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21|回复: 5

听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8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戏

    近日看一部《牡丹亭》,遂搜出昆曲《游园》、《惊梦》来听。真个是温柔遣绻,缠绵悱恻,让人一时情难自禁。
    有些东西随着年岁的增长才逐渐地喜欢,比如钢琴、比如歌剧、比如戏曲。如今越来越觉得,这一辈子终究会喜欢什么,完全是无法预知的事。
    就拿听戏来说,年幼时看那些老人家听戏听得如痴如醉,只觉得捏着嗓子唱出来的调调怎么听都像鬼哭似的。尤其不认可舞台上装腔作势地表演。最不堪的是原本应该美若天仙的旦角竟是五大三粗的男子扮来。妆化得也不好看,衣裳也不合体,道具看来也是东拼西凑的,显得寒酸。看那些演员费力地在台上演,真想不透看戏的人还一脸痴迷。
    丽江有一种“傩戏”。几个人带着野兽面具面对面跳来跳去,唱腔是听不懂的东巴文,伴奏也只简单的锣鼓,敲一下,唱一声。初看时甚觉乏味。还有日本的“能乐”,艺妓们涂着墙一样白的面孔,不流露一丝儿的表情,萧笛声中,一个幽哀的声音从血红的樱桃小口中出来,先抑后扬,竟绵延不见终止,仿佛看见苍茫的雪原上,一个人踽踽地前行,心都被它紧紧地揪起来。第一次听一出昆曲的《牡丹亭.游园》,那旦角的扮相还算俊俏,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被她咿咿呀呀了半日,一个怀春女子的春天在眼前开放了。
    看过《梅兰芳》之后,才明白“人生如戏”,原来戏也如人生。戏中的“唱、念、做、打”就如人生的“纸枷铩”。戏剧的魅力就在它是在有限、局促、不完美之间浓缩了人生。唱戏的人是寂寞的,听戏的人也是。你听,一阵锣鼓喧哗之后,另一个时空就此展开。嬉笑怒骂、悲喜忧怨,只在那一转身、一回眸。明知是做戏,依然爱得卿卿我我,你哝我哝,明知转眼就是戏散,也还几番的离合悲欢;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新版的《牡丹亭》唯美之至,舞台的效果运用了多媒体的手段。杜丽娘举手投足之间,春去秋来,花开花谢,婉转的腔调宛若一袭柔美的丝绸。“世间何物似情浓?整一片断魂心痛。”
    听的不是戏,是寂寞。
发表于 2009-9-30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戏看得很少很少,几乎少到零。白先勇评论《牡丹亭》以为是青春的一个梦境,早些时候看到过有关《牡丹亭》的画,人物态度宛转风流,很好看。马上找找贴过来凑一个趣。
《梅兰芳》我没有看过呢。
问好百合,节日愉快!
swEfjIbNaQX2imy4bJkJO7pfr6g5rCDPT5IP5uwcfMMDU7FsSv9NR4g==.jpg

[ 本帖最后由 静听夜雨 于 2009-9-30 09: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30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死,传不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4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不知道啥时候就喜欢上了小时候极讨厌的戏。听的不是戏,是寂寞。百合所言于俺心有戚戚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听夜雨 于 2009-9-30 09:37 发表
戏看得很少很少,几乎少到零。白先勇评论《牡丹亭》以为是青春的一个梦境,早些时候看到过有关《牡丹亭》的画,人物态度宛转风流,很好看。马上找找贴过来凑一个趣。
《梅兰芳》我没有看过呢。
问好百合,节日愉快 ...

夜雨节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浑圆的天空 于 2009-10-4 19:54 发表
也是,不知道啥时候就喜欢上了小时候极讨厌的戏。听的不是戏,是寂寞。百合所言于俺心有戚戚焉。

节日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04: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