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赵春华

故乡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31

在我的心中和眼里,城市是一座地狱,而故乡才是我梦想中的天堂;我已经在喧嚣的都市呆够了,真的呆够了;做梦都想回到故乡,那个质朴可爱的村庄。
都市不是我的天堂,永远都不是;如果要我做出最后的选择,我会选择乡村,选择它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好的归宿。

                          32

也许不再是小孩子的缘故,对城市的感情越来越薄弱,城市在我心中逐渐地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虽然对城市还没有到彻底失望的地步,但我心中的天平还是更向故乡倾斜。
身在都市而心中思念的却是乡村,也算是身在曹营身在汉吧。对故乡的情感始终没有变,这也叫不忘根本吧?人是不能忘本的,不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生你养你的土地。

                          33

在城市呆的时间长了,感到了厌倦,也感到了疲倦;城市是扼杀自己创作灵感的刽子手,是诗歌的坟墓,是诗人的死穴。不是我说的过于尖刻和刻薄,实际上就是这样。
我的创作热情,我的灵感与诗情,都来自于对故乡的爱,都来自于故乡的美好记忆,都来自于我的母亲与家人,来自于故乡的伙伴。
我感谢我的故乡,是他让我成为一个真诚的诗人。

                           34

都市是虚伪的,而故乡才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诚;而真正能够让你感受到真诚的,还是那些故乡人,他们没有任何的虚情假意,没有任何的矫揉做作,他们质朴、热情、大方、好客,他们绝对不会对你任何的戒备和揣测,见了面能够坦诚相待,绝没有什么揣着掖着的;他们不会因为你做了官发了财而亲近你和恭维你,他们待你热情不是要图你什么,也没有另外的目的。
故乡的人啊,就是这样的单纯,这样的朴素。

                           35

故乡给了我太多的东西,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天真欢快的童年,给了我潇洒灿烂的青春,给了我人生的理想和追求,给了我怎样做人的道理。
我虽然没有从它那里获得丰厚的物质利益,但它给与我的东西让我受益终身;我拿什么感谢和回报自己的故乡呢?金钱我是拿不出来什么的,那就献出自己心中的歌吧,我的诗篇永远都是歌颂故乡的。

                           36

故乡啊,我永远都是你真诚的儿子,即便我成了父亲,当了爷爷,我永远都是你的孩子。在你的面前我感到自己的渺小,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同时也感到你的平凡,你的伟大。
如果说我在某些方面做出了一点儿成绩,有了一些进步,那也是故乡对自己的精神支持,故乡永远都是我的人生的精神支柱,永远都是我人生的动力。

                           37

想起故乡就想起了母亲。
母亲这辈子是很不容易的,她吃了很多的苦,受了很多的罪,她快四十才有了我,年轻的时候所受的罪,所吃的苦,后来我听很多街坊奶奶大妈们说过:你妈这辈子可不容易啊!吃苦受罪挨打挨骂,你父亲那个时候又不替她做主;你爷爷脾气很大,说打就打,说骂就骂;你妈可没少挨打挨骂啊!
等我记事了,母亲每天都要到生产队里干活,早起晚归,一双小脚走起路来也很费劲,加上脚疼,往往人们劳动回家半个小时了,她才到家,到了家里又要忙活晚饭。真是辛苦啊!

                          38

记得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一放暑假就到生产队里去干活,当然不是义务劳动,而是挣工分的,一天挣2、5个工分,大概不到两毛钱的样子;真正的一等劳动力挣10分,也就是一天六七毛钱。现在想起来农民真是不容易啊!
小伙伴们都到队里去干活,没有把工分看得那样重,把劳动当成了一种乐趣;而这种劳动的乐趣一直伴随我离开农村之前,一直到我22岁。进城了农活也就少做多了,现在种粮种菜的基本程序和操作自己也没有忘记。
                         39

