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087|回复: 6

朝圣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8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的春节我收到了一份很特殊的礼物,一位很久没联系的老朋友寄给我一本书——《香草山》,这是余杰的第一本爱情小说。刚开始我觉得很惊讶,我没想到余杰会写爱情小说,因为我觉得凭他的个性应该是不会写这类书的。他的散文就写得很好,比如《火与冰》、《铁屋子的呐喊》、《说还是不说》等等,他的文章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类的反思,说别人不敢说的话,思考别人不敢思考的事。当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文章时就深深地被他的睿智所吸引了,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喜欢上了他的文章。因为从他的文章中我能看到一颗社会的良心,如果说巴金是20世纪的良心的话,那么我说余杰就是21世纪的良心。他敢于在生活面前像《皇帝的新装》里面的小孩子那样说真话,他不怕在真话的背后所隐藏的杀机。这正如在《香草山》里他说的那样——我是光着脚走在人生的路上,这就注定会被路上的荆棘扎得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可是我一点都不畏惧。他在极端困惑的时候是这样对自己说的:“在这个不再蔚蓝的不再纯洁的天空下,如果还有一双眼睛与我一同哭泣,那么生活就值得我为之受苦。”多么豁达啊,在生活的面前能够这么豁达的人真的是很少了。生活是有很多黑暗面的,但是就是需要我们用我们的智慧之光来把它们照亮。

初读《香草山》,觉得这本书的形式挺新颖的,用书信体和日记的形式来描述延生和宁萱的平常但不平凡的爱情故事。刚开始读他的序我就觉得这不是一本平常的爱情小说,印象最深的就是里面说的玛莉亚和迪提西.朋霍费尔的爱情历程,在这之前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么坚贞感人的故事,有的话就是电视剧里,但是那样太虚无缥缈了,我从来就不相信电视剧里的所谓天长地久与海枯石烂,那种矫情我看了直打寒颤,那些根本就在欺骗人的感情,太不实际了,可是玛莉亚和迪提西.朋霍费尔的爱情却是活生生的发生在19世纪的年代的,怎么能不让人为之动容呢?我想如果是用孙中山的一句“风云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来礼赞他们的爱情应该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他们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只有在经历过无数的风雨后两人依然能像舒婷笔下的“象树和缠藤”那么不离不弃、那么坚贞不渝。而不是那些整天卿卿我我、花田月下的缠绵悱恻的所谓浪漫爱情。


“世事喧嚣,人生寂寞,我一直以为,支撑我生活的动力便是罗素所称的三种单纯然而又极其强烈的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而在这样的动力下生活,注定是孤独,无尽的、近于绝望的孤独。”
从罗素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把爱情放在第一位的,因为爱情对人类而言就是无比重要的。书中这样写道:没有爱情的人生亦是不值得过的人生。由于人普遍的、深重的罪性,一个没有爱人的英雄很容易变成另一个暴君。所以,我们就是要把爱情当做一种信仰来追求,在追求的路上我们就像一个朝圣者,在朝圣的过程中我尽享其中的欢乐与悲戚。余杰这本书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宣扬这种信仰——“如果每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和困惑时,他便可以来到香草山寻求慰藉,而这片土地将会给予他一次又一次奋起与追求爱情、自由以及幸福生活的力量”。这一本书与其说是在写爱情故事,倒不如说是在阐述信仰的力量。


布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我们都是赤脚前进的朝圣者,虽然我们会遇到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但是我们凭着一颗朝圣之心,毅然上路,在坎坷的路途上我们唱出了生命的价值。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香草山,当我站在这山上的时候,我们就能用泰戈尔说的一句话对自己说:“从今天起在这个世界上我将没有畏惧,在我的一切奋斗中你将得到胜利。你留下的死亡和我做伴,我将以我的生命给他加冕。我带着你的宝剑来斩断我的羁勒,在世界上我将没有畏惧。”
这就是香草山的魅力,这就是朝圣的光辉。

后记:人们说:“读一本好书就是等于增加一双看世界的眼睛。”确实,我觉得余杰的《香草山》真的能给我们一双擦亮了的眼睛,让我们能够更清楚的看这个光怪陆离、无奇不有的错综复杂的世界。从他的文字中我读出了他那种撕心裂肺的声声呐喊,仿佛我看到了鲁迅那支匕首般的笔正在模糊的纸张上不停的挥舞。“好书常在人皆读”,像这样的好书我们怎么能不读呢?因为读余杰的书真有一种像宁萱所说的那种感慨——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捧起你的书,让我的心出来透一口气,看一看星光,看一看星星的光芒。让这静夜里精神的至纯之光刺痛我的眼睛,让微笑与眼泪会心会意地迸发吧。
发表于 2008-6-19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一篇。看了你对这本书的感悟,让我有心要看一看这本书。不知道网上有没有。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9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事喧嚣,人生寂寞,我一直以为,支撑我生活的动力便是罗素所称的三种单纯然而又极其强烈的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而在这样的动力下生活,注定是孤独,无尽的、近于绝望的孤独。”


恩,我们都是赤脚的朝圣者,向着那块圣地仆服着我们圣洁的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9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条路走起来何其难,只是我们还在向往,还在坚持还在努力。
问候新朋友,书评的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是要让大家一起分享的,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理解与感悟而已,希望能有更多人朋友读这本书然后写下感悟,我非常渴望看到大家的不同的感悟。向各位朋友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9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你的感悟,搜寻了“余杰”,收藏了一些,读了一些,理解了你倾心的理由:一个阳光的人,怀着阳光记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9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这篇文章,给人以勇气:)

朝圣之路是神圣却艰苦的,走向前,需要勇气,还需要信仰和一颗赤子之心。

我一直欣赏那些用生命去思索人生并坚定地走下去的灵魂。

有机会会去看这本书。

谢谢楼主的分享。问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10 12: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