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21|回复: 13

神 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7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望远

         一天,我的一位好友在大啖羊助巴的时候,说从他的肠胃中走过的绵羊没准可以覆盖一面山坡了。他问我为什么从不吃羊肉并断定在青海不吃羊肉的男人一定是傻瓜。为了证明我不是傻瓜,我给他讲了关于“神羊”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神秘故事。
         我的故乡是浙江沿海的古城温州市。现在温州市有四多:即生意人多,钱多,坟多,庙多。但解放前只是庙多。庙有关帝庙、孔庙。土地庙、尼姑庵之类。庙的规模有大小微型之分;有树有水的名山有大庙,弄堂口有小庙,每家的炉头有明察三餐的炉王爷。市中心还有几座天主教堂,神圣的尖顶直指云霄,令仰望礼拜的信徒想起遥远的天堂。
         温州市市区北临瓯江,东西南有三座山,每座山都有相当规模的大庙。我家住城南区,我家的正南方有座妆如大龟的紫微山。龟头上镇有高塔;龟背上修有佛殿;龟的尾部有一座不起眼的尼姑庵。佛殿香烟不断,而破落的尼姑庵却不见香客。尼姑庵被温州市民冷落是有缘由的,这得由庵旁一颗十人难以怀抱的大榕树说起。这大榕树曾被雷公劈去了一半。入夜,那老榕树会变成一个老尼姑。老尼姑弯腰跪地向上苍合掌叩拜呈赎罪状。在刮风的雨夜,老尼姑在凄凄风雨中发出鸣鸣的哭声;她的衰老弯曲的身影随哭声抖动,令小城善心的老人掉下心酸的泪滴。
         老尼姑的故事温州市妇孺皆知。在我们的祖母的祖母还是姑娘的时候,老尼姑是家出名门美貌惊人的浙南才女。她十七岁嫁给一个患痨病的秀才,秀才第二年便口吐鲜血一命归阴。老尼姑深知自身罪孽深重,便削发为尼。
         她安份守已当了二十年称职的尼姑;修了二十年的心,养了二十年的性,又潜心读了一屋子的经。但在二十一个年头她却按捺不住凡人的欲望和一个卖肉的鳏夫私通。她本来是可以修成正果升入圣神的天堂的,终于惹上尘埃而未能做到原始佛教经典《诚心》所训示的“善初、善中、善终”而被打入地狱。
         那是在一个人类和动物都容易发情的初夏的深夜,老尼姑和渔夫又在大树下的菜地约会。突然,一阵暴雨浇灭了她们的欲望之火。一道闪光的利剑从天而降,大树的一半劈开倾倒为愤怒燃烧的火炬;肉体和邪恶顷刻化为灰烬。后来,大树又长成老尼姑的模样。它总是年夏一年地在淒风苦雨中向那些心存邪念的女人们告诫着什么。从此,尼姑庵便断了香客。
为生计所迫,尼姑们只好在山上自力更生种红薯养活自己;香火钱则逐家逐户登门化缘。
         在我五岁那年,见一个长得很标致的年轻尼姑来我家门口化缘。母亲给了她一升米,又给了十个铜钱,她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头,说我长大会有出息的。还记得我很感动地注视过她圣母般美丽的容颜。以至于以后我看到圣母的油画时总以为那位年轻的尼姑更像真正的圣母。
       就在那年一个深秋的雨夜,听大人们说,那个美丽的尼姑在化缘途中被一帮叫化子强奸了。她在凄凄风雨中含泪投入瓯江混浊的波涛,离开了这个并不清白的尘世。
        在小尼姑投江自尽的那一天夜里,紫微山的古塔突然南倾二十度。古塔总算没有倒下,而塔顶那棵百年老桔树的枝叶却纷纷坠落,第二年便枯死了。
        据说,在小尼姑祭日七七四十九天超度亡灵的那天下午,众尼姑正在庵里烧纸。突然,纸灰如黑碟狂舞,天空雷声骤起,大雨倾盆。就在这时候,一只白色的小山羊闯进庵内,似为避雨。小山羊依偎在小尼姑的灵前,久久不肯离去。众尼姑便猜度这小山羊是小尼姑转世,将她收养下来。小山羊就这样在尼姑们的诵经声中渐渐长大。
