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霸州文丰书店访书记汇编
【原创】2009年10月16日:霸州文丰书店访书记
黄昏六点多到文丰书店。还借阅的硬壳16开本的《中国园林》。匆匆翻看了《唐诗中的管理学》、《死魂灵》、简装本《鲁迅全集》等书。新友要去北京。我们简要谈了谈阅读翻看繁体竖排书以及一些少见的老版本书给人的奇妙无比的感受。而且感叹感慨着这样的书(尤其后者)越来越稀缺了。
购《增像全图三国演义》(上中册,缺下册,中国书店据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影印,1985年一版一印)、《猎人日记》(屠格涅夫著,丰子恺译,1982年横繁版本)。(共30元,而前者网上一本就几十元。)
匆匆互嘱、道别。新友便开车去火车站接着张建,夜色中走106国道去北京进书去了。我骑着自行车去阿尔卡迪亚小区访我的朋友阎伯群。
【原创】2009年10月21日霸州文丰书店访书记
今天下午5点到文丰书店。新友正在给淘宝上下架的书重新补书号。
我翻看了王朔新书《我的千岁寒》、繁体竖排的《后汉书选》、《史可法集》、苏曼殊的一本小文集、2007《钟山》长篇专号李小山《后转身》(?)等等。找了半天,没找到萧红的书。发现有一本余秋雨的新书--与北大学生谈传统文化的书,广告上说他完成了从“学者”向“先生”的转换。因为塑封着,我没擅自拆开,过段时间再说吧。
最后买了《陈寅恪与中国文化》、《陈寅恪与傅斯年》、《唐文选》(上、下册),共三十元。
借阅《意识学》(作者赵诣,此书876页!),还有由《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梁录》、《武林旧事》构成的一本合集,属于《中国烹饪古籍丛刊》的一种,1982年版本。
然后和新友聊了聊关于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及行为的问题。然后告别。时街上已是灯火通明了。
【原创】2009年10月25日霸州文丰书店访书记
今天上午到霸州益津书院旁听旁观第三届菊花笔会。
先在书院外的广场上长时间默默凝视那些牌楼,看那上面牌匾上的题字。观赏了很长时间影壁正面的“千载文风”的隶书笔意。看了“勒石以记”的《益津书院记》。
在书院四方形的院子里默默观赏那些菊花。和伯群、国强交谈。和刘桂园老师交谈。向朴实善良优雅慈祥的马文鸾老师致意并交谈。向于其超老大伯致意并交谈。与我一直心仪的彭鹏兄深度回忆交谈。向彭兄带去的一个兄弟询问我初中老师杨景林先生和陈三乐同学的近况。
中午在富丽华用餐。一张有些幅员辽阔的大圆餐桌。其间郝盛一老先生过来看望并祝酒。
饭后,国强和霸州文联副主席陈赤军老师谈收藏,其间谈到潘家园时提起了陈国庆。于是我给映辉短信要了陈国庆的手机号。我们用餐的屋里壁上挂的是刘九州的字。
下午两点回家休息了两个多小时。下午5点到文丰书店。新友正在一进门处伏在玻璃柜台上的电脑前工作。
我翻看了新书《才女风流-从李清照到柳如是》(非常惊叹书的正文前图片部分所选的柳如是的一幅字!!!);繁体竖排的《后汉书选》(郑天挺编,昨天看《陈寅恪与傅斯年》一书,正看到七七事变后那部分内容,当时因北大校长蒋梦麟文学院院长胡适等名流都去庐山参加政府会议,北大南下转移善后工作落在了北大秘书长、中文系教授郑天挺身上,郑不顾夫人新丧子女年幼用全部身心用于保护校产和组织师生安全转移,并和其他一些教授最后一批撤离沦陷的北平。读罢此节,让人心中油然凛凛然而生敬意);《史可法集》没有见到;谭五昌编的《中国新诗白皮书》略看看,没拿;春风版的《朦胧诗选》也是略翻看,又放下;繁体竖排的《白居易选集》《汤显祖选集》再次翻看;《薛涛诗笺》纸页发黄了,有一部分已发艮,如同着过水一般,先放下;彩绘本的《三国演义》,相当古意鲜艳又精详森森,以后再看;
