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85|回复: 12

寻常之事(原创)其实是旧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0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阴,闷,发个旧字转转心。
1.说买卖一事。

卖买与买卖本是你情我愿客观之极的寻常事,商品由卖家定价,而买主侃价都合乎情理当中。卖家自可定价有别、高低不一,而买主亦当寻求价购平衡;所以卖家定价,买主亦可要求调整价位,二者交流以为达到相互满意的结果。如各自价位标准不合,生意就不易谈成。然俗语说的好:“买卖不成仁义在。”就是说买卖人之间应讲究和气,不为一言一行的不当导致情绪不顺,甚至相互侮辱轻慢。这便于买卖之间都有损害,德理都是缺失,言谈蓄意还是敬让为好。

今购笔,商家价每支三元,便觉物非所值,商量说:“两支五元可好,尚要再购一些笔芯。”态度十分诚恳,温和而予。不想女主说道:“我们的价钱已经很公道了,你们怎么一个个还要往下降呢?不能降。”听说道这里,我便很是纳闷,明明是我一人洽购,如何还要牵扯上许多?听其言意颇存不满,观其态度轻慢不屑。但我亦没有计较,既买卖不成仁义在,她无礼我还须执礼为好。就客气辞谢,转移别家再购。本来其笔形态颇美,我其实以为不降也要买的,但其态度失当,便不去购。

回来后,心下总觉不舒畅,颇觉商家骄慢无礼。想如此经营之道,亦待客轻慢,业主的素养也便显见高低了。但想许是买笔之时我未曾鲜衣华冠,而一身蔽旧才导致商家执礼失德的吧。若此想,这又是我的错了。下回再购其笔,当要沐浴熏香,供奉七日,三整行头,坐房车、配侍用,眼过于顶、嘴慢南天,登堂先咳嗽,得侍用恭谨伺候,光光彩彩大撒豪阔威风,方是能得商家恭顺之貌,守礼之德,至卑颜屈膝也未可知。其总要凭大主顾遍施金帛,以为获倾仓购去之喜呢。到那时,二女服侍左右想也该当,临别岂有不厚予小费之礼的呢。这便想,定是我的错失了。下随去,定要整身贵当衣装,得贵当人礼遇诶。

2.讲碧螺春

前些日晌午,在单位喝白开水润喉。正觉无滋无味不比汤茶适体时,吴氏阿姨从柜子中拿出个红色的罐子,一脸神秘说请我喝好茶。我自然不好意思,于是赶紧推辞。吴阿姨于是讲:“只存些茶叶末子,丢了也是可惜,不如请你品品,原也是好茶,上三分下三分讲究罢了。既如此说也就不好推辞,于是欣然致谢。边取茶边讲:“是碧螺春,只是碎些,滋味总是不错的。”说毕话和善一笑。我自然以礼相待。方换开水,吴阿姨便执意要一总代为冲泡。我只好再是致意。

冲得了茶,吴阿姨就陪坐一旁同我边饮边聊。我这里喝得不是滋味,但也不好搁下,就聊多于品,但心下总不是滋味。吴阿姨似乎聊兴正浓,又紧问品饮如何?不待我讲,急急遍说品茶诸般故事、讲究,自可见其情意真切,我倒不自在起来,就耐心听讲,存着正仪。如此自产地而拣选采制,复谈品质茶具....不一而足,都要说到尽善尽至,每每说得兴高采烈事我口福不浅。我自然又要善加致意,心里仍觉不是滋味。

待午后忙时,细静一思,也觉一个晌午乐乐融融,又兼听诸般见闻,虽适时满口茶末,现也不觉甚为难喝了。复隔数日,吴阿姨又拿出那个红色罐子来,却不请我品茶了,安安静静自家沏泡品饮。偶然抬头见我吃过饭,还喝白开水,就讲:“末子茶,给你喝了总不是礼,就自家打撒(处理)了罢。”我于是点头笑为致意,偷远一瞥,杯里已换过内容,确确实实正品碧螺春。想一想,我倒觉白开水滋味尚佳,符合自家身份,虽无雪浪喷珠的奇景,就清澈见底亦不差许多。何况品饮自在,又能祛寒暖体,如此清白岁月,无甚不好呀。