           待第二年小山羊长出嫩角和飘逸的胡须时,就顶替了小尼姑的职责专司化缘了。山羊项颈挂着银铃,肩胛背着两个化缘蓝布袋,它走街串巷,坐车乘船,脚印遍及温州地区;风雨无阻、日行暮宿地为尼姑庵化缘,它行为规矩,从不撞入菜地农田吃食。偶遇顽童玩耍,总是回避退让,从不以双角抵御。
        据老人们说,小山羊很有灵性能听懂经书。即使在化缘途中也不忘听教徒诵经。待化缘袋装满铜钱和香烛后,山羊会匆匆赶回紫微山的尼姑庵;休息听经一日后复又出门化缘。山羊的规范行为深爱教徒和群众喜爱;尼姑庵由此不再冷落,一年后尼姑庵又翻修一新。山羊给尼姑庵带来兴旺,为此,人们称它为“神羊”。
         我第一次亲眼见到“神羊”,大约是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光。一天放学回家行至巷口,见落日正好辉煌地栖息在我家的黑瓦上,一群老人像条长尾巴似的虔诚地跟在神羊后边,指望神羊光临自己家门,但又诚恐诚惶地不敢近前诱导。待神羊行至我家“凹”字老屋时,便向中堂走去。这是一座浙南建筑风格的百年老屋,是父亲在法兰西卖青田石雕赚了钱,向一个家境没落的大户人家买的。这座老屋虽然还没有老到出狐仙的规格,但却已具有一条吉祥物大青蟒蛇和一群野猫的水平。
神羊进中堂后便在祭祖的神龛前静立,然后慢慢转过身来很安详地接受大家的跪拜。跪拜时老人在前排。中青年男人在第二排,妇女儿童在后边,秩序井然。这时父亲双手捧来青铜香炉供邻居们插香烛。我和母亲去屋前菜园拔神羊吃的嫩草。自发的跪拜仪式持续了几分钟。在大家跪拜和送香火钱的时候,神羊的表情一直是肃穆 庄重的。待人群渐散,父亲便会赶走那些赖着不走看热闹的小孩;神羊开始自由放松地在中堂踱步。当它发出“咩咩”的叫声,说明它需要进食了,父亲就把嫩草送进去。神羊吃得很慢,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有时神羊也会吃豆夹菜蔬、有钱人也会买些香蕉荔枝香梨之类,神羊也吃得很有滋味。但尼姑们要要求施主尽量以青草为主,只在每月初一、十五才可适量加些廉价的瓜果。
          在神羊慢嚼细咽的时候,父亲去柴房抱来稻草麦秸铺在神龛之前,然后在神龛上点上香烟蜡烛。一切就绪,父亲垂手倒退出中堂,将中堂六扇大门轻轻掩上便坐在门前守护。待神羊吃毕,它会咩咩地轻叫几声,父亲就说是到了神羊听经的时候了。父亲年轻的时候几次去法兰西打工做小买卖,回国后又经商教书不是虔诚的教徒,也不会念经,只好叫目不识丁但却能背诵几本经的祖母来念。但父亲是一家之主,有关家中的祭祖烧香拜佛事自然由父亲主持。
        这次祖母叫我拿了《六祖法宝坛经》,她翻开一页页背诵,如入无人之境。平时祖母背诵时一页中总要忘掉两个字,便要我指点。佛经中的字大半我不认识,我便到隔壁向一位中学语文老师请教,然后现卖先买。祖母的记性是地方上出名的,一个生字她问一次就能记住;但她问过的生字我却几乎是全部忘光;祖母便说我人小忘性大,长成人了成不了大事。
      这次祖母的佛经念得很顺,有如山涧的泉水。当念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勿使惹尘埃”时便悠悠唱了起来;这是神羊也“咩咩”响应,母亲便说神羊也会念经呢。听了母亲的话我笑了起来,看见我笑话母亲,平时最溺爱我的祖母也生气了,为此我差一点挨了父亲一巴掌。祖母的经念完毕,夜深了,神羊也安静入睡了;那一夜,父亲在门前铺了席子守夜。
        次日,天不亮神羊就要启程。全家人肃立送别。神羊回过三次头并咩咩叫过三次之后便径直朝巷口走去,听着银铃圣洁悠扬的叮当声渐渐消失在朦胧的曙色中,我们全家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大约是第二年,神羊又来了一次。这是一个初夏的下午,祖母坐在老屋前的大榕树下乘凉诵经。大榕树高五六丈,树顶常栖息三两长脚鹭鸟。这些鹭鸟是从南面大湖的荒弃的孤岛中飞来的。孤岛中有许多散乱的无主坟和野桔树,平时只有一户流落至此无正当职业以打渔糊口的渔民,岛上有许多野鸭水鸟,长脚鹭鸟便成群栖息在大树上。为了抓蟋蟀,我和几个胆大的伙伴曾坐在采摘菱角的大圆桶里划过去一回。我在棺材板的夹缝中抓住了一只大头的蟋蟀王。但我深更半夜回家后却挨了父亲一记重重的耳光。
