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066|回复: 11

月赛浅评兴昌获奖诗作:《一位吹奏田园短笛的行者的心底之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1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位吹奏田园短笛的行者的心底之歌》

每个人的语言环境是不同的。如果把语言环境比喻成为一个大大的磁场的话,那么它同样是具有排斥和吸引性的。兴昌的这四首,语言质朴平铺,读来有鹅卵石一般的光滑。这样的取境语势在被一种诗化的抽象表现之后,仍能留给我们回味,着实不容易呢。

在兴昌的《犁雪,犁穷,犁春》中,青蓝读出了铁碇般深沉的份量,这样的审美感受是震撼人心的。当诗人的感情升华到庄严的高度,它所传递出的共鸣也是掷地有声的。在这里,你根本不必去在意诗歌的技巧与思想。它就是单纯的一首诗,一首诗人心底的歌。这种把握是深厚的,也是敏锐的。这一首也是这四首中我最喜欢的一首。

《脊背上的摇晃》这一首在取材上并没有发挥,很宽松自由的风格。看似不经意,实则挺巧妙的。散散落落中让诗句有了很落实的归依。虚实相间手法的运用,避免了罗列,使诗句在本真中寻找到一种创作之源。读来很爽快,明晰。

《反刍与春晴》所表现的应该是男性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接轨与荡漾。男人的世界不可言说,可又不可不说,呵呵。男人本就应该是一条宽阔的河,他们在河水中划船,或者为河面架上小桥。渡自己,渡爱己的人。渡生活,渡生命!以生开始,以渡终结。这一首诗里,一节读来有野气,二节读来有情气,三节读来有活气,四节读来有稚气。正是这四气就构成了这首诗歌的筋骨之气、阳刚之气。

《经纬方寸间》是这四首中更倾向于抽象思维的体现之作。追本溯源,我们都是这经纬方寸之间的尤物,或灵,或动。或虚,或实。或弱,或强。在这首诗中,兴昌在意象的切入上做了一种物化上的截取,取世物之轻灵。以轻灵更衬出人之重,心性之重,生之重。以我的理解,三四二节调换一下顺序可能对深化主题更有裨益。


兴昌就象一位吹奏田园短笛的行者,让我们在他的诗句中感受到一树花开,又一树花落。在落与开之间,这个支点就是他自己行走的脚步。当然,广而开来说,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继续向前的脚步。因为在我们生命里有太多的东西,太多的不可承受,而我们又不得不承受,又不得不领受。存在是当下的,存在是永恒的,而存在又是没有理由的。让我们共同行走坐卧,每当抬头的时候,再看一看脚下的路,它一直延伸着,就足矣了。

最后,青蓝想说的是:诗之与否,我以心性去体味,而不以貌取。兴昌这四首,除第四首稍显单薄之外,都是不错的作品。我们风格不同,而青蓝对诗歌理论又是懵懂。所以,青蓝对兴昌的诗歌从根本上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以上这些,就是我读过之后,在这里说出的粗浅的感受,它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有失偏颇,或与你的创作始出相悖,也不得而之。因为诗歌毕竟是诗人化太强的东西,青蓝总是把握不好的。

不得当之处,烦请兴昌海谅!祝周末快乐,创作快乐,生活更快乐!


附杨兴昌获奖作品:

《犁雪,犁穷,犁春》

缘如水 份如山
想起你就听见一条峡谷在歌唱
裸足拉纤的背影跑不过风
鹅卵石悄悄穿过五里十八滩
嫁接在一片红红的桔树林

只在很多年以后 2009年的今夜
南方年糕的香味弥漫着熟悉的空气
面对家乡鲜嫩欲滴的大红袍
就着月光抚摸皮肤一样的记忆
撕开的酸还是让人垂涎三尺

你说我是固执的铧犁 质朴
至今还在 尖锐土得掉渣
在光鲜鲜的现代悬挂刀耕火种
一种等待 心甘情愿
只为过路的眼睛递上一瓢水

我说我是一头习惯夜间反刍的牛 
睁圆双眼只关注熟悉草垛旁的红白变迁
远方 我不停地犁过浓浓乡情
象一支呼呼作响的回头箭 每年立春 
生怕我的爱睡死在雪花的怀抱里

《脊背上的摇晃》

如果雪饿停了
倒骑牛背的高人 是不是
还担心弯弯的牛角 在摇晃中
冲乱梅花的方阵

放牛的孩子 只管踏青 
任断篇残卷 空挂在牛角上
不等草长 就用竹笛吹醒
一面面杏花村

山字的中间简写成一竖
那些被忽略的脸朝黄土背朝天
迎风抽红的玉米穗 一旦生气摇晃
金黄色的理想会不会 就此断层
 
但是岁月 会用二十四节气歌
把家的脊背操练得刀剑生风龙飞凤舞
一条充满希望的盘山路 
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


《反刍与春晴》

你说男人是头牛
我说累死了算毬
一碗对一碗
心愿酩酊大醉

就听见炊烟
喳声卖气的喊
晚归的房雀
又在温暖中认错

一条砂石路
磨破了太多的新布鞋
赶马车的汉子
让书包欢快追逐

老家太老了
还穿着干净的补巴衣服
当年的一帮小屁孩
真的脸红了


《经纬方寸间》

一滴水
在叮咚的瞬间
尽展皇冠的魅力

一粒米
经过精雕细刻
可以牢记真理千言

一颗心
比海洋还要宽广
比针尖还细

一个字
写出来一撇一捺
做起来却要一生一世

[ 本帖最后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2-22 15:20 编辑 ]
发表于 2009-2-21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干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1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诗与评!问好青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1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诗好评,问好二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1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吹奏田园短笛的行者的心底之歌》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1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蓝妹妹辛苦,上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1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点评!!!

谢谢青版用心点评和鼓励。我虽自小生在县城,可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却对身边的田园乡村心存感恩和怀想,所以多在诗中表达一份真情、真意。情先动我了,至于能不能动别人,我不敢心存奢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1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以我的理解,三四二节调换一下顺序可能对深化主题更有裨益。

谢谢指点,我已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1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的真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在并没有发挥”,这句话好像多了一个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2-22 10:48 发表
学习了。“在并没有发挥”,这句话好像多了一个字?


呵,方悄啊。青蓝昨晚都偷着改了好几个错别字了,还是有没有改到的啊。见笑了。临屏敲出的,打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一问好大家。青蓝不会评诗,说些读后感,还说得不到位。大家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15: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