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560|回复: 10

十月同题诗评总汇(请各位把诗评放到这个帖子里,方便查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6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老汉的诗评

《美丽而坚固的骨架》---简评原筱菲的十月同题诗冠军(1) 文/原筱菲

【同题诗】《指尖的森林掌心的海》

  
不要说遥远
其实我已在你的掌心里
并且日渐透明
宁静无比

   
我的水滴
是翩飞的水鸟
绕过你手指的森林
栖落在你的指尖
你也把蓊郁的绿色
投影在我的水面
让我的心海不再空旷

   
握紧我吗
覆盖我吗
让我梦的水滴渗入你的根须吗

   
不要张开
不要让清澈的水
苦涩着从你的指缝滴尽
叶子不要为季节飘落
不要让虔诚的鸟儿追逐得
太久  太远

   
其实有时我不想飞
我想穿行在你影子里的
做一只悠闲的小鱼

   
   
【简评】 《美丽而坚固的骨架》---简评原筱菲的十月同题诗

我想,原筱菲写的这首之所以被喜欢,除了它扣紧题目,对“掌心”、“森林”以及“水”展开了美丽的描述之外,作品坚固的“骨架”是起了关键作用的。这个题目并不好写,难就难在受到了“指尖”“掌心”两个词的局限,再开阔也得回到手上来,其实,题目向我们暗示了“把握”或“被把握”的线索,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抓住它,用好它。就这点来说,原筱菲很聪明,你看:“我已在你的掌心里/并且日渐透明/宁静无比”,第一节先把基调定下,以后的舒展和引申就不易出界了。第二节立刻就把“你我”即“把握与被把握”的关系,通过一个美丽的抒情恣意地展开来:(A)我的水滴/是翩飞的水鸟/(B)你蓊郁的绿色/投影在我的水面。同节中的A、B其实是交代了“手”与“森林大海”即“你与我”的关系,是一种自然的铺陈。就像乐句也有“起承转合”那样,第一节起,第二节承。接下去的第三节,用三个设问句“吗”,以及第四节中连续的四个“不要”做回答,这两节就是“转”的姿态了,显得很自然,毫不牵强(原诗略)。读到这里的时候,读者会期待结构中的“合”的出现,如何结尾呢?作者惜墨如金,只写三行:“其实有时我不想飞/我想穿行在你影子里的/做一只悠闲的小鱼”,因为留下了许多回味,结束就不会让人感到匆促。我认为,好作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完整而坚固的结构。原筱菲的这篇做到了,大家也欣赏到了,冠军无愧。这篇诗其他的艺术特色也很多,恕我不再面面俱到了,我只想把它“稳固结构”这个最大的“亮点”和“看点”强调出来,以期抛砖引玉。最后说个小瑕疵吧:最后两句若写成:我只想穿行在你影子里/做一只悠闲的小鱼(加一字、减一字)会更通畅。以上个人观点,供参考。
   
   


《一片透着理性光泽的风景》---简评鱼过江湖的十月同题
亚军(21)文/鱼过江湖
【同题诗】《指尖的森林掌心的海》
   
不再试图穿越森林,你好象把前进
或者坚定不屈都移向了别处。
你开始关注方圆几里的心思,以及
你的一些分杈。是我,抄袭了你的年轻,
却没资格腾出大把的时间晒太阳。
   
你静下来了。你静下来我会告诉你,
没有失败,或者失意。森林的那边和这边一样
是海,我看到过。但不想沿着老路走回来,
手仗是个烦人的东西。落光了叶子的树枝,
才想成为别人的脚,无力挽回一些摇晃。
   
父亲,森林的高度你握着。海的宽度
我握着。那么,我们双手合十看夕阳红,
如果很美,你要告诉我,
我会传给我的分枝,手指和掌心
是我和你,或者说,是森林与海的区别。
   
