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45|回复: 0

痴 是诗人的一种病(诗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3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抱诗歌《诗歌书》简析

           这一组在我看来,是云抱写得极为睿智从容的一组。
      为什么说是睿智呢?这要从我对云抱的了解说起。相对于我及很多人的生存环境和方式,云抱的生存显得单纯很多。
      单纯的生活状态下,很多质地坚硬的生活目标和情感寄托诗人无力去实现,却又不甘于沉沦和坠落,所以诗人数年如一日都坚持以诗歌这样的文本作为载体试图柔软的抵达。这样的抵达对于肉身来说是苦旅,而对于诗人的灵魂来说却是福祉。痛并快乐的诗生活状态,几乎是没有悬念的削弱和消磨了诗人在世生存的智慧和抗争能力,让诗人现实的行走日益单薄、无力,而诗情与诗性却又逆向的日渐精纯、圆润起来。这也或许就是所谓的命运平衡法则使然吧。
      时光书,这样一个命题其外延宽泛虚浮得无疆无界,如果没有良好的诗歌表达角度,对诗歌意点的准确把控力以及对表象、细节精准的解构力以及透视能力,写出来的文字,很难想象是怎样的苍白和空洞。但在这一组里,云抱对主题的控制功底显现无余。以自我对生存反观为背景,围绕主题逐节深入展开,每一节切入的角度都很自然,意象的甄选也很熟练,不落窠臼,也不陷空浮,诗意的浸润有序且极富声色。以诗人浸染诗歌十多年的功力,以诗人内视手法的圆熟老道,在这组诗歌里,云抱对诗歌技巧的运用摒弃了以往惯用的华丽、取巧风格,我更多看见的是返朴和藏巧。诗歌就是这样,命题越大,那么诗意展开的细节就要求越饱满,意象间的衔接就更需要逻辑关系的维系。至少在这组诗歌里,诗人做得就很好。我个人认为,诗人从构思到着笔,首先是打破了“固我”,认真用心地实现了一次自我诗艺的嬗变。
      从以上的意义说,云抱这组诗歌写得睿智。
      那又为什么说从容呢?这就不得不回到诗人固有的诗歌创作习惯或者是路径上说起。以我对云抱的了解,他一直属于小角度创作的诗人。正如大家所看到所领会到的,云抱的诗歌几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写情感的。如果说情感题材是一座丰富的矿藏,那么,在他之前,这座矿藏早被前人挖掘得所剩寥寥;与他同时期,也有数以千记、万记的诗歌作者还在不遗余力、争先恐后地开采、发掘。这样的主题无疑是香饽饽,但更是烫手山芋。所以,写情感题材的作品可谓泥沙俱下的漫天飞,被写空了,也被写烂了,大家也看厌了,读倦了,产生了过敏症。所以在这样一个主题上,也难见新颖独到、别树一帜的好作品。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曾一度我也厌倦了读云抱的诗歌,我甚至说,读他一首诗歌就可知其十首诗歌的内容。但客观的说,云抱毕竟算一个“情诗高手”,我们还是时常能在心神宁静,心意温软的时候从他的“情诗”里读出新意和靓彩来,这不能不说难能可贵。
      即使这样一个命题,云抱的创作切入仍然是从情感出发。整组诗歌里,有诗人对自己真实情感经历的提炼,也有对情感臆想或者幻念的写实,更有对现实情感状态、品质的虚化和美化。无论包含了什么,在这组诗歌里,诗人同样抛开了以前诗歌里让人揪心的灰暗与颓废,走出了近乎偏执狭隘的主观发泄和倾吐模式。通过对写作视角、表现立点、意象、物象的甄别选择,较为成功的实现了整诗格调明朗和开阔的转向。当然枯涩、黯晦然的痕迹仍在,但比之以前的作品,毕竟有了明显转折。暗淡中有明亮、苦涩中有甘润、颓废中还有希冀空间。这样,情绪的铺展也就有了层次性和立体感,整个诗意空间也显得舒朗、旷达起来。
      整组诗歌,诗人激情喷涌,意绪飞扬,潇潇洒洒的七节,一气呵成。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第二节和第四节,现与各位共同鉴赏:
      你从不轻易出场,你在等一身戏装
      仿佛万千潮水,在等一个手势
      我把臣服攥在手心,等你依偎过来
      多情如诗人,神思里,幻念中的“你”始终是那么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那么让人心动,却又高高在上。痴也,苦也,反正诗人早已是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也。“戏装”这个物象在这里用得很妙:从生活出发的“你”,需要戏装;从爱情出发的“你”,也需要戏装。遥不可及且高高在上的你,出场确实是不轻易啊。与其说这是虚指的“你”的真实态度,不如说是诗人自己折磨自己,战战兢兢,诚惶诚恐为“你”的量身定位,目的很单纯,就是期盼着你的出场。可是“你”真要出场,诗人却又没那么大方,让他人也可一睹“你”的风采。于是,诗人的矛盾心理便借助“潮水”和“手势”这样两个意想表现出来:相对于潮水的柔软性和不可控性,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既可攻坚也可克软的“手势”来解决。然而,这个手势由谁来打出呢,肯定不是诗人,更不是“你”本身。那么是谁呢?命运?缘分?还是生活本身来打出?诗人自然地埋下个悬念,又在后一句里巧妙给出了答案:命也好,缘也罢,在固执痴迷的诗人看来都不重要,什么最重要呢?我们回头来看诗人起笔中的“你”的“高”和“远”,如此,当然是我的态度最重要。先放弃了自我,先臣服于“你”,等你感动之后依偎过来,可“臣服”为什么又要攥在手心呢?呵呵,读到此,我不禁窃笑起来。痴得可爱,傻得可爱的诗人,这患得患失的心态多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就是这样,连这样一个有些无奈,有些彷徨的情节也让诗人表现得如此意趣。这样的情景又何尝不是时光书的一个生动片段呢?
