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37|回复: 2

八、九十七月的象征——赵夏擎诗题含“月”组诗赏读(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4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九十七月的象征

赵夏擎诗题含“月”组诗赏读

痴 山

对爱诗的人来说,万松浦真是个好地方。一群忠诚诗的兄弟姐妹,遁在诗国里徜徉。近读诗人赵夏擎诗作,被其洒脱清辉熏染。品其《八月笔迹》、《九月朴诗》诗味如苍穹弯弯银镰,中秋读至《十七月的象征》,还真希望能读出一轮圆圆的月亮。

读《十七月的象征》,诗题中超越1年12个月的真实,透着前卫锋芒。诗中象征是诞生自波德莱尔的诗歌创作流派,甚或说是一种艺术思想。诗人在《象征之一》中秉承象征主义把思想还原为知觉,用知觉来表现思想的艺术传统。延用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日神,酒、鱼、森林等客观对应物,“从符号中退出物质的锋芒。”《象征之二》语言细致柔美,“象你闻到玫瑰花响味地感知思想”。第三节:“你这么说时,万物反射唯美。无限接近的饱满,花期或归期。把任何分成一千份一万份,一支幻想的大军,疼醒此刻。”语言可谓细致,呈现象征内涵。《象征之三》和(《象征》外一首)隐约有《恶之花》中一些篇章韵味,只是仍显新意稍少,也许是这个流派佳作太多之故吧。

不过,诗歌创作走到今天,从题材论,古今中外可能很少有题材没被诗触及。当然最有可能是诗人的作品因各种原因没能流传后世,或者虽流传,限于读者视野没有读到。而诗歌创作者的使命一是了解前人作品,在其基础上创新;二是把自己生活的时代、环境、情感与创作有机结合,在继承前人艺术遗产的基础上,醉心自己的创造。窃以为,这样可能没有开天劈地的作为,但最起码,对自己生存的时代,对自己醉心的艺术有一个交代。鉴于象征主义诗歌从理论到实践前人硕果累累。取点巧,借1996年发表于《枣庄文艺报》一篇诗歌理论文章中片断慨叹,共勉。

组诗《九月朴诗》,笔者读《倒叙》、《插叙》、《顺叙》三阕,看到标题,其“朴”风扑面,真怕让读者误认为是一篇小说笔法讲义。

读《倒叙》才知道这个《倒叙》异于小说教程“一下笔立足当下,之后以眼前立足点回眸往事,溯望梦的起点”。而遣词上也可能用“很久很久以前”过渡。这里诗人一下笔就是“多年以后”,如戴望舒《狱中题壁》第三节笔法,给倒叙翻了一个跟头。读诗:

“多年以后,闭合的是花黄的柜橱,

羞涩,庄重,幻想。曾经敞开的门。

内外的世界划地为牢,

如我诗般断章取义。

多年以后,我忘了自己也忘不了你们。”

读诗,说不出这个世界是复杂还是可怕,人人如契科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曾经敞开的门”、“画地为牢”,“忘了自己也忘了你们”。原因呢,“谁习惯性的以为我在看他。以及后方、左右,我四面楚歌草木皆兵。”总觉得“指手划脚的人全是疯子。”这里疯子不仅是政治家、经济达人和学术权威,说一定还包括学着写诗歌评论的笔者,幸抑或不幸,生命原本如此。

实际上,人活着毕竟不仅仅为了吃饭,毕竟不仅仅为了金钱和政治欺诈。人类毕竟不是有机材料制造的机器,不是没有灵魂的工具。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伦理道德,有信仰理念。还是继续听诗人说:“我忘了自己也忘不了你们,在一条全是风的街上眼耳鼻舌口的嘶喊:‘你们究竟为了什么?’”

“你们究竟为了什么?”呐喊,纠结着诗人的困惑。

短诗《插叙》,笔者以为说的是人生离别,也可能是爱情聚散。“黯然伤神者,唯别而已矣”;一篇江淹《别赋》,透着丝丝凄凉。“多情自古伤别离,更何况冷落清秋节”,布衣卿相柳永《雨霖铃》穿越千秋秋风。可话说回来,这个世界如果只有团圆没有离别,说一定也会有很大缺憾。诗精致,引三、四两节:

“从秋天到冬天的距离,

从落叶到飘雪,话筒的唇印和沉寂。

三个字暖了一秋冷了一冬。

沾满笑容的照片,冲洗的幸福,

火热的吻与呻吟。



如今,一个女人将诗截断,一分为二。

等待是思念的骨头,手指的揉搓与拿捏,

是歇斯底里殒灭的最后张望:

一场雨清醒最后的细节。”

《顺叙》沉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从学生时代压抑“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至“两年后我与习惯握手言和”、向“沿途的乞丐日渐苍老依然一路长叩”,“习惯性的抛下硬币”;再两年,再一年……

为了生活,如同一个国家为了金钱。什么事都需要麻木地没有良知,没有人性,没有知性、没有血性的去做吗?