        温州市的长脚鹭鸟时常结伴飞越市区,并经常会在偏静处的大榕树高枝而栖。鹭鸟是象征吉祥的鸟。因此温州市的市民们也会对鹭鸟倍加保护。父亲为了引鹭鸟常来,还有意在树顶枝桠上放了鸟食;因此,每日总有鹭鸟在树上啄食鸣叫,其声音清越高远,如临山涧清泉。祖母听到鹭鸟的叫鸣,便搬了竹椅到树下念经。她在树下念的是《阿弥陀佛》,她一遍遍重复念那段和鹭鸟有关的经文;“复次,舍得弗(舍利是梵语,即鹭鸟;也叫百舌头鸟或好声鸟)彼国常有种种奇妙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在祖母平和的念经声中我慢慢睡着了。当我醒来时,见祖母正和神羊“说话”,神羊一会儿显示专心听讲的样子,一会儿又频频点头。祖母说神羊是知道善恶的,它听得懂人话但发不出声音。祖母给我和神羊解释“书夜六时出和雅音”的意思说,我们这个世界上的鸟只有日间会叫,西方极乐世界的鸟,那是日间夜间共六份时候常常不停歇的发出和平雅致声音来,听了这温和的声音,我们的心便变得和平快乐清净文雅。它是演说佛法道理,宣布那五根、五利、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的种种方法。
         我对这么深奥的佛经自然无法理解;为了讨的祖母的一枚铜钱,我便老老实实地站着装出听懂的样子。此时,我便研究神羊是否听懂。神羊静静地站着,它的眼睛如一池清澈的碧水;上面似乎薄薄地罩着一层浅蓝色的薄雾;而瞳孔像是湖底闪光的黑宝石;透出一种神圣庄严的光芒。它的眼神显得温顺,有如冬日温暖的灯光。当夕阳在神羊洁白的全身披上橘黄色的霞光,树上的几只鹭鸟也拍翅飞向紫微山方向时,神羊望着鹭鸟似乎想起了什么。祖母和我把羊背上的化缘袋里鼓囊囊的香火蜡烛铜钱纸币整理好,祖母说,今晚它不会住宿要回尼姑庵了,果然,神羊朝祖母点了几下头,便朝紫衞山方向慢走走去。当神羊吉祥的银铃声在巷口消失,它负重稳步行进的身影在我的心上留下永远的烙印。
        温州市关于神羊的传闻故事很多。听说一个小偷偷了神羊化缘袋中的几个铜板,他偷了钱的那只手麻木了一年抬不起来。一个醉鬼深夜迷了回家的路,是神羊从拐弯抹角的小巷弄堂把他引领回家。一个做生意赔了本的商人在温州市公园的偏僻处上吊自寻绝路,在他断气的瞬间坚实的麻绳断了,落地后他恍惚看见神羊的身影并听到银铃远遁的声音。一个在除夕寒夜差一点被冻死饿死的有病的乞丐在凌晨突然发现神羊就紧卧在他身边并奇迹般地给他带来了一块救命的糖年糕。关于神羊的故事祖母能讲一百个,我总觉得有些故事是祖母编出来的。但有一个故事却在温州市传得拂拂扬扬。那就是神羊在冬天救起一个落水的四岁女童而神羊却因伤风感冒几日卧病不起的故事。传闻中,神羊入水救起女童后,神羊身上却未沾滴水,而它化缘袋中的佛经也未曾湿过一页纸。我总纳闷,神羊未沾上一滴水,为什么会伤风感冒生病呢?
         那年秋天,我出麻疹一月未能上学,虽然补习了一阵,算术仍然很糟。临近期末考试的日子便很难过。为渡难关,祖母每天替我念佛祈求神灵保护。并要我一日六次念南无阿弥陀佛经,每次念三百遍。我只好老老实实应付,但每次到底念了多少总是记不清。祖母说,心诚则灵。因此,我每次都是专心致志地念。祖母又说,睡觉前要祈求神羊保佑,也要念到入睡为止。
