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510|回复: 10

论六国合纵与秦灭亡的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3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 ... page%3D1#pid2158161

苏洵《六国论》中的观点我个人觉得不够新颖。

        一来他的观点六国纵横家都曾说过,二来六国合纵的可能性有多大,成功率又是多少?秦太尉尉缭便对秦王说过,“六国方合旋散”,刚合纵攻秦国没多久便作星散。六国合纵并没有伤到秦国元气,而他们之所以合纵却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六国之兵未入秦境便因为各怀异心都还本国去了。合纵是策,但六国不能尽行便是非策。故曰:所谓善策者若不能使人善行便是非策。苏洵奈何拾非策而议之,有隐言可直语,何必以非喻而明正意?此过也。

        苏洵在文中提到“诸候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秦的确欲以不战而兼地,但他并没有排除以武力来解决问题,而且往往也以此来解决,诸候也并不是不爱惜其土地,实在是力不能敌,合纵可能性不大是诸候王看在眼里的,那么纳地便成了不得已的方法,从当初六国之师败秦直至涵谷关诸候复取其失地便可知他们并非不爱其地,是诚不得已。奈何韩魏赂地最甚,是近秦之缘故,不赂秦,地早晚为强秦所得,赵虽也近秦但能不赂,故秦有借口攻赵最甚,论死亡也赵最甚,光长平之役便被秦将白起坑杀40万。上党为韩有,秦攻之,守臣不敌,以地献赵,赵王不顾秦怒而受之,可知爱地之甚。以赂而得一昔安寝未尝不可?且韩首亡,但前屡战屡败,死首者不下20万,投降而亡诚无可奈何。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我以为齐之灭亡的确是不助五国的缘故,故合纵的确好,奈人心不齐,故终不得行,势也,命矣。但燕之后亡却并非是用兵之效也,先赵后燕不过是秦的战略需要,燕远而赵近,得燕难守,先败三晋最强——赵,则韩魏不足道耳。及赵破燕亡诚战略之先后,非用兵之效也,赵用兵最甚奈何首因兵革而灭,而赂地之楚魏而后亡,何哉?是以知之。

        其次,秦自商鞅变法,国人便刻薄寡恩,嗜勇善战,商君虽被车裂而国人亦不怜之,虽国大振而无施仁义。但秦自此一直到统一天下并没有更改以法治国的传统,而更没有听说其间有民间或奴隶造反的事情,及秦王统一天下,施法于四海、大兴土木、巡游无度而后陈胜吴广起义以至灭亡,其中原因是六国之民无法忍受法制还是心怀故国更或者是不堪残暴呢?

        为什么我会认为无法忍受秦制呢?因为陈胜吴广起义便是因为他们因天气原因押运延期而不愿意受杀头之罪而揭杆的。但秦施本国于法制已非一日,且日渐强大终并六国,但为什么统一后法制便成了害自己的利器了呢?而且为什么同一法律用在秦民与六国之民的身上效果便不同了呢?而且山东各国皆叛时独不闻有秦民暴乱?奈何?难道不能说明可能是因为秦民守法如命已成习惯而六国之民无法适应么?

        说统一是人民的愿望是大错的,太平才是人民的本初。但七国不能各守其土而征伐,也便只有以暴力统一,统一则无国可再与之兵争,故武力统一永远是暴力与利益得到的产物。如果可以,谁也不愿意国破家亡而后天下太平。故山东豪起时,复有楚、赵、齐国之王等。

        最后便是既可以是次要又可以是第一的灭亡原因:大兴土木!

         秦伤财劳民到什么地步已不得而知,人们知道的也只有两大条:阿房宫与万里长城。先说阿房宫,据前几年考古所得,阿房宫很有可能并没有建成,况且先前楚灵王筑章华宫,广袤四十里,高三十仞,因大而空虚只得以召招罪人相充实,晋平公也曾于汾水旁建虒(音斯)祁之宫,其大虽不如章华,但精美有余,虽然此等举措引起了民怨也从未听说有农民起义甚至推翻王国的。