   
【简评】
《一片透着理性光泽的风景》---简评鱼过江湖的十月同题

又读到一首含金量十足的好诗,读整篇作品,如同伴随诗人在散步,欣赏一幅心灵画,不疾不慢地展开来,娓娓道出,最明显的,整个篇幅的节奏被作者把握得异常沉稳,没出现一丝喘息和一次窜跳,很佩服!如同有个智者直接出现在诗里:“你静下来了。你静下来我会告诉你”,这种口吻充满成熟与自信,透着深思熟虑,既有高度又有悬念,想看下去。作品一路上,还有许多透着理性光泽的描写令人陶醉。“森林的那边和这边一样/是海,我看到过。但不想沿着老路走回来”,这是一个充满男性气概的果敢的判断句,读起来仿佛眼前出现了一张宽阔而智慧的额头。“父亲,森林的高度你握着。海的宽度/我握着”,请千万不要小瞧这种简单的句子,即使不分析其中的转借手法,光看那气势就足够迷人了,而这恰恰是一种高技巧,奇出于平淡。诗中的许多通感手法用得也很巧妙,它们会在拐弯的地方一个一个活起来:“是我,抄袭了你的年轻”(抄袭年轻:奇妙动宾)、“如果很美,你要告诉我/我会传给我的分枝”(我的分枝:美丽偏正)、“你开始关注方圆几里的心思”(方圆几里:绝妙定语)、“落光了叶子的树枝/才想成为别人的脚”(奇特联想),“无力挽回一些摇晃”(具象化描述),读着这样灵动的句子,真是享受。除此之外,诗中的那些自信十足的标点,用得毫不暧昧,也算是一个特色。就说这些吧,交作业啦!

《一小捆一小捆的精湛》---简评南杨玲子的十月同题亚军(7)文/南杨玲子
【同题诗】《指尖的森林掌心的海》
   
1。
一定有些什么是我们无从把握的
譬如那遥不可及的蓝
譬如你给的海
再比如哪些被你紧紧抱在怀里
迟迟不肯降落的痛
2.
将细软的句子交给过往的风
紫色贝壳藏在掌心
我们是好不容易存活下来的两尾鱼
在彼此的呼吸里倾吐心声
3。
虚构一个情节
任凭思念在泪水中沉淀
白花花的盐
你砍倒整片森林
指着年轮将所有的感伤推进
涨潮的过往
4。
起航的船终于错过一场烟花的灿烂
你舞动的指尖
最终停留在起风的北岸
爱是陈旧的海绵
只需轻轻挤压
就会流出忧郁的蔚蓝
5。
用幸福伪装伤口
假若路遇枯木
请用你的双手轻轻拍打一条幸福的河流
它终归大海
就像我们来不及拥抱的爱情
轻轻的就被日子打开了缺口
6。
重新约定吧
在你的掌心写上我的名字
并且拾取秋天里最饱满的种子
在你的眼帘
种植一棵树
起名相思
然后用最坚硬的果实敲打
一面临水的窗
   
【简评】 《一小捆一小捆的精湛》---简评南杨玲子的十月同题

   
一直很喜欢这样的句子。它假装无视题目的绳索,自言自语地描述心灵的感觉,把自己独特的“领悟”弄成一小捆一小捆的,随时可从口袋摸出来,解开任何一个都熠熠生辉,令人喜欢。有时候我想,这是不是一种美丽的小阴谋呢?很多高手都这样做,算不算是在“黔驴技穷”之际亮出来的最后一个高招呢?反正路都是人走的,写诗并无“部颁标准”可循,只要自己觉得好看,别人也觉得好看,尽管勇敢地向多元化飞去就是了,当然这是我的感觉,不代表南杨玲子。回到原诗:我认为,诗人的才情与悟性如果达不到某个水准,这样的句子是断然写不出来的。看似突兀的一句诗里,可以包含至少两个以上让你可以发挥想象的因素,这样的句子在南杨玲子的诗里比比皆是。比如:“将细软的句子交给过往的风”【可想象:通书信的幸福日子像一把把沙子已悄然消失】、“我们是好不容易存活下来的两尾鱼”【可想象:除了在“水”里,你我哪儿也抵达不了】、“砍倒整片森林/指着年轮将所有的感伤推进”【可想象:一种失望绝顶的状态】、“起航的船终于错过一场烟花的灿烂”【可想象:在后悔与失望中依然忠贞如初】、“爱是陈旧的海绵/只需轻轻挤压/就会流出忧郁的蔚蓝”【可想象:爱的伤口在抚摸之下呈现的美丽】、“用幸福伪装伤口”【可想象:一种坚强不服输不认命的生活状态】、“假若路遇枯木/请用你的双手轻轻拍打一条幸福的河流”【可想象:一种积极乐观的生存鼓励】。正因为有了这一些多义、多解的意象做为诗的基调,题目中“手掌、指尖、森林、大海”的表现就变得海阔天空,你不必去计较窠臼,也不必去寻找边缘在哪里,尽管在意象的海洋中畅游好了。这就是我对这组诗的简单点评。

