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89|回复: 9

为什么我杀不死我的“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我杀不死我的“牛”?》

                                                                                     --------- 读《谁杀了我的牛?》有感


在得到这本书的当天,我用大概四个小时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小书。但直到三天后的今天,我才提起笔。并不是因为我对这本书没有兴趣,或者我没有时间。我只是觉得,这本书在这个时侯走进我的视线,似乎带着某种宿命的意味,仿佛冥冥之中有一种神识,选择了这个时点,来解开我搁置已久的一个迷局。所以,我需要整理我的思绪。

在正式说到这本书之前,我想先提供一点与此相关的背景信息。这是一本励志书,这一点已经被公认。而对于励志这个词,是自戴尔.卡耐基以来,历经100多年的淘洗之后,才出现的。在世界范围内,它曾经有过许多个绰号,比如成功学,个人成长,自我提升,创富学等等。为了方便讨论,我将从中选择一个最能吸引眼球的名字来统一:成功学。

以我的了解,至少在中国内地,成功学迄今为止还没有被承认为一门正式的学科(至于原因,我在后面将会提及),至少从整体上是这样。但是,最近三十年来,在局部,在小众范围内,我知道,很多人已经开始把它当作一个方向在研究或探索,其中,就包括我。

我知道我远称不上是一个成功学方面的专业研究人员,但我自信作为一个成功学的粉丝,我是够格的。十三年前,在我还在上大学的时侯,我开始接触现在公认为成功学创始人的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光辉》《语言的突破》的作者),而且几乎看完了他所有的主要著作。毕业之后的前几年,我陆续认识了卡耐基之后的许多这个领域的顶尖人物,包括成功学的第二代宗师拿破仑.希尔(《成功学教程》《成功定律》《思考致富》的作者),以及后来的克莱曼特.斯通(《思考致富》《必胜的成功体系》的作者),奥格.曼丁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作者),安东尼.罗宾(《激发心灵潜力》《唤醒心中的巨人》《一分钟巨人》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谁动了我的奶酷》《是或不》的作者),阿尔伯特.哈拍德(《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作者),罗伯特.川崎(富爸爸系列的作者)等。以及最近20年内崛起的台湾成功学代表人物陈安之(《超级成功学》的作者),李胜杰(《心灵财富》的作者),廖阅鹏(成功催眠系列CD的开发者)等。

当时每次读完他们的一本书,我都会热血沸腾,似乎完美的人生就在不远的前方等着我。这也跟我的个人成长背景有关,我出生寒门,自幼被寄予厚望,加之一度为生活所迫,所以穷则思变,一直有着很强的成就欲。但是自大学毕业至今,十三年过去了,结果如何?我成功了吗?否也!直到今天,我仍背负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仍在平淡平凡平庸的尘俗中为稻粮苦苦谋划。

是我质资平凡,悟性太低吗?是我个性散漫,不思进取吗?是我福运淡泊,命脉不正吗?也许!未必!那么问题出在哪里?这种自伐般的追问,几年前我曾做过。很痛苦,很艰难的过程。但最终无果。所以,近年来,我对此的兴趣淡了,当初的雄心被流年和现实打磨的不复锐利。

这次如果不是当当网以写评为条件主动赠书,如果我事先知道这是一本励志书,很有可能我不会去看这本书,更不会主动去提起这个自揭伤疤的话题。但是我既然接受了这个条件,我必须要履行,这是起码的原则。而且,出于公道和良知,我还不能胡言乱语一通但求敷衍了事。

但是,我现在很高兴我看到了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给我尘封的迷局,提供了一个求解的方向。这本书具有大多数畅销书具有的特点,招眼的标题,大量知名人士的推荐,印刷精良,在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当今时代,我很能理解作者和时代出版的商业考虑。但这些噱头的存在,并不能抹杀这本书的价值。如果要从这本书中挑出一句话来描述它的价值所在,我的选择将是:我们的成功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与其他任何人无关。这正是我当初求解时不曾,也不敢深入涉及的一个方向。我养着太多的“牛”,而不自知,我被我的“牛”困住了。我也开过杀戒,但不够狠,我杀不死它们,也杀不完它们。

