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121|回复: 6

乡下那点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7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整理,合并,修改的

◆换亲

对门的老三高兴,隔着瓦房
天天高喊“媳妇,来碗面汤”
哥哥想媳妇就想累了,坐在
地头抽豆叶卷的烟,呛得老娘夜夜流泪
春桃织了半年的布,在三月
把自己打扮成花,嫁给跟了前村的瘸子
哥哥娶媳妇的那天没抽烟
老娘还是哭了

◆那头牛

二狗子跳井的那天,全村人都说
他的牛叫了一个晚上
风忽忽地刮,差点把弟弟刮成村头的那块大石头
弟弟那年三十岁,卖了那头
整晚叫的牛,领回了村头的田寡妇

◆杏

大牛有钱了,夜里就有梦
梦见村南那块田荒了,他的媳妇杏
一个人趴在那里和他说话
说,农药很苦,她真得不想喝
说的他浑身是汗,就守着门前的星
或者数炕头藏的那些钱

◆叶子

叶子是村里最好看的叶子
可她不想嫁给前村有钱的三赖子
就戴了阿哥买的红头巾下井了
叶她娘在井边坐了三年
就累瞎了眼。九月的一天走了
路人说她去找绳子
我突然想起她说过,叶坐在井底
哭着,喊着,要洗脸

◆李三的午后

这个夏天的雨水过多。锄依然躺在那里
不止一次被洗过,如果说生锈,就有
虚假的味道迷漫。李三坐在柳树下看天
烟雾踱出阴影。路人说,好清闲的午后
其实,他不知道,所有的忧伤不能提起
那些庄稼,已不能撑起秋天的袖口

◎赵亮的电话

赵亮打电话来说,那块地
已经很肥沃了,咋就长不出爱情呢
我越来越黑,真的不想再爱它了
我说,你可以埋下火种
咱媳妇会坐在白云上唱歌
飘过来,又飘过来
一些时间会开出花
大浪淘沙,吐金子

◆远方,远方

张亮搁下锄头,把自己打成包
就去了西藏。刘强说:他落下了一只狗
孤零零地在麦场里学狼叫
一直叫到深秋,村里的小孩都知道
那狗一直不识字,锦书难托
其实他走了也好
布达拉宫海拔那么高
不必为一夜一夜的月亮
着急,可以把心事想的更宽广
如果有幸碰到他
就说,远方,远方
藕断丝连

◆村妇

那个一头长发的女人
送走了丈夫,送走了婆婆
就坐在秋天的台阶上
风穿透长长的袖口
两手空空,沉默如昔
她想起丈夫的外套
可以套起孩子,不紧不松
就想尝尝春天的味道
可,今年的冬天迟迟不来
发表于 2008-3-17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现代的眼光审视, 这是一组不错的诗!另外附老道个人的一点浅见:
诗歌的语言最大的特点是:精练、生动、形象等。离开了这些特点,什么语言也不行。过于强调白话、口语等,把诗歌语言的根本特点扔了,这才是本质。
其实这些细节用散文表达出来也许更好。
问好并远握!
红上大家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道来批。我喜欢口语诗,不喜欢那些修饰过重的文字,只要是向上的,给人以启迪的,真实的,体裁有何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8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也学习了。怎么说呢?用心,用功,到位,精彩的诗歌,到处生活的百味。语言拿捏得很准,不能说炉火纯青,起码达到了中上等水平。
借此,感谢一介老道老师的辛苦点评。他的工作不容易。希望他的努力,大家都要珍惜。也希望鱼过江湖朋友,多多支持一介老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8 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来写去总是乡下那点破事,这种乡村经验的书写已经太滥太矫情太虚假了。

李敬泽先生曾经说:

我认为绝大部分作者都严重低估了这个时代乡土经验的复杂性。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什么纯粹的乡土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再怎么写乡村也不是真实的。

我们看待乡村的眼光里有一种“超稳定内在结构”,所以我们会看到虚假的浪漫,虚假的家园情怀。

我想上面这些话值得我们深思一些问题。乡土诗怎么写,写什么,为什么写?
希望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 本帖最后由 王觉 于 2008-3-18 02: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8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王觉 于 2008-3-18 02:03 发表
写来写去总是乡下那点破事,这种乡村经验的书写已经太滥太矫情太虚假了。

李敬泽先生曾经说:

我认为绝大部分作者都严重低估了这个时代乡土经验的复杂性。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什么纯粹的乡土了。

在我们这个时 ...

乡土诗的来由甚早,在诗人的心目中,乡土是神奇的,它是一片具有灵性的梦土;乡土以它真实、朴素的原本面目进入诗人的诗歌世界。乡土诗深入生存的本质,作诗性哲理的思考;诗人所挖掘的不是土地文明的碎片,而是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类精神。真实的乡土与梦中的乡土相辉映、相交融,构成了诗人的“空间境界”;使不同的发现构成了不同的美学范畴,也就构成了诗人所要表达描写的那块乡土上的美学核心,在理想的高度成为诗人所寻找的“精神家园”。
在个人的观点和感知上,乡土诗更重的是意境的营造和诗性哲理的思考!
老道个人浅见与诗兄弟们共商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8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来,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16: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