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294|回复: 5

山东人批判(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4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王竞成的诗

*丁慨然

  
  有缘和诗人王竞成相识,接触多了,对他的为人了解多了,读他的诗也多了.这三多并没有麻痹我对他的诗的敏感.

集中读他的诗,给我第一感觉,是他注重自己的语言."四季都是爱的季节/爱是生命的欢乐"(<<季节之恋>>)"弯下腰耕耘/挺起胸望星/这平凡的语言/足让人品位终生"(<<守望田园的父亲>>)"我拿什么包扎/深夜的相思(<<夜雨>>)?不难看出他语言的功力.质言之,一首诗歌的好坏,除了思想内蕴外,在形式上,往往取决于语言的组织与运用.朦胧的艺术美和明朗的艺术美,往往由于语言的运用.当然,思想不清晰者另当别论.艾青等诗人,把明朗的诗美,作终生的艺术追求.著名诗人流沙河讲:"但愿你的朦胧不是一桶浆糊,我的明朗不是一桶清水."这就是度.丁力教授也讲:"我赞成云中月,雾中花,美人头上披轻纱的朦胧美,反对晦涩的诗风."这也是分界线,可喜的是,王竞成在这几年诗歌创作中,注意到了掌握这个度;使自己的诗歌既具有诗美,又能使读者能够欣赏,他在创作实践中,锻炼和提高着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

王竞成的诗歌给我的第二个感觉,是他的诗歌的构思.诗人王恩宇曾多次到我们诗歌研究会来讲诗歌,都讲到"好的构思,等于诗的成功的一半,"可见其重要.我则常常宣传古训"诗出侧面".在侧面,而避免正面地思考和营造一首诗,是一个重要的构思技巧,王竞成的诗,可以说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来构思各不相同的诗.如;<<水中的火焰>><<红叶>><<面对春天>><<夜雨>>等诗作构思都各有独到之处.

王竞成的诗歌给人的第三感觉是选题.我以为选题,决定于作者思想水平的高低和其生活阅历的深浅.而选题之重要,又决定了诗歌的内容和主题的中心环节.只要翻一翻<<北代>>,<<三吏三别>>为时而作的现实精神.现代亦如此.回到本题中来,王竞成不论是写时代,写人生,写友情,写亲情,写爱情,都是从现实生活中选择的诗题,而又加以生发,发掘出深刻的诗意.如<<森林上空的鹰>>:"鹰/就是一只鹰哪/飞的再高/再远/那双眼睛/也渴望森林的苍翠".难道不是寄托诗人对大地,对祖国的深深的爱恋.再如<<好人>>:"熟悉的或陌生的/那些普通的好人/让我们爱几份/敬几份/站在历史潮头上的好人/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幸运".好的诗题,可以构思一首好诗,可以造就一个好的诗人.

  王竞成的诗歌给我的第四个感觉,是自我与超自我处理得当.古诗论云:"诗中不可无我",自我是抒情主体的人格力量,是增进诗的神性品位的一个方面,不论诗歌中出现不出现"我"字或"我们",诗人的"自我"是溶于诗中的.问题是要求诗人的自我与人民,与人类,与人心,民心相通,自我与社会与生活与时代相连.诗人的自我,应是社会的一个典型,是民众的一个集中代表,他同人民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王竞成较好地处理了这些关系,他的诗<<季节之恋>>,<<开始>>,<<五月的山楂花>等都是如此,还是以<<森林上空的鹰>>为例,诗中并没有抒情主人公的"我"字,却是借对鹰的描述,鹰对苍翠的森林的渴望,不正是表达了"自我"对大地,对祖国的热爱与冀盼吗?              

  1999年于北京和平里      

(作者:丁慨然,北京<<新国风>>诗刊主编;诗人,诗歌评论家.)

============================================


清洁的坚持

*周娟(文学博士)