          那一夜,我闭上眼不停地念着神羊保佑。我觉着有朵朵镶金边的白云从冥冥处飘来;它们不停地变换着形状,有时就变成神羊的样子,我渐渐地睡着了。大约是凌晨的样子,我听到天空的远处有银铃清脆的声音叮零叮零地流了过来;这是神羊的银铃啊,我不假思索地迅速爬起来,背上书包并拿上祖母给我的一枚银币,这是孩子们玩赌博用的,那时我则想将银币捐作香火钱。我走出大门,见神羊正走过大榕树,树上偶尔露宿的鹜鹭被银铃的叮当声唤醒,它们引颈向高高悬挂于空中的圆月发出安宁的鸣叫,接着便拍翅缓缓向月亮飞去。神羊全身披满月光的清晖,也向鹜鹭列队飞翔的方向走去。我跟着银铃悦耳的声音穿越似水的夜色快步向神羊靠近,我觉着这圣洁的铃声来自遥远的月亮,又觉着是从自已的心中发出来的。我默默祈祷:神羊保佑我考试及格。我想追上神羊,并把我心爱的银元捐作香火钱,但神羊总是和我保持着一段难以逾越的距离。一会儿,神羊渐渐地如月亮般发出水晶似的光芒,我如梦般飘浮在状如神羊的水晶灯后边。一条明亮的河灌满了水银横在前面,状如神羊的水晶灯从水面上滑了过去并且远遁为对岸的一盏桔黄色的灯光摇曳在黎明的曙光中。我接着也匐匍着进入一种冰冷的竟境;我的肢体似乎被柔软的云团包围托举着向对岸的灯火靠拢;我终于飘忽着投入灯光的怀抱,我又冥冥入睡了。
        我醒后,发现自己在桔园守夜的祖父的怀里,草棚里煤油灯桔黄色的火苗还在晨风中跳跃。祖父说我在凌晨游过四十米来的河面。我无法相信,因为我刚学会“狗爬屎”,最多只能游五六米。我说起神羊,祖父说神羊在三天前就坐船到上海化缘去了。父亲怀疑我中了邪,下午送我到医院看病,医生说可能患梦游症吧。过后,祖母把那一枚银币捐给了尼姑庵,期末考试我的成绩居然名列前矛。我想,一定是神羊在显灵吧。
       在那一年的除夕夜,我梦中被一声动地的巨响震醒,初一便见正南的紫微山上的斜塔消失了。父亲每年初一要放的十个朝天炮也因此没有点燃。初一温州全城沸然。据说神羊被一帮浙西山区来的乞丐在除夕宰食了。屠夫初一就七窍流血毙命;另外,食肉的十多号人均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剩下一个素食的老乞丐(他只拿了羊皮)便两手着地爬上了紫微山尼姑庵请罪;然后又背着羊皮替神羊化缘七七四十九天,众乞丐才渐渐康愈。据说后来有几个乞丐皈依佛教当了和尚。
从此,温州市人便不再吃山羊肉。
       大约是五三年吧,和尚尼姑们都还了俗,所有的庙宇也都颓废了。城里的天主教堂当了仓库。到了五八年大炼钢铁的时候,那些颓废了的庙宇的旧砖被捡去砌了土高炉,庙宇终于在温州市地界消失了;唯独尼姑庵有一个年迈的老尼姑守着庵门。后来,这个无家可归的老尼姑也老死了。只留下几面断墙残壁,但那棵古树依然在岁月的风雨中飘摇,在每个夜晚,依然化作一个老尼姑,漠漠俯视着温卅市的芸芸众生。
      对于神羊,父亲一直是很感激的。自从神羊第一次光顾家门,邻居们便都羡慕地说,我们家一定会兴旺发达的。后来居然应了邻居们的话,我们家一直保持人丁兴旺的势头,前几年,随着温州市市场商品经济的发展,我的一大群侄子和外甥外甥女们一个个开起了皮鞋厂服装厂,他们最终都发达起来了,唯独我浪迹青海,没有遇上发达的机会。但总算在企业有一个可靠的铁饭碗。而且在丰衣足食之后还能有余兴舞文弄墨。这一定是托了神羊的福了。
      大前年回温州市奔父丧的时候,见紫微山又修起了新塔,新修的佛殿也香烟缭绕,很有气派,但尼姑庵仍然是断墙残壁;只是那被雷公劈过的半棵古榕树仍不见衰老;老树干上勃发的嫩绿仍然梦一般飘浮在枝桠之间。听邻里说,有一位上海来的削发为尼的失意女大学生正在游说筹集资金重修尼姑庵,不知现在修好了没有。
      家里来信说温州市私人集资的飞机场已修好投入运行,通往金华的铁路也由外籍华人合资正在欧江沿岸艰难地推进。自家的百年老屋几经拆修成了临街的小百货店和理发店,屋前的大榕树也终于历尽千年风雨在修路时被锯去而寿终正寝。对于这种变迁我没有特别的激动。
         尼姑庵是会修起来的,庵旁古树的枝叶也许仍然会在下一个世纪的风雨中飘摇;但神羊的故事我想是不会再有了。
                                                      
