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89|回复: 11

滇西北:一次灵魂的梦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云南诗人简内

1.

       中秋节前一天诗人田勇说啊钟有急事要回沪,机票已经订好,中秋下午的飞机。

       我想也好,我就取消到香格里拉过中秋节的计划吧。那几天疲于奔命,刚刚从昆明陪叶子过完生日,又有几次接待,酒喝多了,刚好可以一个人过个节。平时来找的朋友多,但凡过节,却安静了,我自己不喜欢过节,每年最浓重的节日我基本都自己过,比如今年春节我就几乎一个星期没出门。

        只是对不起啊钟了,原来说要去香格里拉和他呆几天的,不想又有朋友过来。

        晚上接到田勇电话,说啊钟听说我要过去,把机票退了,推迟一天再走。我说那好,明天我一定赶过去过节,了两个心愿:一是送别啊钟,二是去看看默默和田勇他们的撒娇诗院。很激动也很惭愧,啊钟公司有急事,但还是为我推迟回去了,我感觉更多的是激动:我和啊钟那种相见恨晚的温情。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买了酒读田勇送的诗集,提前介入他反复吟诵的雪山和众神的世界。

            离家200米的一座白塔
            你以额触地,听暮雪风铃
            摇碎往昔、唤醒来生
                             -------田勇《娜格尼苏桑》

2.  

      香格里拉我其实是很熟悉的。90年代我因为做旅行社的缘故,起码去过二十次。当地藏民性格豪爽善饮酒,和我性格相似。我长得黑,说话声音响,头发长了自然卷曲,好多人以为我是藏族。不过我在内心一直不习惯中甸的新名字,品牌效应可以理解,但终究觉得香格里拉套在中甸上有点不伦不类,不是拔高,反而糟蹋了中甸。2004年扎西德勒酒店老板的儿子农布跟我学英语, 国庆节放假我写了这么几句表达我的别扭:

                我的学生龙布是藏族
                他说国庆要回老家  回
                香-格-里-拉
                很早就知道中甸更名的事
                这四个字从龙布嘴里出来时
                我还是觉得   有什么
                卡住了我的脖子

       几天前在撒娇诗院的一次聚会上,田勇给我打来电话,田勇一开口我就知道他们在喝酒,接着是阿钟和我说,然后是默默,说大伙在说你呢。我知道哥几个肯定在骂我,不过能在喝高的时候给我电话说明他们确实想起我了。我喝高的时候也会打电话,但一般只会给我念念不忘的女人们。后来田勇还安排藏族诗人扎西尼玛、丹增曲挫和我聊了会儿。差不多11点再打回去, 说醉了三人,藏族诗人们把自己干醉了。

3.
       中秋节一起来就直奔香格里拉。和往常一样,下雨。车站旅客稀少,我乘做的那张车才有五、六人,师傅决定走老路,从剑川走,看看路上能不能拉到几个人。我是第一个买票的,坐最前,看师傅脾气还不错,也就没说什么。一路上走走停停,速度慢得惊人,到洱源邓川时,看到路上的小狗被碾得一张像纸,心绪便飘荡了起来。

      97中秋节年也是这样的天气。大学毕业回老家教书一年后,我萌生出走的念头,96年初我未辞职就离家出走,因为丢了铁饭碗,不想拖累女友,坚决离开了她。刚开始做了一家销售公司的经理,到97年的时候,承包了一个旅行社。那天下午我提了酒准备到舅舅家过节,接到在老家团委上班的朋友电话,说不要去你舅家了,你原来的女朋友马上要和你堂哥结婚,出来大理拍照,估计会去你舅家。我忘了接到电话时候我说了什么,只记得那是下午4点多了,我让司机送我去丽江,说有急事要处理。女友和我已经在一起8年了,随说是我离开她的,但我如何接她要嫁给我堂哥的事实。我到丽江已经晚上9点多了,丽江中旅的人还在等我吃晚饭,那时侯丽江有一种叫“狼翻锅”的酒,觉得特别合我当时的心情, 半斤装的我喝了4瓶,也就是想把自己喝死的感觉。中旅领导先我而倒,留了两位导游妹妹,带我去狮子山上的一个KTV,歌没唱,胃出血了,被送到医院,丢尽了脸,从那以后我就没再去过丽江。