难道这真的是人类的终极目标最高理想吗?

诗人赵夏擎一组《九月朴歌》,内蕴厚重生活咏叹,笔者觉得,读这一组,感受着象征主义诗歌天光云影隐约浮现。

第三组组诗《八月笔迹》,诗人以现实感触,运用隐喻暗示;用梦幻编织意象,虚化展开叙述,表现着内心的矛盾和复杂。从《对弈》“一场来不急收割笔迹的雨。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将会留下什么?”;到《瓷器》“比时间还要久远的是对一个瓷器的尊重。”“这一刻被反复咀嚼的是这件瓷器,是记忆的骨头,怀念的骨头。是一个出土的下午,两个手工艺人的相互尊敬”中人与物、人与人关系的解读;从《我的老父亲》“我的老父亲呵,我的在褪色的屋檐下奋起直追的老父亲,请把牙齿在阳光中再结紧一次,然后用这把骨头的刀,雕刻时光”生命伦理情愫感悟;到《没有》中“一对年老的夫妇坐在广场的长椅上,远处受伤的鸽子是他们的眼睛”品温情之外了无牵挂的潇然。诗人敏锐地在情感幕布上挥洒着绮丽绚烂。

《八月笔迹》中第五首《一些画面》,用“房顶上的草,在空中摇曳,没有泥土的支撑很难抒情。”“屋子里的人,把房门紧缩,电视的结局带不动呼吸。”“那些苍老的年画,在阳台的玻璃上四下张望。坐立不安。”“手机早已欠费停机。”“幸福的商贩,一日三餐心满意足。把年货做最后一次清点,叫卖揪扯着谁的思绪。”结构规整,数个画面数个独院,情感红线串连其中,意象表征凸显无遗。第六首《你们不会了解》“诗歌其实没有什么秘密。焚烧了自己。一种无知的恫。”抒发着80后对诗歌,社会、人生的感悟。第七首《今夜无雨》抒发着“上善若水”,今夜无雨的殊差。“今夜无雨。遥想花期。一些精灵在内心先于大地降临。”期望、失望、希望层层交叉叠合,今夜无雨也许心灵大雨滂沱。

读赵夏擎《八月笔迹》、《九月朴诗》、《十七月的象征》,总能感觉到诗人对诗歌理论的融会与对创作技巧的驾轻就熟。读博客中诗作,感觉多元架构与探索性并存。窃以为,如果诗人有一天形成了稳定的风格,那就必须考虑如何突破自我。近看阅兵,有军事术语“全域机动,立体作战”。假如诗人凭借诗歌理论积累和学院资源优势,能在创作中广取博采,借鉴意象主义、隐逸派、现代派、后现代派和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屈原、李白、李贺的浪漫主义。之后从象征主义直面人的生命本体,直面人的灵魂为切入方式,并能更多的关注社会现实,也许其创作会有进一步收获。

忽然想起陆放翁“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让我们一起用诗心观察、体验、感受社会,一起领悟自然内蕴,并开通心灵与社会及自然的途径,在生存中学会生存,从诗歌中学习诗歌。

最后,让我们再学习波德莱尔素有象征主义宪章之称的《感应》中片断:

“有些芳香新鲜得象儿童的肌肤一样,

柔和得像双簧管,绿油油像牧场。

另外一些,腐朽,丰富,得意洋洋,

具有一种无限的扩展力量。

仿佛琥珀,麝香,安息香,乳香,

在歌唱着精神和感官的热狂。”





2009年10月3日(中秋)于鲁南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象征主义和波德莱尔:

唉,早在1996年,购得一本波德莱尔《恶之花》,书前有非常独到的序言。关于“思想转变为知觉,用知觉表现思想;”“直面人的生命本体,直面人的灵魂,”“客观对应物论”,以及“通感”,都有细致介绍。
也许是命运使然,工作在工人失业下岗的大处境下沉浮,直到2000年失业。
当时曾迁怒于《恶之花》和自己深爱的诗歌,就把那本封面紫红,极其新鲜视觉的书扔了。
这次,为诗友赵夏擎写感受,不想沉淀的记忆和思想得以重生。
唉,也许这更是绝大多数中国底层诗爱者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深度的现代诗

有深度的现代诗,再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8 02: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