  
  注:作者目前在青海探望孙女和儿子媳妇,如不能及时回帖,请谅.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09-7-27 17:14 编辑 ]
发表于 2009-7-28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好故事,比火蛇的故事有趣,比我小时候在乡间纳凉的时候听的故事鲜活。
“神羊”的故事似乎是一个与文化传统相关的记忆。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09-7-27 17:11 发表
杨望远

         一天,我的一位好友在大啖羊助巴的时候,说从他的肠胃中走过的绵羊没准可以覆盖一面山坡了。他问我为什么从不吃羊肉并断定在青海不吃羊肉的男人一定是傻瓜。为了证明我不是傻瓜,我给他讲了关于“ ...

妙妙,看了你关于小舅的病情的两篇文章,但心情文字上的囬复上不去,由家中又赶到外甥女的私企,试着在囬帖上写,你小舅的病一定会神佑好转的,当你爸妈在逆境中时,舅舅的关怀就是你孩童时的太阳,想不到这么好的舅舅在事业正处于顶峰时却遭遇如此大难,老天爷真是不睁眼啊,相伩大家的祈祷一定会⺗舅的身体康复的,你的文字使你小舅音乐指挥家的平凡的一面跃然纸上,看到你病床前的情景使人心酸,好人一定会平安一路的,请你告诉你的小舅,我也是对音乐情有独钟,病愈后一定要和你舅妈一起到温卅雁荡山楠溪讧玩,我要好好招待,我相伩,他一定会有反应的,祈祷小舅平安渡过难关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09-8-23 02: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听夜雨 于 2009-7-28 13:59 发表
是个好故事,比火蛇的故事有趣,比我小时候在乡间纳凉的时候听的故事鲜活。
“神羊”的故事似乎是一个与文化传统相关的记忆。