4.
        过桥头镇不远塌方路被堵住了,已经4点多,早上跟啊钟说好6点左右到,看来天公不作美,给田院长打了电话,让他们不要等我吃饭,晚上有酒就行。或许是上苍体恤旅人心急如焚的心情,半小时后就通车了。爬完一座高山后,突然出现了我所残留的对中甸美景的依稀记忆----大片的草甸和山坡上笔直的松林。视眼开阔了起来:依然泛青的草甸、褐色的稍稍高过草地的植物、五彩的经幡,还有那些刻着岁月痕迹的青稞架、自顾吃草的牦牛,在夕阳的落辉里组成一幅幅不可思议的油画,我的心情仿若被某种东西洁净过沥。

        那边不停的催促,我终于触摸到香格里拉了。香格里拉于我一直只是精神上的概念,我以前怎么没感觉呢?或许我看到的终将只是幻象?

       到香格里拉县城的时候已经7点了,这个高原之城还在沐浴着晚霞,一点都没有天将暗的征兆。很恍惚,一个美丽的大城毫无准备地突现在眼前,一点我熟悉的痕迹都找不到了。看来这次旅行将给我无尽的期望,毕竟阔别整整10年了。田勇催得厉害,我还是决定步行前往撒娇诗院,想沿途看看。我下车的地方是新城,一路的问过去,幸好当地人热情。路上接到一个大理打来的电话,是个女生,说是成都过来找我的。我迅速在脑子了搜了一遍,确定我不认识,那边着急了,说半月前在老周五十碗酒馆里认识的,我身边还有一个叫啊什么的作家,我一下子明白过来,我那天喝醉酒了,大脑一片空白。我说我已经到中甸了几天就回大理。

       还算顺利,到月光广场时,看见巨大的转经筒在前面的坡上缓缓转动,仿佛时间一样停止不了,沧桑而宁静,我知道快要到了,曾经读过报道说撒娇诗院就在寺旁。刚过广场,看见一个女人在锁门,我问她撒娇诗院在哪里, 她很奇怪地盯着我问有什么事情, 估计是她和他们很熟,我就说是老板邀请我来的。果然如此,她很热心地把我直接带到门前,其实也就几步,经过一个叫大土司客栈的地方,往前就是。

       进门看见几个光头和阿钟围着一个藏式火锅炉,他们已经在吃了。我很饿,没顾得上参观就开吃了,三个光头分别是默默、前一天到的浙江作家徐军、旅居香格里拉8年的摄影家郑义。默默喝啤酒,其余的喝红酒,我虽然不喜欢青稞酒,但想到见了哥们不喝点不行, 就要了壶青稞酒。我讨厌青稞酒是因为十多年前的一次大醉,那天我到一个藏民村长家喝,我们围着炉子喝了一宿,他的老婆则在旁边给我们烤肉和打酥油茶,村长喝醉了,我到现在还怕闻青稞酒的味道。《扎西得勒》描写的就是那晚的情景,这首诗我发在湖北警察吴幼明编的《水沫》第11期上,那是最后一期《水沫》了,新闻出版署以“非法出版物、宣传淫秽”等名目查封了《水沫》,其实原因大家都知道,吴幼明的“最大限度探索中国的民主和言论自由”的办刊宗旨才是遭查封的原因,身为警察的“自由思想家”的结局不难猜测,不久他就被警方清理了出去,现在带着老婆在北京做自由艺术家。

                  《扎西得勒》
             村长的客厅里
             左边供着**
             右边供着毛 主 席
             哒赖看起来
             比毛 主 席年青多了
             我对着他们鞠了个躬
             扎西得勒
             村长和我围着铜灶
             坐在小地毯上
             他的妻子
             在一旁为我们烤肉
             煮酥油茶
             喝口酥油茶
             喝一杯酒
             我就说一遍
             扎西得勒

