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73|回复: 4

诗 应该是这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0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向大家推介几首诗:

《别》
作者:顾城

在春天
你把手帕轻挥
是让我远去
还是马上返回?
  
不,什么也不是
什么也不因为
就像水中的落花
就像花上的露水……
  
只有影子懂得
只有风能体会
只有叹息惊起的彩蝶
还在心花中纷飞……

《琥珀》
作者:轻舟一叶

我选择在玉脂中
蛰伏于时光的冰层
裹挟经年的寂寞
执意恪守晶莹的誓言
为了今天的邂逅
把鲜活的灵魂自囚
孤注一掷跟岁月打赌
一定能在穿越沧海之后
有今日旷世的不期而遇

是爱情的饵
让我把生命珍藏在珠圆玉润里
是缱绻的情网
让我酩酊在隽永的构思里
幻想有一天我能
栩栩如生的
皈依在你的手心

《空山》
作者:清影

春花灿烂了枝头
新月皎洁了夜空
你呢
你将为谁把斜阳瘦尽?

那个可以话桑麻的人
早已走远
一座空空的城堡
让你 一望就是千年

雁群南来北往
你 始终一言不发
枯坐一隅
任由岁月萧萧地落地

等你的人
你已无梦相赠

秋霜爬满了天
江水沉沉睡去
忽地 就有钟声隔江而来

    不管把顾城扔在那个流派里,《别》这首诗在他的众多作品中读起来是最有感觉的一首。其他两首的作者不熟悉。我不是说以上诗作写的如何如何好,但至少我感觉像个诗样。至少作者写作时具有连贯的思路,用很诗化的语言,表达了丰满的情感和思想。让人读起来轻松愉悦且有情感冲击,比起后朦胧诗不知超出多少倍。
    朦胧诗是一个病态时代挤压出来的异化写法,北岛等人的非常经历、体验,加之雄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才能把朦胧诗打造的独具魅力。而后朦胧诗人不具备这些条件,社会大环境也已物是人非,却一味的生吞活剥,搜刮一些抽象生涩、不合文法和逻辑的句子,表达一些没有思想的间歇式的情绪。把现代诗搞成了垃圾文体,让人读起来不仅味同嚼蜡,而且会满嘴流血,已经把读者杀得所剩无几,如果说还有人读诗的话,也就几个想写诗的人像研究经文一样研究现代诗。这几个人也会产生“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的哀叹,对自己的阅读能力顿生怀疑,最后还是写上几句“灵动的意象后面蕴含着高深的意境”等恭维语,自尊尚存,又免生双向不恭,“反复拜读,难见冰山一角,此非我辈所能知之者”的话是万万不能写的。
    读诗贵在能读出感觉,读不出感觉的诗肯定不是好诗。现在写诗的人也就是读诗的人多少年来受硬性开凿的诗坛主流的影响,读的都是后朦胧诗,抑或还读几首外国诗歌(后朦胧诗受外国诗歌影响较大),他们的阅读取向已经凝固在所谓的诗歌主流上,因此不仅在写作上照虎画猫,阅读上也存在着山头倾向。他们认为让人轻松读懂的就不是好诗,只有生涩晦暗诗才是好诗,这就造成了现代诗艺术上的模棱、阅读感觉的抽象、阅读思想的缺失。加之这些年来舆论哄炒的昙花一现的后朦胧诗人光环的诱惑,因此也就形成了像秃疮一样三五成群的诸侯诗歌的局面。
发表于 2009-9-21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体会不错,值得大家一读。问好长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1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大家都来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阳光 只是感觉诗越来越跑偏 , 不像诗样了。 费很大劲写那样难懂的东西干什么呢! 没人看 ,徒费才华, 在这里就是有点点击率又能怎样 ; 现在诗人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唤回读者,那就应该写一些让读者能懂,能对读者有情感冲击的诗作,而不是写些嚼之不烂的让读者避之而唯恐不及的东西,这样会把读者越赶越远。

[ 本帖最后由 刘长风 于 2009-9-22 23: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2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受益!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1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