核之争。前阵子一口气读了托尔斯泰的几篇节选,他的言下之意是:诗的力量寓于爱,亦即这种潜在力量的取向有赖于性格。没有爱的力量便没有诗;取向错误的力量,说明诗人性格黯弱。这样看来,我身边的每一位作家都应该研究再研究,如果没有做到重读的多次的准备,就无法向作者本人转述这种阅读说带来的影响。

    如果你发现,我所有的这些读来还算能接受,就请原谅我没有在文中对你们的作品展开阐述,因为我看来,一切要说话的作品没有读上数次就没资格写起。我之所以唠叨了这么多,是因为我认识到你们有着巨大的才能。也许,再过多年。这帮兄弟的文字会让人读的如醉如痴并大加赞赏,或者有的人走上另外一条路,安静的路寻找另外的手法和语言。最末告诉你黄昏下翻看相片真的是一种享受,虽然有些感触是不可复制的,但有些事,有些人,借着相片在脑海中回放,重温曾有的温馨,喜悦,甚至悲伤,或许还会有全新的感受。如果真有一天如同灾难片中盘带的场景一样,我会停下来想一想,我想我还是会选择,在这里和“在南方”的兄弟们奇遇。




                                               2009-12-11
发表于 2009-12-14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头脑昏沉,却还是坚持读下来。也许最近,我的状态不如从前。你说的对,技巧不是诗,没有爱的诗,怎么能唱响云霄……

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总要经历这样的一些时期,但我们是坚强的,过去了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奕然 于 2009-12-14 19:56 发表
是啊,总要经历这样的一些时期,但我们是坚强的,过去了就好了。

握,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茱萸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力量寓于爱,亦即这种潜在力量的取向有赖于性格。没有爱的力量便没有诗;取向错误的力量,说明诗人性格黯弱。这样看来,我身边的每一位作家都应该研究再研究,如果没有做到重读的多次的准备,就无法向作者本人转述这种阅读说带来的影响。

能有这样的体会,当是最感欣慰的了,问候奕然,快乐工作,快乐写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若失去了情感的肺腑之火,我想那样无爱的文字会失去意义。不管属于哪类的诗歌,只要有爱,大爱,小爱,都将是我们所必须具备的内涵。天然去雕饰,很平实的信。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鱼儿 于 2009-12-14 21:02 发表
茱萸呢?

这小样的现在比较甜蜜,爱情,学业,偶尔写东西,偶然也像跳蚤一样跳出来几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边葫芦 于 2009-12-15 00:03 发表
诗歌若失去了情感的肺腑之火,我想那样无爱的文字会失去意义。不管属于哪类的诗歌,只要有爱,大爱,小爱,都将是我们所必须具备的内涵。天然去雕饰,很平实的信。远握!

问好,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12-14 21:45 发表
诗的力量寓于爱,亦即这种潜在力量的取向有赖于性格。没有爱的力量便没有诗;取向错误的力量,说明诗人性格黯弱。这样看来,我身边的每一位作家都应该研究再研究,如果没有做到重读的多次的准备,就无法向作者本人转 ...

重在过程,最近几乎都是在疲惫的工作之余开始写东西,不过感觉这样的状态还不错。我想继续。问好了,一直挂念着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15: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