   
   
   

[ 本帖最后由 云梦心曲 于 2008-11-6 18: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鱼过江湖的诗评

交作业:2号和4号电瓶
《指尖的森林掌心的海》
文/晴朗

拇指敲击键盘
为爱空格一片世外网缘
食指敲击键盘
把你牢牢植于中间
中指敲击键盘
尝试着扎根你的身边
无名指敲击键盘
想知道你的名字
小拇指敲击键盘
我小心翼翼排队到下一行

十指敲击键盘
一指比一指茁壮
掌中汗水已成海
不能滋润你的心田

       这首诗的每个句子都很明了,让我们顺着他的词语找到了生活中对应的场景,场景中的动点和静点。但是,鱼鱼认为的不足是,还没有找准明了和隐喻之间的交叉点并多角度深入下去,继续扩展读者的视野。
       曾经有人说过,写诗技巧之后需要的是勇气。

《指尖的森林  掌心的海》
              ——给我的爱人
           文/漠海边城

慢慢地。你轻轻地说:节奏,
总是缓慢地展开,沿着指尖,
在成页的素笺上流淌。
很多时候,夜晚就这样
被从容地打发走,并走得很远

琴声,从一个倾斜的角度扩散。
涟漪穿透窗格子的玻璃纸,
无声无息。一直在猜想你的心音
是不是像这无数个夜晚一样
在慢慢地跳动成一片海,一片汪洋的海

       写给爱人的,让鱼鱼感动。这首诗最好的东西是疼痛,通过一点一点地叙述,来强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情感,通过琴声、大海等具体事物的互动加重感情的倾覆。鱼鱼认为不好的地方是语言方面的:第一行“慢慢地”与第二行“总是缓慢地展开”重复,最后一行也“有慢慢地”,一首诗中,若不是排比,尽量不要用重复的修饰词,会增加阅读的负担;“涟漪”可不要,琴声扩散、穿透都可。如果语言上再加工一下,会更好的。
       曾经有人说过,诗的语言是最纯粹的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头熊在歌唱的诗评

简语246期临屏亚军【1】号作品
《村庄》(意象诗)
村庄是被石级举起来的,
一级又一级,数不完的石级,
把村庄举到深山。
它那么小,一只鹰的影子都比它大,
一缕炊烟把它吊在半天云里,
外公一咳嗽就象要把它吹走。
它摇摇晃晃许多年,
扶着犁耙站在田间,
看冰冷的夜空,
为它洒下无声的焰火。

这是一幅画。随着作者的笔触,被石级举起来的村庄走到我们的面前。氛围的渲染,乡情的提升,深深的感动着我们,厚重的沉淀。三个意象的运用很巧,为主题服务的很到位。

《对岸》(定题诗)
阳光温暖的日子,
对岸就变得清晰,
土地,庄稼,人家,鸡声,
像摊开在你的手掌心。
很难想象一条河能隔开它,
用多少水多少沙子能隔开它,
用多少风多少雨能隔开它。
我没去过对岸,
离开故乡的时候,
我在岸边望了很久,
它披着烟雾,
仿佛也有些离愁。

有岸吗?有河吗?没有。我们看到的,感到的是一份对家乡深沉的爱和别乡的愁。那种思念真的在脑海的岸吗,正如:阳光温暖的日子,对岸就变得清晰。深情!

《九曲桥》(题图诗)
它走过去已经很久了,
一座桥,多年前就到了对岸,
我看见的,只是它留下的路,
是它一步一步走的脚印。
使我惊异的是,
脚下的一弯湖水,
拥抱着蓝天的湖水,
当时有过怎样的故事,
使它走得这样迟迟疑疑,
一波三折?