只有当过农民、干过农活种过地,就没有什么吃不了苦,受不了的罪,就知道农民的不容易,就知道粮食来的不容易。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板一眼,踏踏实实,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是有条理的。
我到现在还依然勤奋的写作,这种韧劲得益于自己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缘故,得益于自己还没有丢掉农民的坚忍不拔、任劳任怨的品德。不图回报,只求快乐;相信只要勤奋的耕耘劳作,总会有收获的。

                         40

农村生活和农民的亲身经历使我受益匪浅,对于我来说,在农村做了几年的农民,实际上是上了几年的大学,这是一般大学所不能比拟的,所学的知识不是普通大学课堂里能够学到的。
虽然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农民,但我为自己做过几年的农民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感到作为农民的伟大。我不后悔自己做过农民,也不怕别人说我是农民;我倒怕别人说我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像;这才是悲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8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绵绵纯厚故乡情,沉浸在你的故乡中。问候一直坚持的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韵雅 于 2007-6-28 11:34 发表
绵绵纯厚故乡情,沉浸在你的故乡中。问候一直坚持的你

谢谢朋友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30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特色的文字!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30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夏天的心情,也许到了中年后,每个人都有这种情结,问候春华,真实的情感表达,也是我的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7-6-30 17:17 发表
这个夏天的心情,也许到了中年后,每个人都有这种情结,问候春华,真实的情感表达,也是我的想法。

谢谢朋友和我有一样的想法,一样情结。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41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跟种地一个样,都不要急躁,都要踏踏实实,脚踏实际;比如我们种玉米,从春天播种,小苗出来了,要浇水除草,等长成了青纱帐那样还要除草,到了秋天才能够收获。这期间要付出很多的劳动和汗水,没有一种精神是不行的。一年就这样一茬庄稼,可付出的辛苦是不能少的。
做什么事情投机取巧是不可能的,想在短时间内有所收获那是做梦。

                        42

现在会种地的农民不多了,很多从农村来到城里的人却从来没有下过地,也不知道粮食是怎么种的,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农民成为商人无可非议,但农民沦为盗匪或者娼妓,这确实让我们感到悲哀,确实玷污了农民的名声。农民不要让城里人看不起,但是现在的农民太让人看不起了,这不能怪人家看不起自己,还是自己的素质低下呀!

                        43

离开故乡这么多年,也没忘记自己是谁,归根到底自己还是农民,身上还有农民的优良品质:善良、真诚、质朴、爽快。
自己始终也没有认为自己是城里人,虽然在都市生活了近30年。这倒不是自己与城市生活有什么距离和隔阂,自己还是很能够适应都市生活的。我的外表并不多么像农民,但自己的内心和骨子里还有农民的东西,这种东西大概一辈子也是丢不了的。这是值得自己庆幸的事情。


                       44

当自己遇到了困难和挫折,有那么多的烦恼和不顺心的事情,这个时候想起故乡,想起自己的母亲,就感到了一种安慰。眼前的一切不如人意的境地又有什么呢?
故乡和母亲总会给我精神的支撑,总会给我鼓舞和人生的动力;想起过去在农村吃的苦、受的罪,想起母亲的关爱与付出,现在这点儿困难和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45

说实在的,故乡给了我那么多,那么多爱的付出,养育之恩是不应该忘记的;拿什么来回报自己的故乡,自己生命的摇篮呢?
想起来自己为故乡做的太少了,自己不是物质上的富翁,也拿不出多少金钱为自己的故乡做出贡献,只有把自己心中的爱,心中最美的诗篇献给她吧;这也是自己唯一能够做到的。

                       46

故乡和母亲永远都是我歌颂的主题,永远都是我创作的力量源泉;如果自己不为故乡和母亲写出一些什么,又怎么能够对得起她们呢?
无论用什么样的语言,即便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也无法表达我对故乡和母亲的爱,但是我还是要尽自己的能力去表达,用自己手中的拙笔表达自己对故乡对母亲朴质的感情,这是自己的义务,也是自己的责任。