       而后人之所以认为阿房宫极其奢华也不过是根据杜牧的《阿房宫赋》,其言极其夸张,缺乏事实根据,当然赋本身是一种夸张的文体,但用作史实却实在是不可取。其中有“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一句,那么它有多大呢?为什么会大到“气候不齐”?文中前面提到“覆压三百余里”。一里大则等于今天的两公里。温州到宁波有400公里,那么化为里则是200里,也就是说阿房宫比这还要长一百里,高速公路从温州到宁波最快要3个小时,按阿房宫的的距离以高速公路计算要4个半小时的快客时间。但问题是一个宫殿有今天三个市那么大和长么?而且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不过是马,用马这样的工具在这样的宫里从东跑到西恐怕也要7天7夜。故可知其言何其之荒唐。

        再则是万里长城,长城在秦统一前七国皆有,而秦不过是将与匈奴相近的连接起来,其连接的长度并没有比七国原有的总长度之和长,六国之民不因其君治长城而乱奈何独秦致亡哉?

       故《六国论》与《阿房宫赋》在课本中只能以文学性为学习方向,但往往那些老师在教学中会以其为史实依据,我认为这是极不严谨的。

       《过秦论》的精华在于施仁义于天下;《六国论》之精华在于国当自强而后据强暴;而《阿房宫赋》的意义在于爱天下并借鉴历史。纵观汉制与汉得天下并安守四方方知不可单以法制,应兼道、儒、法而后九洲升平。

       一家之言,望世人疑之而后求学不断!

[ 本帖最后由 静仔 于 2007-6-3 20:40 编辑 ]
发表于 2007-6-3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秦论》的精华在于施仁义于天下;《六国论》之精华在于国当自强而后据强暴;而《阿房宫赋》的意义在于爱天下并兼借鉴历史。纵观汉制与汉得天下并安守方知不可单以法制天下,并加道、儒、法而后九洲升平。

楼主胸怀天下,为我等学习之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国家大政的俺太嫩了!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3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仔仔学古文好认真,能从我们的课文中思考到这么多历史问题~

从六国灭到秦灭,仔仔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只是从开始否定《六国论》到后面对各个文字的肯定,转换稍微快了点~

仔仔的文字总是带着思辨!欣赏~问好仔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3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仔仔的文字
还是那么的理性
结尾再加强下会更好
竹子问候并学习了
仔仔身体还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儿 于 2007-6-3 21:12 发表
仔仔学古文好认真,能从我们的课文中思考到这么多历史问题~

从六国灭到秦灭,仔仔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只是从开始否定《六国论》到后面对各个文字的肯定,转换稍微快了点~

仔仔的文字总是带着思辨!欣 ...

这些我们都学过,就是没有仔仔会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竹 于 E:fpm6M2007 21:31 发表
又见仔仔的文字
还是那么的理性
结尾再加强下会更好
竹子问候并学习了
仔仔身体还好吗?

恩,后面的确蛇尾巴了,不过我还要去看下《史记》和《汉书》,最后再给个定论,这个过程比较长,可能得以后再加了,请各位原谅。

身体啊?一般了,就是这样,吃点药就好了。

问侯竹子
仔仔学古文好认真,能从我们的课文中思考到这么多历史问题~

从六国灭到秦灭,仔仔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只是从开始否定《六国论》到后面对各个文字的肯定,转换稍微快了点~……

看完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前面有清人写的序,说有些人看了也白看,所以我想我总不能白看吧,得想点什么写点什么出来。本来只想写两个问题以后再慢慢研究的,结果一坐就是一晚上。
呵呵,问好雨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3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月 于 E:fpm6M2007 20:17 发表
《过秦论》的精华在于施仁义于天下;《六国论》之精华在于国当自强而后据强暴;而《阿房宫赋》的意义在于爱天下并兼借鉴历史。纵观汉制与汉得天下并安守方知不可单以法制天下,并加道、儒、法而后九洲升平。

楼 ...

共勉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E:fpm6M2007 21:38 发表

这些我们都学过,就是没有仔仔会思考

我当时学这三篇时也没有思考,主要还是最近看完《东周列国志》和《战国策》才开始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4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灭亡的原因很简单:每个朝代都会灭亡。
秦很快灭亡的原因也很简单:始皇帝死的太早。
供静仔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9 11: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