最后买了《蒙田随笔》(中英对照李桂德译2004年天津教育版)、《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余敦康著1997年学林版)、《名家题斎》(斯舜威编著2007年西冷印社版)、《中国名画家全集--陈少梅卷》(何延喆何厚今著2004年河北教育版)、《中国名画家全集--溥心畲卷》(王彬著2003年河北教育版)共五册六十元。
带去的由《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梁录》、《武林旧事》构成的一本那本合集,打算买下清帐,匆忙中没有算,下次。
遇见了一个张老师,一个夏天新友请客我们在一起吃过烧烤的搞摄影的朋友。
新友是10月23日周五带着他妻子一起去北京进书的,周六中午回来的。
一个小伙子和他谈论打条形码的机子。
对我买了一套精装《中国传世书法全集》(线装全五卷)。
依然是灯火通明时返回。
2009年10月26日
【原创】2009年11月5日霸州文丰书店访书记
今天下午下班后到文丰书店。将一部分整理书房淘汰的旧书拿来对折交换别的书。
今天用那些旧书换买的书:《中国文学八论》、《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二)意象的流变》、《隶书教程》、《郑振铎日记全编》等等。借阅的书:《戴敦邦绘【红楼梦】【金瓶梅】》、《戴敦邦绘【水浒传】》、《历代高僧传》三本。
再次与新友谈起了心仪的书法家刘朝晖、张新立等,新友说争取尽快联系在一起叙一叙。
【原创】2009年11月16日霸州文丰书店访书记
夜色降临了,从家庭颠簸的凶险恐怖中挣扎着醒来,自己强迫着自己站起,看见窗外灯光多了。督促着自己到外面透透气吧,走吧,走吧,到外面去,行走中弥漫着不可磨灭的自我拯救的气息。
好像是五点多六点来钟开始,从北杨庄桥一直向南走,昏黄的既像沸腾又像冻结的路灯灯光下,黑压压的人流,刺眼的车流。霸州的大街已经发展到了频频堵车的时代啦!穿越了一个个路口,我今天多日来心灵漂泊的终点依然是霸州文丰书店。碎了一遍遍的心在书店落拓坚忍而隐约浩大的书籍气息中暂获安宁,这几日,太累了,太厌倦了,此时,渴望安息的心也不知不觉中渐渐复苏。
我坐在书店进门东边书架下一摞书上,慢慢享受着自己的呼吸。
张喜存居士。名片上这样称呼。起名、风水、命理、心理咨询师等等。文安苏桥人。大眼大脸略黑,分头长发略披肩。有围巾。黑大衣。《观人秘诀》和《女性心理咨询师》(?)。讨价还价。乐趣。
许一。怎么穿了一身黄衣服。呵呵呵。熟悉的笑声。交谈。博客。一年五、六首。《霸州文苑》十周年专号。等等。
书店隔街对过儿,新友、许一、我。驴肉火烧店。一盘海带丝、一盘炸花生米、一盘驴肉。三瓶啤酒。谈往事。过去在村里地里的累死人的农活儿。文丰书店的来龙去脉。一些朋友音容笑貌。关于出书汇总,汇总什么呢?唉,就是那一去不返的光阴岁月。甜蜜、辛酸、火辣、刺眼、漆黑、泥泞、霹雳、棒喝、嘴巴、耳光、毛茸茸的后背、阴沉巨丧的脸、那几乎是永久化的不回家、一次次爆炸的火气、脑门上的雷霆、摆邪与抽疯。哎,去吧!去吧!“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今天购书:《历代印谱序跋汇编》(郁重今编纂,西冷印社,2008年10月版,626页,88元)、《父亲陈子庄》(陈寿民编著,四川,2007年二版,3000册,217页,38元)、《张申府访谈录》(美·舒衡哲,北图出版社,2001年版,257页,18元)、《为人古训》(湖北出版,中国文化妙语系列,1995年二版,658页,被封底低调古旧的富贵恣肆的花纹图案所震撼!)。以上共付八十元。借韩石山《此事岂可对人言》(作家出版社,2006年12月版,25万字)。
九点四十打车回。
深夜,基本读完《父亲陈子庄》,为其情怀久久不能平静。看了《张申府访谈录》的中文版序言和后记。看了韩石山散文集中的《自序》和《锋芒就是光芒---答(中华读书报)记着舒晋瑜小姐问》。后辗转反侧,几至天明。
2009年11月17日夜
[ 本帖最后由 黄海声 于 2009-11-17 23:2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