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71|回复: 4

秋游长白山(日记摘选.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5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游长白山(日记摘选.连载)
: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越过了国境线
   兴冲冲的我最先登上垭口,天风浩浩,燥热全消。我早已被山下那一潭静静的碧水所沉迷,真想一口气奔到她身边去。虽然 也不过就隔一,两百米,并不太陡的缓坡,但除了有少许的山草没有有其它的植物,和周围的山峰一样都是熔岩形成的,绝少生命痕迹。何况这种火山灰凝成的熔岩,表层就像风化石一样,踩上去便成了碎碎的石砾,站不稳的,上来的路是从坡下的停车场用水泥板修了一条游览道。砌了1236级台阶才到达这个天池上沿的垭口,这里的优点是可以俯瞰整个天池。但以我游山玩水的体验来说,这也恰巧是由西南坡登山游天池的最大败着,一览无余之后很难激发更多的联想。难怪这边的游人十分稀少,白山一个市,居然也组不起一个只需有八,九个人就可以成立的旅游团来。这么好的天气,总共也就几车人进山。而且据青松子说,这已经算是今年进山看天池的最后机会了。登上山的人似乎也并不太珍惜这难得的机会,不少相携相拥的男女除了第一时发出惊喜的欢呼后,匆匆忙忙拍上几张照,完成看过到过的基本程式后,便匆匆下山去了。前后不会超过五分钟的。
   当走完标记有1236字样的台阶时,前面是一块宽约十来米长约几十米的缓坡平地,上山的路仿佛也在这垭口的中心位置,在上去的右手路口侧立有一块刻有中国字样的界碑。当时我并未在意,只因为看见先上去的人大多集中在左侧,包括那些抬滑杆等客的脚夫。而右边却稀稀拉拉没几个人走动。按照寻求清静的惯例,我自然走向右侧,径直向我发现的一块可以歇脚,也便于摄影的岩石走去。等我刚刚坐定,妻子和松子的父母也翻上了垭口,相约向我走来。青松子因为要为我们这一行留下一部纪录片,肩扛电视台采访用的大型摄像机边走边拍,除了要纪录我们一行的活动外,还要拍些沿途风光及长白山的动,植物特写照,以备后期剪接合成之用。所以他上来得晚一,两步,当他用镜头一捕捉到我们时,他嘴里说的却是:“兵兄,你越境了。”
我回头一看,这时才发现,原来界碑的这面,刻的已是我看不懂的朝鲜文字,哈哈,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越过了国境线,入侵邻国二,三十步了。

[ 本帖最后由 秋歌 于 2008-11-15 22:49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16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日不见,游山玩水去了哈,很随意的游记,发来大家分享下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6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从北坡上去的.没有国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8-11-16 11:15 发表
多日不见,游山玩水去了哈,很随意的游记,发来大家分享下哈


谢谢版主关注,是的,这一,两年常在各地走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梦心曲 于 2008-11-16 19:10 发表
我是从北坡上去的.没有国界.


是的你们走的那边是正途.全在我国境内.这边开发晚,但更贴近自然些.现在这一段日记已经整理完了一并发上来,给大家作一个路线图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14: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