这首提图诗收的很妙。对图的提升很别致,给读者很意味的阅感和思考。



简语246期临屏【16】号作品
《对岸》

不是所有的河流都可以渡船
也不是所有的岸都能够停泊
曾经无数次期望——河,永断……

如今,已是荒沙弥漫的千年河道
却成了深深的沟壑——
横在你我之间

背负家的职责,我
只有伫立在曾经的地方
遥望——

也许,岁月就是河,如作者所言“不是所有的河流都可以渡船/也不是所有的岸都能够停泊”期望,在如今已成“沟壑”这不能不让读者思考。而作者笔锋一转,“背负家的职责”让思考更加凝重。很意味深长的一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杨玲子的诗评


作业:十月同题诗评
好久没有写过诗评了,笔尖都生锈了呢,幸亏姐姐给了我一个磨刀的机会。再次拥抱姐姐:))
接下来言归正传:

随风埋伏的诗歌,我读的不多,从这次同题的作品来看,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整首诗歌的情绪饱满,细品之后还是深深的打动着我。
第一句:我愿沉溺在你的掌心/像尘埃沉溺于光芒。就很吸引我的视线,以我比海给主观上的我赋予了独特的诗意,接下来笔锋轻轻带出下面的“像尘埃沉溺于光芒”比喻贴切大气自然,更有一种深入人心的从容和坦然。
第二句:你覆盖我,那秘密的/只属于我们的波涛,/一次又一次,举起我的灵魂。动情之笔,情感的又一次升华。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两个人的寂寞加起来就是温暖,我想此刻,诗人的内心一定渴望着什么,当然玲子也只是揣测中。波涛,灵魂,一次又一次举起的何尝不是一份深埋在灵魂深出的对待生活和爱情的态度。诗人接下来的的文字多了几份理性和冷静。将我们的视觉从掌心的海,转移到指尖,虚幻的森林,真实的过往,流动的忧伤,无奈的叹息。

爱要继续,生活还在继续,而有些东西却在悄然流转中改变着。也是这首诗歌给我最深的感触。在值得思考和回味的文字里,玲子向诗人送上深深的祝福。不对之处还请多指点,谢谢你的诗歌。

【同题诗】《指尖的森林掌心的海》
文/随风埋伏

我愿沉溺在你的掌心,
像尘埃沉溺于光芒。
你覆盖我,那秘密的
只属于我们的波涛,
一次又一次,举起我的灵魂。
我爱,你的汹涌胜过大海,
一粒细沙,一粒来自黄土的我,
怎能填满你的来世今生?
情爱,财富,健康,未知的命运,
谁在乱流和暗礁间探寻。
顺着神秘的指引,在你的手指,
我听到了森林寂静的喧响,和
青春细微的忧伤。

   

同样的对牧歌悠扬我也不是非常熟悉,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称呼,玲子汗颜中。希望哥哥或者姐姐看到玲子的话,不要用砖头砸我,玲子是个好孩子:))

这首诗歌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内蕴丰富,笔触细腻,读来如诗如画很美的享受。当然,诗歌内在的情绪拿捏的很到位,字里行间蜿蜒着迷人的气息。力与柔,动与静完美的结合,读着非常舒服。

第一句的“一击重拳,砸伤某些记忆,酿酿呛呛躲进密集的森林”玲子的眼皮使劲的跳了跳,可见诗人内心情绪的激烈程度了。接着诗人笔锋突转“那里,可以无拘无束临摹,一些安静与慰藉/那里,所有空旷都属于我支配/就如,没有声息的石头与狭缝里透过来的余光”以一种自然随性,惬意的心态轻描淡写的宣布着自己所向往和追求的,静,美,自由,即使那只是一线细微的光亮,些许希望,我也甘愿。毕竟那里只属于我。试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渴望和理想,诗人当然也不例外。所以第一节,玲子以为这样双重的感觉,非常棒。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难免有迷惑的时候,茫然失措在所难免,诗人当然也不例外。第二节,诗人内心的矛盾心理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苏醒的灵魂,望着摇摆不定的座钟,不敢驻足等候/因为,下站的路途还是个未知数”读来让人动容。