3.谈年节买新衣

到年根,国人家为迎春节讨个弃旧迎新的彩头,总要上下换个新鲜;至衣冠鞋袜必要重新拾掇一番,一衣新人心新,二好向人显摆家道宽裕,本是该当。不过家道中落就不大善得置办,亦有如我一般清贫之人,临年买办不起,就尽力洗染干净,平心渡过罢了。一总是过年,倒不敢思得过且过,争那明日无饭吃的拼死力置办的光彩。是以依旧往常心情,当洗则洗,蔽旧亦新,衣着得体便好,就不去操心非份之思。

这本是平常人家的心思,本无不好。六日黄昏回来遇见同楼邻居不及走,就点头致意。邻居笑问:“要过年了,该换一身行头了吧。你看你,洗得都泛白了。”我笑笑说道:“我觉还好,新旧穿的干净就行。”邻居于是不说什么,抬腿就走。隔两日病,下楼去买饭盒,听见邻居间笑谈:“看这穷的,连件新衣服也买不起。”也有说:“是攒钱攒疯了吧,真是个吝啬鬼。”我正头晕目眩,闻说不由得大怒,就想教训教训。临转角,还是若无其事过去,心下也觉说的在理,究竟是我生财无道。

今日买笔回来,很觉商人无礼,但细想寻常人家亦如是想,商家也是人,如何能不量体裁衣、审时度事呢?原也是世道不同了,穷人当该死。若不该死就当如前者说的,必拼死以购新衣,方为人上之人,不然,就是该责的货,不可存驳斥怨怼之心。既如此一想,又觉自己不是。若得能审时度事,学一学时下的社会学,一来二去折腾个年许,或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闲来衣着光鲜,亦能得邻里、商家致礼有加,如何不得舒畅呢。究竟品质、良心也要披些彩带、慈善募捐总要有名人多办,我们这些贫寒人家才过去年,方见了一盘饺子送温暖的体贴呢。

后话:这当是聊的,讲了三个平常人家的小事情,虽是自遇的,又兼是我的错;但自家的错说出来也未见不是除旧迎新的意思。就随便说一说罢,小人家的寻常事情罢。

2007年元月10日21:14分秋色文学论坛/注册名:火的轻云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个,我也写过鱼诶~~~

游动的小鱼(原创)
有条小鱼,它游啊游啊,从陌生的江河游进小河,它留下不走,心想:“这里很好,适合我。”于是不再离开。

但小河毕竟是小河,食少鱼多,于是大鱼们就吵起架来。有些鱼走了,带走一些小鱼,不打算争执下去,于是远远的去了大江大河。

后来,小河就冷清起来,只剩下一条小鱼在里面寂寞地游着。虽然大家都走了,它仍是不愿意走。

它想啊:“就我一条鱼了,我自各游个什么劲啊,可又不能叫水寂寞了甚至干了吧,要那样,我也就干死了。”