——读王竞成诗集《掩泪入心》




青年诗人王竞成从遥远的沂蒙山区来到北京,为的是“寻找心灵的自由/抑或艺术的故乡。”眼前他的这部诗集《掩泪入心》,无疑是他在守望精神家园的路上用全部身心写就的生命之歌。因为是“掩泪入心”式的写作方式,使得诗人的情感与体验经历了积淀与升华,而少了当今诗坛上的呓语与浮华。
诗歌常用意象来表达诗意,每个成功的诗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意象代码,王竞成也不例外。翻开诗集,我们发现由“雪”做了标题的诗篇就达十一首之多。“文章之作。本乎情性。”诗人自己说:“诗的内部应该不缺少宁静、忧伤,更应有明净而致远的光芒。”纯净晶莹的雪花,在冬日的天空纷纷扬扬、潇潇洒洒,它以白来洗涤人类的眼睛,以冷来凝练人类的思想——对于污浊,雪是一种清洁的坚持。置身于喧器世界里的都市人,常常会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然而在王竞成的诗集里,我们欣喜地发现了这份执著的清洁精神。
席勒说:“诗人努力使自己的灵魂摆脱一切与虚伪世界相像的东西,使自然在他身上恢复原初的素朴。”诗人王竞成对于雪的热爱,使得他能以冷静的平常心态来书写人生,于是我们读到了他对于流浪的
无奈,对于春天的企盼,对于青春的喟叹,对于理想的守望,对于真情的珍爱……
《六月雪》中,诗人把雪喻为“冬季贵族”,它本来只属于冬季,却偏要流亡到六月的天空,寻找新的诗意。这与诗人的流浪生涯又是何其相似。“六月雪/不该飞的季节/就不该有一丝失意。”既然已经选择了流浪远方,就应该尽情绽放自己,这何尝不是诗人于灵魂的一种自慰。《隔一场雪谈话》中,诗人“轻轻喊春,隔一场雪。”“娘胎里搓动小手/捻细了冬天”、“听到你脚丫拨水的/声音”,奇特的想象写尽了早春的萌动之态。雪后便是春,相隔一场雪,诗人用心灵与春天对话,呼唤春天的早日到来。《雪地》中,“黎明光低语着/寻找暗恋的诗意”,就连阳光照耀雪地的这一平凡细节,诗人写来却诗味浓郁,盈动着含蓄美。“年轻一眼深井/持时间的月钩/觅她的影。”青春的大好时光是不可估价的,虽然过去的日子并不完满,诗人仍执著的去追随青春、挥洒青春。《凝望落雪》中,诗人以浪漫的诗思,发掘了雪不同寻常的情趣和韵味,把雪喻为“天堂寄来的信”、“爱情的花朵”、“一匹匹白马”、“玉树临风的仙子”,令人才耳目为之一新。“凝望落雪”,诗人的内心归于宁静,开始了对尘埃落定的命运的反思,“三十年的河床/水上冰漂流的信箱/没有一尾鱼游进/岸上久久垂钓/姜子牙一样的愚笨”。诗人在三十而立的年龄,最初的理想,并甘于忍受孤独的侵袭——“寂寞/那是我的福分”。有了诗人的这份坦然,还有什么是不能坚持的呢?《一场收尾的雪》中,“时空之外的一场雪/静静的把灵魂洞穿/爱情之内的一场雪/落不进心灵的空间”,又是冬末之际的一场雪,使得诗人很理智地结束了一段旷世情缘。《好雪》中,诗人以“好雪”来比喻友情。人在现实社会中艰难跋涉,正是有了朋友的关爱,人生的旅途才不会孤单无助。“这样的好雪/一生能有几次/只要落进心灵/错过季节/也永远厮守”,这深得当年鲁迅寄语瞿秋白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之妙。
诗人应该是美的守望者。面对纯洁而宁静的雪的世界,王竞成用他独特的冥思与感悟把我们领入了一个澄明的精神境地。他的诗歌,既有着个人写作的独立姿态,又有着对社会人生的现实关怀,呈现出一种清洁的坚持精神。而这在当今喧哗的诗坛,又是多么地难得。(转自文艺报2002年8月10日)


===================================


读<<掩泪入心>>

*桑恒昌


诗友王竞成送来他即出诗集的打印稿,嘱为序.我暂放案头,几天后,捧来闲读.阅读是我进入诗文的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心态.不从编辑角度,不从评论角度,而从欣赏角度进入,会更自然一些.无论别人怎样叫好的书,我读不进,便不读,硬着头皮读出,硬着头皮说好,我作不来.过去偶尔作过了,会痛苦很长时间.风起云荡的诗坛,早已冷静了不少.最热闹的时候,往往一杆旗子还没插牢,就被拔了去,换上更新的一杆.诗人辈份和诗歌的流派更换的也实在太快了.诗人们爱用"永恒"二字,若这样永恒下去,诗能永恒吗?



  这里说一说我对诗的语言的看法.艾略特说:诗之每一次革命,都是要返回日常语言.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吕家乡先生对此作过专门研究和论述,他的观念简而言之,就是"熟悉的陌生语".只有熟悉才容易进入,只有陌生才会感到新奇,震撼;有意想不到的深刻.这样的诗句在王竞成的诗中是不少的.比喻:"雪地上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是生命对季节的印证""杨花/醉在四月的天空""心灵的雪不会化/纯洁是善良的生机"等等.但是,有一些诗句对我的导引,有如竹仗导引盲人,走得很不顺畅.长时间以来,我苦苦地从自身寻找原因,也曾诚恳地请教于人.回答说:诗人要用自己的方式塑造读者,或者说改造读者.我想这种改造是在读者乐意接受的情况下进行的.若人家不读,或读而不进,或因读不进不再读,你怎么塑造他?如此看来,诗的语言是一件不可不加倍重视的大事.谁忽视它,谁就会受到冷落或者惩罚.当然,是非优劣各有尺度,而且在强调多元的时代,一种观念从头脑中出现,立刻又出现不同的观念有理,有力,有例地进行反驳和争辩;令你彷徨,而无所措手足.但是一个历史时期,总会有一种大家认同的价值观,正确与否,决定着未来的成败兴衰.写诗著文,有几个能传世的?可又有几个不希望传世的?那么,如何作才能传世,就不能不引发我们去思考.潮流来了,即使看出偏颇也抗拒不了,但是,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给历史留下一些深深浅的痕迹.我写过一首小诗,题目叫<<小儿学语>>:                  刚依依牙牙 /                就觉得世界老了  /                就开始创造    /             自己的语言          /        曾几何时    /             就老的和这世界一样了.



  连果子都懂得,用宜人的滋味,让人们把它的种子带到更多更远的地方.竞成,在艺术至境面前,我们永远无知,那么除了努力还有别的路吗?                                             



                                                      1995.10.6于济南  


    (桑恒昌:  著名诗人,山东作协《黄河诗报》诗刊原社长兼主编       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
发表于 2008-9-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他的诗贴几首其不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都是山东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原诗作附在后面,便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4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呀,让我们看看作品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5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俺也是山东的,现在外省工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9-22 06: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