第三节“单调的色彩,不间断地装饰着一段朴素的情感/一尊失守的容颜,隐约还欠我一程美丽的微笑”开始的笔调依然以灰色为主,不过文笔还是保持着固有的细腻。单一的色彩,装饰朴素的情感,失守的容颜,本来就够冷的了,而在冷的后面,美丽的微笑又该是怎样的绝色呢?
于是,总要漫步在有你的岸边,聆听海鸥声声感受你的气息/和等候一个遥不可及的诺言。或许,我最后会被一滴泪腌制成干/或许,伊甸园的玫瑰最后都为我怒放。

岸边,海鸥,你的气息,遥不可及诺言,诗人将最后的心疼之笔转化为“被一滴泪腌制成干”此句,玲子以为不是很妥帖哦,给人一种决绝的心痛。所以,即使所有的玫瑰都为你怒放,然而,我却再也读不出幸福了。

最后一节,开始的几句,玲子以为稍微平了些,但是,语言很自然,给人一种很真的感觉。
不过后面的结尾很不错,“就只能把你曾经的誓言,紧紧攥在掌心,生根发芽/直到郁郁葱葱成森林。”恰好照应了题目。升华了整首诗歌的主题:誓言是海,思念如林。

终于说完了,不尽之处,还请多指点。同样祝福你,兄长或者姐妹:牧歌悠扬。

【同题诗】《指尖的森林掌心的海》

 文/牧歌悠扬
一击重拳,砸伤某些记忆,酿酿呛呛躲进密集的森林
那里,可以无拘无束临摹,一些安静与慰藉
那里,所有空旷都属于我支配
就如,没有声息的石头与狭缝里透过来的余光

苏醒的灵魂,望着摇摆不定的座钟,不敢驻足等候
因为,下站的路途还是个未知数

单调的色彩,不间断地装饰着一段朴素的情感
一尊失守的容颜,隐约还欠我一程美丽的微笑
于是,总要漫步在有你的岸边,聆听海鸥声声感受你的气息
和等候一个遥不可及的诺言。或许,我最后会被一滴泪腌制成干
或许,伊甸园的玫瑰最后都为我怒放。

面对大海,我不想坦言明天
因为我们都还在今天的路上行走
而明天,毕竟是另外一天,就如你是另外一个人,那么
就只能把你曾经的誓言,紧紧攥在掌心,生根发芽
直到郁郁葱葱成森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踏雪迎风的诗评

季军:【02】号作品

固定题目诗《对岸》

易水,一分南北
童年幼稚在北岸
而成年的我,一心想着南下,南下

二十年,难道足以让一条河
苍老得断流吗?
每次回归对岸
我只能在心底再堆一把风沙

钢铁和水泥的桥梁
跨越的是干涸,更像在制造干涸
对岸啊,我的童年
正被一点点榨干水分和天真

我一次次流泪
但绝对不会把最后一滴洒进河床的
它应该留在我的眼角
把伤感结晶成盐

那么我将成为世间最贫寒的盐商
在很多孤独的深夜
将一粒盐溶入
南方密集的人流和水网

★★★★☆   在沉稳的笔调下展现和延伸得醒豁而深刻,我喜欢这种看得懂的诗歌,它依靠的是内在的力量,这是许多人许多诗所缺失的。


意象诗:《节日》

冰冷的焰火,像遥远的犁耙
在土地里的光泽
照亮不同的生活

远离土地,我是城市的闲人
疏远钢铁,疏远农业
疏远前生和后世

为纪念而节日
就像今天,许多人彻夜无眠
一场多年未能酿制的狂欢

涉过一层层石级
我渗入这城市的瞳孔
映照一幅最庸常的人型

★★★

需要反省的东西很多,比如节日,比如人生。更为集中的批判会使一首短诗更加有力。“我渗入这城市的瞳孔”,多痛切而新鲜。


赏图诗:《曲桥》

修这种桥的人
一生都不愿离开水面
或者,没有对岸需要到达

那么,就作一棵行走的水草
根在陆地
心是漂泊的叶子

一定还会有一幅碧绿的倒影
就算被风吹散了
总还会收起来

★★★☆   入题非常抢眼夺目,只此三句,亦足成诗。

10】号作品

■《对岸》[固定题目诗]