小鱼就不走,每天独自游来游去,想努力把河水搅起些波纹来,好使它鲜活,引来更多的鱼。

它已经很累了,心酸得吃不下去食,瘦得皮包骨头。但它还是尽力地游着,总希望在自己累死之前让这条心仪的小河再度回到从前的美好时光中去。

偶尔吐个泡泡,露出水面唱一支小歌,望望湛蓝的天空,晒一会温暖的阳光。

有时候,小鱼也会离开小河一段时间,去别的湖啊大河啊之类的鱼更多的地方去。

它是去寻找一些鲜活的气息。它怕自己因过度的寂寞孤独而死掉,就去那些鱼身边游动,获得一些久已没有的快乐。有时,也会交一些朋友。

小鱼就含蓄的把自己的家介绍给朋友们,希望它们也来游玩。但它不愿意直白的邀请,怕鱼家们以为它别有居心,来意不良。

可是来的鱼总是匆匆吐个泡泡就离去,谁也不爱这条冷清的小河,更无心陪伴这条孤零零的鱼儿。

小鱼很伤心,但又毫无办法。它独自在水里哭啊哭啊,哭够了哭不动了就继续游。

它只想一直游下去,心里总存着心愿,饱含着历经沧桑依旧憧憬美好生活的热望,一边流着伤心的泪水一边不断地鼓舞自己,在曾经波翻浪涌、水花飞溅的小河中艰难地前进。

偶尔吐个泡泡,露出水面唱一支小歌,望望湛蓝的天空,晒一会温暖的阳光。

在一个夜晚,小鱼忽然记起一段舞蹈,就欣然起舞;远望去,水花飞溅,小河中热闹非常... ...

2007年元月13日21:53分秋色文学论坛/注册名:火的轻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狗眼看人低,古今有之,何不一笑了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早过了,这种事记不许久的,只是文字风格和最近的不同,,拿出来回顾,或可沉沉心绪。

看见你就亲切得很。刚才看见杨姓老人家也感到亲切。忽然想起了烽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讲茶事一节,不动声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喜欢说鱼一节。一为人,便可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还瞎编过一个关于戏曲的传说,继续搬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豫剧与河北梆子的传说(原创)  

本故事没有来源,完全为杜撰!

说起中国戏曲的种类,河南有豫剧,河北有梆子,京有京韵大鼓,沪有越剧、陕西有秦腔;大凡各地民俗不同,剧种也就多各具独特的风味。这里且不细谈各家的名目曲牌,就逗个乐子,说一回离俗的话儿。总是过年了,就不必非得一本正经的严谨作字。

想这若是把豫剧改成渔具,梆子也就成了渔夫在太阳底下黑亮的膀子了。我这么说你可不要笑,我这也是有些根据的,就细笔道来,也算是河南豫剧同河北梆子的另一由来吧...

“传说”在几千年前,河南、河北那个地方就是一片波翻浪涌的大河套,住在南北两岸的人们就是以打鱼为生的;整日驾着小舟风浪里来去,专和水府中自由自在的鱼儿们过不去。

那会儿还没有渔具,人们就靠两只手来抓鱼,可鱼鳞滑溜,轻易不得抓到手;于是船上的渔人生气,水中的鱼儿就嬉笑人的笨,甩起尾巴就弄渔人一脸一身的浪花,留下一连串的气泡刺波而走。

鱼儿想的只是自由自在的畅游,而渔人想的却是鱼儿身上鲜美的味道;所以鱼儿只要不被渔人抓到就很满足了,而渔人则是抓不到鱼儿就捞不到钱,也就不能闲时取酒东篱下,谈风话月欲诗章了。所以渔人们就一门心思的凑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为的是能够把鱼儿轻轻松松就抓到手。总是鱼不如人,没有那么发达的大脑去钻研损人利己的事情,于是就被渔人想到做一张大网,来把鱼儿网住。

渔人的打算很奏效,从他们做出了鱼网以后,鱼儿的数量就越来越少,即使是在风浪滔天的日子里,也能看到狠心的渔家在捕捉无辜的鱼儿,以此换取金钱酒米,来畅快自己贪婪的,又是自以为与世无争的渔家乐。

但鱼并没有被渔人们网光,存留下来的鱼儿们也想出了办法来对付如陆地上虎豹豺狼一样凶残的人类。鱼儿们想那渔人是要撒网来捕捉大伙的,就决定由一条有献身精神的鱼来做诱饵,诱惑渔人撒网;其它的鱼儿们就使劲地动荡水波,让那渔舟翻倒,使那网网住渔人。鱼儿们认为:既然我们挣脱不开那万恶的网,那么人类也同样挣脱不了,他们屠杀了这样多的伙伴,也该让他们品尝一下自己编织的苦果了。