                        47

想起了故乡我的心情就好多了,思路也清晰了,眼睛也亮了。
故乡的鼓舞,故乡的呼唤,故乡的情,故乡的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有了这种力量的鼓舞,还有什么翻不过的坡,过不去的河呢?
人生总要有那么一些精神支撑的,而故乡给了我这种精神的支撑,才让自己浑身充满力量,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了实现人生的目标不懈的努力。

                        48

小学中学是在故乡上的,我的大部分班主任是不错的,自己很喜欢他们,但也有个别的班主任让我特别憎恨,特别是小学的两个班主任,一个是我一年级的班主任,一个是我五年级的班主任,因为她们很伤我的自尊心,我至今依然记恨她们,也许她们现在早已不在人世了。这倒不是因为她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根本不是什么严格要求的事情。因为我老实诚实,她们却说我是“死孩子”,有这样说自己学生的老师吗?而她们却喜欢调皮捣蛋、打架斗殴的学生,这让我感到不满。

                        49

我高中的语文老师特别推崇我和另一个爱好文学写作的同学,经常在以后的几届学生中谈起我们,并且把我与另一个写作的同学的性格描绘得惟妙惟肖,也确实是这样,很符合当时我们各自的性格。
当然那个时候写作还没有达到现在的水准,写作诗歌也只是最初的起步,现在看起来那些东西写得还很幼稚,但这是一个爱好文学开始,没有那个时候对诗歌的迷恋,也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写作水准。

                        50

在家乡上中学的时候,学校图书馆里所有的诗集被我翻遍了,记得那个时候看的诗集有《新兵之歌》、《胡桃坡》、《螺号》《放歌长城岭》、《放歌集》、李瑛的《枣林村集》、《红花满山》等,当然那个时候还看不到艾青、闻捷、徐志摩、戴望舒等现代诗人的作品,毕竟是文革期间。其中最喜欢的还是贺敬之的《放声歌唱》、李瑛的诗集《枣林村集》《红花满山》。
高中毕业后自己又买了一些李瑛的诗集《北疆红似火》、《站起来的人们》,1973年到1977年自己接触的诗人的作品也就这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拥有故乡,这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乡的情,故乡的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有了这种力量的鼓舞,还有什么翻不过的坡,过不去的河呢?
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3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谢谢朋友们的鼓励与支持。

     51

那个时候真正领略到有水平的诗歌应该算是贺敬之和李瑛的诗了,其他的基本属于工人诗人的作品,写的很有气势,艺术上还显得有些幼稚,但比较上口,适合朗诵;像李学鳌的《放歌长城岭》、黄生笑的《挑山担海跟党走》,再加上一些工农兵的诗歌作品。
所以刚写诗的时候写的基本是没有脱离七个字的格局,形象和诗意也很欠缺,比较幼稚。这大概是由于没有真正接触到艺术水平高的诗歌作品的缘故吧。

                         52

在故乡亲历了十年文革,正好是从我10岁到二十岁的这段时间。记得那是文革刚刚开始的时候,八月的乡村,村子中央的广场,台下人山人海,台上站着两排我所熟识的面孔,他们都是村里的街坊,此时被定为“牛鬼蛇神”;他们的身后站着年轻的“红卫兵”,手拿牛皮带,一场真正的武斗开始了,“牛鬼蛇神”在经历着一场触及灵魂的洗礼,这就是“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啊!
那个时候我10岁,如果是我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站在台上,面临着这样的折磨,我说什么也要冲上台去的。但是这个时候谁要冲上台去,意味着什么,将会得到什么,是可想而知的。

                         53

文化大革命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每个家庭每个人在那个时候都经历着一场洗礼,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我的家庭虽然不是属于“地富反坏、牛鬼蛇神”的范畴,但是上中农的成分,特别是有的人把我们家视为“漏划富农”并要求把我们家划成富农,全家上下父辈们都在整理有关的材料,证明我们不是“陋划富农”,而是属于劳动者的范畴,因为过去虽然雇过长工,但毕竟全家人都劳动,并且对长工也不错;即使解放以后长工也说我们家的好。
不过那个时候全家还是比较紧张的,搞不好有可能重新划分成分,很多的人是一夜之间变成“牛鬼蛇神”的,很多事情无法预料。这就是“文化大革命”。
                        54