对岸脱了钩的那一天
崖头的茅屋,草不深,渊不惊
软蝴蝶,无力打点花事


你终究还没找到
敢于转载红五月的那一丛百合
只有风,在瞒着季节买醉


你辛苦救回来的
是一百场大雨的消息
关键时候,心尖的伞却病如蝉翼


已习惯了缺位
竹篙,正命悬一线
水还来不及聪明一次,又把岸推远


一路上,抱紧清明
水波,在临产之前的每一回摆荡
都会让雾的进攻,放缓一步

■《小村胎记》[题图诗]

你哟
突然出现于
我独自发呆的某个轮回里
犹如传说中的三节棍
被某个高手扔掉
是的,你允许自己弯曲
也允许把姓氏中的一小串肉味
烤得香喷喷地诱人
小村的胎记
就数这一段静默的抽象了
即使把
旧园子摊派给晚年
把南方的好名字统统给你
良心也会说
甭想

★★★   读开心老汉的诗歌,我总是惊诧于他运用意象的繁多和奇异,佩服于他的构造能力和语言天分,但惭愧得很,我总是进入不了他布下的奇门异阵,无力读懂他的诗句进而欣赏他的绝妙。像这两首诗,我只能猜测,前者是写恋爱中的病痛的,后者似乎是对隐逸生活的拒斥。请老汉帮我们开开窍吧,大家说呢?

[ 本帖最后由 云梦心曲 于 2008-11-6 18: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依依星语的诗评

十月同题诗评10
【同题诗】《指尖的森林掌心的海》
/杨兴昌
我不可能给爱情
一个美丽的谎言
指尖上的森林 掌心的海
还有泪光闪烁的水晶鞋
让雨模糊花的美
让风吹淡酒的香
我不可能给理想
一个苍白的预言
指尖上的森林 掌心的海
还有香车宝马和豪宅
让笑陌生来时路
让愁徘徊在梦乡
我不可能给友情
一个脆弱的宣言
指尖上的森林 掌心的海
还有从不设防的城堡
让月光飘落床前
让时光回到天上
但是,我可以给孩子
一个美丽的童话
指尖上的森林 掌心的海
还有快乐的七个小矮人
让年多出一个月
让心种在大地上
    读着这首诗,我感到了诗人塑造的主人公的可爱和浪漫,以孩子般的心灵和眼睛给情感一种天然的美,而爱情,理想,友情也在不可能的可能中开花结果了。喜欢这样的诗。祝笔丰。
            
11
【同题诗】《指尖的森林掌心的海》
/ 落地繁华
最美的风景
是吻你的双唇
最暖的热情
是紧握你的掌心
最自然的心情
是欣赏你走在海边的森林
你看夏花
一朵袅袅的依人
两朵脉脉的柔情
三朵融融的关怀
四朵默默的包容
五朵淡淡的芬芳
六朵浓浓的快乐
七朵浅浅的微笑
八朵滋滋的幸福
九朵久久的永恒
  
十朵甜甜的爱情
    这首诗淡淡中透着深情,透着一个庞大的生活主题,透着爱情和婚姻中人们向往的美丽,柔情/关怀/包容/芬芳/快乐/幸福/永恒,而这无数人想得到的幸福是要由你的双唇/你的掌心//你走在海边的森林来完成的。祝好,笔丰。
    请大家指正,问好!祝诗友们快乐!





246期临屏诗点评
【12】号作品
固定题目诗:《对岸》
对岸陷入草丛
岸边滞留的细沙被掩去黄色
在对岸行走的那个人
行走在草里
他身后的牛
没有吃草的机会
河水厮守流动的规则
水鸟忽远忽近
我想到对岸去
我想留住那头牛
并给它吃草的机会
    读着对岸,眼前浮现出诗人笔尖跳动的意象,草丛/细沙/行走的人/牛/河水/鸟。由静到动,写了人、动物和自然的一种生存状态,由于人的行为造成了自然的暗淡破坏,草渐渐枯黄,细沙失色,而时间的河流依着惯性继续向前。水鸟我想是一种美好的希望,是希望人、动物及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的生存环境。因而诗人的内心有了一种从自我做起的想法,要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这是我对对岸的理解,也许不符合诗人写作的初衷,祝笔丰。
意象诗:《晚秋的事》
坡上的梯田像石级
沿途盛开的秋菊
如晚秋冰冷的焰火
犁耙和它的主人
只顾把头扎进土里
翻找下一个季节的痕迹
    这首诗通过石级/冰冷的火焰/犁耙,写了一幅秋耕天的景色及对下一个季节美好的期待。

