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64|回复: 4

错乱—《小团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8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部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在轮渡上,在飞机上,在汽车上一路断断续续,颠颠倒倒地看完了。大概是对爱玲的生平太熟悉,又看过胡兰成写的《今生今世》,刚开始读的时候总觉得处处是他们故事的影子,加上在零零碎碎的时间里阅读,难免产生错乱之感。如今读完最后一行文字,那错乱的感觉还在。爱玲的错乱的人生。
她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之后还有点什么呢?是燃烧之后的灰烬吧。那火烧火燎的感觉是没有了,但那未燃尽的灰烬还在记忆的黑暗里一明一灭。幻灭时的痛苦现在想来不可想象—“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着,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一醒来它就在枕边,是只手表,走了一夜。”现在,只是一种情怀。听见一首歌,看见什么人,或是在梦里。偶尔在街头,听见一个说话的声音,非常像,不由得停下脚步多听了一会…….
这是本传记色彩很浓的书,九莉的原形显然就是张爱玲。邵之壅是胡兰成,其他的如蕊秋、乃德、楚娣、比比,也都很容易对号入座。但它仍是一部小说。这样说是因为这里的人物仍是张爱玲的一种塑造。爱玲显然是想通过这本书审视自己和一段对她一生影响至深的感情生活。“写自己最难”,就像高明的医生治不了自己的病。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的,总要让别人来告诉。有一个行为艺术品,一个赤裸的人站在那里,旁边的人一一上前在他的身上贴下各种标签,比如“男人”、“粗鲁的”、“文雅的”、“学者”、“骗子”…等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被认知的。但,总有些什么是别人不了解的,就连自己也难得深究的。那些岁月深处的牵牵蔓蔓,那些纠缠不清的盘根错节,那些看似无关的由来……所谓的真相总是虚实相映。
“这种地方总是自己来揭发的好”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感情故事因为彼此的特殊身份一直是人们猎奇的热点。这一段感情,甚至成为张的政治污点,致使她在解放之后难以在大陆立足。有人骂她的没有立场,有人唾胡兰成的泛爱滥爱,当在小说中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人物身上,却成为一种必然。
九莉是张爱玲的一个影子。大家族的背景,互相算计的亲属,在没落中不断腐败的父亲,跳出封建婚姻,一生追求浪漫却老来无所归依的母亲。这样的孩子自私,因为没有人为自己着想,只有自己谋划自己。碰到一点好的紧紧抓住。对待感情也是这样。“她觉得过了童年就没有这样平安过。时间变得悠长,无穷无尽,是个金色的沙漠,浩浩荡荡的一无所有,只有嘹亮的音乐,过去未来重门洞开,永生大概只能是这样。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么别的事都不一样,一次与任何别的事都不相干。”所以,就算是知道“她不过是陪他多走一段路”,也义无反顾了。
蕊秋、九莉的结局都让人叹息。一件事情一旦扭曲就会处处扭曲,再也回不到平安里去。九莉与之壅的婚书上写着“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竟一语成畿。
张爱玲,错乱一生,客死异乡。

[ 本帖最后由 下午百合 于 2009-5-18 17:15 编辑 ]
发表于 2009-5-18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先生受其父母影响,注定了她矛盾绝世的性情
学习,问好百合,前几日还在看倾城之恋呢,喜欢她笔下的苍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8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没有看过。张爱玲的小说也看过不少,还是觉得《金锁记》最好。胡兰成的《山河岁月》看过一些,文笔极好,只可惜了人品。

问好百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看过《小团圆》,张的其它小说是看了些。不怎么喜欢她,因为太颓废不是我要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听夜雨 于 2009-5-18 23:35 发表
胡兰成的《山河岁月》看过一些,文笔极好,只可惜了人品。

问好百合。

同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02: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