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谢谢凡尘对拙作的斧砍!敬表谢意!
我之所以单独发帖,旨在于诗友们共交流!老道是真诚的!
有几点说明与诗友们共商榷:
也砍老道"诗二首"——凡尘
《有人一直给你写信》
~~~今天有幸,也来砍砍老道的诗歌!特别声明,所有斜体字均为凡尘个人意思,请勿模仿~~~
1、首先,这个题目,凡尘不是很喜欢!因为题目没有带给人感情上的、思想上的或者意象上的享受,凡尘不才,在决定弄一首诗之前,都要对题目再三推敲。比如,偶的《在结冰的湖上》,还有像《夜曲》、《芦苇深处》等;
老道说明:诗题是一首诗的诗眼,这点我同意!拙作诗题《有人一直给你写信》的淡也许是不够有新意,或说欠了某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而已,老道总是对诗题注意的,这首拙作也是如此,我所表达的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另类反思或说是一种情绪化思想冲突下所持的个人观点!
你不知道有人一直给你写信
十面埋伏是何等的精心设计
那只三寸羊毫还在奋力突围
2、先捡出个错别字”只“,应该是”那支“而不是”那只“,常有听说”三寸不烂之舌“很少有听说”三寸羊毫“,这里,老道不知道有没有考虑道(到)忌讳?另,首句”你不知道“与下句”十面埋伏“重复,此外表达的意思上存在逻辑问题。老道仔细看,”你不知道有人在给你写信“,这里的”你“是深陷于“十面埋伏是何等的精心设计”中的人,是别人埋伏中的猎物,但接下来“那支三寸羊毫还在奋力突围”,老道,究竟谁设下埋伏?谁又要突围啊?三寸羊毫是指你写信之人手中的羊毫吧?是“你不知道有人一直在给你写信”的你在突围呢,还是“给你写信”的人在突围?
老道说明:其实“只”非笔误,亦非错字,这是老道有意为之!这里老道其旨在赋予以“三寸羊毫”“鲜活生命的生命力”。老道爱诗亦好书画,也许大多喜欢书法的同仁并不陌生“三寸羊毫”吧!在这个键盘敲击文字的年代,也许用“三寸羊毫”写信的人并不多见(虽有,但我至少确信不会太多)!“三寸羊毫”是一个代概念,是一种介于“能指”和“所指”间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他不只停留于文字的表面,也许只有读者联系和定位于文化这个层面才会懂得“突围”的真正实质性的所指意!
一首诗若只是停于表面的意象和表面的文字,在老道个人的观点中便是浅了,也只能是一种消费性的写作。“十面埋伏”也有他的象征意义,也许看过这部影片能将其与文化相系的读者并不陌生老道所说的象征意义为何!
贴不起一枚普通的邮票
你的地方和邮政编码
3、这两句来的突兀,丝毫没有联系,完全可以删掉!
老道说明:就我而言,这是我个人情绪化的写作,“普通的邮票”及“你的地方和邮政编码”这不是突兀的起句或说是老道信手拈来的东东,不过就这句老道在本诗中是不大满意的,然而我找不到更适合的表达和介入,确有不到之处!
一直给你写信的人是个古代的人
就是文字刚出生的那个时代
一枚邮票找不到回家的路
4、最后三句不说了,就总体看,此诗外形上没有美感,偶窃以为,诗的外形,有如家里摆放家具,应该高矮错落,方显出层次,当然,也可以采用传统的方式,各行一般齐整。另,此诗没有韵脚,作为现代诗,可以为表达意思而不受韵律限制,但不等于可以完全 不顾韵律,至少,可以用韵的地方还是要用韵,不能用韵的地方尽量用相近的韵。韵的使用,就是让诗歌更易上口,更易传颂!
老道说明:结尾是我所点的主旨部分,这也是本诗所要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真正所在!
可能大家认为音乐性就是押韵,个觉得给诗歌戴上一顶巨大的韵律帽子大可不必,倒是节奏必须强调。有时候读一首诗歌,有一种内在的节奏感,这当然是作者有意经营的结果,给阅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快感。相反的,一部分人的诗歌读后给人的感觉令人难以忍受。我曾经喜欢过很多美术作品,我感觉,背景很重要,调子。诗歌是不是也应该有个背景?我只是这样提提。有时候,在读一首诗歌的时候,长长短短的句子给我的感觉就象一首歌里面的过门,我觉得这就是形式上的快感。当然有了韵律和用韵老道并不反对的!