【15】号作品
对岸【固定题目诗】
裹着薄命妥协
你数杯盏时我数落末秋
碎雨似瓦声雀跃
越过沉寂,采对岸的云
    这是一首简洁、凝练的诗,写出了两个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诗人通过薄命/数/碎雨/采等一系列意象,表现了主人公对命运的妥协之中的不妥协。
掘梦【意象诗】
冰冷的焰火把犁耙煨得通红
开始以石阶的方式
掘下石阶似的梦
    这是一首微型诗,寥寥数笔写出了一段灼灼的爱情。她的冰冷的火焰点燃了他,使他历尽艰难要实现开在他心上的美好爱情。问好!祝笔丰!

[ 本帖最后由 云梦心曲 于 2008-11-6 18: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涯的诗评

我写过一些评论和影评,写诗评却是彻彻底底的头一遭。提笔良久,只觉笔尖生涩,不知从何写起。水平有限,胡诌几句,见笑方家。
写诗评,难就难在,评诗者的情感和诗人的情感很难一致,非要用一种生硬的角度去强行介入,就好比用一个深沉的色彩去调和一个清淡的颜色,难免有些似是而非。所幸美是共通的,这些优美的诗篇也不会因为我一个人的胡言乱语失了美感,我也就斗胆妄言几句。
最后为自己开脱一下:常言道,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或许您有更精妙的解读,但是我的品读也有它存在的价值。互相学习才是我们交流的本意。

(3)【同题诗】《指尖的森林掌心的海》
               文/元业
我把所有的抚摸都种植在指尖上,这些植物已经茂盛
参天的身影在掌心走动,肯定是有一些波浪
从眼神的海里溢出来,佛的钵
随风声和阳光,寻找解脱的彼岸
还是让我从另一种角色走进,这些疯长的思想啊
结满愁的柚果。芭蕉、梧桐、还有迎春花
和黄苔藓,教唆秋天早早来临
波澜不惊,从一滴水我遐想一片汪洋
收回内心的布景,展示了一片鱼鳞的越跃
以及枝桠的横斜

全诗做了两个循环。开篇抓题,集结意象,从指尖的森林沉稳过渡到掌心的海。“佛的钵”是一次境界的提升。此处诗人的意境开始从原来的题目延伸出去,突破题目的束缚。到“解脱的彼岸”,元业的第一个角色终结。诗人用一些大的,虚幻的意象,到最后涉及宗教的境界提升来诠释题目,这是第一个大的循环。语言凝练,平稳。
第二个循环,诗人以“这些疯长的思想”开始,用许多优美的词汇来描叙果实和植物,这是将指尖的森林这个大的意象浓缩起来,分散成一个个小的比喻。这和第一个循环做一个对比,从大到小,又要从小到大,“从一滴水我遐想一片汪洋”。至此完成“指尖的森林,掌心的海”这第二个循环。“收回内心的布景,展示一片鱼鳞的越跃/以及枝桠的横斜”最后一句,以小事物见大情怀,又呼应题目,难得。