我为什么杀不死我的“牛”?我为什么“狠”不起来?仅仅作为一个讨论的方向,而不是对“杀牛”的一种逃避,我觉得,跟我的成长背景,跟我深植于其中的主流观念系系相关。我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余荫下成长,并深受浸淫。中国文化几千年来都是以儒家文化为正统,重群体轻个体,重农轻商,以仕为尊。这种风尚直到最近30年来被东渐的西风所憾才稍有松动。但这种憾动是缓慢渐进的,对于置身于其中的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无论是参与这种憾动,还是远离这种憾动,都是痛苦的。参与意味着自我切割和舍弃,远离意味着对于自身潜力的漠视和正在成为主流的世俗成功机会的放弃。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可以预见的短时期之内,成功学,仍将不会被主流社会重视。

而我,曾经参与,亦曾经远离。现在,因为《谁杀了我的牛?》,我重新回到了十字路口。但哪怕仅仅因为这一点,我亦要感谢时代出版,当当网和卡米洛博士给我了这个机会,让我从安逸的床榻上重新站起来。关于这本书本身的解读和价值,因为个体的经历和观念不同,一千人会有一千种体悟,所以,我不愿多说。不过,对于哪些有勇气有野心不安于室的人们,我会乐于提供一句荐辞:既然四个小时能促使我写下这篇文字来自我反省,它应该也不会浪费你的时间。


[ 本帖最后由 鈍刀 于 2009-1-19 13:0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位朋友指點一下,為何不能從本地電腦上往文章里發圖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书评写得好,让人产生想看看这本书的冲动
另:回答楼上的问题,偶也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到诗人图象库里再转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1/16 13:34 发表
放到诗人图象库里再转过来,


雪斑,試過了,不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刀写的真好,我每读一句就要思考一小会,好像我的思想有些跟不上你的语言
写得那么多,究竟怎么用到实际这才是我想要问的?我可以读很多书,悟很多道,可是下一刻又会犯浑,这可怎么办呢?

你的感悟是基于自己的思想转变,还要向大家做以推荐吧,找到志同的下一步呢?
我怎么觉得我在胡言乱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9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人想读一本书的书评是好书评,你的文章令我心动。 ,想要成功就要对自己下手“狠些”,摈弃平庸的观念,摈弃一切阻碍成功的天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9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鈍刀 于 2009-1-16 11:05 发表
哪位朋友指點一下,為何不能從本地電腦上往文章里發圖片?


你看你,本地电脑里的图片只是你自己没有上市流通(联网)的仓库,你要将图片先放在网络上,比如放在你的qq邮箱或个人空间的私人邮箱上,才可链接发出你想要的图片。
  比如,这张图片,就是我从保存在我的电脑中放,然后保存在论坛个人空间私人箱,再粘贴后会上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09/1/19 12:23 发表


你看你,本地电脑里的图片只是你自己没有上市流通(联网)的仓库,你要将图片先放在网络上,比如放在你的qq邮箱或个人空间的私人邮箱上,才可链接发出你想要的图片。
  比如,这张图片,就是我从保存在我的电 ...



謝昌哥指點,基本掌握動作要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仙草月兔 于 2009/1/18 20:20 发表
刀刀写的真好,我每读一句就要思考一小会,好像我的思想有些跟不上你的语言
写得那么多,究竟怎么用到实际这才是我想要问的?我可以读很多书,悟很多道,可是下一刻又会犯浑,这可怎么办呢?

你的感悟是基于自 ...



小兔子,嗯,我也覺得你說的有點亂。不過,沒關系,你應該還年輕,有些事情,如果你還不想想,就不要想好了。到了一定時侯,你自然會想。只要你覺得開心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10: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