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也是罢课闹革命的时候,那个时候上半天课,即使上课也学习不了什么知识,倒是天天开大批判会,和老师进行大辩论。
有一个同学,他的父亲是学校的校长,被打成“走资派”,他的两个儿子都是我的同年级同学,他们也都反戈一击,一个大会发言批判自己的父亲,一个在台下高喊:“打倒走资派XXX”!
你说这“文化大革命”啊,人变得真快,连自己的父亲都要打倒啊!

                         55

记得1968年8月的一天夜晚,在生产队队部的院子里,开始了一场批斗会,社员们在对队里的三四个牛鬼蛇神进行批斗;当然组织批斗会的是队里的年轻人,都刚毕业不久。
正是在这一天夜晚开完批斗会后,一个小伴儿的爷爷失踪了,至今也没有找到尸体。他爷爷是被定为“一贯道”的,其实是一个很老实的老头,他又做过什么坏事呢?

                         56

我爷爷在我四岁的时候就过世了,如果他再晚死六七年,估计也是属于非正常死亡的。
以我爷爷的那个脾气,红卫兵肯定是不吃这一套的;你横、你硬,哪有我红卫兵的棒子硬,哪有我红卫兵的皮鞭横?
奶奶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前两年去世的,也没有赶上这场运动,否则很可能被划成“地主婆”,奶奶过去可没少吃苦啊!她怎么能够与“地主婆”沾边儿呢?

                         57

党支部书记和生产队长都是老实人,所以我所在生产队的“牛鬼蛇神”没有被红卫兵暴打或打死打伤的情况,基本没有发生过武斗的现象,因为书记和队长根本就没有把他们看成是敌人,而是街里街坊,是队里的社员,也不会把他们推向红卫兵面前,说他们有什么罪行和剥削行为。这就保护了一大批人。
到后来人们都说:德才是好人啊!
德才和我们家一个姓,也姓赵;是我们的党支部书记。

                         58

母亲善良老实了一辈子,从我小时候到现在街坊邻居也都说:赵家店的三姑娘是好人。因为我父亲排行老三,所以街坊们都称我母亲为三姑娘。当然这样称呼我母亲叫三姑娘的,都是母亲的同代人,一般都和母亲的年纪差不多。
母亲最亲近的人就是三姨了,母亲年轻的时候受累受气,心里憋屈的时候就住到三姨家里,那时候三姨夫差事不错,所以家里的生活条件也算殷实。但是母亲也不能在这里常住的,这样爷爷不干,父亲也是吃不消的;因为我们这个大家族不惧怕爷爷的人基本没有,没有人敢在爷爷面前说什么不字。


                         59

爷爷这个人对家里人都凶着呢,可是在外边对人都很好呢!是个外场人,什么事儿都办得很漂亮,也很有威望。
解放前,实行保甲制度,街里街坊的都推举爷爷为甲长,可家长这个差事在那个时候不是好干的,场面上的事情必须得拿得起来,办什么事办得利落。哪家交不起粮食爷爷还得从家里拿粮食给街坊们垫上。没有那个时候的为人,解放后人们不恨你才怪呢!非得给你扣个地主的大帽子。你不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能不骂你,能不盼你倒霉吗?

                         60

过去村子里的商业中心也就是中街的“铜钱永”、“同庆永”了,其实现在看起来也不过是买小百货和油盐酱醋的小卖部。如今这些个名号早没了,现在看来也应该算是老字号了,相当于“全聚德”、“张一元”似的。
解放后有了供销社这种集体商业组织,这些个个人的小买卖也就不存在了,现在村里知道“铜钱永”“同庆永”的人已经不多了,即便是50岁以上知道的人也不是很多。故乡古老的历史快被人们忘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9 1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