(8)
【同题诗】《指尖的森林掌心的海》
文/依依星雨

《指尖的森林》
十指茂密,语言稠密
黑森林里的黑眼睛
无节制飘荡

鸟鸣了,忧伤开出花朵
在星星够不着的地方
听月亮歌唱
指生风,风在水里
卷起梦寐的浪花
君子以求,玫瑰妖娆

发绿的指尖,发红的指尖
呼吸天簌之音
在现实达不到的地方
一朵又一朵幽蓝花
长出飞翔的翅膀

当落入生活的罗盘
当露珠从花蕊上滴落
当指尖的潮汐斑斓而去
只留下黑眼睛
回望掌心的海

《掌心的海》

一寸一寸长大
一步一步靠近
童谣唱着唱着就变成银铃的浪花
撞击,对望
长发绕进拍岸的涛声

伸开,再伸开
掌心里的碧海蓝天
我幸福得降落

咬着米粒的香
繁殖茂盛的纤陌
每一条都是你的脉络

阳光在照耀
月光在流淌
你用掌心提升了我的四季
我在你的深度中生长
你在我的温柔中睡去
风暴从指尖轻轻滑过
我们的枝叶摩挲着,交叉着
喃喃着


诗人很大胆,直接把题目腰斩。但细细一看,却发现这是依依星雨的妙招。这样很直接的和其他同题诗辨别开来。颇为高明。
两篇诗章各自起落,从指尖的森林到掌心的海,又从掌心的海到指尖的森林,成为一个回环,将两个诗篇连接起。形式巧妙。
《指尖的森林》第一节“十指茂密,语言稠密/黑森林里的黑眼睛”。切题。
第二节:“鸟鸣了,忧伤开出花朵/在星星够不着的地方/听月亮歌唱”。看到这一节,曾经青春年少的多愁善感仿佛一瞬间被唤醒。那细腻而纯真的情怀容易引起共鸣。我个人感觉这是诗中的亮点。朴实,单纯,不伪饰,不做作,清澈见底。难得。
紧接着文风一转,承接掌心的海。我觉得这个转向语言方面略显突兀,尤其是上一部分情感真挚,与这部分连起来读有如拦腰截断,美感有所失。这里诗人被题目和形式束缚,有一点生搬硬凑的感觉。略显僵硬。此判断受个人阅读情感影响。不具有代表性。
第三节做承接,语言优美,意有所指。
最后一节用一个排比句,首尾呼应。以“回望掌心的海”来揭开第二篇。
《掌心的海》第一节“童谣唱着唱着就变成银铃的浪花”这一句意象和借喻的本体搭配非常巧妙,意象本身就极其的清新。童谣和波涛声遥相呼应,交织成一曲成长的美妙乐章。
最后一节相当高明。以永恒的倒影来解读掌心的海和指尖的森林。“我们的枝叶摩挲着,交叉着/喃喃着”用树上枝叶和枝叶倒影的彼此守望,将指尖的森林和掌心的海这两诗篇结合起来,有画龙点睛之妙。

(9)
【同题诗】《指尖的森林掌心的海》

文/咪老鼠
泪水,又一次决堤
一口幽深的老井
曾经细数过千遍万遍的叶子
漂浮着,像一个梦
冰凉的井水发出黑色的光,她
的美丽,是一条鱼
井口,像一个巨大的石棺

整个下午,她希望被一条绳索吊起
被一双温柔的手握住
轻轻剥去她结痂的鳞片
——进入一个梦境
也许,会有一丝温暖涌

一个人的掌心
能够容纳多大的海
涌起多大的波澜
她的幻梦伸着黑色的指尖
走不出的森林
又集结成黑色的绳索,缠绕她
她瞬间温软的身体又变硬了

她不停的咳,咳出虚幻的气泡
黑色的血。一片叶子
只剩下叶脉,漂浮
在黑色的水的空洞里
她前世的隐痛,一次次放大
又被黑色的绳索
一次次拧紧


《指尖的森林和掌心的海》,这个题目本身就有浓郁的象征主义元素。题目把森林和海这大的意象,融进指尖和掌心这小的意象之中。而咪老鼠诗友更是巧妙的再把森林缩小成叶,把海缩小成井。由小现大。
“她希望被一条绳索吊起/被一双温柔的手握住/轻轻剥去她结痂的鳞片”, “她前世的隐痛,一次次放大/又被黑色的绳索/一次次拧紧”。“她的美丽,是一条鱼。”她就是一条被囚的鱼。囚禁在遍布落叶的黑暗井水中。渴望救赎。诗歌将意象缩小,却把渴望放大。
诗的语言本身就带着一种隐痛。她是一个回忆,还是一种感情?是前世今生的苦楚还是未曾到达的期盼?我想都是。在这样一篇诗歌里,痛楚占了极大的比重。诗人很成功的将隐痛散播出去,形成阅读的瘟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原筱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1-7 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整理一下,发到诗歌报网站首页  在线诗评 栏目,需要更新的时候,我给你密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于怀玉 于 2008-11-8 11:31 发表
楼主,整理一下,发到诗歌报网站首页  在线诗评 栏目,需要更新的时候,我给你密码。
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16: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