         田勇忙于接待其他客人,大堂里还有一桌人在吃饭,有人看书,有人打台球,看来生意还不错。
         我由于来得晚,好东西都让他们给吃光了,只好让店里的卓玛给我弄了盘土豆。晚上到诗院门口的大桌子上赏月,赏月会其实就是吹牛大会,没几个人,就啊钟、默默、徐军和我。江浙一带人少有酗酒的陋习,他们几个都喝茶,就我一个人喝红酒。红酒是从酒吧的一个大玻璃瓶里倒出来的,说是来自茨中教堂的自酿酒,他们给我上了一壶,我很不以为然,云南的自酿葡萄酒我喝过很多,味道都很糟糕,但这次不一样,入口滑爽、厚重、余味绵长,就自顾喝了下去。桌上简单的放了两盆东西,一盆煮毛豆,一盆烧芋头。煮毛豆是云南人过中秋少不了的,但烧芋头我是第一次见,默默说这是江浙一带的风俗。月饼是从上海带过来的,产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名寺静安寺。我向来对月饼不感兴趣,默默坚持让我吃了一个,说专门请高僧开过光的。我味觉迟钝,没吃出徐军说的那种特别味道,看来好东西到我这里糟蹋了。

          稍晚来了个叫夏颖的女化妆师坐我旁边,是个美女,看到美女我心情不错。默默不愧是大师,张口就说你那是淫荡的淫,那女的估计也是个老江湖,笑而不怒,倒是把我的脸说黑了。我和别人不一样,我脸黑,不好意思的时候更黑。我不停地让他们给我加酒,那晚我总共喝了六壶,借用默默说的就是简内你他妈的酒没有限量啊,我估计我喝得他心疼了,早知道这酒的来历,我下口就不会那么猛了,回来后看到诗人野夫的文章,写范稳(《水乳大地》作者)、默默他们在茨中教堂,里面有一段话提到这酒:

       “晚宴是那位美丽藏妹一手操办的,满桌的山珍土菜,仅供客人享受.他们一家则在厨房用餐,我们把吴老汉拉来一起喝酒.先是品尝他们的私酿----玫瑰红葡萄酒,果然别具一格.其长子又拿来一点窖藏了六年的珍品,自然更显浓淳.要买,他们却只肯卖一斤,说还要留给以后的客人.看来生意并不重要,他们要那份听每批来客夸奖的喜悦和自豪.”

        看来,默默能弄到这么一玻璃瓶颇费了些功夫,可惜被我差不多喝完了,默默是个大气之人, 即便他真的心疼也情有可原,哈哈。

        高原早晚冷,我们搬进去坐。里面人不多共三桌,一桌学生模样,正围着听卓玛唱歌,卓玛是撒娇诗院的服务员,长得像个男孩,不过歌唱得好,田勇真会做生意,招了个服务员,还兼做歌手。我继续喝酒,和徐军和啊钟断断续续聊些关于小说和诗歌的话题。田勇在陪另一桌人,我没事干,凑过去吹了几分钟,里面有一个是香港演员,电影上看过和吴孟达对戏,不过不知道名字。田勇刚过去就认出他了,哥们赶紧把帽沿一压,叫田勇别说,还真逗人,田勇想这厮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就说你别紧张,在座的都是名人。

        差不多十一点多,又来了一拨人,是青海那边过来的藏学家和他的随从,名字忘了,但很有意思。后来实在困了,啊钟和我先休息了,据说田勇一直陪那个藏学家聊到凌晨5点钟。
     
6.

            是的,我该安静了
            圣洁的缅茨姆峰,在夜幕中微微侧转
            春天该来就让他来吧
            德西梅朵的声音被炉火灼伤
            听说巴塘那边的挑花已经开了
            才桑,你别在角落里唱情歌了
            圣洁的缅茨姆
            不会做你柔情的卓玛
            削尖的青稞架
            怎样抚慰你黛蓝色的梦
             ----田勇《娜格尼苏萨》

       本来是送啊钟的,但酒喝多了,田勇开车送,我就没去,一直睡到中午。一大早阳光就洒到床上了,从窗口可以看见斑驳的青稞架静静地立在院子里。依然做梦,但内心安静极了。往常即使睡着了,脑子里的东西都不会歇息下来,你得跟着奔跑,觉得自己是清醒的,累极。这种情况医生说是轻微精神分裂症。而撒娇诗院是一个可以让你忘记自己身处何处的地方。多少年来这是我最踏实的一觉。

       或许这就是香格里拉,但这里显然只属于藏民,属于马骅,属于田勇,属于默默。田勇来自安徽,这个脸上时时挂着阳光的灿烂的诗人,内心无比细腻。我无法知知晓他有多热爱这个被称为香格里拉的藏地高原,但他说他从没想过要回去。我从他写的诗里看到他的疼痛,那种疼痛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爱,对高原、对藏人、对当地的文化,甚至那里的草木。而我是坐不住的,默默说我是忙人,实际上我俗事缠身,我爱香格里拉,但这里于我只是一种类似于幻像的东西, 幻像诠释了香格里拉的真正意义,那是我向往而又永不能抵达的境界。我突然知道我为什么老觉得恍惚和不真实,因为我离不开城市,我离不开美女,我离不开诱惑。而香格里拉,我只是在梦里抵达过,我始终只是匆匆的过客。

