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52|回复: 1

河北作家席满华力作<泥河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2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席满华长篇小说《泥河湾》









泥河湾是中国河北阳原县桑干河北畔一个非常漂亮的小村。这里有肥沃的良田,这里的气候适宜人类生存和植物生长,这里还有一个为上帝建造的小教堂……简直是一块迷人的东方乐土。



近一个世纪以来,这块神秘而美丽的土地,围绕人类起源这一世界性的热点问题,曾经发生了多少动人心魄的故事……在中国,100万年以上的人类遗址一共有25处,泥河湾就有21处;全国古人类遗址30处,泥河湾占26处。这两个数字告诉世人:中国的古人类遗址绝大部分在泥河湾。这就说明泥河湾在200万年以前,在100万年以前,在几十万年以前人类的活动非常频繁,人类非常密集。



1924年,当美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在泥河湾盆地发现所堆积的第四系河湖相地层,并用泥河湾名字命名“泥河湾层”之后,泥河湾,这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小村便蜚声中外。泥河湾是我们人类的起源中心之一,世界上几十亿人口,有相当多的人是从泥河湾走来。



这样一个泥河湾,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让全世界都知道……可是,一直以来,泥河湾的事情只有领导重视,考古专家们热心,知名度只拘限在一条狭窄的线上,而外界的老百姓不了解也不知道……近些年来,也有新闻媒体在传播,也有科普读物在出版,也有散文、诗歌在发表,但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早已超出了普通自然村的概念,成为蜚声中外的古地质、古生物和古人类的研究圣地,吸引世界8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研究、考察的泥河湾,需要一部厚重的长篇小说来反映,以长久而广泛地流传,让泥河湾不是走向世界,而是回到世界。



就在这千呼万唤的关键时候,本土作家席满华担当性地创作出了一部近30万字的长篇小说《泥河湾》。



长篇小说《泥河湾》,讲述了神秘的泥河湾和一个家族80年来与考古结缘并为之奉献的传奇故事。特别是小说中的女主角,即105岁高龄老人苏红玉,她的一生多姿多彩,堪称传奇。苏红玉是民国初期的女子,漂亮而有文化,在闺中待嫁时,香名就传响了桑干河畔。她18岁时从马家湾嫁到泥河湾,丈夫比她大十几岁,还有前妻留下的两个孩子……她心甘认命地做了继母,并精细而有远见地为两个孩子铺排了前程。她和丈夫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仪式时,给法国传教士文森特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文森特称她为“东方玛利亚”。这个神妙的称誉伴随了她整整一生。由于文森特的缘故,在婚后年轻的岁月中,她先后结识了法国传教士、天津北疆博物院院长桑志华,又通过桑志华结识了法国地质学会会长德日进和美国地质学家巴尔博等。



苏红玉(当地人称她二奶奶)婚后生了三个孩子,连同前面的共五个子女,在外国地质和考古专家们的引领下,全部走上了研究古人类学的道路。特别是长子周永长,他念了天主教总修院,在天津北疆博物院勤工俭学,又与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贾兰坡在周口店考古,日军侵华时又投笔从戎,8年后从战场上归来又留学巴黎,建国后回国又一头扎入泥河湾搞考古研究。他文革时遭受屈辱,文革后继续坚持在泥河湾,几乎将一生奉献给这块神奇的土地。



这只是苏红玉一个孩子的不凡经历,而其他几个子女各有传奇的人生。苏红玉这位泥河湾母亲,以百岁人生所经所历,见证着泥河湾的风云变幻、大地沉浮,品尝着生老病死、人情冷暖,也折射着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展示着一种历史时间。她从少女到百岁老人,通过丰富而复杂的村史、家史和中外专家在泥河湾的考古史,明确而无疑地告诉世人:泥河湾是人类祖先的东方故乡!



长篇小说《泥河湾》作者席满华曾毕业于河北大学作家班,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走西口》、《搭上西部的列车》,报告文学集《人间好男儿》。被评为张家口市第四届优秀宣传干部、德艺双馨文艺家。



长篇小说《泥河湾》将由中国权威出版社出版,以此作为献给老祖母“泥河湾”的一份厚礼!
发表于 2009-2-22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泥河湾》已经充满了期待,很显然这是源于你的文字和内涵。
红上,与大家分享!有机会一定要去河北阳原县桑干河北畔哪个非常漂亮的小村看看。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1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