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742|回复: 8

逃学之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5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逃学之痛


    搜搜网上关于逃学悲剧性内容的报道还真不少:据323日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讯,13岁的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逃学、夜不归宿,伤心失望的父母无可奈何,情急之下,采取了捆吊孩子的极端教育方式,致使孩子在门轴上死亡……;而河北省另一位十多岁的男孩因逃学受罚后,用铁棍砸向了熟睡中的母亲。
与以上这两起案件相比,我们乌鲁木齐的内向少年张强还算“幸运”和乖巧的,最起码没有发生家庭暴力,他也没有网瘾、烟瘾等不良嗜好和违法行为。他只是无论刮风大下雨每天按时“上学”:从家步行至碾子沟再原路返回,自造成绩单“读”完了初中、高中,家长因常出差对此毫不知情,而校方却以为学生已转学,张强的亲戚也是在街头偶遇中才揭穿这个谎言的。(《都市消费晨报》2006320日)
    一个是严管不当出现了致死人命的严重后果;一个是放任自流导演了5年街头独自游走的荒唐现实。虽然以上例子中的家长和学校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点却是无法回避的:这些孩子都是班上的学习差下生和问题生。正因为有了这种“符号”,他们才承担了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前所未有的压力,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心理负担格外沉重,就容易导致心智失常,产生抑郁、焦虑情绪,继而引发厌学逃学、离家出走、自杀等过激行为。
    假如张强是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即便发生了因个人矮而在军训中被排在女生队伍里,全班同学起哄,羞得他抬不起头的“军训事件”,我想他也不会逃学的,他会被老师和家长这样安慰:“拿破仑、潘长江个头也矮,可浓缩得都是精华!”即便是出现了逃学这样的类似事情,也会被校方和家长及早发现的,因为他是重点培养和关注的对象。而遗憾的是:他的“学习成绩却越来越差,每次拿回来的成绩单,名次几乎都在班级的末尾徘徊”,初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有5门不及格,而第二学期11门课中只有两门及格,学校让他重读,而他却强烈反对,终因新学期班主任没给张强等几名学习差的学生发新书,而后决定辍学!张强是班里的一块“短板”,他的逃学使班里和学校的“长板”加长了,对学校和班集体反而是“幸事”,不是吗?这也是学校对差下生消极对待的一个原因。
    学习是中学生的中心任务。过度的学习压力和学习焦虑已在吞噬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差下生在成绩上、关注度上、集体认同上和优等生的落差,从而在心理上也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脑力持续的紧张和疲劳,则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追赶后的无望,则会加剧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据无锡市对1249名城区中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中学生有20%多都存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大和强迫症状。张强逃学是产生心理障碍后的反映,其原因就是“不愿意看到父母伤心,也不愿受到同学的嘲笑”。我不知道张强受不受到过父母的“语言暴力”和“心理恐吓”,可作为班主任,在中学生素质发展报告手册寄语中写出“初中还能毕业吗?”这样疑问却是不应该的,我们对差下生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激励;同学之间也应更多一点关爱和宽容,而不是学习不如自己就一味地嘲笑、挖苦。当差下生受到群体性冷落和歧视的时候,也就会造成性格上孤僻、自闭、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甚至会产生对校方和师生的对抗行为。所以当张强现在一听到学校就头疼,对学校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由于父母缺乏和张强的交流与沟通,使张强找不到倾诉对象,可压抑的情绪又需要释放和消解,促使有时在家中,张强就用号啕大哭来发泄心中的烦闷,当这种方式也不奏效时,就撞墙,撞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他的心的确太累了、也太苦了。
    逃学是痛苦的,差下生的逃学之举说白了就是应试教育惹的祸。以分数为中心,以考试成败论英雄、以高考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已日益演化为竞技教育。在这种境况之下,一个学生要读到大学,差不多要经历上千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在每一轮大考过筛子的时候,一批落榜生也就被无情地淘汰了。可能每个人都有过考试失败的经历,竞技教育没有常胜将军,要想出人投地,就必须要玩命地学习,学习压力之大使人“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差下生也由于自然禀赋等原因早早地被边缘化了。在“强者恒强”,容纳不下弱者的情景下,张强已无法直面竞争,只好选择了逃学这种消极的方式。他用5年的大好时光做赌注,就是为了逃避现实,寻求心灵的解脱和安慰,代价毕竟太昂贵了,这的确需要我们反思。


[ 本帖最后由 剑君 于 2008-7-25 21:3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斧正

欢迎斧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5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正因为如上所述的问题的严重性,国家教育部才呼吁给中小学生“减负”。但是,受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还是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人的生活。我们只能期待明天会更好。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6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楼主!
楼主的针砭时弊很见血。文人的责任也是应该要关注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6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从这里经过过,可想来想去,我们的人口如此众多,只有考试,没有其他太好的办法,提倡的素质教育也是没有什么标准,会兹生更大的腐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谈素质教育只是徒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谈学,毕竟太主观。在我所见到的逃学或者犯罪的人中,多数都是心存善良,而很多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仅仅归于教育,是一种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逃学案例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来自

家庭、个人、学校、社会、制度等等,这需要

诸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尽可能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

剑君的文字从教育角度去剖析很深刻和具代表性。

-------------YUER问好剑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还不如小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10 06: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