        啊钟走了,我在默默的坚持下决定再呆一天。中午默默、徐军和我在诗院里喝粥,田勇则出去办事了。他回来后,我约他到古城走走。古城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原来很破败,当地居民都跑到新城住了,数年前,很多游人到这里后不想走了,纷纷租房或买房,改的改修的修,除了建筑的外观还保留着藏式房子的特点外,其余的都变了,和滇西任何一个旅游城市区别不大。好在这里人不多,感觉还是不错。走到古城的中心,也就是一个小广场,看见有人烤牦牛肉,我要了20串,这里天冷,饿得快,味道还真不错。后来田勇带服务员去看病,我则到新城路口一家叫布达拉的咖啡馆。进去后我才发现这个藏式咖啡馆和我理解的咖啡馆大相径庭,里面几乎没游客,都是本地人,打牌的很多,甚至有两桌人在喝白酒。我要了两瓶啤酒,坐了会儿,也没有可以看的书,觉得很无聊就回去了。

        依然是默默、徐军和我,坐在门口的大桌子上,他们喝茶,我喝青稞酒,外面很安静,偶有路人走过。撒娇诗院不光收留诗人,还收留了一只叫宝宝的母狗、一个有月余大的叫小小的狗,一只未命名的小猫。这会儿小猫趴在沙发上睡觉,宝宝和小小在外面嬉闹,很快来了一只长得很像小小的狗,默默说那一定是小小的爸爸。宝宝的魅力不言而喻,很快又来了只大侠级别的流浪狗,毛发耸立,样子肮脏。两只公狗围着宝宝绕了一下午。据默默观察,那叫宝宝的狗其实是狗中妓女,因为每次那个疑似小小爸的狗来和宝宝做爱,都会弄来一根大骨头给宝宝,很有钱的样子,骨头就是它的嫖资。默默大师估计也闲得慌,居然拍了很多那些狗的淫秽照片。

8.

       晚上接着喝酒,遗憾的是田勇邀请的美女要么有事,要么不在。和默默聊了些诗歌上的问题,他批评我随意了,但我嘴硬死不认错,说你没认真读我的东西。和很多名家聊过,他们指出的问题恰好就是我要坚持的,我探索文字背后的诗意,却摒弃别人认同的诗歌技巧,这也是我写诗异常孤独的原因。

       还是睡得踏实,十二点起来,装了满满一提袋《撒娇》系列作品,计十数本诗集。午饭后默默和田勇送我到车站,一问才知道下午去大理的车没了,只好折回撒娇诗院。默默说天意不让你走,再呆几天,下午诗人石一龙要过来,可惜我得回家干活,大理那边有几个项目等我。下午三点,臭豆腐要回丽江,就搭他的车去丽江了。臭豆腐我们才认识,话不多,一路飞奔,六点多就到丽江了。路过红太阳广场,毛 主 席依然在那里挥手,那么多年没来了,这也许是我唯一熟悉的地方了,于是和臭豆腐别过,在广场左侧找了个酒店住下。

        去古城转了转, 比十年前热闹多了。酒吧一条街不亚于大城市里的红灯区,嘈杂的声音一家盖过一家,幸好门口摩梭人装扮的拉客女孩子提醒你这是丽江。一些游记写手不经意给丽江杜撰了“艳遇之都”的称谓,他们绝没有想到过这几个字会给丽江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少人在笑着数钱。如今的丽江粑粑已经堂而皇之地被称为“东巴粑粑”,价格也翻为十快一个。当“东巴”已经变成资本市场的万金油时,在我看来丽江的民族文化也离消失不远了。城里偶有和东巴文化扯上关系的铺子,不外乎是把东巴字当艺术品卖,有趣的是每个铺子里都有一个白发长须的老者坐阵,故作神秘地,颇有些国粹中医堂里老郎中亲自问诊的味道。97年我因为对丽江文化走向的顾虑,写过几行字,看来我的顾虑已经应验:

               《丽江》
            四方街上
            飘的是江浙人的
            旗帜
            扬的是五胡四海的
            吆喝
            过不了几年
            有人说  听  
            这就是海派纳西话
            四方街的象形文  
            在银子的怀里掉牙了
            如今
            纳西人
            住城外的别墅
            说洋文  泡洋妞
                     1997.06.019

   
8.