船来了,渔人撒网了,鱼儿们看准时机猛地把小舟翻倒;果不其然,渔人在跌向水中的时候,那张轻细的大网就把他紧紧裹住。鱼儿们并不冲上去拖他、咬他,而是带着残忍的快意瞅着它们的仇人在水里焦急地挣扎,直到呛水昏迷,最终被活活的淹死;鱼儿们不约而同地吐出一串串水泡,埋向那鱼网中不再吟咏诗章的人类...

渔人们又彷徨了,他们想不到鱼类们竟也能想到对付他们的计谋,甚至令他们失去生命;他们似乎看到了死神向他们张开的翅膀,这使他们感到恐惧极了。渔人不能出渔,就得不到钱米,本来他们可以去种粮食、卖粮食,一样可以养活自己,喝上舒心的酒;可他们不愿意去吃太多的苦,受太多的累,就想把自行长大的鱼儿们抓到自己手中来,用几乎是不劳而获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得到报酬。但他们现在不能出渔了,因为死亡在威胁着他们。

渔人们不甘心,就聚在一起喝了九十九杯酒,说了九十九天话,终于被南岸的渔人们想出了新办法,就是把鱼网做了些更新,加了些机关,改成渔具。再打鱼,不去深流涌急的河中心去,而是在风平浪净的河岔里下网。船到水中,并不急着找鱼,而是沿着河套一片一片的顺进水中去,上边系些能浮在水面上的漂,随后就收船上岸,等待鱼儿们不小心自行扑到网上去。

这一次,鱼儿们就完全没有办法了。因为人类利用了鱼儿们夜间喜欢游动的习惯,设置了网眼大小不同的网具,大鱼会被结实的大网挂住,小鱼也不能逃脱俗称细蔑眼的小网的粘拉。鱼儿们不再寻求解脱的办法,只是祈求上天能给他们一次机会,能够在夜里不再游近那些锋利而又柔韧的鱼网...

因为北岸的渔人们没有想出办法,于是就决定由北岸的渔人们看管河面上的渔具;隔天清晨收网摘鱼,或是有大鱼拖网远去,以及更有些连网也不做的人类想偷鱼的时候,北岸的渔人们就要敲梆子,招呼南北两岸的渔人们一起出动,追鱼网或是抓偷鱼贼。北岸的渔人们觉得自己没想出办法,这样支派他们也是有道理的,更何况渔具也的确要人管理,就都答应了。

每天,他们不用打鱼,就在太阳底下光着膀子敲着梆子,嘴里大声吆喝吓唬着,呼叫伙伴们收网捉贼。日子久了,就有闲得无聊的渔人听着敲梆子的动静而编出了咿咿呀呀就酒下菜的调子,每每收往时节就敲着梆子唱个不休。久了,渔人们就管这调调叫河北梆子。

南岸的渔人们听到了,很有些不服气,于是就借着渔具的谐音编出了豫剧,以此来炫耀他们造出了渔具捕杀鱼儿们的聪明才智。

随着岁月流长,河南豫剧和河北梆子被人们不断的修改完善,就成了今天的著名戏种。只是,这里面不知夹杂了多少鱼儿们悲惨的命运... ...

2005年2月3日20:25分秋雁南回论坛/注册名:消息小猪

————————————————感谢顶点诗歌红舞鞋对作文者不要胆怯、顾忌的鼓励,以及秋色秋硕谈及深蓝的老家在河南而触发我的灵感源泉的机会,我才能编出了这个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轻云兄的文笔煞是好看,心肠时好时坏,哈哈,我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

看似平常小事,却写得极具情趣,喜欢!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前比现在好得多,从前爱多,时下爱少,坎坷愈加,身体愈损,要不是天性不甘心、不认输,早已倒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04: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