      你是沉默的神,你只须用手指轻轻点拨
      那些山涧的回响,烦恼的愁肠,静穆的天籁
      都是境界,我和整个秋天甚至只是过客
      在首先放弃了自我的诗人眼里,居于蓬莱之遥、无尘之高的“你”,当然也就是神了。两节之间的衔接是巧妙和谐的。诗人就是诗人,既然是“神”,自然有神奇的法力:因此只需要手指轻轻点拨一下,那些山涧的回响,烦恼的愁肠,静穆的天籁也都成为一种境界,看似诗人在描写“你”的法力,而其实,诗人是在美化、神话自己守望的苦旅。让我们从枯涩的盼望中,也能体味出忧伤而美丽的浪漫情愫。\"我和整个秋天甚至只是过客\"。此句荡开一笔,却是回到了诗人情感固有的“自怆”情结和宿命意识:对于守望的结果,诗人很悲观。“过客”一词多少让人觉出了悲凉与无奈。就是这么矛盾!因此说,诗人的多情,常常是矛盾的多情,自怆式的多情!诗人翻开的时光书里,多是这样凄美的浪漫以及伤感的美丽。
      醉生梦死的表情,彼此打着陌生的照面
      我的豪情,化作暧昧时光里的杯盏
      你们都该上天堂,而我要饮尽这杯再做决定
      这样沧桑而旷达的诗句,在一个多情诗人作品里面是不多见的。所以在这组诗歌里读到这样的句子,我有些惊喜。与其他几节比较,这一节在情绪上跳脱开来,形成一个小高潮。同样是自怆式的抒发,但在这一节里,诗人的胸怀显得旷达以来。似乎已经出离了“情困”,进入一种生存的思索状态了。但联系前面几节,其实不然,诗人这样的思考,一样是基于情困的背景或者诱发。醉生梦死的表情、陌生的照面、豪情以及暧昧时光的杯盏,这一组意象群,淋漓地表现了诗人深度的彷徨以及彷徨中的挣扎。陷身“情困”的诗人,其间的付出可想而知。连豪情都化作了暧昧时光里的杯盏,诗人似乎在动摇,却又犹疑踌躇。同样是身在红尘的人,同样是身在情关,无法自解的诗人,唯有祝愿了。“你们都该上天堂,而我要饮尽这杯再做决定。”这样的句子里隐含着诗人对自己情路历程的反讽,也表达了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祝愿。这也就是诗人善良博爱的一面,身陷囹圄自嘲自讽的同时还不忘祝愿他人。
      当我烂醉如泥,我的脑海一片宁静
      我看见,初恋长了皱纹,初吻滑落嘴角
      还有无数的星光,佯装寂寞的流连
      以酒浇愁,烂醉之后的诗人,是否就真的回到了无波无澜,宁静平和的心绪状态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诗人后面表达的延续也证实了这点。酒醉的恍惚、迷离中,诗人最想做最愿意做也最可能做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回忆。而这样的回忆在愁结纠缠的诗人心里并非就是指向了美好:初恋长了皱纹,初吻滑落嘴角,甚至连慈柔、温驯无比的星光,也学会了佯装与欺骗。唉,多情苦啊,多情恼。诗人其实早知道,奈何本性难移,也只能是执迷不悟,直到生命终结。
      到此,不能不让人一声叹息。
      整诗流畅饱满,语言运用方面也有很多可圈点之处很多,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单纯生活状态的长期作用,诗人在思维空间的发散和拓展上仍有些力不从心,相对于时光书这样一个命题,整诗表达的质感略显虚弱、单薄。整诗尚有可浓缩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9-22 07: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