       晚上9点多,终于和兄弟小林联系上了。小林是大理洱源人,早年在昆明师专英文系学习,不过据我观察,他的英语已经还给课本了。认识他时,昆明的朋友介绍他是“云南年轻一代里写古诗词的翘楚”,我对古诗词不懂,更谈不上爱好,小林当时在做杂志《云南旅游》的主编,还算同道中人,也好酒,一来二往成了好兄弟。小林比我小,但算是个传奇之人,早年开过书院,开过公司,但都破产了,他一直在研习佛学,因机缘巧合,现跟随了仲巴活佛,到丽江佛教协会做秘书,负责宗教杂志的编撰工作。

       小林让我打车到丽江黑白水大酒店,他在那边等我。到了之后,一个着暗红色喇嘛服的人走了过来,我虽有心里准备,还是吓了一跳,一月不见,他已入佛门。他对我施了佛礼,我只好抱拳还礼。小林在的寺庙叫白马龙谭寺,尚在修建中,就在黑白水的对面。我随他去寺庙,喝了碗酥油茶,推说晚了要告辞,其实我内心对庙宇心怀恐惧,又是在晚上。小林说寺庙还在修,他暂时住在别人供养的一套小区房里,邀请我过去坐坐。到了住所,小林换了便装,我才稍微心安,和他聊起了近况和佛教。

        几年前,小林公司二度破产,心灰意冷决定回家。他家附近有个兰若寺,兰若寺所在地有眠龙洞,原名清云洞、迭珠洞,相传明代初年建文皇帝未允文因“靖变之难”逃来云南住在这里,易名为眠龙洞。清《康熙鹤庆府志》记载:"建文皇帝出亡往来宿于此者数年,故名。寺庙基本已毁,小林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想重建兰若寺,造福家乡父老,然工程巨大,无力完成,由于机缘巧合,拜了东宝·仲巴呼图克图为师,前往丽江修行。小林之前号称山僧,这里有他朋友小衣写的文章,虽有吹擂之嫌疑,但才气凸显,转于此供识古文之人鉴赏。

       山僧者,兰若居士是也!因重建兰若寺,遂以之为号!居士笃信佛,余于佛理七窍通六,于此无力深究,不复深谈!今且听余细说山僧其人!

        或处于此纷杂扰乱之世,芸芸众生均求心安!行者,山僧,冬至等人终日论佛参禅于期间,吾等小辈静候于旁,或参和只言片语,一知半解。

        山僧于佛,可算通矣!喜谈论诗词,亦有佳作!然观其诗,多有流连之意,自言处境尴尬,陷于民主佛陀两难之境,散尽家财,奔波于民主事业数十载。而后参悟佛法,始得其真!自言此生夙愿,天下为公,大治祥和!而今投身于寺,心却难抛尘俗之民,平生大愿,或羁其身矣!

         修行佛法,终难自弃,闻其言,多有感悟!观其诗,多生感慨!其于十年又七曾书:“著言欺孔圣,呐喊笑孙文,笔起千斗酒,胸罗百万兵。七步作长歌,八荒望大旌,天下自由日,畅饮杯不停。”十年风雨后,物是人非!自言:“松烟常恨三秋水,霜衣犹怜千山云。本是世外无情事,却因一念惹风尘。”余尝荐漂泊之《不负如来不负卿》一文,山僧自言:“此文读完泪如雨下!”余闻之,不知言何!

        世间何来双全法?或其间语正中萦怀,达其痛处!世事本沧桑,佛海无边!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过委婉道出人心不忍!回首蓦然,终是潇洒之人难超脱,超脱之人难出尘……

         遂不知人生境遇,往来若风!如是而已!或曰:“一切随缘安住!”山僧或感其中,故言人皆尘世之人,惟明大道,或可脱俗!

          山僧交游广泛,几番让人惊异!其与佛,道,圣耶稣教,均有相交,盖其大道相契,抑或人之相遇相识,是乃心灵契合,本与信仰无忧罢!曾言:“所谓高人,洞察宇宙规律,识得本心。而万缘放下,不染着,不强舍。一切音声,如能有应,皆是法音。众生皆是如来!”

