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是海子的忌日,写几句读后感,算是纪念。
读诗如读人。尽管诗不能与人划等号,我还是在海子这首《复》中读到了纯粹与赤诚,读到了刻骨铭心的挚爱与灵魂的皈依。
麦地在海子笔下无疑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物质和精神的高度统一,因此也是温暖和痛苦的高度统一。之所以温暖,是因为麦地是粮食和美的承载者;之所以痛苦,是因为麦地的质问没有回声。它非为承载的重负而痛苦,而是在自身的燃烧中痛苦;它非为痛苦而质问,而是在质问中愈加痛苦。
海子走来了,他情愿站在麦地燃烧的光芒之上,他情愿让麦地的痛苦传导给自己羸弱之肉体,这是一种担当,是让人仰视的赤诚,我们为此自责并无法释怀。
海子走来,便没有回头。他的确是一无所有,的确是两手空空,然而他把痛苦都搬到自己身上,把重负都搬到自己身上,因此,他敢于面对神秘的质问者,他敢于回复质问。海子的回复是深沉真挚的: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海子的回复凸现出神秘麦地质问的主题:要和我对话的人们啊,为何你们总是一无所有和两手空空?!无论是从物质意义出发还是从精神意义出发,这一罪过都是不可饶恕的。
忽然想到爱国,想到悲悯,想到凭栏远眺等等。也想问自己:拿什么爱国,拿什么悲悯,拿什么去凭栏远眺?!
(2009-3-25)
附海子诗作《复》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 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 本帖最后由 浑圆的天空 于 2009-3-25 19:2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