形式美是建筑的艺术,这点我并不同意凡尘兄弟的意见,我们欣赏美的尺度不尽相同,层次有美,整齐有美,整齐中的层次亦有美!当下诗歌当中的改变,其主要不是形式的。那属于一种内敛的精神上的进入,不是花架子或者某种形式的批量生产,不是词语、语言方式,是属于诗歌中心的内核的那部分。以前的诗歌更多趋向于向上的散射的光芒,它们提升精神,夺目如同恒星一样光芒四射,但是同时我们疏忽了另一种低沉的、向下的甚至脱离时空的状态,如同黑洞,它的力量是向内折弯的,它的震撼在于它深深的节制和内敛,它几乎不放射光芒,但是它吸引任何靠近的光线,我要它容纳更多,集纳更多的能量,深入到思想和命运深处。
《黑或者阴影》
老道说明:我之所以将这两个放在一起,有着同样的所指意义和思想情感上的同一性!那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另类反思或说是一种情绪化思想冲突下所持的个人观点!
1、标题比上面一首强,这是一首思辩的诗,仅从标题看!
搭上最末的班车,从A到B点
2、老道,这里“从A到B点”不妥,要么就是“从A到B”,要么就是"从A点到B点“呵呵~~~另从下句的内容看,“从A到B点”后面还应加上标点符号哦~~~老道仔细看看,偶不多说了!
老道说明: 语言有他干净的一面,更有节制和不确定的一面,这里老道所引的A与 B就是如此,这是不确定的A所归之的B点,读下边的也许就不难看出。另外,读诗不能一句一句的评,他是一个整体,是为体现和构建诗歌生命力所存在的,离开整体,也许他什么也不是,更就失去了意义!
就是映射、轨迹、方程和几何
黑是具像的元素,发散思维的雪
3、“具像”,老道这里搞的太神呼了,偶不懂 ,就不说了,不过,偶不喜欢这样的行文,“具像”谁知道是什么啊?“发散思维的雪”稍有不当,“发散”是由一个点而爆发开了,而雪,并非从一个点开始,倒是像喷泉什么的,说是发散更为贴切。
老道说明: “具像”的意义去查《辞海》或《辞源》吧,老道不多解释了!老道是喜欢雪的,很多诗里都出现过关于雪的意象,雪是会飞会跑的花,是六棱绽放的生命,她具有生命的原始爆发力和无限性。
点缀夜色一颗明亮却飘浮的痣
4、雪,是漫天的,“痣”却只有一颗,究竟是谁在点缀谁啊?
老道说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在古汉语中不是单一指一这个确定的数字概念的,现代汉语中依然有这种意义!这是点缀思想的光芒,是希望也是黑暗中的探索,是孤独也是明亮中的存在!
投照、曝光、宇宙碎化的黑子
5、标点符号运用的问题,就不在重复了!宇宙碎化后究竟是不是黑子呢?虽然不是科学论文,但既然写了,就应该有科学依据,否则就不严谨,甚至是误导别人!
一点光亮刺破身体于亿万年前
老道说明:这个意见我先收下!我会跟天体物理学的教授们求教!
“黑子”也是象征意,是生命本原的构建体!
疼痛——恰似阴影下独自的分娩
6、很突兀的诗句,尤其是“疼痛——恰似阴影下独自的分娩”,更为重要的问题是,这两句什么意思也没有,纯粹强加进去的意象!
老道说明:这是对“点缀”一句的重复表达!有新生的希望和探索!——“独自的分娩”,也有黑暗下的阴影与苦闷——“疼痛——恰似阴影下……”
文字、兽骨、青铜器记录的目光
你不知黑或者阴影,笔在羝舔
老道说明:这还是这首诗的主旨,“笔为什么在羝舔”?读者自己品吧!
7、最后两句不评了,全诗主要问题如下:
1、标题缺少斟酌;
2、诗的外在美感不够;
3、遣词用句晦涩;
4、上下逻辑不清;
5、诗中很多比喻不当或不够形象;
6、标点运用不当;
7、缺少韵律美;
8、最为关键的是,两首诗里没有发现能引人回味的经典语句。(再以偶的拙作说事,老道及各位看客不要见笑,比如“我匆匆走进黑夜,影子却留在白天”)
老道说明:什么是经典?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么?
之于诗歌老道还有很多需要去努力和学习的地方!谨请诗友们批评!
[ 本帖最后由 一介老道 于 2008-3-19 13:5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