问好。

谢谢静听夜雨友关注,火蛇是自己写了在自己的供电报隨意发,沒有压力,没有压力写出的文字也有少数是好的,但多数滥竽充数。神羊发表时气候不好,被审下来了,后来一字不改又发了,现在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记忆”,你的点评很绝,向你丰厚的理论和创作实践学习,晩上要上火车去青海探望孙女儿子儿媳,尽量抓机会囬帖,可能会耽误时间,望版主同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09-7-28 18:02 发表

谢谢静听夜雨友关注,火蛇是自己写了在自己的供电报隨意发,沒有压力,没有压力写出的文字也有少数是好的,但多数滥竽充数。神羊发表时气候不好,被审下来了,后来一字不改又发了,现在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记忆” ...


你的太客气了。我胡乱说说读后的第一感觉,更没有理论基础,我写字大多数时候是想说话。另外,我经常迟回复自己的帖子或者不回帖子,以前深感不安,觉得自己很没礼貌。现在,我觉得在论坛上玩,可以不用这么周到,否则,会觉得累的。

祝好。

[ 本帖最后由 静听夜雨 于 2009-7-28 20: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羊》的传说,更多的是精神力量与人类的悲悯情怀。将小时候自己的亲历融汇进传说中,让虚幻的故事有了实在的依托。叙述脉络清晰,语言清爽明白,兼具诗情画意。建议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09-7-28 14:13 发表

妙妙,看了你关于小舅的病情的两篇文章,但心情文字上的囬复上不去,由家中又赶到外甥女的私企,试着在囬帖上写,你小舅的病一定会神佑好转的,当你爸妈在逆境中时,舅舅的关怀就是你孩童时的太阳,想不到这么好的 ...

无有回天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民间故事融入自己的经历中,

增添了一份亲切和真实感。

在这中传承了民族的传统,道德等,

既有故事性,也有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写得很细腻的故事,欣赏!

问候杨望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雨儿提读並给予深刻的评,神羊是实事,尼姑是传说,小时由于我板牠的角,牠还把我顶到墙角,文章里没有写此情节,谢谢你在理论高度予以总结,因去青海探望儿孙等.囬帖晚了,下半年学校课时一星期二十四节,写和阅读将会少些,但你们的精品肯定要多读,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9-7-28 20:59 发表
《神羊》的传说,更多的是精神力量与人类的悲悯情怀。将小时候自己的亲历融汇进传说中,让虚幻的故事有了实在的依托。叙述脉络清晰,语言清爽明白,兼具诗情画意。建议精华:)

七月二十八日上火车去青海,今日回转才回帖望谅,谢谢你给于精辟深刻的评,不知这二十多天舅舅的病情有了多大的起色,望苍天保佑好人一路平安,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8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09-8-17 23:59 发表

七月二十八日上火车去青海,今日回转才回帖望谅,谢谢你给于精辟深刻的评,不知这二十多天舅舅的病情有了多大的起色,望苍天保佑好人一路平安,祝好

真是奇迹,小舅眼睛能自由转动了。血糖也稳定了,肺部的痰也日渐减少。谢谢你,还记得我的舅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8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一篇文章呢,看的觉得平淡,有种菊花茶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3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9-8-18 08:17 发表

真是奇迹,小舅眼睛能自由转动了。血糖也稳定了,肺部的痰也日渐减少。谢谢你,还记得我的舅舅。

祝贺妙妙小舅病情大愈,过几天应是全愈,真是苍天神佑,当然,你们的全力以赴和医生药物的救治是客观的前提,也许是你那用心血写出来的文章感动了上苍,问宝宝先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3 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ralsea 于 2009-8-18 12:04 发表
很好的一篇文章呢,看的觉得平淡,有种菊花茶的味道

谢谢提读並赐评,有"很好"吗?菊花茶可是淸新时髦的饮品呢,谢谢表杨和鼓励,还望多给予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03: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