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366|回复: 10

文学与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2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学与人生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与绘画,雕塑,哲学等同属为人类精神部门。它主要包括小说,戏剧,散文与诗歌,而将一些实用性强的报告,论文排除在外,文学的语言需要生动,报告论文则不需要,要的是真实与逻辑性。过去一般将文学分为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两类,屈原,李白,雪莱,拜伦属于浪漫主义,杜甫,苏轼,鲁迅,巴尔扎克,司汤达属于现实主义,而象莎士比亚,歌德就不好分了。

过去有“为人生的文学”,这“为人生”说得很好,人生象一艘航船,文学就是船上的帆,或者是波浪,将人生推向幸福的港湾。文学是一种创造,人生也是,两者相辅相成了,作家就会沉浸于创造的欢乐中;而文学的另外一个主题是读者,作家创造的文学还要通过读者的检验,李贺诗歌的艺术不比李白差,包括语言的造诣与想象力,但为什么李白有名的多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李白的诗浅显易懂,李贺的诗晦涩,更具个人性,这样读者就容易接受李白的诗。

将文学当成一门事业是艰苦的,它不但需要一个人的天赋与才华,还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卡夫卡出身富豪,巴尔扎克以其巨大的才华,精力创作,换得丰厚的稿费,但没命地创作摧垮了他们的身体,在他们那里文学与人生几乎是等同的。鲁迅将文学看作是“疗救国民的良药”,他虽无长篇巨制,那些短小精悍的杂文却针砭时弊,唤醒人民,催人奋进的。鲁迅对文学的功效是寄予希望的,他的人生是为文学的人生,他的文学是为人生的文学。

文学需要孤独。孤独时你将面对自我和整个宇宙,它将带你走进深邃的人性探询中。孤独需要文学创作,或者其他形式的人类创造活动,如贝多芬忍受着耳聋带来的巨大的孤独,创造出后期伟大的作品。现在的作家好象都忍不住孤独了,余秋雨是个典型例子,好几次在电视里看到他,竟然做起了歌赛的评委,作家不是明星,一成了明星,创造力就会大大下滑。托尔斯泰获得巨大身名后,不愿多到人群中,喜欢一个人孤独地住在庄园里,象一个道地的农民。亚里斯多德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就是神灵。人忍受孤独的能力是有限的,人需要交往,文学也需要交往,如今网络上的各种文学论坛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交往平台。

文学创作需要毅力,锲而不舍的毅力,要做好在人生长途艰难跋涉的准备。《浮士德》几乎花费了歌德一生的时间与精力,曹雪芹在那样穷困潦倒的生活中坚持写作,成就了伟大的《红楼梦》。

文学的被边缘化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征,而这是不被多数人感觉到得。电视与互联网的普及更使人的一生限定在技术性的僵滞思维中,文学与人生的关系不再那么密切,文学成了各种网络小说,街头刊物等快餐文学,或被改编成庸俗冗长的电视剧,看过也就看过,不会带来智性的愉悦。

但文学不会没落,肯定有它的坚守者,并且始终在进步。文学象我们富丽的人生,定会走出低谷,再度辉煌灿烂。

[ 本帖最后由 北溟 于 2009-8-22 09:31 编辑 ]
发表于 2009-8-22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耐不得寂寞,就无法成就伟大。艺术不是喧闹场中的产物,忍不住孤独也写不出作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2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好,不过我不觉得绘画和雕塑是精神部门,呵呵,个人浅见

除了孤独外,文学更多需要的是思想深邃,这是很多地方欠缺的,诗歌报也如此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仔 于 2009-8-22 13:28 发表
写得很好,不过我不觉得绘画和雕塑是精神部门,呵呵,个人浅见

除了孤独外,文学更多需要的是思想深邃,这是很多地方欠缺的,诗歌报也如此

问好

网络为文,思想深邃和语言真正的灿烂纯青,这是个必须面对的长久的难题.问候原作者和点评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4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文学不会没落,肯定有它的坚守者,并且始终在进步。文学象我们富丽的人生,定会走出低谷,再度辉煌灿烂。

文学是人学呢,只要人活着,文学就不会消失,问候北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4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面对电脑,敲打出一行行文字,我会莫名奇妙的怀念起笔来,或许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是的,文字和文学不会被文明和进步所削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诸位来读!向大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9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这一系列,在佩服楼主高屋建瓴表述的同时,个人觉得题目选得太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有道理,题目大不容易写好,我尽力为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胡风野树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9-4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2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