          山僧性情率真,初道其谨严非常,不敢造次。后多番来往,明其真性,时或戏称其“疯僧”,亦不以为意也!

          为人心细情长!吾常困于佛,自感尘埃沾身,难以拂拭!或曰:“世外之人,何苦!”山僧每每慰之,“人性各不同,乃外相所现 。一念清净,则皆是如来;一念迷住,则佛是众生!在家出家,皆是外象。心若有离,则视他人亦已离!心若归去,无早晚之分。是须物我两忘!能彻见本性,风尘女子,亦是佛陀再来。风为念,尘乃烦!一念起处,万法生;一念息处,万法灭,烦恼即菩提。无念,则无菩提。念佛法门,至上之道 。如能心心相应,则证无上菩提。强断念 ,则与草木无异 ……”

        “多情乃佛心!”世事多不关己,而执意为之,是谓多情!此发心即佛心!小女子念佛,半是烟花半是悟!此类言语,可悟不可传!余但感其心境,其中大道,则待来日!

       “喜、怒、哀、乐,如影附形!”真水无香,真人无名,难矣!不若尽人事,听天命,谓之随缘!终明舍小我,为大我,是为放下!执着成佛谓之迷,终成魔。量力而行,功德无量!逢此蜀国天灾,山僧四方奔走,聚善布施,是为可敬!
        衣食住行,乃至高佛理!佛陀临世如何?穿衣吃饭。佛陀不临世界复如何?吃饭穿衣。随心所欲,须坚持正道!感余伤怀,曾传余心咒,言或有助小辈沉心静气于此浮华之世!
      

9.

       本来计划一早赶回大理,起来后想我的兄弟小林已遁入空门,以后怕是见面机会不多,还是再去寺庙拜访一下,一来道别,二来也观察一下他的日常生活。进寺庙后,见一楼大殿有两人在诵经,一个普通装束,另一个束长发,居士打扮。不敢惊扰,径直走到前晚喝酥油茶的耳房,见小林在烧树枝,说在除瘴,烧的是冷衫枝条,整个寺庙香气袅袅。陆续来了些香客,更有一汉地比丘尼见了小林行磕头大礼,我和她聊了会,得知她从鸡足山来,特意到丽江想拜见上师仲巴活佛。让我感动的是她并不知道上师何时来,打算要等到见到上师才回去。做早课的人出来了,经小林介绍束长发的原来是活佛的二哥,另一位是藏医。大家都喊小林大师,我开玩笑说那我以后也得喊大师了,小林法号晋美慈城,意为永不破戒,一个月前他每天要抽两包烟,天天喝酒,现在居然断了。我感觉恍惚,这的确是个好地方,等寺庙修好后我想来住上一段时间。他们留我在寺庙用膳,我谢绝了,小林说那就请我到隔壁小饭馆里吃。和比丘尼道别时,她说上师下午可能过来,问我为什么不等,我回答说我未更衣、沐浴,我这样子是不能见大师的。

         吃饭时有个老人过来要钱,小林说我是出家人,你应该供养我,说归说还是给了老人一点零钱。小林劝说我也出家算了,我说也好,只是我现在在尘世间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也许会来的,但那也是几年后的事了,还有我要是出家,几后我还是要还俗的。我让小林先走,一个人在后面喝酒,想到一些朋友纷纷出家或者皈依,莫名的难过起来,小林已不再是那个和我熟悉的小林,他现在神态安详,脸上永远有我读不懂的神秘笑容,而他的父母至今不知情,他们有三个孩子,老二博士毕业留在北京,老三是女的,马上要去英国攻读医学,老大从此叫晋美慈城法师。

                                                                               2008.09.20---23

[ 本帖最后由 田勇9706 于 2008-12-3 10:26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3 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心情,在路上。
一行一字静静地读,虽然心存感悟,却寥寂了。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哥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看不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帖不上来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传到诗人图像库,再复制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我的图片太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辑缩小一些再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5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思想变化,生命感悟,也要出家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1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勇催得厉害,我还是决定步行前往撒娇诗院,想沿途看看。我下车的地方是新城,一路的问过去,幸好当地人热情。路上接到一个大理打来的电话,是个女生.........


随意却深意的写着一段行程,看了总有一种说不出微微的感动。


问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1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她想出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14: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